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emNV作者:亚历山德拉•古泽娃world.huanqiu.comarticle屠格涅夫推动了俄罗斯社会哲学/e3pmh22ph/e3pn62bk2【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伊凡·屠格涅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文豪之一,然而他在俄罗斯以外许多地区知名度不高,这其实对他并不公平。在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之际,他的作品仍然值得人们回味和研究—— 女性、奴隶等弱势群体是他的侧重点,他笔下的角色在当时反应出他本人超前的思想。塑造坚强的女性形象屠格涅夫出生于1818年11月9日,19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文学大多偏重塑造男性形象,女性常深受复杂的爱情之苦。“屠格涅夫式女性”形容的就是将女人塑造得坚强独立,与传统的“温柔娇弱”等简略的表现方式大为不同。与此相比,屠格涅夫小说中男性甚至显得软弱、不够果断。中篇小说 《阿霞》中的阿霞、《贵族之家》中的莉莎、长篇小说《罗亭》中的娜塔莉亚都是在农村长大、受过教育的女孩,不受世俗习俗的约束。她们可以为爱情付出真正的行动,欣赏男人真实而非伪装出来的本性。 另一方面,屠格涅夫也会对太过放荡不羁的女性持嘲讽的态度。著名长篇小说《父与子》中的库克申娜就是个几乎滑稽可笑的人物。她吸烟,经常杂乱无章地阅读并不恰当地评论深奥的书籍,库克申娜处处试图表现得“像男人一样”,但并不自然。提出轰动性的哲学问题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以文学为中心的国家,民众甚至从小说中了解新闻消息。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首次提出一个能引起世界许多人共鸣的问题: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他们永远也不会相互理解。《父与子》创造了“虚无主义者”的哲学概念——这些虚无主义青年否认一切社会准则和思潮,甚至认为爱情只是化学反应。这部小说在当时的俄罗斯掀起巨大的波澜。此外,屠格涅夫还首次提出“多余人”的说法,形容当时社会中那些出身贵族、希望打破黑暗现实却又无法摆脱纨绔子弟身份的人。屠格涅夫在许多作品中都描写了“多余人”的形象,包括《罗亭》中的罗亭、《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多余人日记》中的楚尔卡图林。屠格涅夫视与农奴制斗争为自己的毕生事业。他在《猎人笔记》随笔集中首创俄国农奴被压迫的题材,表达普通人的勤劳善良,描写肆意妄为的地主给他们带来可怕的痛苦。《猎人笔记》为屠格涅夫带来极大的知名度,但被禁止再版发行,而允许该书通过审核的监察官也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命令下被解雇。托尔斯泰的挚友作为另一位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比屠格涅夫要年少10岁。在年轻的托尔斯泰刚刚踏上文学创作之旅时,屠格涅夫已经是著名的大作家。他看到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手稿后写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天才”,并向作者传达他的“鞠躬和掌声”。托尔斯泰第二部小说《少年》发行后,屠格涅夫更是写道,托尔斯泰已位居“俄国最优秀的作家之列”。俄罗斯文豪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给予托尔斯泰很高评价——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诗人、天才、贵族、英俊、富有、聪明、博学,却只有25岁,我不知道大自然还有什么没赋予他。”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的写作一直充满钦佩,尤其是对他善于描写自然的手法,以及充满爱意地描绘普通人民的方式。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曾写道,看过《猎人笔记》后,“我甚至很难再写作了”。屠格涅夫曾在柏林求学,经常旅行,后来又在巴登-巴登和巴黎住过,与西方最杰出的作家通信交流,包括狄更斯、雨果、莫泊桑、福楼拜等。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屠格涅夫向欧洲介绍了俄罗斯文学以及普希金和其他俄国作家。他还将西方作家介绍给俄国读者,翻译了拜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屠格涅夫本人也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俄罗斯各剧院至今还经常上演他的剧本。他曾经遗憾地表示,俄罗斯剧作家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西方伟大诗人的“影子”,只能不断模仿他们。