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Tk5p作者:韩晓明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陈一 柳直world.huanqiu.comarticle千年古城红装迎中国贵宾 卢克索神庙披“中国装”/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开罗国际机场,开始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埃及总统塞西亲自到机场迎接。专机进入埃及时,8架埃及战机升空护航。德新社20日称,埃及是中国阿拉伯世界外交的关键点之一。随着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对开罗的拜访将带有喜庆的气息,开罗也对“一带一路”热情有加。报道称,两国元首21日将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并出席关于民航、电力、埃及新行政首都建设协议的签署仪式。当天稍晚,两国元首还将出席在卢克索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揭幕仪式和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盛大文艺表演。“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埃及《金字塔报》20日的社论以此为题称,“本报昨天头版刊登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署名文章《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这体现了埃及对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人民的敬意。他的来访对埃及来说有着多重意义,埃及将敞开合作的怀抱。毋庸赘言,中国现在在国际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埃及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埃及千年古城卢克索,当地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国文化年”揭幕盛典。主要街道上悬挂着习近平主席和塞西总统的照片。古老的卢克索神庙特意点缀着红色,披上了“中国装”。卢克索旅游局局长扎基亚称,卢克索正以最好的面貌迎接习近平主席到来。 埃及媒体界和学界这两天都在议论习近平的访问,不少当地媒体朋友都对《环球时报》记者津津乐道前一天习近平在《金字塔报》的署名文章中的一些话语:“中东不稳定,世界不太平”“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也没有普世皆准的发展模式”。许多埃及学者在媒体上撰文解读“一带一路”、中国在中东地区作用及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文章。阿拉伯埃及网总编辑阿德尔·萨布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埃及的访问将是“历史性的”,埃中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文化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相信此次访问会为两国及两国人民带来众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埃及《金字塔报》外事部副主任萨米曾经在中国工作过,并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见到过习近平。谈到对习主席的印象,萨米使用了“伟大”一词,“习主席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哲学家,他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常常是‘哲学式’的,因此更加富有人格魅力”。在刚送走中国贵宾的沙特,人们也在议论与中国关系的“新精神”。沙特《利雅得报》20日在头版报道了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会晤、会谈的相关情况。该报还刊发题为“沙特与中国:新精神”的社论,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访问,意在以新的精神发展中国与沙特的关系”。评论称,双方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沙特和中国是“短时间内关系以最快速度发展的国家关系典范”。沙特用最高礼节接待习近平的访问。19日和20日,习近平主席一行乘坐的专机进入和离开沙特领空时,沙特分别出动4架战机为专机护航。沙特王储继承人到机场迎接。沙特国王萨勒曼向习近平授予沙特最高级别勋章阿卜杜勒-阿齐兹勋章。沙特和中国签署了包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在内的14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沙特《半岛报》发表题为《利雅得和北京之间的利益语言》的评论文章称,沙特已经把中国视为新的政治和经济战略伙伴,沙特领导人深谙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重要性。【环球时报赴沙特特派记者黄培昭 环球时报驻埃及、英国、德国、加拿大记者韩晓明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陈一 柳直】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14533221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533221000001["9CaKrnJTk1u","9CaKrnJTk0s","9CaKrnJTjY4","9CaKrnJTjXv","9CaKrnJTjXs"]{"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开罗国际机场,开始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埃及总统塞西亲自到机场迎接。专机进入埃及时,8架埃及战机升空护航。德新社20日称,埃及是中国阿拉伯世界外交的关键点之一。随着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对开罗的拜访将带有喜庆的气息,开罗也对“一带一路”热情有加。报道称,两国元首21日将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并出席关于民航、电力、埃及新行政首都建设协议的签署仪式。当天稍晚,两国元首还将出席在卢克索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揭幕仪式和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盛大文艺表演。“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埃及《金字塔报》20日的社论以此为题称,“本报昨天头版刊登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署名文章《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这体现了埃及对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人民的敬意。他的来访对埃及来说有着多重意义,埃及将敞开合作的怀抱。毋庸赘言,中国现在在国际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埃及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埃及千年古城卢克索,当地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国文化年”揭幕盛典。主要街道上悬挂着习近平主席和塞西总统的照片。古老的卢克索神庙特意点缀着红色,披上了“中国装”。卢克索旅游局局长扎基亚称,卢克索正以最好的面貌迎接习近平主席到来。 埃及媒体界和学界这两天都在议论习近平的访问,不少当地媒体朋友都对《环球时报》记者津津乐道前一天习近平在《金字塔报》的署名文章中的一些话语:“中东不稳定,世界不太平”“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也没有普世皆准的发展模式”。许多埃及学者在媒体上撰文解读“一带一路”、中国在中东地区作用及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文章。阿拉伯埃及网总编辑阿德尔·萨布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埃及的访问将是“历史性的”,埃中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文化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相信此次访问会为两国及两国人民带来众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埃及《金字塔报》外事部副主任萨米曾经在中国工作过,并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见到过习近平。谈到对习主席的印象,萨米使用了“伟大”一词,“习主席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哲学家,他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常常是‘哲学式’的,因此更加富有人格魅力”。在刚送走中国贵宾的沙特,人们也在议论与中国关系的“新精神”。沙特《利雅得报》20日在头版报道了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会晤、会谈的相关情况。该报还刊发题为“沙特与中国:新精神”的社论,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访问,意在以新的精神发展中国与沙特的关系”。评论称,双方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沙特和中国是“短时间内关系以最快速度发展的国家关系典范”。沙特用最高礼节接待习近平的访问。19日和20日,习近平主席一行乘坐的专机进入和离开沙特领空时,沙特分别出动4架战机为专机护航。沙特王储继承人到机场迎接。沙特国王萨勒曼向习近平授予沙特最高级别勋章阿卜杜勒-阿齐兹勋章。沙特和中国签署了包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在内的14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沙特《半岛报》发表题为《利雅得和北京之间的利益语言》的评论文章称,沙特已经把中国视为新的政治和经济战略伙伴,沙特领导人深谙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重要性。【环球时报赴沙特特派记者黄培昭 环球时报驻埃及、英国、德国、加拿大记者韩晓明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陈一 柳直】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