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neVN world.huanqiu.comarticle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南亚之行:从“龙象共舞”到“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e3pmh22ph/e3pmh2398 “中印两国要相互成就、相互‘照亮’。”“印中不仅要面对历史,更要超越历史。”在刚刚落幕的金奈会晤中,两国领导人“金句”频出,规划中印关系“龙象共舞”的百年大计。随后,习近平的专机从大洋之滨的金奈启程,飞到高山之南的加德满都。随着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3年再次到访,中尼两国把“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了新高度。 △视频:习近平同印度总理在金奈继续举行会晤 金奈会晤第二天:气氛友好轻松 交流坦诚深入 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金奈同印度总理莫迪继续举行会晤。会晤的地点在泰姬酒店,距离前一天参观的古寺庙群很近。 △泰姬酒店所在地原来是一座18世纪的荷兰城堡,后被废弃。1974年,由城堡旧址翻修而成的饭店投入运营。 当天上午,习近平主席从下榻酒店乘车抵达泰姬酒店,莫迪总理在下车处迎接。 随后,习近平在莫迪陪同下,前往酒店的海滩观景小屋。 非正式会晤是中印领导人交往方式的创新之举,不拘泥于传统国事或正式访问形式,不设置具体议题,两国领导人在轻松氛围中,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中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上次的武汉会晤,习近平和莫迪就曾在东湖边品茶。 习近平和莫迪随后前往泰姬酒店的会谈厅,继续纵论天下大势,把脉“龙象共舞”。 当天中午,莫迪还为习近平主席举行了欢迎宴会。 △在宴会厅的门厅里,陈列着特色工艺品。两国领导人在这里欣赏了民间工艺制作、表演。(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习近平:中印要相互成就、相互“照亮” 除了气氛友好轻松,这场会晤释放出来的信息量也很大。继去年武汉会晤提出要把握好3个关键点之后,习近平在金奈会晤中提出了6点建议。他还作出判断:未来几年是中印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期,也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期。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确选择。 △在海滩观景小屋交流之后,两位领导人还走到室外,坐在这里凭海临风,继续畅谈。(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在谈到“分歧”时,习近平说,要正确看待两国间的分歧,不能让它冲淡两国合作大局,同时通过沟通逐步寻求理解,不断化解分歧。莫迪说,要有效管控和处理分歧,不让分歧成为争端。在谈到“务实合作”时,习近平说,欢迎印度药品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赴华投资合作。莫迪说,印方感谢中方积极增加进口印度大米和食糖等产品。 去年4月,武汉会晤。今年10月,金奈会晤。下一次会晤的关键信息,也在12日的会晤中释放出来。习近平说,我邀请莫迪总理再次赴华举行会晤。莫迪说,我期待着再次访华同你会晤。 未来可期,拭目以待。 △在金奈,习近平主席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迎接和欢送。这是下榻酒店附近手持中印两国国旗的人群。(央视记者张宇) 习近平抵达加德满都 总统率所有内阁成员迎接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的专机于当地时间下午4点55分抵达加德满都特里布文国际机场。班达里总统偕女儿乌莎在舷梯旁迎接。(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班达里总统在机场为习近平举行了具有浓郁尼泊尔民族特色的欢迎仪式。尼泊尔副总统、总理、联邦议会联邦院主席以及在加德满都的所有内阁成员都参加了仪式。 8种欢迎标语不重样 40余座拱门迎贵宾 在访尼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尼泊尔主要报纸发表题为《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 △《廓尔喀日报》刊登了尼泊尔语版的署名文章。这是该报创刊119年以来首次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署名文章在报纸头版刊发。(央视记者黄铮铮提供) 在习主席抵达前两天,被称为“山中天堂”“庙宇之城”的加德满都就做好了热情迎接的准备。 △加德满都市中心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今年4月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班达里总统访华的视频。(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从特里布文国际机场去往总统府的路程大约有5.4公里,每隔几百米就能看见一座“友谊之门”。而每一座的文字和设计都不相同。欢迎标语有8种,这样的迎宾门共有四十多座。《时政新闻眼》穿过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终于把8种标语的迎宾门搜集齐了。 《时政新闻眼》发现,绚丽多彩的迎宾门不仅是为欢迎习近平主席而建,门上方的很多“小插件”更是向中国人民表达好客之情,推介尼泊尔。 △“中尼友谊万岁”拱门。上方左边是加德满都的帕斯帕提那寺,中间是珠穆朗玛峰,右侧是中国北京天坛。(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巍巍珠峰高耸、中尼友谊长存”拱门。上方左边是极具尼泊尔特色的印度教神庙,右边是中国北京的天坛。(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欢迎来到珠峰脚下、佛祖故里”拱门。上方装饰着加德满都的标志性建筑——布达纳特佛塔。(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欢迎来到阿尼哥与尺尊公主的故乡”拱门。中国唐代时,尼泊尔尺尊公主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元代时,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主持修建了北京妙应寺白塔。(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会见现场,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了这件事 当天晚上,习近平在加德满都总统府会见了班达里总统。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双方将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此前中尼两国是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班达里在会见时表示,尼中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推动尼中关系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这次南亚之行,是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后首次出访。班达里总统再次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示尼泊尔愿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习近平主席说,这7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走过的70年。这是一条不平凡的路,既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坎坷和挑战。 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将继续在尼泊尔的访问。他将同奥利总理举行会谈并见证签署多领域合作协议。正如习主席的署名文章所言,这次历史性访问将把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的高度。 1570941420000责编:王怡央视新闻客户端15709414200002[]//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1013/20191013124338978.jpg{"email":"shixi@huanqiu.com","name":"王怡"}
