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P6Sn作者:张倍鑫 孙微 青木world.huanqiu.comarticle环球舆情调查:70年后,10个二战主要参与国如何看待那场战争/e3pmh22ph/e3pmh26vv编者的话:70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世界大战。5月末,《环球时报》社下属的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中、俄、美等十国展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调查,以探究各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认知与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明显被低估;德日两国得到的不同评价证明,国际社会对于“谁真正进行了历史反省”已有公论;中国的大阅兵得到十国受访者总体正面、积极看待。对二战历史的了解,亚不及欧,日不如德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于5月26日-6月3日,以在线样本库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共覆盖三大洲10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调查对象为18周岁以上普通居民,共回收有效问卷10558份,各国成功问卷数量均超过1000份。“您是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对于这一问题,十国受访者中55.9%表示“了解”,其中“比较了解”的受访者占比为42.3%,“非常了解”的占13.6%。了解度“一般”的受访者比例为28.2%,“不了解”的受访者占15.9%。总体上,“了解”者是“不了解”者的3.5倍。 就国别而言,分别有7成以上的法国与德国受访者对二战历史表示“了解”。中、俄、英、美对二战史的了解属于第二梯队,了解度分别为61.1%、60.1%、59.5%、56.1%。处于第三梯队的意大利、日本、越南以及韩国,了解度分别为49.8%、42.1%、40.2%与39.1%。另外,十国中,表示“不了解”二战史的受访者最多的是日本。针对1万多名对二战历史有认知的受访者追问“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了解二战历史”,发现受访者主要(56.0%)通过“书籍(史书、传记、回忆录等)”了解,50.0%的受访者选择“电视新闻/电视节目”,然后是“电影、电视剧”(47.0%)和“学校课本”(45.7%)。十国中,美、意、越受访者选择“书籍”的最多,中、俄多选“学校课本”,德国人选择“电影、电视剧”。柏林国际政治学者夫洛里扬·卢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就对二战历史的了解而言,亚洲民众整体不及欧洲,同为战败国,德国远高于日本。他说,二战后,德国与波兰、以色列等国共同编写历史教材,德国还启动诸如学校交流和友好城市等诸多项目。德国国内对二战历史也有共识,核心是:德国首先是“加害国”,而不是“受害国”。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学者卢昊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受访者的情况显示,日本关于二战历史乃至近代历史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通常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将重点放在古代文明史,近代史的比例极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日本史部分到明治维新即告结束,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包括二战在内的近代史。社会上关于历史问题的探讨也在有意识地回避“敏感的近代史问题”。中国的贡献因“不了解”而被严重低估对于二战中一些重大事件的认知,本次调查让受访者进行打分。在5分制的打分中(1分代表“非常不了解”,5分代表“非常了解”),受访者对“美国投掷原子弹”打出3.74分,“日本偷袭珍珠港”3.36分,“诺曼底登陆”3.27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02分,“南京大屠杀”2.63分,“七七事变”2.30分。为了解受访者心中美、俄、中、英法在二战中所做贡献,本次调查提出相关问题。结果发现,排名前三的是美、英、俄,中国做出贡献的综合提及率仅有9.1%,排在最末。按贡献由高到低,美国受访者:美、英、俄、法、中;英国受访者:英、美、俄、法、中;中国受访者:中、美、俄、英、法;日韩受访者:美、英、法、俄、中;法国受访者:美、英、法、俄、中;俄罗斯受访者:俄、美、英、中、法;越南受访者:俄、美、法、中、英。“对这样的结果我并不吃惊”,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说,原因是西方人并不了解这段历史,在英语世界,人们很难找到中国的战时经历。不了解,知道的就很有限。“中国的贡献无疑被严重低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就美国受访者而言,他们无疑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十国中,越南受访者的选择与他国差别很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越南问题专家咸蔓雪对《环球时报》说,“越南对俄罗斯贡献的肯定,很大程度上是它在战后国家建设过程中与苏联/俄罗斯友好关系的体现,同时反映出越南民众对俄罗斯这一重要军事合作伙伴强大军事实力的尊崇。”