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MH0 finance.huanqiu.comarticleIPO重启三大悬疑六大猜想 下周量能是关键/e3pmh1hmp/e3pn60gdi/e3pn60h31三月里,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在证监会密集推出各项新政的同时,郭树清履新的传闻“甚嚣尘上”。谜底最终在上周末被揭开,证监会内部会议宣布:原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替郭树清,成为证监会第七任“掌门”。新主席上任之际,正值“IPO财务自查”进入尾声,此时大盘又面临着方向的选择。各种因素交织之下,IPO的重启又再度牵动了市场脆弱的神经。在此背景下,与IPO有关的三大“悬疑”问题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各种猜测,也成为了影响后市的重要因素。悬疑·重启肖钢上任,IPO政策会否调整?“郭去肖来”,恬逢A股市场面临方向选择之际,因此,新主席对于IPO的态度则成为了悬于A股市场之上的最大疑虑。猜想一:自查结束,IPO又临重启时间点。目前距离3月31日,IPO企业财务自查的截止日期仅剩最后9天的时间。而自今年1月,证监会启动了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以来,IPO就进入了不审不发的状态。随着自查阶段尾声的临近,IPO重启问题又再度“显现”。“自去年10月开始,IPO事实上已经暂停5个月之久。”一位券商的保荐人士告诉记者。 两会期间,证监会副主席曾对媒体表示,IPO将在财务审查结束后启动,这让市场理解成了6月31日之前不会重启。“两届主席的交替,带来了新的变数。有消息说,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查已有所放松。”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将3月31日视作了IPO是否启动的一个关键时间点。猜想二:肖钢上任,新股发行政策不变?对于A股市场而言,在IPO重启时间背后,是更为深层次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问题。在郭树清执掌证监会的18个月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被视为了新政中的重头戏:从提出加强对发行定价的监管等六大改革措施,到提高上市公司IPO审核的透明性,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史上最严财务审核风暴”。郭树清的雷厉风行,虽然让市场看到了他改革的决心,但“治标不治本”质疑之声也如影随形。在新老交替之时,新任掌门肖钢的表态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是,从实现情况来看,怎样在IPO堰塞湖以及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下,推进发行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改革,这却不可能是现有体制就能解决的。“肖钢要想超越郭树清,必须面对新股发行,以及中国股市的定位问题。”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微博)认为,如果股市依然定位于为融资服务,定位于圈钱市,即便进行一些小打小敲之类的改革,这对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来说仍然无济于事。悬疑·疏导800IPO堰塞湖,将如何泄洪?IPO开不开闸,不仅牵动着A股的走势,也牵动着800多家IPO排队企业的命运。在半年的IPO停滞阶段中,尽管申报减少、撤退增多,但是目前排队的企业仍有800多家之众。这些企业的去向不解决,A股也不可能真正“消停”。猜想三:最严审查或吓退四分之一企业。本周末,证监会关于排队企业数量的统计备受关注,市场传闻称,最后两周或将出现最大的“IPO撤退潮”。证监会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周,包括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2家创业板企业被宣布终止审查,创下了证监会开展IPO在审企业的财务核查以来的高峰 。整体看来,自今年以来,两市已经先后有42家企业被宣布终止审查,其中,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就有32家。“IPO自查报告的递交或已进入了密集期。”一位服务于拟上市企业的会计事务所人士告诉商报记者,离月底大限仅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接下来将是企业密集递交自查报告的阶段。“本周可能就会出现大批的撤退企业。”该人士表示,按照现在的财务审核要求,可能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都会自动“撤退”。“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因此,创业板企业如果2012年业绩下滑,则已经不能满足发行条件,需及时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待时间。”另外,有业内人士则指出,由于2012年创业板业绩同比下滑比例不少,因此,创业板成为此次自查重灾区。猜想四:开辟场外交易,引导企业转战三板。“创业板IPO门槛提高,将倒逼企业转战第三板。”南京证券一场外市场部人士表示,证监会一直在劝说企业去新三板挂牌,同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也正在为接受这些企业的申报材料做准备。近期,证监会就为开辟三板市场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其指向性也可见一斑。就在最近的3月19日,证监会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地点设立行政许可受理窗口,专门受理非上市公众公司申请股票公开转让、定向发行的申请。“这则看似不起眼的公告,其实在传递一个重要信号,IPO排队等上市公司,大可不必去拥堵的主板,去新三板或许是另一种选择。”财经作家苏渝分析指出。“如果转板问题不解决,三板也很难有吸引力”一位服务于三板的资深律师指出,发展情况较好的企业对新三板并不热衷,一方面是,企业有更高的目标,准备冲击创业板;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新三板融资作用不突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悬疑·圆梦谁将成为开闸第一股?