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15411807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54118076000011["9CaKrnKdxlF","9CaKrnKdxlq","9CaKrnKdxln","9CaKrnKdxlb","9CaKrnKdxkZ"]//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1102/22/09/20181102100904826.pn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伊凡·屠格涅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文豪之一,然而他在俄罗斯以外许多地区知名度不高,这其实对他并不公平。在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之际,他的作品仍然值得人们回味和研究—— 女性、奴隶等弱势群体是他的侧重点,他笔下的角色在当时反应出他本人超前的思想。塑造坚强的女性形象屠格涅夫出生于1818年11月9日,19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文学大多偏重塑造男性形象,女性常深受复杂的爱情之苦。“屠格涅夫式女性”形容的就是将女人塑造得坚强独立,与传统的“温柔娇弱”等简略的表现方式大为不同。与此相比,屠格涅夫小说中男性甚至显得软弱、不够果断。中篇小说 《阿霞》中的阿霞、《贵族之家》中的莉莎、长篇小说《罗亭》中的娜塔莉亚都是在农村长大、受过教育的女孩,不受世俗习俗的约束。她们可以为爱情付出真正的行动,欣赏男人真实而非伪装出来的本性。 另一方面,屠格涅夫也会对太过放荡不羁的女性持嘲讽的态度。著名长篇小说《父与子》中的库克申娜就是个几乎滑稽可笑的人物。她吸烟,经常杂乱无章地阅读并不恰当地评论深奥的书籍,库克申娜处处试图表现得“像男人一样”,但并不自然。提出轰动性的哲学问题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以文学为中心的国家,民众甚至从小说中了解新闻消息。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首次提出一个能引起世界许多人共鸣的问题: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他们永远也不会相互理解。《父与子》创造了“虚无主义者”的哲学概念——这些虚无主义青年否认一切社会准则和思潮,甚至认为爱情只是化学反应。这部小说在当时的俄罗斯掀起巨大的波澜。此外,屠格涅夫还首次提出“多余人”的说法,形容当时社会中那些出身贵族、希望打破黑暗现实却又无法摆脱纨绔子弟身份的人。屠格涅夫在许多作品中都描写了“多余人”的形象,包括《罗亭》中的罗亭、《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多余人日记》中的楚尔卡图林。屠格涅夫视与农奴制斗争为自己的毕生事业。他在《猎人笔记》随笔集中首创俄国农奴被压迫的题材,表达普通人的勤劳善良,描写肆意妄为的地主给他们带来可怕的痛苦。《猎人笔记》为屠格涅夫带来极大的知名度,但被禁止再版发行,而允许该书通过审核的监察官也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命令下被解雇。托尔斯泰的挚友作为另一位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比屠格涅夫要年少10岁。在年轻的托尔斯泰刚刚踏上文学创作之旅时,屠格涅夫已经是著名的大作家。他看到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手稿后写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天才”,并向作者传达他的“鞠躬和掌声”。托尔斯泰第二部小说《少年》发行后,屠格涅夫更是写道,托尔斯泰已位居“俄国最优秀的作家之列”。俄罗斯文豪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给予托尔斯泰很高评价——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诗人、天才、贵族、英俊、富有、聪明、博学,却只有25岁,我不知道大自然还有什么没赋予他。”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的写作一直充满钦佩,尤其是对他善于描写自然的手法,以及充满爱意地描绘普通人民的方式。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曾写道,看过《猎人笔记》后,“我甚至很难再写作了”。屠格涅夫曾在柏林求学,经常旅行,后来又在巴登-巴登和巴黎住过,与西方最杰出的作家通信交流,包括狄更斯、雨果、莫泊桑、福楼拜等。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屠格涅夫向欧洲介绍了俄罗斯文学以及普希金和其他俄国作家。他还将西方作家介绍给俄国读者,翻译了拜伦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屠格涅夫本人也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俄罗斯各剧院至今还经常上演他的剧本。他曾经遗憾地表示,俄罗斯剧作家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西方伟大诗人的“影子”,只能不断模仿他们。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