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6bM作者:龙明洁world.huanqiu.comarticle巴黎大会博弈激烈:发达国家“气候债”谁来还?/e3pmh22ph/e3pn61ka0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地球危机“(EarthCrisis)悬挂于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在巴黎大会的前一天,一名游行参与者装扮成北极熊。在巴黎大会前夕,环保组织在埃菲尔铁塔旁释放热气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不仅敲警钟,还要分任务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在巴黎北部勒布尔热的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11月30日至12月11日期间,东道主法国会迎来4万名宾客,其中包括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5个缔约方和欧盟代表团的1万名成员,全球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1.4万人,注册记者3000多人。全球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人士现在都把目光投向了巴黎。巴黎大会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会议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目标——制定一份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协议,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明确2020年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避免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巴黎大会被普遍视为“勾画未来气候变化国际新治理体系的里程碑会议”,是一场各国领导人都极其重视的会议。据法国政府统计,出席巴黎大会的各国领导人超过150名。相比之下,出席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领导人只有85人。 由于谈判结果关乎各国切身利益,国际社会时刻关注着巴黎大会的进展,这其中,各国能否达成新的“巴黎气候协议”尤为引人关注。在众多分析人士的眼中,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框架自《京都议定书》后并没有明显的进展,巴黎气候协议理应推动全球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框架。但现实是,巴黎气候大会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各国之间缺乏互信以及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多重挑战。在当日的开幕式发言中,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了对“巴黎协议”的希冀及对气候治理的建言,全面、公平、有效成为其中的关键词。气候变化会议进入巴黎时刻,能否开辟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纪元?中国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巴黎大会 :呼唤有效的全球治理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生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从1995年开始,联合国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气候大会,主要就《公约》执行情况做总结,通过决议确定规则以及就新的承诺进行谈判。自此,世界各国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进行了长达20年余年的谈判。然而,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国际气候谈判可谓一波三折,进展缓慢。在历次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是阻碍广泛协议达成的主要矛盾所在。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究竟应该如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上难以达成共识。在这一问题上,是不分发展阶段都应遵守同样的义务来减排和提供融资,还是坚持各国需按照历史责任和目前发展水平,承担不同义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立场截然不同。此次巴黎大会就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未竟之业”,6年前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就2012年后的全球减排安排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巴黎大会的首要目标是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将确定2020年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即2020年前每年共筹集100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因此,巴黎大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各缔约方十分关切。据新华社消息,在大会开幕前,超过160个国家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INDC),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国家都提交了报告,提交报告的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碳排放的90%。但博弈仍将激烈进行,巴黎协议的成功仍面临着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歧、资金技术支持、协议的法律效力等种种挑战。这些挑战将如何被克服?谁又能引导议题打破谈判僵局?作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历史性地站到了这一舞台的中央。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1449550252000责编:千帆中国经济周刊1449550252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地球危机“(EarthCrisis)悬挂于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在巴黎大会的前一天,一名游行参与者装扮成北极熊。在巴黎大会前夕,环保组织在埃菲尔铁塔旁释放热气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不仅敲警钟,还要分任务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在巴黎北部勒布尔热的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11月30日至12月11日期间,东道主法国会迎来4万名宾客,其中包括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5个缔约方和欧盟代表团的1万名成员,全球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1.4万人,注册记者3000多人。全球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人士现在都把目光投向了巴黎。巴黎大会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会议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目标——制定一份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协议,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明确2020年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避免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巴黎大会被普遍视为“勾画未来气候变化国际新治理体系的里程碑会议”,是一场各国领导人都极其重视的会议。据法国政府统计,出席巴黎大会的各国领导人超过150名。相比之下,出席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领导人只有85人。 由于谈判结果关乎各国切身利益,国际社会时刻关注着巴黎大会的进展,这其中,各国能否达成新的“巴黎气候协议”尤为引人关注。在众多分析人士的眼中,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框架自《京都议定书》后并没有明显的进展,巴黎气候协议理应推动全球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框架。但现实是,巴黎气候大会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各国之间缺乏互信以及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多重挑战。在当日的开幕式发言中,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了对“巴黎协议”的希冀及对气候治理的建言,全面、公平、有效成为其中的关键词。气候变化会议进入巴黎时刻,能否开辟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纪元?中国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巴黎大会 :呼唤有效的全球治理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生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从1995年开始,联合国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气候大会,主要就《公约》执行情况做总结,通过决议确定规则以及就新的承诺进行谈判。自此,世界各国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进行了长达20年余年的谈判。然而,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国际气候谈判可谓一波三折,进展缓慢。在历次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是阻碍广泛协议达成的主要矛盾所在。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究竟应该如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上难以达成共识。在这一问题上,是不分发展阶段都应遵守同样的义务来减排和提供融资,还是坚持各国需按照历史责任和目前发展水平,承担不同义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立场截然不同。此次巴黎大会就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未竟之业”,6年前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就2012年后的全球减排安排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巴黎大会的首要目标是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将确定2020年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即2020年前每年共筹集100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因此,巴黎大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各缔约方十分关切。据新华社消息,在大会开幕前,超过160个国家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INDC),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国家都提交了报告,提交报告的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碳排放的90%。但博弈仍将激烈进行,巴黎协议的成功仍面临着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歧、资金技术支持、协议的法律效力等种种挑战。这些挑战将如何被克服?谁又能引导议题打破谈判僵局?作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历史性地站到了这一舞台的中央。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