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uHm作者:李亮world.huanqiu.comarticle四成网友称不在意奥运夺金数 专家:显大国心态/e3pmh22ph/e3pmh26vv【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亮】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队一路领跑奖牌榜,引得不少外媒发出“中国人抢走伦敦奥运风头”的感叹。而在中国国内,对于伦敦与北京前后两届的比较、对中国“金牌情绪”的反思、对运动员培养模式的讨论也引发了公众的热烈参与。奥运金牌数与中国人的自信心关系大吗?网友们对金牌的渴求度是否仍然强烈?国人对于奥运的心态是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环球网最新在线调查显示,虽然过半网友仍认为奥运金牌数与中国自信心及国际形象存在密切联系,但越来越多网友表示对于中国夺金数“越来越不在意”,对奖牌榜排名也是“努力”就好的淡定态度。专家分析说,让奥运回归游戏,让竞技回归体育,这正是中国“大国民心态”成熟的一个表现。半数网友对伦敦奥运关注低于北京 熬夜看赛热情高环球网7月31日推出在线调查“奥运金牌数与中国人自信心关系大吗”,共设10个问题,涵盖对奥运精神的了解、对伦敦与北京两届奥运的关注度、对中国金牌的看法等方面。截至8月1日下午,共有约1万名网友参加投票。在第一题“你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吗?”中,35%的网友表示“非常了解”,但大部分的网友(57.2%)“只知道一点”,还有7.8%的网友坦言自己不知道。 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人用“全民奥运”、“举国奥运”表达了在家门口办奥运的欢喜之情。而对于这届远在英伦的奥运会,网友们的关注度有何变化?58%的网友称,自己对伦敦奥运会的关注比北京奥运低,23.3%的网友称与北京奥运差不多。还有13%的网友则表示,自己对伦敦奥运“完全不感兴趣”。相比北京奥运,不管是开幕式、场馆设施还是服务团队,伦敦奥运的“块头”都远小于北京。对此,31%的网友认为这是“因陋就简,支出理性”,26.7%的网友则认为英国正身处“金融危机,可以理解”。不过,还有17.4%的网友认为这是精明的伦敦主办方在“降低成本,多赚利润”。而16.5%的网友则认为,与北京倾全力、办盛事的风格外比,伦敦“保守低调,风格使然”。即便关注度不如北京奥运,但伦敦奥运作为全球最大体育盛事的吸引力仍不可小觑。在“你是否会熬夜看奥运比赛?”一题中,选择“肯定会”和“会看部分比赛”的网友达49.1%,接近半数。不过,伦敦与北京的8小时时差也影响了中国观众的热情,26.4%的网友称“有时差,不会看”。其它表示不会熬夜看比赛的网友给出的理由还有“对体育不感冒”,“有比奥运更重要的事情”。4成网在对中国夺金数“不在意”:没底气才计较近些年,随着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上一路斩金夺银,风光无限,国人对于“金牌至上”的体育策略的反思越来越多。在“中国队拿金牌是否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自信心?”一题中,虽然有52.5%的网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认为两者无关的网友也高达31.4%。还有16.1%的网友称“不好说”。一位网友认为,金牌多少和国家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富强,才能用大笔资金来发展竞技体育,系统地培养运动员。“历届奥运会大赢家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有谁见过一个吃不上饭的国家有大把的金牌入账?我们的选手表现出色,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发展。” 但另一位认为两者无关的网友则说:“一个国家没有强势的文化氛围和霸气,金牌拿的再多也无用。”该网友举例说,日本的男子体操团体比赛表现得一塌糊涂,因日本的抗议竟获得第二名。中国的游泳女选手破记录夺冠,西方高叫怀疑,“这很能说明问题”。与上一题相对应,在“你对中国夺金数量是否在意?”一题中,表示自己“越来越不在意”的网友占42.3%,而“越来越在意”的仅为3%。有40.6%的网友则称自己“一直很在意”。一位网友说:“现在只有那些自卑感很严重的国家等才有这种扭曲的金牌情结。国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基础体育上,让那些有体育天分人自己去花钱或是拉赞助去提高训练水平,参加比赛。