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2LM world.huanqiu.comarticle她给中塞领导人做高翻——专访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老师金晓蕾/e3pmh22ph/e3pmh26vv图片说明: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夫妇陪同下参观贝尔格莱德卡莱梅格丹公园,金晓蕾女士(右三)做翻译。【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王远】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对塞尔维亚的首次国事访问已画上圆满句号。在习近平主席6月17日至19日访问塞尔维亚期间,塞政府选定的中文翻译是旅居当地近30 年的华人金晓蕾女士。《环球时报》记者20日在贝尔格莱德专访在塞从事汉语教学的金晓蕾,听她讲述为两国领导人做翻译的感受,以及她眼中的中塞两国传统友谊。现任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老师的金晓蕾,上世纪80年代远嫁塞尔维亚,在当地组建家庭,从一句塞语都不会说到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中塞人文领域交流的使者。在中国,她将《南斯拉夫当代诗选》翻译成中文;在塞尔维亚,她传授中国文学、历史知识。在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或孔子学院的课堂上,在贝尔格莱德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上,在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中的重要会议上,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听到她的声音。 谈及这次全程陪同中塞两国元首的经历,金晓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华人翻译,传达塞方总统、总理对中国国家主席的情谊。”她说,在翻译的过程中,最激动的时刻是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作为一名在塞尔维亚生活近30年的华人,一听到中国国歌奏响,她不禁热泪盈眶。讲到此时,金晓蕾的眼中再次充盈着泪水:“这种感觉可能多年漂泊在外的人最能体会,夹杂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此次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塞尔维亚,受到当地媒体的高度重视,当地电视台对元首们的活动全程直播,收视率非常高。”据金晓蕾介绍,当地人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习近平主席活动第一站去凭吊在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金晓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塞尔维亚人对这次缅怀烈士、珍爱和平的凭吊活动非常赞赏。1999年的时候,我就在这里,牺牲的烈士也是我的朋友,如今,中国国家主席来凭吊他们,并在这处记载着伤痛的旧址上为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奠基,意义非凡。我更是百感交集——烈士们将真正地安息!”习近平主席19日参观中国企业收购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在那里,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面对着1.2万名工厂职工和市民发表即兴演说,感谢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对塞尔维亚的深情厚谊,说到情绪激昂时,他一口气讲上好几分钟。作为翻译,金晓蕾说:“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语言已显得单薄,语言已无法翻译出塞尔维亚总理对习主席、对中国人民无比真诚和浓烈的感情。他们是那样喜爱、感谢中国……”金晓蕾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送别之际,在习近平主席和夫人登上舷梯前,跟塞方的礼宾和安保人员合影留念,所有人都非常激动。他们也跟我这个翻译握手,表示鼓励,我特别荣幸。他们是那么平易近人。”谈到平时在塞尔维亚的生活,金晓蕾说:“我在这里当老师教汉语,秉承着一种思想,那就是中文教学要‘一个都不能少’。无论一个汉语教学点有几个学生想学汉语,我们都要管、都要教。”据金晓蕾介绍,她刚到塞尔维亚时,当地中国人还很少,塞尔维亚人对中国的认识比较有限,很多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美国旅华作家赛珍珠的小说。提起中国,他们会想到勤劳、有耐性、有智慧的民族。而在中国,一提起塞尔维亚,人们会想起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小说、电影,可以给几代人带来影响,这就是人文交流的神奇之处,它是静水深流、源远流长的,是两个国家进行政治、经济等其他交往的坚固基石”。因为坚信人文交流意义重大,金晓蕾选择教书育人的职业,为中塞两国的友好交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是前南斯拉夫地区中文教育基地,师资实力最为雄厚,既能教授本国学生,同时也可帮助其他国家建立汉语教学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言的相通将成为两国人民心相通的基础。我很荣幸能够在塞尔维亚做一名中文教师,培养塞尔维亚甚至周边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金晓蕾举例说,贝尔格莱德大学的孔子学院在当地一所数理高中有教学点,因理科学生经常要参加竞赛,上课人数可能只有10到20人,有时候不能保证出勤率。“我们并不能强求他们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只要有人愿意学中文,就应该有老师来教。将来他们长大,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回想起中学时代的中文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能把对中国的感情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金晓蕾说:“塞学生马上要高考,也要填报专业志愿。随着习近平主席的来访,当地媒体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介绍两国友好合作,这种大背景下,相信今年报考中文系的学生肯定要爆满。”金晓蕾微笑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告诉习主席我是中国的女儿、塞尔维亚的媳妇。用语言促进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我责无旁贷。这么多年来,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如既往地浓烈。中塞两国在历史上都曾遭到侵略,所以更能彼此理解,彼此尊重。这种感情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这也是它最宝贵之处。这是我在塞尔维亚近30年的生活中切身感觉到的。”