“中印两国要相互成就、相互‘照亮’。”“印中不仅要面对历史,更要超越历史。”在刚刚落幕的金奈会晤中,两国领导人“金句”频出,规划中印关系“龙象共舞”的百年大计。随后,习近平的专机从大洋之滨的金奈启程,飞到高山之南的加德满都。随着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3年再次到访,中尼两国把“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了新高度。 △视频:习近平同印度总理在金奈继续举行会晤 金奈会晤第二天:气氛友好轻松 交流坦诚深入 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金奈同印度总理莫迪继续举行会晤。会晤的地点在泰姬酒店,距离前一天参观的古寺庙群很近。 △泰姬酒店所在地原来是一座18世纪的荷兰城堡,后被废弃。1974年,由城堡旧址翻修而成的饭店投入运营。 当天上午,习近平主席从下榻酒店乘车抵达泰姬酒店,莫迪总理在下车处迎接。 随后,习近平在莫迪陪同下,前往酒店的海滩观景小屋。 非正式会晤是中印领导人交往方式的创新之举,不拘泥于传统国事或正式访问形式,不设置具体议题,两国领导人在轻松氛围中,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中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上次的武汉会晤,习近平和莫迪就曾在东湖边品茶。 习近平和莫迪随后前往泰姬酒店的会谈厅,继续纵论天下大势,把脉“龙象共舞”。 当天中午,莫迪还为习近平主席举行了欢迎宴会。 △在宴会厅的门厅里,陈列着特色工艺品。两国领导人在这里欣赏了民间工艺制作、表演。(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习近平:中印要相互成就、相互“照亮” 除了气氛友好轻松,这场会晤释放出来的信息量也很大。继去年武汉会晤提出要把握好3个关键点之后,习近平在金奈会晤中提出了6点建议。他还作出判断:未来几年是中印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期,也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期。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确选择。 △在海滩观景小屋交流之后,两位领导人还走到室外,坐在这里凭海临风,继续畅谈。(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在谈到“分歧”时,习近平说,要正确看待两国间的分歧,不能让它冲淡两国合作大局,同时通过沟通逐步寻求理解,不断化解分歧。莫迪说,要有效管控和处理分歧,不让分歧成为争端。在谈到“务实合作”时,习近平说,欢迎印度药品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赴华投资合作。莫迪说,印方感谢中方积极增加进口印度大米和食糖等产品。 去年4月,武汉会晤。今年10月,金奈会晤。下一次会晤的关键信息,也在12日的会晤中释放出来。习近平说,我邀请莫迪总理再次赴华举行会晤。莫迪说,我期待着再次访华同你会晤。 未来可期,拭目以待。 △在金奈,习近平主席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迎接和欢送。这是下榻酒店附近手持中印两国国旗的人群。(央视记者张宇) 习近平抵达加德满都 总统率所有内阁成员迎接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的专机于当地时间下午4点55分抵达加德满都特里布文国际机场。班达里总统偕女儿乌莎在舷梯旁迎接。(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班达里总统在机场为习近平举行了具有浓郁尼泊尔民族特色的欢迎仪式。尼泊尔副总统、总理、联邦议会联邦院主席以及在加德满都的所有内阁成员都参加了仪式。 8种欢迎标语不重样 40余座拱门迎贵宾 在访尼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尼泊尔主要报纸发表题为《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 △《廓尔喀日报》刊登了尼泊尔语版的署名文章。这是该报创刊119年以来首次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署名文章在报纸头版刊发。(央视记者黄铮铮提供) 在习主席抵达前两天,被称为“山中天堂”“庙宇之城”的加德满都就做好了热情迎接的准备。 △加德满都市中心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今年4月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班达里总统访华的视频。(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从特里布文国际机场去往总统府的路程大约有5.4公里,每隔几百米就能看见一座“友谊之门”。而每一座的文字和设计都不相同。欢迎标语有8种,这样的迎宾门共有四十多座。《时政新闻眼》穿过加德满都的大街小巷,终于把8种标语的迎宾门搜集齐了。 《时政新闻眼》发现,绚丽多彩的迎宾门不仅是为欢迎习近平主席而建,门上方的很多“小插件”更是向中国人民表达好客之情,推介尼泊尔。 △“中尼友谊万岁”拱门。上方左边是加德满都的帕斯帕提那寺,中间是珠穆朗玛峰,右侧是中国北京天坛。(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巍巍珠峰高耸、中尼友谊长存”拱门。上方左边是极具尼泊尔特色的印度教神庙,右边是中国北京的天坛。(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欢迎来到珠峰脚下、佛祖故里”拱门。上方装饰着加德满都的标志性建筑——布达纳特佛塔。(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欢迎来到阿尼哥与尺尊公主的故乡”拱门。中国唐代时,尼泊尔尺尊公主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元代时,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主持修建了北京妙应寺白塔。(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会见现场,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了这件事 当天晚上,习近平在加德满都总统府会见了班达里总统。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双方将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此前中尼两国是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班达里在会见时表示,尼中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推动尼中关系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这次南亚之行,是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后首次出访。班达里总统再次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示尼泊尔愿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习近平主席说,这7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走过的70年。这是一条不平凡的路,既有鲜花和掌声,也伴随坎坷和挑战。 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将继续在尼泊尔的访问。他将同奥利总理举行会谈并见证签署多领域合作协议。正如习主席的署名文章所言,这次历史性访问将把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