到时他不管能拿多少奖金都是他自己的,也能社会树个很好的典范。”中国目前稳居奥运金牌榜首位,而在“你可以容忍中国金牌榜最低第几名?”一题中,网友们在表示骄傲的同时,也表现出“努力就好”的理性和淡定。39.8%的网友称自己对于中国排名“无所谓”,而24.6%的网友可以容忍中国排名第二,25.9%的网友可容忍排名第三。有网友留言说:“我们关注金牌榜,是因为有国家荣誉感。但我们不执着于金牌数,参加了奥运的选手只要付出努力都是伟大的,并不以金银铜铁论英雄。”还有网友认为,“奥运本质是竞技不能脱离胜负去看过程。心态积极表达理性才是高素质的国民”。逾五成网友不愿孩子走奥运成名路 重奖冠军引“眼馋”除了金牌策略,中国运动员“苦行僧”式的培养模式也引发了大量讨论。在领奖台上风光无限的奥运冠军们大都是“娃娃兵”,经历数年艰苦卓绝的训练,少数人才能脱颖而出。在“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上通过奥运比赛获得成功这条路吗?”一题中,选择“不愿意”的网友占大多数,为54.8%,选择“愿意”的为15.5%,还有29.7%的网友“说不准”。在奥运会获得金牌后,各级政府和机构会按例给予冠军奖励。在“你对奥运冠军得到重奖怎么看?”一题中,59.6%的网友表示,这是运动员们付出后的正常回报,“为他们高兴”,5.3%的网友还称,“再怎么重奖也不为过”。但对此持负面态度的网友也不在少数。13.8%的网友认为“奖得有点过了,让人心理不平衡”,3.6%的网友则称“赚大了,令人羡慕眼馋”。14.7%的网友则淡定表示“与我无关”。奥运会场内场外看点众多,哪片风景是中国网友们最关注的呢?38.6%的网友把目光聚焦金牌榜上,其次是竟技项目(28.8%)。此外,裁判公正度、高科技元素、体坛巨星等也是网友们关注的对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无法亲自参与奥运,但在场外也能分享体育精神,激发体育热情。在“看奥运是否激发了你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一题中,有36.5%的网友做出肯定回复,不过还有39.7%的网友认为没什么用。专家:大国民心态使中国开始超越北京奥运对于此次调查,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认为,网友的意见表达体现出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性质、对体育竞技的目的和对中国自身地位的认为等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而从中可以看到“大国民心态”的成型和成熟。刘康表示,网络舆论被普遍认为是带有较强民族主义情绪的,但环球网的这一调查却显示出网友们的平实、淡定和理性。网友们对金牌“越来越不在意”、对中国奖牌榜排名“无所谓”,这并不是说网友不在乎中国国家形象和自信心,而是对于奥运的关心没那么迫切。此外,他还认为,网友们可能还受到此次伦敦奥运的大氛围的影响。此次伦敦奥运一直在宣扬一种游戏精神,开幕式上的随意、搞笑,就突出强调了这种游戏精神和多元文化精神。而奥运会的名称除了在中文之外,在几乎所有语言中都是“奥林匹克游戏“(Olympic Games),它是一次大狂欢和娱乐,而是展示国威、针锋相对的场合。对于过半网友不愿自己的孩子走上“奥运成名”道路,刘康认为,这也是所谓大国心态成熟的一种表现,网友们对于“竞技体育”和“为国争光”两个词的理解大不一样了。首先,奥运会是竞技体育的盛会,它的目的在于全民健身,而非选拔精英。而对于为国争光,“只有底气不那么足的人才会一直强调为国争光。网友们现在都认识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光荣不一定来奥运金牌来争夺。”刘康还指出,网友们对于重奖奥运冠军的看法存在争议,一方面反映出网友们越来越看重运动员的个人付出,希望给予运动员们公正的回报,而另一方面也对对国家体育体制提出了批评意见。他介绍说,在国外,奥运冠军的奖金主要来自企业、赞助商、基金会等多种形式,而非政府。这种奖励的多元化可以给予运动员更多动力,也为政府减了压。对于本次投票,刘康总结说:“跟四年前的北京奥运相比,网友对对奥运竞技、为国争光的看重显然发生了很大的区别,四年能产生这样大的变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中国人需要思考该如何‘超越北京奥运会’,而这一调查正显示出中国的认识观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有所超越。”