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kQr3 article“‘中国馆’是一份美妙而珍贵的礼物”——中吉人文交流加深两国人民友谊/e3pmh22ph/e3pmt8os0本报记者 韩秉宸摄6月10日,数百名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在首都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享受了一场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中国文化视听盛宴。配合“中国馆”的揭牌仪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口技表演、古筝新筝演奏、变脸等特色节目,进一步加深了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吉尔吉斯斯坦传统舞蹈节目也在活动中精彩亮相,形成了双向交流的浓厚艺术氛围,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互动。“对彼此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上午10时,设有上下两层观众席的比什凯克人文大学音乐厅已经爆满,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中吉两国艺术家们轮番登台。身着民族服饰的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时而热情奔放,时而轻柔优雅,以富有特色的民族歌舞牢牢抓住了众人的眼球;当昆曲《牡丹亭》唱段响起,一个唯美的东方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中国东方乐团的古筝新筝协奏《西楚霸王》,让观众感受到东方乐器的独特魅力。一曲终了,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川剧变脸令人称奇,演员与现场观众的巧妙互动更将演出推向高潮…… “太精彩了!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让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吉尔吉斯斯坦教育部部长古丽米拉⋅库达伊别尔季耶娃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不断加深,两国民众间的彼此了解和友谊日益加深。在两国教育等人文交流合作中,她切身感受到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不断加深,从最初的好奇变为欣赏。“学习汉语的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越来越多。学好汉语有助于他们个人发展,也符合吉尔吉斯斯坦的发展需要。”演出结束,观众们纷纷起立向舞台上的艺术家们鼓掌致意。比什凯克采矿工程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古里娅耶娃是第一次观看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她告诉记者:“我对昆曲这种艺术形式非常感兴趣。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极富美感,唱腔也富有特色。今天的表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推进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见证”“中国馆”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介绍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通常设在对象国的国家图书馆、著名大学等地。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中国馆”是海外第十四个“中国馆”,也是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中国馆”。出席揭牌仪式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吉尔吉斯共和国之际,我们举办系列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很有意义。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教育系统的“领头羊”,在推动中吉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是基于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开放的办学理念,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其合作建设了“中国馆”,为吉民众全面了解和感知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为中吉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高端平台。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校长阿布杜拉达⋅穆萨耶夫说:“‘中国馆’是一份美妙而珍贵的礼物,为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他强调,“中国馆”是吉中两国推进“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见证。“希望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推动吉中两国教育界合作,促进两国艺术家及文化艺术团体开展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使吉中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作为汉语教育者,我也是吉中民心相通的积极实践者。”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吉方院长古丽扎提⋅依萨玛托娃笑着告诉记者。据悉,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共有4所孔子学院和21所孔子课堂。其中,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约有7000名学生学习汉语,每年约有100名学生前往中国留学。依萨玛托娃说,共建“一带一路”为吉中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汉语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工具。“我希望做好吉中文化传播的使者,努力把孔子学院办得更好。相信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会使吉中两国在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让两国友好的根越扎越深。”“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馆”开放当天,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前来参观体验的师生络绎不绝。崭新的书架上摆放着2000余种介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和影音产品,电脑屏幕上展示着介绍中国文化的数字资源。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科学图书馆馆长图尔图基耶娃说,“我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了解图书对学生的意义。近年来,比什凯克人文大学越来越重视跟中国大学的合作交流,很多到过中国的吉尔吉斯斯坦学生都喜欢上中国。文化交流对于发展两国关系意义重大。”配合“中国馆”的开幕,古彩戏法、传拓、剪纸、彩塑、药香制作等多种非遗互动展示在这里举行。来自当地媒体的记者别尔梅特正拿着活动现场发放的剪纸和小葫芦自拍。她向记者表示:“这已经是我3个月来第三次采访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了。随着吉中两国人文交流不断增多,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中国,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正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参加培训的塔拉斯州立图书馆管理员柯博其拜柯兹,不时在“中国馆”书架前驻足,拿出书本细细品读。她告诉记者:“我曾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中国的介绍,这次走进‘中国馆’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了解我们伟大的邻国。”(本报比什凯克6月10日电)1560207960000责编:薛艺磊人民网15602079600002[]//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611/07/08/20190611070821872.jpg{"email":"xueyilei@huanqiu.com","name":"薛艺磊"}