在审企业中,还有一批企业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在IPO停审前就已经过会,但却一直没有拿到发行批文。那么,过会企业是否会在财务审核中面临“淘汰”的风险?他们之中又有哪些企业有望最先破冰上市?目前这些问题也仍无明确答案。猜想五:过会企业或面临“二次上会”。和其他在审企业一样,过会企业也得面对财务自查。“这次IPO财务专项核查的自查报告,我们视为对所有在审企业的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只不过这次反馈意见是一次特殊的反馈意见,因为过会未发的企业也要做。反馈意见是发审流程中的必备环节,自查报告不提交视为反馈意见没有回复。”在今年2月底的媒体通气会上,证监会发行部负责人强调,通过此次财务专项核查是证监会出具发行批文的必要条件。IPO咨询机构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目前过会待发企业已累计达到90家。其中,创业板48家,上交所主板10家,深交所主板32家。“如果提交的自查报告不合格,那么过会企业则可能面临”二次上会“的危险。”前瞻分析师指出,若二次上会的结果不好,这些企业的“过会批文”也会作废。猜想六:主板国企IPO或率先破冰。那么,谁最有希望成为IPO重启之后的第一股呢?“在发放上市批文的时候,证监会将对以下三方面的情况进行重点考核。”申银万国投行部相关人士认为,首先是,财务核查的结果是否过关、公司是否存在造假问题;其次看企业的业绩表现,包括2012年的最新业绩表现;第三,总体会参考企业排队顺序,即通过发审会的时间先后等。“由于此次财务审查的焦点板块是创业板,因此创业板的企业首发的可能性较小。而在拟登陆主板和中小板的企业中,国企项目作假动机小、财务风险小,因此主板国企项目先放行是大概率事件。”该人士告诉记者,这类企业多数是由一线投行保荐的,尽职调查相对充分,材料也更扎实,通行的概率也相对更高。(重庆商报)本周6家企业IPO终止审查 民生证券年内已失5单距离IPO企业财务自查“大限”仅剩不足10天,本周又有一批公司选择了退出。证监会最新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显示,本周6家拟上市企业撤销IPO申请,至此,今年以来已有47家拟上市企业终止了上市进程。据中国网记者统计,这47家终止审查的公司中,民生证券保荐的有5家,领衔年内券商保荐项目终止榜榜首;华泰联合、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分别有3个项目终止审查,并列排在第二位。IPO撤退企业再增6家 排队企业仍有800余家根据证监会的披露,本周有6家公司终止审核,分别是拟主板中小板上市的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广东摩德娜科技,以及拟创业板上市的鞍山七彩化学、贵阳新天药业、江苏瑞帆环保装备、建科机械.除了广东摩德娜科技在3月20日被终止审查外,其余5家均为3月19日离开IPO排队名单。继上周12家公司密集终止IPO审查之后,市场人士纷纷认为,随着财务核查的自查期限临近,本周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很有可能再创新高。然而,证监会公布的本周撤退企业数量远未及预期。截至目前,年内已有47家企业终止上市进程,创业板毫无疑问成为了IPO撤退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已经撤离了36家,此外,上交所主板中小板撤退4家,深交所主板中小板7家。即便是这样,目前在创业板排队等候审查的企业仍有307家,在主板和中小板排队的企业总数则达到了534家,排队企业的总数仍达到了841家。根据证监会部署, IPO财务专项核查风暴将在3月31日迎来自查报告递交截止日。随着限期临近,下周拟IPO撤单数量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28家券商登上IPO项目终止榜 民生证券持5单领衔据中国网记者统计,在年内终止审查的47个IPO项目中,总共涉及到28家保荐机构。其中,民生证券以5单的“成绩”领衔保荐项目终止榜,包括意宁液压、思安新能源、沈阳东管电力科技以及本周内撤退的贵阳新天药业、广东摩德娜科技。在目前的IPO排队企业中,民生证券手握的项目还有26家,其中包括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广东全通教育、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等已通过发审会的三家。而华泰联合、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年内分别有3个项目终止审查,并列排在了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中信建投担任保荐人的三家公司分别为北京电旗通讯技术、大连路明发光科技、京华信息科技,这几家企业清一色为拟创业板上市公司,并且均在1月份进入终止审查名单。此外,紧随其后的有中信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安信证券等9家保荐商,这些券商均有2个IPO项目被终止审核。(中国网)IPO重启或提前至清明前后距离拟IPO企业财务核查的自查截止日期仅剩9天,A股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IPO财务自查将在3月31日前基本完成,然后要进行核查,此后才会考虑启动IPO。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财务核查不仅给一批IPO有瑕疵的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的机会,也将为新股发行“开闸放水”打通关节。IPO即将重启的担忧近日重新被提及,有机构甚至预言,IPO的发行提前将是大概率事件,时间点最快或在清明节前后。监管部门直面“开闸”大考今年1月证监会史无前例地启动了800多家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尽管这项号称“史上最严厉的A股IPO财务核查”已使42家企业陆续撤单,但最新数据显示,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仍在排队的拟IPO企业数分别有536家和311家,总数高达847家。如今自查部分将在本月底完成,此后4到5月是证监会主导的复核阶段,随后还有涉及企业的业绩变脸和财务造假的重点抽查。根据媒体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报告递交“洪峰”,监管部门已严阵以待,证监会要求各机构除在工作日正常递交报告外,还要于3月28日下班前将拟参加集中报送的安排报备到发行部综合处,然后在30日、31日两天全天加班专门接收报告。