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Thf2作者:周輖world.huanqiu.comarticle首访中东三国正当其时/e3pmh22ph/e3pmh26vv访问中东三国正当其时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周輖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2016年中国外交第一场重大行动,备受各方期待与关注。为什么是这三国?沙特、埃及、伊朗是中东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同三国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领域交流合作顺利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理事薛庆国告诉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沙特、埃及、伊朗三国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与中国各方面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习主席在2016年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中东,表明中国对这一地区的高度重视。 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表示,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在外交上进行了新的全盘规划部署,实行全方位外交。在过去三年里,习近平主席已经到访五大洲许多地区,但尚未到访中东地区。“习近平主席现在去中东,特别是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这三个重要的中东国家访问正当其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旨在巩固传统友好,加强互利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谈到中国同中东国家的传统友好,华黎明用“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来形容。“几十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很大,中东也发生了许多变革与动荡,但中国与中东的友好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薛庆国表示,中国与所有中东国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世界大国中,中国的这一优势是独一无二的。简言之,中国与中东各国在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惠、文化上互尊,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十分顺利。在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中国有着良好的口碑。这样的友好关系为中国与中东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基础。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政治版图重构期、政治经济社会转型期和地区地缘政治力量均势重建期这样一个“三期叠加”的状态,动荡成为常态。李绍先表示,复杂局面下,中国在解决中东地区的一些问题中发挥的作用逐渐显现。在政治方面,中国是中东政治秩序重建中的一个积极力量,愿意在未来中东政治稳定、政治重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公正的大国作用。在经济方面,中东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都急需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建,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恢复和稳定。中国将同三国就开展文明对话进一步交换意见,这无疑是访问期间的又一大亮点。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和中东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双方的文明交流与碰撞令人期待。中国政府在日前发布的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文明对话,推进不同宗教间的交流,加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智库、旅游等领域合作,增进民间交往和青年、妇女交流。“中国和中东地区在人文交流领域有很大潜力可挖。双方加强文明对话、增进人文交流,有利于增进双方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薛庆国说。1453177080000责编:baixue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14531770800002["9CaKrnJTgZH","9CaKrnJTh3D","9CaKrnJTgKt","9CaKrnJTgCP","9CaKrnJTgir"]{"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访问中东三国正当其时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周輖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2016年中国外交第一场重大行动,备受各方期待与关注。为什么是这三国?沙特、埃及、伊朗是中东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同三国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领域交流合作顺利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理事薛庆国告诉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沙特、埃及、伊朗三国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与中国各方面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习主席在2016年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中东,表明中国对这一地区的高度重视。 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表示,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在外交上进行了新的全盘规划部署,实行全方位外交。在过去三年里,习近平主席已经到访五大洲许多地区,但尚未到访中东地区。“习近平主席现在去中东,特别是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这三个重要的中东国家访问正当其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旨在巩固传统友好,加强互利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谈到中国同中东国家的传统友好,华黎明用“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来形容。“几十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很大,中东也发生了许多变革与动荡,但中国与中东的友好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薛庆国表示,中国与所有中东国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世界大国中,中国的这一优势是独一无二的。简言之,中国与中东各国在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惠、文化上互尊,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十分顺利。在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中国有着良好的口碑。这样的友好关系为中国与中东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基础。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政治版图重构期、政治经济社会转型期和地区地缘政治力量均势重建期这样一个“三期叠加”的状态,动荡成为常态。李绍先表示,复杂局面下,中国在解决中东地区的一些问题中发挥的作用逐渐显现。在政治方面,中国是中东政治秩序重建中的一个积极力量,愿意在未来中东政治稳定、政治重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公正的大国作用。在经济方面,中东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都急需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建,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恢复和稳定。中国将同三国就开展文明对话进一步交换意见,这无疑是访问期间的又一大亮点。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和中东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双方的文明交流与碰撞令人期待。中国政府在日前发布的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文明对话,推进不同宗教间的交流,加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智库、旅游等领域合作,增进民间交往和青年、妇女交流。“中国和中东地区在人文交流领域有很大潜力可挖。双方加强文明对话、增进人文交流,有利于增进双方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薛庆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