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mQyj作者:任子涵 刘舒文world.huanqiu.comarticle保加利亚汉学家:想念中国的外卖APP/e3pmh22ph/e3pmh26vv【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任子涵 刘舒文】中国人讲究“缘分”,它指的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中国人还相信“事在人为”,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把缘分的必然性归结于人本身的执念。对于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现代语言、东方和古典语言及文化学院副教授伊斯克拉·曼多娃(Iskra Mandova)来说,13岁时的那个愿望就像一条无形的丝线,冥冥之中把她的命运和遥远的东方紧紧相连,奠定了一份缘。而后来她在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播汉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使这份“缘”有了“分”。 学习中文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棒的决定之一 1995年,一位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回到保加利亚,笃定地对曼多娃说:“学好英语之后,你最好开始学习汉语,因为有一天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个在当时看来与众不同甚至十分怪异的想法却给年轻的曼多娃带来了奇妙的感受,从此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2000年,她开始在大特尔诺沃大学学习中文。为了离梦想更近一些,之后她又花了很长时间在北京做项目、教学和研究。 “这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棒的决定之一,”她说道,“我爱中国,爱我的中国朋友和同事。” 中国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 通过在大特尔诺沃大学的学习,曼多娃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然而直面现实中的中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15年前,曼多娃访问了广州、香港和上海,开启了她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次冒险。大都市的规模庞大显然震惊了这个初来乍到的汉学研究者,然而还有更加打击她的事情——学了这么久的中文,粤语竟一个字也听不懂!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曼多娃的第二个家,中国文化也已深深扎根在她心里。她自信地说道,“北京是世界上最安全、干净、绿色、美丽的首都。” 和无数个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一样,中国的“21世纪新四大发明”也让她“中毒”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方便——有了支付宝,你出门时根本不需要拿钱;没有时间去煮晚餐时,可以点外卖;需要买任何东西,就上京东和淘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叫滴滴打车——当我在保加利亚时我想念所有这些APP。” 当然,这些只是中国文化的冰山一角罢了。 关于东方的传说可不是谎言 曼多娃曾用保加利亚语出版过两本关于唐代文化的书,并称之为“未知的异国情调”。她提到,在研究中,她甚至无法完全回答为什么单单一个朝代的文化就可以如此特别。有太多的东西要看,要读,要说,要写了。更不可能有人仅用只言片语就概括整个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关于这一点,这位汉学家有她更为独到且详尽的看法。 “遥远”、“异域风情”、“神秘莫测”和“难以理解”是大多数欧洲人一想到中国就会想到的代名词。如果我们谈论距离,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确实远离欧洲和美国,但许多其他地区也一样,而它们似乎没有那么未知和神秘。西方之所以认为中国“不可理解”,其根源在于,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乎不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文明,也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没有受到西方人侵犯的大区域。总之,中华文明是多元文化混合的结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亚文化的混合。 在我看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种单一的宗教可以使人们狂热,可以被统治者或政府用来操纵人们。值得注意的是,儒学、道教和佛教在中国人眼中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 西方人很难承认,事实上,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超越了其他所有民族。它不仅与罗马帝国并驾齐驱,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中世纪的欧洲。20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等人编撰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系列丛书14余册,重新阐释了中国文化和科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明确表明中国文化和科学远远超越了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当谈到中国文化和中国过去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所有发明时,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保加利亚著名历史教授安德烈·潘特夫(Andrey Pantev)对马可·波罗故事的引用:“他在陌生的土地上长期流浪,回到家后,他讲述了东方的奇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听这些新奇的东西时,总是带着更多的怀疑态度,因为它们听起来令人惊叹,与这个自认为是世界中心的国家的自尊格格不入。孩子们聚集在街道上,围在旅行者披风的周围,开心地说: “得了吧,马可叔叔,再撒个谎!” 但这些都不是谎言。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 “中国通”曼多娃说,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身体验。 “学习汉语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人士交流,并至少在中国学习一年——与出租车司机交谈,与公园里的中国老人交谈,在微信上与年轻人交谈,等等。因为现代人真实的语言每天都在变化,这些无法从课本中学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曼多娃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因为在实施“一带一路”或“17+1”等关键举措时,流利的语言在任何层面都极其重要。 