IPO提前可能性大这边厢,拟上市企业和保荐机构为了自查材料忙活得不亦乐乎;那边厢,自查结束后IPO即将重启的担忧又重燃。昨日博众投资大胆地猜测称,根据证监会加班的时间进度来说,IPO重启的时间或在清明节前后。证监会加班的消息表明监管层希望关于拟上市公司的自查快点结束。而且采用的方式是以机构为单位的集中报送,也就是说是重点检查某些保荐机构,而非是对全部上市公司的自查报告都看。从种种迹象来看,IPO的发行提前是大概率事件。“清明前后开闸并非没有可能,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一来肖钢明确表示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他上任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全面了解证监会的相关工作。二来三把火还没烧起来就放开IPO对于市场信心是一个重大打击,肖主席应该不会轻易作出这么大的决定。”招商证券投顾陈杞昨日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时间点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股发行不可能长期停滞,挤了水分后IPO堰塞湖现象会有所缓解,证监会早晚要开闸放水。“现在市场比较担心的问题是IPO重启是否会提前到来,对股市又会有多大影响。IPO开闸时点逐渐临近,通胀压力可能再度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货币收紧等措施有可能出台,大盘犹犹豫豫按兵不动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开闸前或有一波行情做铺垫虽然市场信心受到IPO重启猜测的打压,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对此不必过分担忧,因为市场会有一波行情为重启IPO做铺垫。民族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徐一钉认为,从历史上看,凡是暂停后的重启IPO发行前A股都有一轮不错的行情,而且都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恢复IPO发行前反弹或上涨趋势不会改变,二是恢复IPO后的第一批新股上市后反弹或上涨趋势依然延续。“比如1664点反弹后,2009年7月10日恢复IPO后第一批发行的桂林三金、万马电缆上市时,当日上证综指收盘3113点。该反弹于8月4日的3478点见顶,比3113点又上涨了11.72%。A股市场需要一波树信心行情,为重启IPO做铺垫,否则恢复新IPO免谈”。(信息时报 徐岚)IPO审核近尾声 下周量能是关键隔夜预测回顾:只有周五能收盘稳住在2314点之上,那么市场就是属于多头控制态,周五五步支压力点为2332点,单纯技术分析来看,周五大盘将震荡,成交量继续减小,收出整理K线,也就是属于第二种状况。周五走势回放:沪市大盘低开3点于2321点,早盘反复震荡,但是高点提高,重心微微上移,下午头一小时指数滑落到最低点,也就是笔者预测的2314点,两点后开始拉升,创出全天最高点位,正好是当日预测的五步压力点2332点,收盘为2328点,上涨0.17%,成交量缩小到859亿,日K线为再收一根小阳线。两市上涨个股共有1216家,下跌有1076家,其中涨停11家,跌停1家。当日涨幅前列的板块是造纸印刷、商业连锁、医药、建材等。跌幅居前的是券商、供水供气、网络游戏、农林牧渔等。五步循环技术分析:周五消息面上有一条值得大家注意,就是IPO审核接近尾声,这就是说IPO恢复的脚步很近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若IPO在短时间内恢复,而不是等大盘突破2444点就开始发行的话,那么我们之前的三浪判断就要修正,技术面永远要让位于消息面,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基本面和消息面的变化,随时调整预测结论。目前转折线继续下行,为2287点,价值线也继续小幅下行,为2290点,虽然都继续支撑大盘,但是,它们具有下拉作用,大盘需要调整确认2290点突破的有效性;市场线走平,处于多头控制态,但是控制力不强;力度线继续上行,处于中值之上;下周一五步弱支撑点为2320点,前支撑点为2302点,弱压力点为2336点,强压力点为2351点;预测线继续上行,也进入中值之上;安乐线之短线上行到2298点,快线下行到2300点,速率减小,而慢线则上行到2302点,分水线上行到2239点,毫无疑问,2300点是多条技术线的汇集处,又是整数关,其支撑作用很强;回复线走平,双雄线继续处于多头口中,其充电线小幅下移,放电线继续下行,速率加大,由此可知,周五指数上涨是被动性的,属于空头撤退的结果;五步价量线走平,持股线继续小幅上行,其红柱略微伸长;操盘四线之短线略微上行到2337点,中波线上行到2204点,长波线下行到2188点,牛熊分界线继续走平于2235点;波段HK继续下行,速率较小,依旧收绿,大盘要走出波段上升行情,还需要等待该指标的走平与拐头上行;长态线红柱继续缩短,全能HT之中轨走平,上下轨下行,其T线位于中轨之上。总结以上分析,慧耕思的结论是,大盘周三长阳后连续两天缩量整理小阳星,表明了下方2300点强大支撑对做空的约束,同时,由于对IPO提前的预期,投资者顾虑较多,如此,后市就取决于多空的信心,谁先放量出手,大盘就将朝其方向运行,而其中消息面将是决定多空胜负的主要因素。两天的缩量整理,就是市场谨慎和等待心态的写照。下周一走势分析:在消息面平静的情况下,大盘将先继续整理,之后突破方向取决于成交量,若下周一大盘第一小时成交量放大超过400亿,则大盘当天必然向上突破,形成中阳收盘;若第一小时量小于250亿,则当天大盘将下跌,将考验2300点,收出阴线。目前大盘处于下降通道上轨附近,无量必然回调。下周一操作策略:基于IPO消息预期的变化,我们暂时取消3浪的判断,顺应消息面的变化。下周一不放量必然调整,所以,投资者若发现大盘缩量则减仓,增持资金,轻仓做短线,取消中长线计划。反之,若放量突破,则继续加仓到六成以上。(今日早报)“两会”后反弹周期或撞上新股“堰塞湖”年线位置一直被技术派人士认定为本次阶段性调整的目标位置,判断指数会在接近或跌破年线后企稳反弹。本周二,在金融、地产等权重股的企稳反弹下,大盘于年线上方出现止跌并展开反弹。不过,本次反弹能否意味着前期调整就此结束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地产新政对地产、银行等周期类股炒作预期的扰动;IPO“堰塞湖”压力如何化解?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继续?“两会”后行情变化看经济取向从历史数据看,自1998年以来“两会”闭幕后一个月内A股表现是3跌12涨,上涨概率达到80%。