咸蔓雪说,越南民众对法国的肯定,则更多源自历史上的“法国情结”以及近年来的越法友好关系。调查还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美、英、俄主要扮演战胜国角色,而法、中、韩、越更多扮演受害国角色。不过,拉纳·米特不同意中国只是一个受害者的说法。“受害人没有任何选择权。中国在战争中做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选择,1938年,他们选择继续战斗,而不是投降”,他说,“其他一些国家,例如波兰,他们是真正的受害者,政府和军队只能被纳粹征服,别无他选。”“我们必须记住,中国是战胜国中的盟国之一,是四大重要同盟国之一”,拉纳·米特说,要面对的现实是,当时的中国比英、美、苏穷得多,技术和能力也弱,而且中国政府被困在重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贡献远远超出人们想象。“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谁真正进行了历史反省?曾经的轴心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差异一直是个话题。本次调查显示,55.8%的受访者认为德国已经充分道歉,29.2%的受访者认为德国没有充分道歉;51.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没有充分道歉,不到三成受访者认为日本已充分道歉。受访者对意大利是否已道歉各执一词。十国中,认为德国已经充分道歉的国家,排前三位的是韩国、德国与中国;认为日本已经充分道歉的,越南、日本与美国排前三;认为日本没有充分道歉的,韩国、中国与俄罗斯排在最前。受访者对“二战中,日本严重侵犯他国主权与践踏人权”说法的认可度最高,对于“日本修改教科书以及否认‘强征慰安妇’”等,多达53.2%的受访者认为是“逃避历史责任,歪曲历史”。卢昊对此表示,调查结果证明国际社会对于“谁究竟真正进行了历史反省”已经有了公论。日本之所以被认为“没有进行充分道歉”,并非指日本从未进行官方道歉,而是日本政府不能以坦率、持续的态度承认侵略历史,坚持反省姿态,实现言行一致。“德国人自己也认为,他们的历史态度远好于日本。”德国学者夫洛里扬·卢佩说,今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时,曾要求日本直面历史。在德国民间,也都认为日本做的远远不够。意大利二战后在历史追责上一直被忽略,但它对二战历史问题的认识是统一的。越南受访者对于日本道歉的态度值得解读。咸蔓雪说,越南的二战记忆伴随着本国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越南人普遍认为,从1940年9月日本入侵越南开始,越南就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1945年9月胡志明宣读的《独立宣言》中指出:“我们是从日本人而不是法国人手中夺回了越南。”可见越南对日本入侵怀有复杂情绪。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给予大量援助和投资,在东南亚被视为赎罪表现,获得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好感。55%的受访者认同中国大阅兵“缅怀历史”的宗旨本次问卷也针对中国举行盛大阅兵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5.0%的受访者认同中国阅兵“缅怀历史,不让历史重演”的目的,总体持较为正面的认知态度。调查还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会参加本国的二战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按国别看,俄、中、越受访者参与意愿最强,均超过7成;美、法、英参与者仅有三成多。“这反映了一个事实”,金灿荣说,如果是在69周年等普通年份举办这种大型活动,大家可能更会偏向于认为你有别的意图,但70周年是全世界都很重视的年份,纪念热度在全球范围都很高,应该说“缅怀历史”是各国共同的心意。对于不同国家民众参与意愿的差异,金灿荣说,总体上西方国家是世界的领导阶层,各方面都比较领先,不太需要这类大型活动。但中、俄、越因话语权问题,在国际舆论、社会评价上一直有些受委屈,面对西方的“贬低”,需要做些事来证明自身价值和贡献。本次调查最后关注了中日关系。针对中日两国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认为两国关系“无法正常化”的人群比例最高,为30.3%;近两成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18.1%的受访者认为“5-10年”内中日关系可以正常化。另外,中国受访者多认为要实现两国关系的破冰,需要“日本承认钓鱼岛属中国”和“日本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受访者则认为,应当加强“两国首脑外交会谈”与“加强中日民间组织的交流,促成两国政治对话”。金灿荣说,受访者的悲观符合现实,近期内中日关系很难好起来,但远期有希望。他说,日本精英层整体上对中国崛起很难接受,面对两国实力差距不断拉大,他们想抓住最后的机会跟中国斗一斗。卢昊认为,中日之间短期内无法解决现实矛盾,甚至难以弥合立场差距。两国受访者思路的差异表明,中方认为历史问题与领土问题是当前最突出的现实矛盾,而日方无法在历史问题上取信于中国,领土问题又坚持僵化立场,因此倾向“绕开障碍”去解决问题。毫无疑问,日方思路对于改善双边关系有“治标”作用,但中方关注点无疑决定着那些改善措施能否“治本”。