孔子学院是提供汉语教学的国际平台,在国际对话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曼多娃指出,孔子学院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有用事实传播和普及中国文化,避免夸大其词,帮助别人了解中国,也帮助中国人了解其他文化,确保每个人都意识到文化差异。孔子学院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使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 20年前,保加利亚可能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文化,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消极的,而现在,中国文化如此受欢迎,这多亏了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和大使馆在全国各地组织的文化活动。曼多娃提到,他们的孔院在17个镇开设了40多个汉语和文化教学点,每年举办不同的活动:音乐会、烹饪或歌唱比赛、中国武术、茶道、书法及户外活动。现代保加利亚人喜欢中国美食,喜欢练习太极拳或气功,用阿里快递从中国订购商品。决定去中国旅游的人数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保加利亚人把长城或兵马俑列入自己的游览清单。 大约20年前,当时曼多娃还在大学学习中文,坐火车从大特尔诺沃大学到她的家乡。有一位老妇人和她坐在同一个车厢里,问她是不是学生,在学习什么。曼多娃回答:“中文。”当时老妇人非常生气,质问道:“你,孩子,你怎么敢取笑一个老太太?”她不相信,以为曼多娃在开玩笑,甚至更糟——是在取笑她,这让曼多娃困惑极了。而如今,每当有人问起曼多娃的职业,她回答说“我是一名汉语讲师”的时候,人们眼中会闪烁兴趣盎然的光芒: “哇!真难以置信!” 现在,越来越多的保加利亚年轻人开始学习汉语和汉学,语言的日益普及,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实现美好未来的可能性是他们的动力。 在曼多娃眼中,“和而不同”这句著名的中国成语,不仅象征着中国与56个民族和睦相处,还可以用于描绘一个理想的国际关系。因为人们应该承认差异,是多民族文化使世界丰富多彩。“和而不同”也是中国现代政策制定的主要原则:通过人文交流、互学互鉴、相互信任,努力克服文化误解,维护世界和平。 她想用一句保加利亚谚语来描述中国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关系,“一句好话能打开一扇铁门”。她相信,通过建设性对话和相互信任,我们两国将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互利合作。 关于未来,曼多娃坚定地表示要继续自己的唐代研究,也许会再出版一本关于唐代文化的书。在过去的两年里,她参与了几个大型的国际项目,研究保加利亚的外语教学政策,刚刚完成了保国高中汉语强化教学大纲的编辑工作。她计划尽快出版这些教材,因为她相信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保加利亚汉学的发展。 中国的人生哲学中,有一个概念是“天下为公”,意为世界属于人民。曼多娃很愿意把这句话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我们期待,这位充满智慧、热情,努力的汉学家,能延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把她与中国缘分的种子更多、更广地播撒在保加利亚人民的心田,为这世界开出绚丽多彩的友谊之花。 15685975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婕环球网15685975800002[]//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916/09/35/20190916093519901.png{"email":"liujie@huanqiu.com","name":"刘婕"}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任子涵 刘舒文】中国人讲究“缘分”,它指的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中国人还相信“事在人为”,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把缘分的必然性归结于人本身的执念。对于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现代语言、东方和古典语言及文化学院副教授伊斯克拉·曼多娃(Iskra Mandova)来说,13岁时的那个愿望就像一条无形的丝线,冥冥之中把她的命运和遥远的东方紧紧相连,奠定了一份缘。而后来她在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播汉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使这份“缘”有了“分”。 学习中文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棒的决定之一 1995年,一位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回到保加利亚,笃定地对曼多娃说:“学好英语之后,你最好开始学习汉语,因为有一天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个在当时看来与众不同甚至十分怪异的想法却给年轻的曼多娃带来了奇妙的感受,从此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2000年,她开始在大特尔诺沃大学学习中文。为了离梦想更近一些,之后她又花了很长时间在北京做项目、教学和研究。 “这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棒的决定之一,”她说道,“我爱中国,爱我的中国朋友和同事。” 中国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 通过在大特尔诺沃大学的学习,曼多娃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然而直面现实中的中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15年前,曼多娃访问了广州、香港和上海,开启了她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次冒险。大都市的规模庞大显然震惊了这个初来乍到的汉学研究者,然而还有更加打击她的事情——学了这么久的中文,粤语竟一个字也听不懂!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曼多娃的第二个家,中国文化也已深深扎根在她心里。她自信地说道,“北京是世界上最安全、干净、绿色、美丽的首都。” 和无数个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一样,中国的“21世纪新四大发明”也让她“中毒”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方便——有了支付宝,你出门时根本不需要拿钱;没有时间去煮晚餐时,可以点外卖;需要买任何东西,就上京东和淘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叫滴滴打车——当我在保加利亚时我想念所有这些APP。” 当然,这些只是中国文化的冰山一角罢了。 关于东方的传说可不是谎言 曼多娃曾用保加利亚语出版过两本关于唐代文化的书,并称之为“未知的异国情调”。