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QJYH作者:黄培昭 孙微 任重 青木 李珍 魏辉 白云怡world.huanqiu.comarticle英学者:转向中国 英国二战后最勇敢的外交变革/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对英国向中国哈腰态度严厉”,英国《金融时报》20日以此为题称,近来美国与英国双双为中国领导人举行盛大仪式和国宴款待,但华盛顿的中国问题专家表示,两个大西洋盟国对待崛起的太平洋大国在其他方面几乎完全不同。美国在努力建设建设性关系的同时,试图在人权、网络间谍和南海问题上批评中国,英国则被指责为了促进贸易和吸引中国投资放弃批评。一名匿名美国官员抱怨,“让我们不满的是,英国基本没和我们商量。英国不但使美国受损,也令G7受伤”。对于这种挑拨,英国著名学者、全球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雅克的文章可以说是最好的驳斥。雅克19日在《卫报》撰写的题为“美国正在衰落,中国正在崛起,英国不能无视这一现实”的文章说,三年前谁能想到,卡梅伦政府会成为书写英国二战后最勇敢外交变革的团队?卡梅伦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昙花一现。200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英之时,英国经济规模还略大于中国,而今天中国的GDP三倍于英国。相形之下,我们正迅速变成一条小鱼。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两倍于美国,英国或任何国家能无视这一点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转向中国,正如他们在美国全盛时转向美国那样。这事关引力而非象牙塔。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在发展对华关系上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积极态度。英国外交政策一向非常务实。从经济上说,英国正在从欧债危机中复苏,十分期待搭上中国这个最具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便车”。从政治上来讲,英国和历史上相比大国地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而且和欧盟的关系十分微妙,加强对华关系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国际声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英之间是一种互利互惠、协作共赢的关系,在多个领域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中国希望从英国得到什么?”英国《金融时报》称,英国作为美国主要盟友以及对欧商业管道的地位别具吸引力,但是英国对中国最大的吸引力无疑来自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伦敦金融城,中国希望人民币在世界金融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环球时报驻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孙微 任重 青木 李珍 魏辉 白云怡】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14453697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4536976000011["9CaKrnJQJYx","9CaKrnJQJSy","9CaKrnJQJR7","9CaKrnJQJQF","9CaKrnJQJQv"]{"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对英国向中国哈腰态度严厉”,英国《金融时报》20日以此为题称,近来美国与英国双双为中国领导人举行盛大仪式和国宴款待,但华盛顿的中国问题专家表示,两个大西洋盟国对待崛起的太平洋大国在其他方面几乎完全不同。美国在努力建设建设性关系的同时,试图在人权、网络间谍和南海问题上批评中国,英国则被指责为了促进贸易和吸引中国投资放弃批评。一名匿名美国官员抱怨,“让我们不满的是,英国基本没和我们商量。英国不但使美国受损,也令G7受伤”。对于这种挑拨,英国著名学者、全球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雅克的文章可以说是最好的驳斥。雅克19日在《卫报》撰写的题为“美国正在衰落,中国正在崛起,英国不能无视这一现实”的文章说,三年前谁能想到,卡梅伦政府会成为书写英国二战后最勇敢外交变革的团队?卡梅伦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昙花一现。200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英之时,英国经济规模还略大于中国,而今天中国的GDP三倍于英国。相形之下,我们正迅速变成一条小鱼。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两倍于美国,英国或任何国家能无视这一点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转向中国,正如他们在美国全盛时转向美国那样。这事关引力而非象牙塔。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在发展对华关系上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积极态度。英国外交政策一向非常务实。从经济上说,英国正在从欧债危机中复苏,十分期待搭上中国这个最具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便车”。从政治上来讲,英国和历史上相比大国地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而且和欧盟的关系十分微妙,加强对华关系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国际声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中英之间是一种互利互惠、协作共赢的关系,在多个领域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中国希望从英国得到什么?”英国《金融时报》称,英国作为美国主要盟友以及对欧商业管道的地位别具吸引力,但是英国对中国最大的吸引力无疑来自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伦敦金融城,中国希望人民币在世界金融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环球时报驻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孙微 任重 青木 李珍 魏辉 白云怡】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