近几年,消息面对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弱,而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则越来越强。从数据统计来看,这几年以来,除年报业绩因素刺激外,“两会”之后A股短期内行情走势与当年或当季经济整体走势基本一致,经济向好则指数继续向上,向下则指数也向下,当时的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基本决定了当期股市后续走势强度。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前景,一个多月以前,市场中还普遍弥漫着对今年国内经济的乐观情绪,不少人甚至开始展望强复苏的前景,但随着此后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日渐显出疲态,以及“两会”期间出台的政策和对未来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低于预期,已有投资者开始怀疑国内经济是否连温和复苏的态势都已终结,会不会重现去年上半年那样先扬后抑进入下降通道的场景,而这种悲观情绪反映到股市上则行情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虽然本届“两会”期间政府将今年GDP的增速定格在7.5%的偏低增速水平,且今年1、2月的中国物流业PMI数据表现出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的迹象,但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51.7却高于2月终值1.3,环比及其增速均处于近两年来较高位置。从记者与各大分析机构交流的结果看,多数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将会温和复苏,全年GDP增长仍有望达到8%以上。通胀无忧,地产调控不足惧具体来看,政府将今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与去年目标相同的7.5%上,财政赤字的规模也从去年的8千亿扩大到了今年的1.2万亿,表明了政府稳增长的态度。物价方面,虽然因春节效应导致2月CPI数据大幅攀升至了3.2%,但综合并平滑1~2月CPI数值后却未超预期。有机构预计3月CPI数字将会下滑到2.6%左右,全年通胀压力仍处在可控范围内。之前一度干扰A股反弹节奏的最大因素还有2月份地产调控的又一次收紧,但机构认为在当前稳增长的大目标之下,本次地产调控不会将地产投资一棒子打死。尤其是,去年四季度经济复苏势头刚刚确立,决策者踩油门的力度不会立刻下降,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资在上半年仍将惯性增长,从而去对冲地产调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次地产政策正好提供了以地产为代表的周期类股票的低位‘上船’机会。”北京格雷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可兴认为,从房地产的经营状况来看,相对还是非常强劲的。今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49.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7.7个百分点。随着调整释放压力之后,地产有望重新走强。金融股再度启动只是时间问题除地产基建股有企稳反弹迹象外,去年1949点以来反弹行情的灵魂板块大金融股经过前期快速获利回吐后,本周有再度启动的迹象。本周三,受银行和券商股的带动,市场大幅反弹2.66%。从银行股目前估值看,银行A股整体市净率1.3倍,排名在全球较低;市盈率不到8倍,更是排名全球倒数第一。虽然银行股在前期曾大涨,但经过本次回调后,其继续下跌空间极其有限,招商证券甚至认为银行股至少还有20%的上涨空间。不过,有意思的是,本周“反风向标”的摩根大通却在大肆唱空银行股,建议客户购买看空中国四大银行的衍生品。“摩根大通看空银行股的理由,是建立在中国楼市泡沫破灭的基础上。”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金少华认为,现在中国地产龙头企业的现金储备和土地储备都非常健康,国家也不太可能用强力手段让楼市泡沫突然破灭,这意味着与楼市冷暖息息相关的银行股的低估值被市场错判。国内技术派人士也认为银行股的周、月线形态与指标仍处于低位,年初那一波只是一次恢复性上涨,“银行股再度启动中级行情只是时间问题”,不过短期依然要关注前期头部的技术压力,估计本周反弹之后仍有波动的可能,再度下跌则是低吸机会。IPO“堰塞湖”考验新帅智慧近期,影响A股中期走势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IPO重启时间的问题,此前市场曾几度因IPO重启传闻而出现大跌,本次证监会“换帅”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这种担忧。在过去证监会每任领导更替期,市场都因其政策导向的改变而使行情出现巨大变化,如2002年12月27日尚福林主席上任之时正值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股市深陷大熊市之中,尚福林随即采取引入社保资金入市、大力发展基金等措施,终于使得股市在长达一半年下跌后展开一波中期反弹行情。前任主席郭树清上任时,坚持走市朝路线,行政化的救市措施延后,股市也一度深调,迫于熊市压力,郭树清后期虽采取暂停IPO发行方式令股市摆脱低迷并出现反弹,但IPO的暂停又恰恰背离了市朝改革的方向,这为以后的行情发展留下隐患。眼下,郭树清走了,摆在后继者肖钢面前的首个难题就是何时重启IPO.此前,证监会领导一直宣称重启IPO没有时间表。根据此前政策推算,正常化审发有望在相关企业补中报后。如今肖钢接任后,业内则分析认为IPO重启日期可能提前,此前那些已过会企业如果通过回复意见阶段或可能先启放行。据相关媒体消息,因市场憧憬新主席将重启IPO,近期排队申请IPO的企业纷纷赶赴北京,证监会周边的酒店已预订爆满,一房难求。“理论上讲,IPO在4月份便会重启。”申银万国认为,按照证监会对拟上市企业财务核查的时间节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将在3月31日前报送自查报告。此后,监管层在考虑二级市场的表现的同时可能在4月重启IPO。不过,面对约八百家拟IPO的企业,如何最大程度化解重启IPO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对新领导肖钢的一个重大考验。(证券市场红周刊)1364092800000责编:chenchong证券市场红周刊136409280000011["9CaKrnJzKa5","9CaKrnJzK1H","9CaKrnJzGwM","9CaKrnJzD27","9CaKrnJzhX6","9CaKrnJz2jq"]{"email":"chenchong@huanqiu.com","name":"chenchong"}