她提到,在研究中,她甚至无法完全回答为什么单单一个朝代的文化就可以如此特别。有太多的东西要看,要读,要说,要写了。更不可能有人仅用只言片语就概括整个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关于这一点,这位汉学家有她更为独到且详尽的看法。 “遥远”、“异域风情”、“神秘莫测”和“难以理解”是大多数欧洲人一想到中国就会想到的代名词。如果我们谈论距离,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确实远离欧洲和美国,但许多其他地区也一样,而它们似乎没有那么未知和神秘。西方之所以认为中国“不可理解”,其根源在于,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乎不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文明,也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没有受到西方人侵犯的大区域。总之,中华文明是多元文化混合的结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亚文化的混合。 在我看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种单一的宗教可以使人们狂热,可以被统治者或政府用来操纵人们。值得注意的是,儒学、道教和佛教在中国人眼中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 西方人很难承认,事实上,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超越了其他所有民族。它不仅与罗马帝国并驾齐驱,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中世纪的欧洲。20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等人编撰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系列丛书14余册,重新阐释了中国文化和科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明确表明中国文化和科学远远超越了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当谈到中国文化和中国过去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所有发明时,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保加利亚著名历史教授安德烈·潘特夫(Andrey Pantev)对马可·波罗故事的引用:“他在陌生的土地上长期流浪,回到家后,他讲述了东方的奇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听这些新奇的东西时,总是带着更多的怀疑态度,因为它们听起来令人惊叹,与这个自认为是世界中心的国家的自尊格格不入。孩子们聚集在街道上,围在旅行者披风的周围,开心地说: “得了吧,马可叔叔,再撒个谎!” 但这些都不是谎言。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 “中国通”曼多娃说,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身体验。 “学习汉语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人士交流,并至少在中国学习一年——与出租车司机交谈,与公园里的中国老人交谈,在微信上与年轻人交谈,等等。因为现代人真实的语言每天都在变化,这些无法从课本中学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曼多娃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因为在实施“一带一路”或“17+1”等关键举措时,流利的语言在任何层面都极其重要。 孔子学院是提供汉语教学的国际平台,在国际对话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曼多娃指出,孔子学院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有用事实传播和普及中国文化,避免夸大其词,帮助别人了解中国,也帮助中国人了解其他文化,确保每个人都意识到文化差异。孔子学院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使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 20年前,保加利亚可能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文化,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消极的,而现在,中国文化如此受欢迎,这多亏了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和大使馆在全国各地组织的文化活动。曼多娃提到,他们的孔院在17个镇开设了40多个汉语和文化教学点,每年举办不同的活动:音乐会、烹饪或歌唱比赛、中国武术、茶道、书法及户外活动。现代保加利亚人喜欢中国美食,喜欢练习太极拳或气功,用阿里快递从中国订购商品。决定去中国旅游的人数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保加利亚人把长城或兵马俑列入自己的游览清单。 大约20年前,当时曼多娃还在大学学习中文,坐火车从大特尔诺沃大学到她的家乡。有一位老妇人和她坐在同一个车厢里,问她是不是学生,在学习什么。曼多娃回答:“中文。”当时老妇人非常生气,质问道:“你,孩子,你怎么敢取笑一个老太太?”她不相信,以为曼多娃在开玩笑,甚至更糟——是在取笑她,这让曼多娃困惑极了。而如今,每当有人问起曼多娃的职业,她回答说“我是一名汉语讲师”的时候,人们眼中会闪烁兴趣盎然的光芒: “哇!真难以置信!” 现在,越来越多的保加利亚年轻人开始学习汉语和汉学,语言的日益普及,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实现美好未来的可能性是他们的动力。 在曼多娃眼中,“和而不同”这句著名的中国成语,不仅象征着中国与56个民族和睦相处,还可以用于描绘一个理想的国际关系。因为人们应该承认差异,是多民族文化使世界丰富多彩。“和而不同”也是中国现代政策制定的主要原则:通过人文交流、互学互鉴、相互信任,努力克服文化误解,维护世界和平。 她想用一句保加利亚谚语来描述中国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关系,“一句好话能打开一扇铁门”。她相信,通过建设性对话和相互信任,我们两国将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互利合作。 关于未来,曼多娃坚定地表示要继续自己的唐代研究,也许会再出版一本关于唐代文化的书。在过去的两年里,她参与了几个大型的国际项目,研究保加利亚的外语教学政策,刚刚完成了保国高中汉语强化教学大纲的编辑工作。她计划尽快出版这些教材,因为她相信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保加利亚汉学的发展。 中国的人生哲学中,有一个概念是“天下为公”,意为世界属于人民。曼多娃很愿意把这句话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我们期待,这位充满智慧、热情,努力的汉学家,能延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把她与中国缘分的种子更多、更广地播撒在保加利亚人民的心田,为这世界开出绚丽多彩的友谊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