9CaKrnJAUBE world.huanqiu.comarticle分析称三大原因助鲁哈尼在伊朗大选中获胜/e3pmh22ph/e3pmtj7gd伊朗内政部当地时间15日晚宣布,改革派候选人鲁哈尼以50.7%的得票率一举赢得伊朗总统大选。鲁哈尼现年65岁,出生于赛姆南省的一个宗教家庭。他从12岁时起接受宗教教育,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鲁哈尼曾追随伊斯兰共和国奠基人、前最高领袖霍梅尼参与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活动,并于两伊战争期间担任空军司令。他在哈塔米总统期间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战略研究机构主任。鲁哈尼此次以50%以上的得票率一举赢得大选,出人意料。自2004年第七届议会选举两千多名改革派候选人被取消资格开始,保守派打压改革派成为伊朗政治斗争的主线。在此背景下,评论并不看好改革派支持的温和保守派能够赢得大选。在鲁哈尼支持者呼声渐高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宪法监督委员会将取消其竞选资格的传闻,宪监会发言人卡得胡达伊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在此前进行的数轮全国民调中,鲁哈尼的支持率也一直低于保守派候选人卡利巴夫,在20%左右徘徊。分析人士认为,鲁哈尼此次在第一轮选举中脱颖而出,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内贾德政府执政8年期间所实行的强硬政策,导致伊朗外交孤立、国内经济问题严峻。民众普遍希望未来总统能够实行更温和的外交政策,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减轻制裁所带来的压力,解决高物价、高失业的经济、社会问题。鲁哈尼较为温和的特质因此受到选民青睐。 第二,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均公开表示支持鲁哈尼参选。拉夫桑贾尼在两伊战争后伊朗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出任总统,国家经济状况获得改善;哈塔米作为继任者提出“文明对话”,带领伊朗走出外交困境。这两位总统在伊朗民众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与支持率,他们的助选为鲁哈尼赢得了较多的民意。第三,在通过宪监会资格审查的8名候选人中,鲁哈尼和前第一副总统阿莱夫同为改革派所支持的候选人。但阿莱夫在选举前接受改革派领导人、前总统哈塔米的建议退出选举,为改革派集中选票对抗保守派作出贡献。而保守派却有4人出战,包括有“一人出现、二人辅佐”盟约在先的卡利巴夫和韦拉亚提也互不相让,导致选票分散,为鲁哈尼以超过半数不到一个百分点的优势赢得大选提供了便利。鲁哈尼在竞选期间曾对自己的执政计划作出介绍。在经济领域,鲁哈尼认为内贾德政府效率低下、管理不当加重了国家的经济问题,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称自己将着力改善国家工商业、制造业现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高失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鲁哈尼在哈塔米总统期间曾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与英、法、德三国就暂停铀浓缩活动达成协议。内贾德政府上台后曾以“叛国罪”控诉鲁哈尼出卖国家利益。有评论认为,鲁哈尼的当选可能意味着伊朗将在核问题上作出退让。但伊朗政权结构决定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才是伊朗外交政策与核政策的“拍板”人物。就此判定伊核问题将出现转折为时尚早。伊朗14日举行第11届总统选举,共有约5050万选民具备投票资格。选举原定于傍晚6时结束,但因民众热情参与先后4次推迟,最终于夜间11点结束。伊朗内政部称,此次选举投票率达到72.7%。 本报驻德黑兰记者 孙华(本报德黑兰6月15日专电)1371381720000责编:fangfang文汇报137138172000011["9CaKrnJAUzO","9CaKrnJAUyF","9CaKrnJAUvk","9CaKrnJAUkI","9CaKrnJAUjO","9CaKrnJAUiD"]{"email":"fangfang@huanqiu.com","name":"fangfang"}
伊朗内政部当地时间15日晚宣布,改革派候选人鲁哈尼以50.7%的得票率一举赢得伊朗总统大选。鲁哈尼现年65岁,出生于赛姆南省的一个宗教家庭。他从12岁时起接受宗教教育,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鲁哈尼曾追随伊斯兰共和国奠基人、前最高领袖霍梅尼参与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活动,并于两伊战争期间担任空军司令。他在哈塔米总统期间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战略研究机构主任。鲁哈尼此次以50%以上的得票率一举赢得大选,出人意料。自2004年第七届议会选举两千多名改革派候选人被取消资格开始,保守派打压改革派成为伊朗政治斗争的主线。在此背景下,评论并不看好改革派支持的温和保守派能够赢得大选。在鲁哈尼支持者呼声渐高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宪法监督委员会将取消其竞选资格的传闻,宪监会发言人卡得胡达伊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在此前进行的数轮全国民调中,鲁哈尼的支持率也一直低于保守派候选人卡利巴夫,在20%左右徘徊。分析人士认为,鲁哈尼此次在第一轮选举中脱颖而出,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内贾德政府执政8年期间所实行的强硬政策,导致伊朗外交孤立、国内经济问题严峻。民众普遍希望未来总统能够实行更温和的外交政策,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减轻制裁所带来的压力,解决高物价、高失业的经济、社会问题。鲁哈尼较为温和的特质因此受到选民青睐。 第二,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均公开表示支持鲁哈尼参选。拉夫桑贾尼在两伊战争后伊朗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出任总统,国家经济状况获得改善;哈塔米作为继任者提出“文明对话”,带领伊朗走出外交困境。这两位总统在伊朗民众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与支持率,他们的助选为鲁哈尼赢得了较多的民意。第三,在通过宪监会资格审查的8名候选人中,鲁哈尼和前第一副总统阿莱夫同为改革派所支持的候选人。但阿莱夫在选举前接受改革派领导人、前总统哈塔米的建议退出选举,为改革派集中选票对抗保守派作出贡献。而保守派却有4人出战,包括有“一人出现、二人辅佐”盟约在先的卡利巴夫和韦拉亚提也互不相让,导致选票分散,为鲁哈尼以超过半数不到一个百分点的优势赢得大选提供了便利。鲁哈尼在竞选期间曾对自己的执政计划作出介绍。在经济领域,鲁哈尼认为内贾德政府效率低下、管理不当加重了国家的经济问题,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称自己将着力改善国家工商业、制造业现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高失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鲁哈尼在哈塔米总统期间曾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与英、法、德三国就暂停铀浓缩活动达成协议。内贾德政府上台后曾以“叛国罪”控诉鲁哈尼出卖国家利益。有评论认为,鲁哈尼的当选可能意味着伊朗将在核问题上作出退让。但伊朗政权结构决定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才是伊朗外交政策与核政策的“拍板”人物。就此判定伊核问题将出现转折为时尚早。伊朗14日举行第11届总统选举,共有约5050万选民具备投票资格。选举原定于傍晚6时结束,但因民众热情参与先后4次推迟,最终于夜间11点结束。伊朗内政部称,此次选举投票率达到72.7%。 本报驻德黑兰记者 孙华(本报德黑兰6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