14665506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renmeizi环球时报14665506600002["9CaKrnJW2Fy","9CaKrnJW2E0","9CaKrnJW2Cv","9CaKrnJW2Cu","9CaKrnJW2AJ"]//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622/07/15/20160622071545488.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图片说明: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夫妇陪同下参观贝尔格莱德卡莱梅格丹公园,金晓蕾女士(右三)做翻译。【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王远】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对塞尔维亚的首次国事访问已画上圆满句号。在习近平主席6月17日至19日访问塞尔维亚期间,塞政府选定的中文翻译是旅居当地近30 年的华人金晓蕾女士。《环球时报》记者20日在贝尔格莱德专访在塞从事汉语教学的金晓蕾,听她讲述为两国领导人做翻译的感受,以及她眼中的中塞两国传统友谊。现任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老师的金晓蕾,上世纪80年代远嫁塞尔维亚,在当地组建家庭,从一句塞语都不会说到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中塞人文领域交流的使者。在中国,她将《南斯拉夫当代诗选》翻译成中文;在塞尔维亚,她传授中国文学、历史知识。在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或孔子学院的课堂上,在贝尔格莱德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上,在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中的重要会议上,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听到她的声音。 谈及这次全程陪同中塞两国元首的经历,金晓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华人翻译,传达塞方总统、总理对中国国家主席的情谊。”她说,在翻译的过程中,最激动的时刻是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作为一名在塞尔维亚生活近30年的华人,一听到中国国歌奏响,她不禁热泪盈眶。讲到此时,金晓蕾的眼中再次充盈着泪水:“这种感觉可能多年漂泊在外的人最能体会,夹杂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此次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塞尔维亚,受到当地媒体的高度重视,当地电视台对元首们的活动全程直播,收视率非常高。”据金晓蕾介绍,当地人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习近平主席活动第一站去凭吊在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金晓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塞尔维亚人对这次缅怀烈士、珍爱和平的凭吊活动非常赞赏。1999年的时候,我就在这里,牺牲的烈士也是我的朋友,如今,中国国家主席来凭吊他们,并在这处记载着伤痛的旧址上为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奠基,意义非凡。我更是百感交集——烈士们将真正地安息!”习近平主席19日参观中国企业收购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在那里,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面对着1.2万名工厂职工和市民发表即兴演说,感谢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对塞尔维亚的深情厚谊,说到情绪激昂时,他一口气讲上好几分钟。作为翻译,金晓蕾说:“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语言已显得单薄,语言已无法翻译出塞尔维亚总理对习主席、对中国人民无比真诚和浓烈的感情。他们是那样喜爱、感谢中国……”金晓蕾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送别之际,在习近平主席和夫人登上舷梯前,跟塞方的礼宾和安保人员合影留念,所有人都非常激动。他们也跟我这个翻译握手,表示鼓励,我特别荣幸。他们是那么平易近人。”谈到平时在塞尔维亚的生活,金晓蕾说:“我在这里当老师教汉语,秉承着一种思想,那就是中文教学要‘一个都不能少’。无论一个汉语教学点有几个学生想学汉语,我们都要管、都要教。”据金晓蕾介绍,她刚到塞尔维亚时,当地中国人还很少,塞尔维亚人对中国的认识比较有限,很多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美国旅华作家赛珍珠的小说。提起中国,他们会想到勤劳、有耐性、有智慧的民族。而在中国,一提起塞尔维亚,人们会想起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小说、电影,可以给几代人带来影响,这就是人文交流的神奇之处,它是静水深流、源远流长的,是两个国家进行政治、经济等其他交往的坚固基石”。因为坚信人文交流意义重大,金晓蕾选择教书育人的职业,为中塞两国的友好交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是前南斯拉夫地区中文教育基地,师资实力最为雄厚,既能教授本国学生,同时也可帮助其他国家建立汉语教学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言的相通将成为两国人民心相通的基础。我很荣幸能够在塞尔维亚做一名中文教师,培养塞尔维亚甚至周边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金晓蕾举例说,贝尔格莱德大学的孔子学院在当地一所数理高中有教学点,因理科学生经常要参加竞赛,上课人数可能只有10到20人,有时候不能保证出勤率。“我们并不能强求他们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只要有人愿意学中文,就应该有老师来教。将来他们长大,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回想起中学时代的中文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能把对中国的感情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金晓蕾说:“塞学生马上要高考,也要填报专业志愿。随着习近平主席的来访,当地媒体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介绍两国友好合作,这种大背景下,相信今年报考中文系的学生肯定要爆满。”金晓蕾微笑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告诉习主席我是中国的女儿、塞尔维亚的媳妇。用语言促进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我责无旁贷。这么多年来,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如既往地浓烈。中塞两国在历史上都曾遭到侵略,所以更能彼此理解,彼此尊重。这种感情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这也是它最宝贵之处。这是我在塞尔维亚近30年的生活中切身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