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k6es world.huanqiu.comarticle“乡音无改鬓毛衰”:哈萨克斯坦华裔老记者讲述异国“传统中国味”/e3pmh22ph/e3pmh26vv【环球网报道 记者 查希 谭利娅 翟亚菲】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在京举行。环球网记者在新闻中心遇到了前来参与报道的哈萨克斯华裔老记者、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安胡赛。他说,他的祖辈是在清朝时期到哈萨克斯坦的。经过四辈人,老人的陕西话还是如此地道。他亲切地管记者叫 “乡党”。从他的言谈举止,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对中国文化所抱有的深厚情感。在和环球网记者“唠家常”的过程中,他展示了许多至今仍保留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国传统”:有婚嫁服饰,有日常饮食,当然,还有biang biang 面。哈萨克斯坦华裔记者安胡赛先生给环球网提供的照片显示,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得到了相当高程度的保存。提到“一带一路”,安胡赛告诉记者,2013年,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诸多优惠和便利。当年,他创办了《今日丝路》报,为中哈“一带一路”合作共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报纸分俄文和中文两版,在哈萨克斯坦当地有着不错的发行量。15563509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5563509200002[]//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427/15/47/20190427034731446.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查希 谭利娅 翟亚菲】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在京举行。环球网记者在新闻中心遇到了前来参与报道的哈萨克斯华裔老记者、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安胡赛。他说,他的祖辈是在清朝时期到哈萨克斯坦的。经过四辈人,老人的陕西话还是如此地道。他亲切地管记者叫 “乡党”。从他的言谈举止,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对中国文化所抱有的深厚情感。在和环球网记者“唠家常”的过程中,他展示了许多至今仍保留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国传统”:有婚嫁服饰,有日常饮食,当然,还有biang biang 面。哈萨克斯坦华裔记者安胡赛先生给环球网提供的照片显示,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得到了相当高程度的保存。提到“一带一路”,安胡赛告诉记者,2013年,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诸多优惠和便利。当年,他创办了《今日丝路》报,为中哈“一带一路”合作共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报纸分俄文和中文两版,在哈萨克斯坦当地有着不错的发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