13438104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xuwenqi环球网134381046000011["9CaKrnJwu9Z","9CaKrnJwuEA","9CaKrnJwtFF","9CaKrnJwtz1"]{"email":"xuwenqi@huanqiu.com","name":"xuwenqi"}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亮】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队一路领跑奖牌榜,引得不少外媒发出“中国人抢走伦敦奥运风头”的感叹。而在中国国内,对于伦敦与北京前后两届的比较、对中国“金牌情绪”的反思、对运动员培养模式的讨论也引发了公众的热烈参与。奥运金牌数与中国人的自信心关系大吗?网友们对金牌的渴求度是否仍然强烈?国人对于奥运的心态是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环球网最新在线调查显示,虽然过半网友仍认为奥运金牌数与中国自信心及国际形象存在密切联系,但越来越多网友表示对于中国夺金数“越来越不在意”,对奖牌榜排名也是“努力”就好的淡定态度。专家分析说,让奥运回归游戏,让竞技回归体育,这正是中国“大国民心态”成熟的一个表现。半数网友对伦敦奥运关注低于北京 熬夜看赛热情高环球网7月31日推出在线调查“奥运金牌数与中国人自信心关系大吗”,共设10个问题,涵盖对奥运精神的了解、对伦敦与北京两届奥运的关注度、对中国金牌的看法等方面。截至8月1日下午,共有约1万名网友参加投票。在第一题“你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吗?”中,35%的网友表示“非常了解”,但大部分的网友(57.2%)“只知道一点”,还有7.8%的网友坦言自己不知道。 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人用“全民奥运”、“举国奥运”表达了在家门口办奥运的欢喜之情。而对于这届远在英伦的奥运会,网友们的关注度有何变化?58%的网友称,自己对伦敦奥运会的关注比北京奥运低,23.3%的网友称与北京奥运差不多。还有13%的网友则表示,自己对伦敦奥运“完全不感兴趣”。相比北京奥运,不管是开幕式、场馆设施还是服务团队,伦敦奥运的“块头”都远小于北京。对此,31%的网友认为这是“因陋就简,支出理性”,26.7%的网友则认为英国正身处“金融危机,可以理解”。不过,还有17.4%的网友认为这是精明的伦敦主办方在“降低成本,多赚利润”。而16.5%的网友则认为,与北京倾全力、办盛事的风格外比,伦敦“保守低调,风格使然”。即便关注度不如北京奥运,但伦敦奥运作为全球最大体育盛事的吸引力仍不可小觑。在“你是否会熬夜看奥运比赛?”一题中,选择“肯定会”和“会看部分比赛”的网友达49.1%,接近半数。不过,伦敦与北京的8小时时差也影响了中国观众的热情,26.4%的网友称“有时差,不会看”。其它表示不会熬夜看比赛的网友给出的理由还有“对体育不感冒”,“有比奥运更重要的事情”。4成网在对中国夺金数“不在意”:没底气才计较近些年,随着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上一路斩金夺银,风光无限,国人对于“金牌至上”的体育策略的反思越来越多。在“中国队拿金牌是否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自信心?”一题中,虽然有52.5%的网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认为两者无关的网友也高达31.4%。还有16.1%的网友称“不好说”。一位网友认为,金牌多少和国家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富强,才能用大笔资金来发展竞技体育,系统地培养运动员。“历届奥运会大赢家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有谁见过一个吃不上饭的国家有大把的金牌入账?我们的选手表现出色,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发展。” 但另一位认为两者无关的网友则说:“一个国家没有强势的文化氛围和霸气,金牌拿的再多也无用。”该网友举例说,日本的男子体操团体比赛表现得一塌糊涂,因日本的抗议竟获得第二名。中国的游泳女选手破记录夺冠,西方高叫怀疑,“这很能说明问题”。与上一题相对应,在“你对中国夺金数量是否在意?”一题中,表示自己“越来越不在意”的网友占42.3%,而“越来越在意”的仅为3%。有40.6%的网友则称自己“一直很在意”。一位网友说:“现在只有那些自卑感很严重的国家等才有这种扭曲的金牌情结。