【环球时报记者 张倍鑫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孙微 青木】14413023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4130230000011["9CaKrnJP2oF","9CaKrnJOY94","9CaKrnJOTzp","9CaKrnJOPCS","9CaKrnJOPCs"]{"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编者的话:70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世界大战。5月末,《环球时报》社下属的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中、俄、美等十国展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调查,以探究各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认知与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明显被低估;德日两国得到的不同评价证明,国际社会对于“谁真正进行了历史反省”已有公论;中国的大阅兵得到十国受访者总体正面、积极看待。对二战历史的了解,亚不及欧,日不如德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于5月26日-6月3日,以在线样本库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共覆盖三大洲10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调查对象为18周岁以上普通居民,共回收有效问卷10558份,各国成功问卷数量均超过1000份。“您是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对于这一问题,十国受访者中55.9%表示“了解”,其中“比较了解”的受访者占比为42.3%,“非常了解”的占13.6%。了解度“一般”的受访者比例为28.2%,“不了解”的受访者占15.9%。总体上,“了解”者是“不了解”者的3.5倍。 就国别而言,分别有7成以上的法国与德国受访者对二战历史表示“了解”。中、俄、英、美对二战史的了解属于第二梯队,了解度分别为61.1%、60.1%、59.5%、56.1%。处于第三梯队的意大利、日本、越南以及韩国,了解度分别为49.8%、42.1%、40.2%与39.1%。另外,十国中,表示“不了解”二战史的受访者最多的是日本。针对1万多名对二战历史有认知的受访者追问“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了解二战历史”,发现受访者主要(56.0%)通过“书籍(史书、传记、回忆录等)”了解,50.0%的受访者选择“电视新闻/电视节目”,然后是“电影、电视剧”(47.0%)和“学校课本”(45.7%)。十国中,美、意、越受访者选择“书籍”的最多,中、俄多选“学校课本”,德国人选择“电影、电视剧”。柏林国际政治学者夫洛里扬·卢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就对二战历史的了解而言,亚洲民众整体不及欧洲,同为战败国,德国远高于日本。他说,二战后,德国与波兰、以色列等国共同编写历史教材,德国还启动诸如学校交流和友好城市等诸多项目。德国国内对二战历史也有共识,核心是:德国首先是“加害国”,而不是“受害国”。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学者卢昊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受访者的情况显示,日本关于二战历史乃至近代历史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通常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将重点放在古代文明史,近代史的比例极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日本史部分到明治维新即告结束,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包括二战在内的近代史。社会上关于历史问题的探讨也在有意识地回避“敏感的近代史问题”。中国的贡献因“不了解”而被严重低估对于二战中一些重大事件的认知,本次调查让受访者进行打分。在5分制的打分中(1分代表“非常不了解”,5分代表“非常了解”),受访者对“美国投掷原子弹”打出3.74分,“日本偷袭珍珠港”3.36分,“诺曼底登陆”3.27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3.02分,“南京大屠杀”2.63分,“七七事变”2.30分。为了解受访者心中美、俄、中、英法在二战中所做贡献,本次调查提出相关问题。结果发现,排名前三的是美、英、俄,中国做出贡献的综合提及率仅有9.1%,排在最末。按贡献由高到低,美国受访者:美、英、俄、法、中;英国受访者:英、美、俄、法、中;中国受访者:中、美、俄、英、法;日韩受访者:美、英、法、俄、中;法国受访者:美、英、法、俄、中;俄罗斯受访者:俄、美、英、中、法;越南受访者:俄、美、法、中、英。“对这样的结果我并不吃惊”,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说,原因是西方人并不了解这段历史,在英语世界,人们很难找到中国的战时经历。不了解,知道的就很有限。“中国的贡献无疑被严重低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就美国受访者而言,他们无疑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十国中,越南受访者的选择与他国差别很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越南问题专家咸蔓雪对《环球时报》说,“越南对俄罗斯贡献的肯定,很大程度上是它在战后国家建设过程中与苏联/俄罗斯友好关系的体现,同时反映出越南民众对俄罗斯这一重要军事合作伙伴强大军事实力的尊崇。”