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空袭基辅市,基辅第一时间迎战并在7月6日创建其防守委员会,这座城市自此便开始长达72天的英勇斗争。
捍卫基辅的不仅有苏联士兵,还有普通市民。此外,民兵也在当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3.3万名民兵在那段艰难的日子建了1400多座碉堡,挖反坦克壕沟55公里。
德国军队首战失利,于1941年7月30日向基辅发起了新的攻势。8月10日,法西斯军队设法突破基辅西南部郊区的防守,但在驻守基辅的民兵和正规军的共同防卫下未能成功。基辅战役空前惨烈,9月20日,基辅被德第6集团军攻占。同日,德军第46装甲军赶到,并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与此同时,苏军也不断地投入生力军,企图协助被困苏军突围,但均被德军击退。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65万人被俘,被希特勒称作战争史最大的围歼战。
尽管如此,基辅仍是莫斯科的捍卫者,迫使敌人撤出部分进攻莫斯科方向的军队,将其转移到基辅。苏军西南方面军将士用他们的鲜血为保卫莫斯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纳粹强行占领基辅并给这个城市带来致命的破坏。20多万基辅人死亡,约10万人被送往德国强制劳动。但是这个城市的居民依然积极抵抗纳粹暴行,地下共青团和共产党没有放弃打击纳粹政权,他们炸毁并造成纳粹500辆德系火车脱轨,烧毁了18至19座仓库。
1965年基辅被授予“英雄城市”称号。1982年5月8日, 40米高镀着金星的白色大理石纪念碑在胜利广场建起了,碑文是“英雄城市基辅”。
为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的英雄,1981年5月9日基辅卫国战争纪念馆落成,对外开放,该纪念馆矗立于古老的第聂伯河畔,是一组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群。纪念馆占地10公顷,其入口原是彼得一世1716年为抵御瑞典人入侵而修筑的洞穴要塞。纪念馆周围建有高浮雕群像。馆中陈列8000多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展品及许多油画和雕塑,纪录了乌克兰人民的不朽功勋。“祖国-母亲”雕像是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62米,系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而建。“母亲”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