三月里,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在证监会密集推出各项新政的同时,郭树清履新的传闻“甚嚣尘上”。谜底最终在上周末被揭开,证监会内部会议宣布:原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替郭树清,成为证监会第七任“掌门”。新主席上任之际,正值“IPO财务自查”进入尾声,此时大盘又面临着方向的选择。各种因素交织之下,IPO的重启又再度牵动了市场脆弱的神经。在此背景下,与IPO有关的三大“悬疑”问题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各种猜测,也成为了影响后市的重要因素。悬疑·重启肖钢上任,IPO政策会否调整?“郭去肖来”,恬逢A股市场面临方向选择之际,因此,新主席对于IPO的态度则成为了悬于A股市场之上的最大疑虑。猜想一:自查结束,IPO又临重启时间点。目前距离3月31日,IPO企业财务自查的截止日期仅剩最后9天的时间。而自今年1月,证监会启动了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以来,IPO就进入了不审不发的状态。随着自查阶段尾声的临近,IPO重启问题又再度“显现”。“自去年10月开始,IPO事实上已经暂停5个月之久。”一位券商的保荐人士告诉记者。 两会期间,证监会副主席曾对媒体表示,IPO将在财务审查结束后启动,这让市场理解成了6月31日之前不会重启。“两届主席的交替,带来了新的变数。有消息说,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查已有所放松。”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将3月31日视作了IPO是否启动的一个关键时间点。猜想二:肖钢上任,新股发行政策不变?对于A股市场而言,在IPO重启时间背后,是更为深层次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问题。在郭树清执掌证监会的18个月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被视为了新政中的重头戏:从提出加强对发行定价的监管等六大改革措施,到提高上市公司IPO审核的透明性,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史上最严财务审核风暴”。郭树清的雷厉风行,虽然让市场看到了他改革的决心,但“治标不治本”质疑之声也如影随形。在新老交替之时,新任掌门肖钢的表态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是,从实现情况来看,怎样在IPO堰塞湖以及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下,推进发行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改革,这却不可能是现有体制就能解决的。“肖钢要想超越郭树清,必须面对新股发行,以及中国股市的定位问题。”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微博)认为,如果股市依然定位于为融资服务,定位于圈钱市,即便进行一些小打小敲之类的改革,这对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来说仍然无济于事。悬疑·疏导800IPO堰塞湖,将如何泄洪?IPO开不开闸,不仅牵动着A股的走势,也牵动着800多家IPO排队企业的命运。在半年的IPO停滞阶段中,尽管申报减少、撤退增多,但是目前排队的企业仍有800多家之众。这些企业的去向不解决,A股也不可能真正“消停”。猜想三:最严审查或吓退四分之一企业。本周末,证监会关于排队企业数量的统计备受关注,市场传闻称,最后两周或将出现最大的“IPO撤退潮”。证监会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周,包括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2家创业板企业被宣布终止审查,创下了证监会开展IPO在审企业的财务核查以来的高峰 。整体看来,自今年以来,两市已经先后有42家企业被宣布终止审查,其中,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就有32家。“IPO自查报告的递交或已进入了密集期。”一位服务于拟上市企业的会计事务所人士告诉商报记者,离月底大限仅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接下来将是企业密集递交自查报告的阶段。“本周可能就会出现大批的撤退企业。”该人士表示,按照现在的财务审核要求,可能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都会自动“撤退”。“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因此,创业板企业如果2012年业绩下滑,则已经不能满足发行条件,需及时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待时间。”另外,有业内人士则指出,由于2012年创业板业绩同比下滑比例不少,因此,创业板成为此次自查重灾区。猜想四:开辟场外交易,引导企业转战三板。“创业板IPO门槛提高,将倒逼企业转战第三板。”南京证券一场外市场部人士表示,证监会一直在劝说企业去新三板挂牌,同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也正在为接受这些企业的申报材料做准备。近期,证监会就为开辟三板市场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其指向性也可见一斑。就在最近的3月19日,证监会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地点设立行政许可受理窗口,专门受理非上市公众公司申请股票公开转让、定向发行的申请。“这则看似不起眼的公告,其实在传递一个重要信号,IPO排队等上市公司,大可不必去拥堵的主板,去新三板或许是另一种选择。”财经作家苏渝分析指出。“如果转板问题不解决,三板也很难有吸引力”一位服务于三板的资深律师指出,发展情况较好的企业对新三板并不热衷,一方面是,企业有更高的目标,准备冲击创业板;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新三板融资作用不突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悬疑·圆梦谁将成为开闸第一股?