咸蔓雪说,越南民众对法国的肯定,则更多源自历史上的“法国情结”以及近年来的越法友好关系。调查还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美、英、俄主要扮演战胜国角色,而法、中、韩、越更多扮演受害国角色。不过,拉纳·米特不同意中国只是一个受害者的说法。“受害人没有任何选择权。中国在战争中做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选择,1938年,他们选择继续战斗,而不是投降”,他说,“其他一些国家,例如波兰,他们是真正的受害者,政府和军队只能被纳粹征服,别无他选。”“我们必须记住,中国是战胜国中的盟国之一,是四大重要同盟国之一”,拉纳·米特说,要面对的现实是,当时的中国比英、美、苏穷得多,技术和能力也弱,而且中国政府被困在重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贡献远远超出人们想象。“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谁真正进行了历史反省?曾经的轴心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差异一直是个话题。本次调查显示,55.8%的受访者认为德国已经充分道歉,29.2%的受访者认为德国没有充分道歉;51.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没有充分道歉,不到三成受访者认为日本已充分道歉。受访者对意大利是否已道歉各执一词。十国中,认为德国已经充分道歉的国家,排前三位的是韩国、德国与中国;认为日本已经充分道歉的,越南、日本与美国排前三;认为日本没有充分道歉的,韩国、中国与俄罗斯排在最前。受访者对“二战中,日本严重侵犯他国主权与践踏人权”说法的认可度最高,对于“日本修改教科书以及否认‘强征慰安妇’”等,多达53.2%的受访者认为是“逃避历史责任,歪曲历史”。卢昊对此表示,调查结果证明国际社会对于“谁究竟真正进行了历史反省”已经有了公论。日本之所以被认为“没有进行充分道歉”,并非指日本从未进行官方道歉,而是日本政府不能以坦率、持续的态度承认侵略历史,坚持反省姿态,实现言行一致。“德国人自己也认为,他们的历史态度远好于日本。”德国学者夫洛里扬·卢佩说,今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时,曾要求日本直面历史。在德国民间,也都认为日本做的远远不够。意大利二战后在历史追责上一直被忽略,但它对二战历史问题的认识是统一的。越南受访者对于日本道歉的态度值得解读。咸蔓雪说,越南的二战记忆伴随着本国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越南人普遍认为,从1940年9月日本入侵越南开始,越南就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1945年9月胡志明宣读的《独立宣言》中指出:“我们是从日本人而不是法国人手中夺回了越南。”可见越南对日本入侵怀有复杂情绪。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给予大量援助和投资,在东南亚被视为赎罪表现,获得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好感。55%的受访者认同中国大阅兵“缅怀历史”的宗旨本次问卷也针对中国举行盛大阅兵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5.0%的受访者认同中国阅兵“缅怀历史,不让历史重演”的目的,总体持较为正面的认知态度。调查还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会参加本国的二战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按国别看,俄、中、越受访者参与意愿最强,均超过7成;美、法、英参与者仅有三成多。“这反映了一个事实”,金灿荣说,如果是在69周年等普通年份举办这种大型活动,大家可能更会偏向于认为你有别的意图,但70周年是全世界都很重视的年份,纪念热度在全球范围都很高,应该说“缅怀历史”是各国共同的心意。对于不同国家民众参与意愿的差异,金灿荣说,总体上西方国家是世界的领导阶层,各方面都比较领先,不太需要这类大型活动。但中、俄、越因话语权问题,在国际舆论、社会评价上一直有些受委屈,面对西方的“贬低”,需要做些事来证明自身价值和贡献。本次调查最后关注了中日关系。针对中日两国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认为两国关系“无法正常化”的人群比例最高,为30.3%;近两成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18.1%的受访者认为“5-10年”内中日关系可以正常化。另外,中国受访者多认为要实现两国关系的破冰,需要“日本承认钓鱼岛属中国”和“日本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受访者则认为,应当加强“两国首脑外交会谈”与“加强中日民间组织的交流,促成两国政治对话”。金灿荣说,受访者的悲观符合现实,近期内中日关系很难好起来,但远期有希望。他说,日本精英层整体上对中国崛起很难接受,面对两国实力差距不断拉大,他们想抓住最后的机会跟中国斗一斗。卢昊认为,中日之间短期内无法解决现实矛盾,甚至难以弥合立场差距。两国受访者思路的差异表明,中方认为历史问题与领土问题是当前最突出的现实矛盾,而日方无法在历史问题上取信于中国,领土问题又坚持僵化立场,因此倾向“绕开障碍”去解决问题。毫无疑问,日方思路对于改善双边关系有“治标”作用,但中方关注点无疑决定着那些改善措施能否“治本”。【环球时报记者 张倍鑫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孙微 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