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1D7U作者:陈卫华world.huanqiu.comarticle评论:新型大国关系仍为中美双赢方案/e3pmh22ph/e3pn61ka0<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i class="pic-con"><img src="https://t1.huanqiu.cn/bf28586daa16400b4c0568952f324b9c.jpg?imageView2/2/w/1260"/></i><p>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周日结束访华行程后,《华盛顿邮报》随即报导蒂勒森似乎已奉上了属于中国的外交胜利。</p><p>美国国务卿在中美关系描述为“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寻求双赢局面的良好关系”之后,《华盛顿邮报》刊发这篇文章却大加指责。</p><p>蒂勒森的这一言论令人感到意外,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高兴,而美国政府对此则并不开心。2012年,中国提出中美双方应在“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和追求双赢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以免美国担心中国的崛起对自身造成威胁,避免灾难性的战争。</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到访加利福尼亚州,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对“新型大国关系”表示了赞同。但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则回避这一提议,将这一提议理解为:无论中国采取何种行动,美国都要保持沉默。</p><p>这是在曲解中国的提议。提议明确承认了中美双方存在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应当通过互相尊重和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平解决,而非通过对抗解决。</p><p>当时美国奥巴马政府拒绝了中国友好提议,在这一点上做出了错误决定。奥巴马执政期间,双方的战略互不信任和敌对情绪进一步恶化了。</p><p>与之相似,“见不得中国好”的心态成了美国反对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以及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背后的思维逻辑,旨在抑制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p><p>因此,蒂勒森同意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理念是在纠正奥巴马犯的一个错误。希望将来习近平主席访问佛罗里达州时,美国新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重申这一点。</p><p>赞同新型大国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观点必须一致。如:两国对朝鲜半岛的去核化目标一致,但是两国采取的措施则并不相同。</p><p>但是,蒂勒森表示,中美双方已表明态度,中国呼吁双方采取冷静、克制、对话和外交的方式。</p><p>由于朝鲜违反联合国关于导弹和核试验的决议,中国已同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制裁决议,不过,中国仍然相信应该采取外交而非制裁的方式。</p><p>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曾到访朝鲜商议去核化一事,当时威廉·佩里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在3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韩国对朝鲜在经济上进行让步,并且美国保证不破坏朝鲜安全,朝鲜很可能同意放弃核试验和远程导弹。</p><p>很多威胁要对朝鲜半岛发动战争的国家并未考虑后果,也未考虑到将对该地区造成的巨大破坏。</p><p>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只要双方愿意秉持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追求双赢合作的精神,就可能找到更合理的方案、缩小分歧、避免修昔底德陷阱。</p><p>关于作者:</p><p>陈卫华,中国日报美国分社副主编。</p><p>(编译:刘红丽 编辑:齐磊)</p></section></article>1490784180000责编:崔舒飞<a href="http://cn.chinadaily.com.cn/2017-03/29/content_28727996.htm" >中国日报</a>14907841800002["9CaKrnK1FBE","9CaKrnK1FkC","9CaKrnK1Fi5"]//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329/20170329064334642.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