在审企业中,还有一批企业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在IPO停审前就已经过会,但却一直没有拿到发行批文。那么,过会企业是否会在财务审核中面临“淘汰”的风险?他们之中又有哪些企业有望最先破冰上市?目前这些问题也仍无明确答案。猜想五:过会企业或面临“二次上会”。和其他在审企业一样,过会企业也得面对财务自查。“这次IPO财务专项核查的自查报告,我们视为对所有在审企业的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只不过这次反馈意见是一次特殊的反馈意见,因为过会未发的企业也要做。反馈意见是发审流程中的必备环节,自查报告不提交视为反馈意见没有回复。”在今年2月底的媒体通气会上,证监会发行部负责人强调,通过此次财务专项核查是证监会出具发行批文的必要条件。IPO咨询机构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目前过会待发企业已累计达到90家。其中,创业板48家,上交所主板10家,深交所主板32家。“如果提交的自查报告不合格,那么过会企业则可能面临”二次上会“的危险。”前瞻分析师指出,若二次上会的结果不好,这些企业的“过会批文”也会作废。猜想六:主板国企IPO或率先破冰。那么,谁最有希望成为IPO重启之后的第一股呢?“在发放上市批文的时候,证监会将对以下三方面的情况进行重点考核。”申银万国投行部相关人士认为,首先是,财务核查的结果是否过关、公司是否存在造假问题;其次看企业的业绩表现,包括2012年的最新业绩表现;第三,总体会参考企业排队顺序,即通过发审会的时间先后等。“由于此次财务审查的焦点板块是创业板,因此创业板的企业首发的可能性较小。而在拟登陆主板和中小板的企业中,国企项目作假动机小、财务风险小,因此主板国企项目先放行是大概率事件。”该人士告诉记者,这类企业多数是由一线投行保荐的,尽职调查相对充分,材料也更扎实,通行的概率也相对更高。(重庆商报)本周6家企业IPO终止审查 民生证券年内已失5单距离IPO企业财务自查“大限”仅剩不足10天,本周又有一批公司选择了退出。证监会最新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显示,本周6家拟上市企业撤销IPO申请,至此,今年以来已有47家拟上市企业终止了上市进程。据中国网记者统计,这47家终止审查的公司中,民生证券保荐的有5家,领衔年内券商保荐项目终止榜榜首;华泰联合、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分别有3个项目终止审查,并列排在第二位。IPO撤退企业再增6家 排队企业仍有800余家根据证监会的披露,本周有6家公司终止审核,分别是拟主板中小板上市的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广东摩德娜科技,以及拟创业板上市的鞍山七彩化学、贵阳新天药业、江苏瑞帆环保装备、建科机械.除了广东摩德娜科技在3月20日被终止审查外,其余5家均为3月19日离开IPO排队名单。继上周12家公司密集终止IPO审查之后,市场人士纷纷认为,随着财务核查的自查期限临近,本周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很有可能再创新高。然而,证监会公布的本周撤退企业数量远未及预期。截至目前,年内已有47家企业终止上市进程,创业板毫无疑问成为了IPO撤退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已经撤离了36家,此外,上交所主板中小板撤退4家,深交所主板中小板7家。即便是这样,目前在创业板排队等候审查的企业仍有307家,在主板和中小板排队的企业总数则达到了534家,排队企业的总数仍达到了841家。根据证监会部署, IPO财务专项核查风暴将在3月31日迎来自查报告递交截止日。随着限期临近,下周拟IPO撤单数量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28家券商登上IPO项目终止榜 民生证券持5单领衔据中国网记者统计,在年内终止审查的47个IPO项目中,总共涉及到28家保荐机构。其中,民生证券以5单的“成绩”领衔保荐项目终止榜,包括意宁液压、思安新能源、沈阳东管电力科技以及本周内撤退的贵阳新天药业、广东摩德娜科技。在目前的IPO排队企业中,民生证券手握的项目还有26家,其中包括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广东全通教育、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等已通过发审会的三家。而华泰联合、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年内分别有3个项目终止审查,并列排在了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中信建投担任保荐人的三家公司分别为北京电旗通讯技术、大连路明发光科技、京华信息科技,这几家企业清一色为拟创业板上市公司,并且均在1月份进入终止审查名单。此外,紧随其后的有中信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安信证券等9家保荐商,这些券商均有2个IPO项目被终止审核。(中国网)IPO重启或提前至清明前后距离拟IPO企业财务核查的自查截止日期仅剩9天,A股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IPO财务自查将在3月31日前基本完成,然后要进行核查,此后才会考虑启动IPO。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财务核查不仅给一批IPO有瑕疵的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的机会,也将为新股发行“开闸放水”打通关节。IPO即将重启的担忧近日重新被提及,有机构甚至预言,IPO的发行提前将是大概率事件,时间点最快或在清明节前后。监管部门直面“开闸”大考今年1月证监会史无前例地启动了800多家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尽管这项号称“史上最严厉的A股IPO财务核查”已使42家企业陆续撤单,但最新数据显示,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仍在排队的拟IPO企业数分别有536家和311家,总数高达847家。如今自查部分将在本月底完成,此后4到5月是证监会主导的复核阶段,随后还有涉及企业的业绩变脸和财务造假的重点抽查。根据媒体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报告递交“洪峰”,监管部门已严阵以待,证监会要求各机构除在工作日正常递交报告外,还要于3月28日下班前将拟参加集中报送的安排报备到发行部综合处,然后在30日、31日两天全天加班专门接收报告。