本报记者 韩秉宸摄6月10日,数百名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在首都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享受了一场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中国文化视听盛宴。配合“中国馆”的揭牌仪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口技表演、古筝新筝演奏、变脸等特色节目,进一步加深了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吉尔吉斯斯坦传统舞蹈节目也在活动中精彩亮相,形成了双向交流的浓厚艺术氛围,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互动。“对彼此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上午10时,设有上下两层观众席的比什凯克人文大学音乐厅已经爆满,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中吉两国艺术家们轮番登台。身着民族服饰的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时而热情奔放,时而轻柔优雅,以富有特色的民族歌舞牢牢抓住了众人的眼球;当昆曲《牡丹亭》唱段响起,一个唯美的东方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中国东方乐团的古筝新筝协奏《西楚霸王》,让观众感受到东方乐器的独特魅力。一曲终了,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川剧变脸令人称奇,演员与现场观众的巧妙互动更将演出推向高潮…… “太精彩了!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让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吉尔吉斯斯坦教育部部长古丽米拉⋅库达伊别尔季耶娃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不断加深,两国民众间的彼此了解和友谊日益加深。在两国教育等人文交流合作中,她切身感受到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不断加深,从最初的好奇变为欣赏。“学习汉语的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越来越多。学好汉语有助于他们个人发展,也符合吉尔吉斯斯坦的发展需要。”演出结束,观众们纷纷起立向舞台上的艺术家们鼓掌致意。比什凯克采矿工程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古里娅耶娃是第一次观看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她告诉记者:“我对昆曲这种艺术形式非常感兴趣。演员的一招一式都极富美感,唱腔也富有特色。今天的表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推进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见证”“中国馆”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介绍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通常设在对象国的国家图书馆、著名大学等地。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中国馆”是海外第十四个“中国馆”,也是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中国馆”。出席揭牌仪式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吉尔吉斯共和国之际,我们举办系列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很有意义。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教育系统的“领头羊”,在推动中吉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是基于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开放的办学理念,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其合作建设了“中国馆”,为吉民众全面了解和感知中国提供了重要窗口,为中吉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高端平台。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校长阿布杜拉达⋅穆萨耶夫说:“‘中国馆’是一份美妙而珍贵的礼物,为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他强调,“中国馆”是吉中两国推进“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见证。“希望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推动吉中两国教育界合作,促进两国艺术家及文化艺术团体开展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使吉中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作为汉语教育者,我也是吉中民心相通的积极实践者。”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吉方院长古丽扎提⋅依萨玛托娃笑着告诉记者。据悉,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共有4所孔子学院和21所孔子课堂。其中,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约有7000名学生学习汉语,每年约有100名学生前往中国留学。依萨玛托娃说,共建“一带一路”为吉中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汉语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工具。“我希望做好吉中文化传播的使者,努力把孔子学院办得更好。相信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会使吉中两国在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让两国友好的根越扎越深。”“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馆”开放当天,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前来参观体验的师生络绎不绝。崭新的书架上摆放着2000余种介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和影音产品,电脑屏幕上展示着介绍中国文化的数字资源。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科学图书馆馆长图尔图基耶娃说,“我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了解图书对学生的意义。近年来,比什凯克人文大学越来越重视跟中国大学的合作交流,很多到过中国的吉尔吉斯斯坦学生都喜欢上中国。文化交流对于发展两国关系意义重大。”配合“中国馆”的开幕,古彩戏法、传拓、剪纸、彩塑、药香制作等多种非遗互动展示在这里举行。来自当地媒体的记者别尔梅特正拿着活动现场发放的剪纸和小葫芦自拍。她向记者表示:“这已经是我3个月来第三次采访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了。随着吉中两国人文交流不断增多,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中国,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正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参加培训的塔拉斯州立图书馆管理员柯博其拜柯兹,不时在“中国馆”书架前驻足,拿出书本细细品读。她告诉记者:“我曾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中国的介绍,这次走进‘中国馆’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了解我们伟大的邻国。”(本报比什凯克6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