国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基础体育上,让那些有体育天分人自己去花钱或是拉赞助去提高训练水平,参加比赛。到时他不管能拿多少奖金都是他自己的,也能社会树个很好的典范。”中国目前稳居奥运金牌榜首位,而在“你可以容忍中国金牌榜最低第几名?”一题中,网友们在表示骄傲的同时,也表现出“努力就好”的理性和淡定。39.8%的网友称自己对于中国排名“无所谓”,而24.6%的网友可以容忍中国排名第二,25.9%的网友可容忍排名第三。有网友留言说:“我们关注金牌榜,是因为有国家荣誉感。但我们不执着于金牌数,参加了奥运的选手只要付出努力都是伟大的,并不以金银铜铁论英雄。”还有网友认为,“奥运本质是竞技不能脱离胜负去看过程。心态积极表达理性才是高素质的国民”。逾五成网友不愿孩子走奥运成名路 重奖冠军引“眼馋”除了金牌策略,中国运动员“苦行僧”式的培养模式也引发了大量讨论。在领奖台上风光无限的奥运冠军们大都是“娃娃兵”,经历数年艰苦卓绝的训练,少数人才能脱颖而出。在“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上通过奥运比赛获得成功这条路吗?”一题中,选择“不愿意”的网友占大多数,为54.8%,选择“愿意”的为15.5%,还有29.7%的网友“说不准”。在奥运会获得金牌后,各级政府和机构会按例给予冠军奖励。在“你对奥运冠军得到重奖怎么看?”一题中,59.6%的网友表示,这是运动员们付出后的正常回报,“为他们高兴”,5.3%的网友还称,“再怎么重奖也不为过”。但对此持负面态度的网友也不在少数。13.8%的网友认为“奖得有点过了,让人心理不平衡”,3.6%的网友则称“赚大了,令人羡慕眼馋”。14.7%的网友则淡定表示“与我无关”。奥运会场内场外看点众多,哪片风景是中国网友们最关注的呢?38.6%的网友把目光聚焦金牌榜上,其次是竟技项目(28.8%)。此外,裁判公正度、高科技元素、体坛巨星等也是网友们关注的对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无法亲自参与奥运,但在场外也能分享体育精神,激发体育热情。在“看奥运是否激发了你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一题中,有36.5%的网友做出肯定回复,不过还有39.7%的网友认为没什么用。专家:大国民心态使中国开始超越北京奥运对于此次调查,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认为,网友的意见表达体现出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性质、对体育竞技的目的和对中国自身地位的认为等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而从中可以看到“大国民心态”的成型和成熟。刘康表示,网络舆论被普遍认为是带有较强民族主义情绪的,但环球网的这一调查却显示出网友们的平实、淡定和理性。网友们对金牌“越来越不在意”、对中国奖牌榜排名“无所谓”,这并不是说网友不在乎中国国家形象和自信心,而是对于奥运的关心没那么迫切。此外,他还认为,网友们可能还受到此次伦敦奥运的大氛围的影响。此次伦敦奥运一直在宣扬一种游戏精神,开幕式上的随意、搞笑,就突出强调了这种游戏精神和多元文化精神。而奥运会的名称除了在中文之外,在几乎所有语言中都是“奥林匹克游戏“(Olympic Games),它是一次大狂欢和娱乐,而是展示国威、针锋相对的场合。对于过半网友不愿自己的孩子走上“奥运成名”道路,刘康认为,这也是所谓大国心态成熟的一种表现,网友们对于“竞技体育”和“为国争光”两个词的理解大不一样了。首先,奥运会是竞技体育的盛会,它的目的在于全民健身,而非选拔精英。而对于为国争光,“只有底气不那么足的人才会一直强调为国争光。网友们现在都认识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光荣不一定来奥运金牌来争夺。”刘康还指出,网友们对于重奖奥运冠军的看法存在争议,一方面反映出网友们越来越看重运动员的个人付出,希望给予运动员们公正的回报,而另一方面也对对国家体育体制提出了批评意见。他介绍说,在国外,奥运冠军的奖金主要来自企业、赞助商、基金会等多种形式,而非政府。这种奖励的多元化可以给予运动员更多动力,也为政府减了压。对于本次投票,刘康总结说:“跟四年前的北京奥运相比,网友对对奥运竞技、为国争光的看重显然发生了很大的区别,四年能产生这样大的变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中国人需要思考该如何‘超越北京奥运会’,而这一调查正显示出中国的认识观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有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