IPO提前可能性大这边厢,拟上市企业和保荐机构为了自查材料忙活得不亦乐乎;那边厢,自查结束后IPO即将重启的担忧又重燃。昨日博众投资大胆地猜测称,根据证监会加班的时间进度来说,IPO重启的时间或在清明节前后。证监会加班的消息表明监管层希望关于拟上市公司的自查快点结束。而且采用的方式是以机构为单位的集中报送,也就是说是重点检查某些保荐机构,而非是对全部上市公司的自查报告都看。从种种迹象来看,IPO的发行提前是大概率事件。“清明前后开闸并非没有可能,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一来肖钢明确表示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他上任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全面了解证监会的相关工作。二来三把火还没烧起来就放开IPO对于市场信心是一个重大打击,肖主席应该不会轻易作出这么大的决定。”招商证券投顾陈杞昨日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时间点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股发行不可能长期停滞,挤了水分后IPO堰塞湖现象会有所缓解,证监会早晚要开闸放水。“现在市场比较担心的问题是IPO重启是否会提前到来,对股市又会有多大影响。IPO开闸时点逐渐临近,通胀压力可能再度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货币收紧等措施有可能出台,大盘犹犹豫豫按兵不动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开闸前或有一波行情做铺垫虽然市场信心受到IPO重启猜测的打压,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对此不必过分担忧,因为市场会有一波行情为重启IPO做铺垫。民族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徐一钉认为,从历史上看,凡是暂停后的重启IPO发行前A股都有一轮不错的行情,而且都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恢复IPO发行前反弹或上涨趋势不会改变,二是恢复IPO后的第一批新股上市后反弹或上涨趋势依然延续。“比如1664点反弹后,2009年7月10日恢复IPO后第一批发行的桂林三金、万马电缆上市时,当日上证综指收盘3113点。该反弹于8月4日的3478点见顶,比3113点又上涨了11.72%。A股市场需要一波树信心行情,为重启IPO做铺垫,否则恢复新IPO免谈”。(信息时报 徐岚)IPO审核近尾声 下周量能是关键隔夜预测回顾:只有周五能收盘稳住在2314点之上,那么市场就是属于多头控制态,周五五步支压力点为2332点,单纯技术分析来看,周五大盘将震荡,成交量继续减小,收出整理K线,也就是属于第二种状况。周五走势回放:沪市大盘低开3点于2321点,早盘反复震荡,但是高点提高,重心微微上移,下午头一小时指数滑落到最低点,也就是笔者预测的2314点,两点后开始拉升,创出全天最高点位,正好是当日预测的五步压力点2332点,收盘为2328点,上涨0.17%,成交量缩小到859亿,日K线为再收一根小阳线。两市上涨个股共有1216家,下跌有1076家,其中涨停11家,跌停1家。当日涨幅前列的板块是造纸印刷、商业连锁、医药、建材等。跌幅居前的是券商、供水供气、网络游戏、农林牧渔等。五步循环技术分析:周五消息面上有一条值得大家注意,就是IPO审核接近尾声,这就是说IPO恢复的脚步很近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若IPO在短时间内恢复,而不是等大盘突破2444点就开始发行的话,那么我们之前的三浪判断就要修正,技术面永远要让位于消息面,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基本面和消息面的变化,随时调整预测结论。目前转折线继续下行,为2287点,价值线也继续小幅下行,为2290点,虽然都继续支撑大盘,但是,它们具有下拉作用,大盘需要调整确认2290点突破的有效性;市场线走平,处于多头控制态,但是控制力不强;力度线继续上行,处于中值之上;下周一五步弱支撑点为2320点,前支撑点为2302点,弱压力点为2336点,强压力点为2351点;预测线继续上行,也进入中值之上;安乐线之短线上行到2298点,快线下行到2300点,速率减小,而慢线则上行到2302点,分水线上行到2239点,毫无疑问,2300点是多条技术线的汇集处,又是整数关,其支撑作用很强;回复线走平,双雄线继续处于多头口中,其充电线小幅下移,放电线继续下行,速率加大,由此可知,周五指数上涨是被动性的,属于空头撤退的结果;五步价量线走平,持股线继续小幅上行,其红柱略微伸长;操盘四线之短线略微上行到2337点,中波线上行到2204点,长波线下行到2188点,牛熊分界线继续走平于2235点;波段HK继续下行,速率较小,依旧收绿,大盘要走出波段上升行情,还需要等待该指标的走平与拐头上行;长态线红柱继续缩短,全能HT之中轨走平,上下轨下行,其T线位于中轨之上。总结以上分析,慧耕思的结论是,大盘周三长阳后连续两天缩量整理小阳星,表明了下方2300点强大支撑对做空的约束,同时,由于对IPO提前的预期,投资者顾虑较多,如此,后市就取决于多空的信心,谁先放量出手,大盘就将朝其方向运行,而其中消息面将是决定多空胜负的主要因素。两天的缩量整理,就是市场谨慎和等待心态的写照。下周一走势分析:在消息面平静的情况下,大盘将先继续整理,之后突破方向取决于成交量,若下周一大盘第一小时成交量放大超过400亿,则大盘当天必然向上突破,形成中阳收盘;若第一小时量小于250亿,则当天大盘将下跌,将考验2300点,收出阴线。目前大盘处于下降通道上轨附近,无量必然回调。下周一操作策略:基于IPO消息预期的变化,我们暂时取消3浪的判断,顺应消息面的变化。下周一不放量必然调整,所以,投资者若发现大盘缩量则减仓,增持资金,轻仓做短线,取消中长线计划。反之,若放量突破,则继续加仓到六成以上。(今日早报)“两会”后反弹周期或撞上新股“堰塞湖”年线位置一直被技术派人士认定为本次阶段性调整的目标位置,判断指数会在接近或跌破年线后企稳反弹。本周二,在金融、地产等权重股的企稳反弹下,大盘于年线上方出现止跌并展开反弹。不过,本次反弹能否意味着前期调整就此结束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地产新政对地产、银行等周期类股炒作预期的扰动;IPO“堰塞湖”压力如何化解?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继续?“两会”后行情变化看经济取向从历史数据看,自1998年以来“两会”闭幕后一个月内A股表现是3跌12涨,上涨概率达到80%。近几年,消息面对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弱,而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则越来越强。从数据统计来看,这几年以来,除年报业绩因素刺激外,“两会”之后A股短期内行情走势与当年或当季经济整体走势基本一致,经济向好则指数继续向上,向下则指数也向下,当时的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基本决定了当期股市后续走势强度。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前景,一个多月以前,市场中还普遍弥漫着对今年国内经济的乐观情绪,不少人甚至开始展望强复苏的前景,但随着此后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日渐显出疲态,以及“两会”期间出台的政策和对未来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低于预期,已有投资者开始怀疑国内经济是否连温和复苏的态势都已终结,会不会重现去年上半年那样先扬后抑进入下降通道的场景,而这种悲观情绪反映到股市上则行情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虽然本届“两会”期间政府将今年GDP的增速定格在7.5%的偏低增速水平,且今年1、2月的中国物流业PMI数据表现出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的迹象,但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51.7却高于2月终值1.3,环比及其增速均处于近两年来较高位置。从记者与各大分析机构交流的结果看,多数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将会温和复苏,全年GDP增长仍有望达到8%以上。通胀无忧,地产调控不足惧具体来看,政府将今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与去年目标相同的7.5%上,财政赤字的规模也从去年的8千亿扩大到了今年的1.2万亿,表明了政府稳增长的态度。物价方面,虽然因春节效应导致2月CPI数据大幅攀升至了3.2%,但综合并平滑1~2月CPI数值后却未超预期。有机构预计3月CPI数字将会下滑到2.6%左右,全年通胀压力仍处在可控范围内。之前一度干扰A股反弹节奏的最大因素还有2月份地产调控的又一次收紧,但机构认为在当前稳增长的大目标之下,本次地产调控不会将地产投资一棒子打死。尤其是,去年四季度经济复苏势头刚刚确立,决策者踩油门的力度不会立刻下降,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资在上半年仍将惯性增长,从而去对冲地产调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次地产政策正好提供了以地产为代表的周期类股票的低位‘上船’机会。”北京格雷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可兴认为,从房地产的经营状况来看,相对还是非常强劲的。今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49.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7.7个百分点。随着调整释放压力之后,地产有望重新走强。金融股再度启动只是时间问题除地产基建股有企稳反弹迹象外,去年1949点以来反弹行情的灵魂板块大金融股经过前期快速获利回吐后,本周有再度启动的迹象。本周三,受银行和券商股的带动,市场大幅反弹2.66%。从银行股目前估值看,银行A股整体市净率1.3倍,排名在全球较低;市盈率不到8倍,更是排名全球倒数第一。虽然银行股在前期曾大涨,但经过本次回调后,其继续下跌空间极其有限,招商证券甚至认为银行股至少还有20%的上涨空间。不过,有意思的是,本周“反风向标”的摩根大通却在大肆唱空银行股,建议客户购买看空中国四大银行的衍生品。“摩根大通看空银行股的理由,是建立在中国楼市泡沫破灭的基础上。”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金少华认为,现在中国地产龙头企业的现金储备和土地储备都非常健康,国家也不太可能用强力手段让楼市泡沫突然破灭,这意味着与楼市冷暖息息相关的银行股的低估值被市场错判。国内技术派人士也认为银行股的周、月线形态与指标仍处于低位,年初那一波只是一次恢复性上涨,“银行股再度启动中级行情只是时间问题”,不过短期依然要关注前期头部的技术压力,估计本周反弹之后仍有波动的可能,再度下跌则是低吸机会。IPO“堰塞湖”考验新帅智慧近期,影响A股中期走势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IPO重启时间的问题,此前市场曾几度因IPO重启传闻而出现大跌,本次证监会“换帅”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这种担忧。在过去证监会每任领导更替期,市场都因其政策导向的改变而使行情出现巨大变化,如2002年12月27日尚福林主席上任之时正值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股市深陷大熊市之中,尚福林随即采取引入社保资金入市、大力发展基金等措施,终于使得股市在长达一半年下跌后展开一波中期反弹行情。前任主席郭树清上任时,坚持走市朝路线,行政化的救市措施延后,股市也一度深调,迫于熊市压力,郭树清后期虽采取暂停IPO发行方式令股市摆脱低迷并出现反弹,但IPO的暂停又恰恰背离了市朝改革的方向,这为以后的行情发展留下隐患。眼下,郭树清走了,摆在后继者肖钢面前的首个难题就是何时重启IPO.此前,证监会领导一直宣称重启IPO没有时间表。根据此前政策推算,正常化审发有望在相关企业补中报后。如今肖钢接任后,业内则分析认为IPO重启日期可能提前,此前那些已过会企业如果通过回复意见阶段或可能先启放行。据相关媒体消息,因市场憧憬新主席将重启IPO,近期排队申请IPO的企业纷纷赶赴北京,证监会周边的酒店已预订爆满,一房难求。“理论上讲,IPO在4月份便会重启。”申银万国认为,按照证监会对拟上市企业财务核查的时间节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将在3月31日前报送自查报告。此后,监管层在考虑二级市场的表现的同时可能在4月重启IPO。不过,面对约八百家拟IPO的企业,如何最大程度化解重启IPO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对新领导肖钢的一个重大考验。(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