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vbiW作者:李宗泽world.huanqiu.comarticle美媒呼吁美政府与世界接轨改掉“自大”习惯/e3pmh22ph/e3pmh26vv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撰文指出,美国应该改变其对外做法,加强与世界的合作,否则很难引领全世界。文章首先列举了美国在试图解决全球问题上的数个失败案例:美国的外交和威胁没能阻止朝鲜发射卫星。南北苏丹之间的新战争,打破了美国苦心经营的短暂和平。叙利亚平民遭到屠杀,而美国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将被埃及军方扣留的非政府组织成员解救。以色列继续在巴勒斯坦领土建立定居点,美国对此表示反对,将其视为中东和平的屏障。尽管美国作出斡旋,也门总统拒绝放弃权力。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依旧看不到和平。不怕美国制裁,伊朗继续进行核计划。文章认为,美国对这些冲突并非无能为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带领世界减缓冲突。到目前为止,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事务总是美国说了算,而这一点似乎显而易见,国内的谈话中(更不要提国际谈话)看上去总想彰显美国霸权的力量。和其他总统一样,奥巴马总统的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体现了美国绝对主导国际事务的色彩,美国宣称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这一点没有错。从美国的立场上,美国的领导人谈论这些问题也没有错,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最有资格帮助解决国际问题”。 文章强调:与彰显领导力和要求其他国跟从一样,帮助解决和解决问题两者存在差别。美国看上去是在扮演跟从的角色(以埃及为例,外部势力指导埃及政治的同时,美国发挥的影响力好像很少。)而这在国内政治中有所体现,在“麦克风门”中,奥巴马曾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表示,两国只能等到美国大选结束后,才能签署另一个核武器削减协议。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批评奥巴马向俄罗斯示弱。对奥巴马而言,和一个对手展开痛苦、艰难的谈判,在政治上,对他极为不利。这和里根时代的思想相冲突:世界以美国马首是瞻。美国领导人如何谈判政治和外交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前者需要信心,后者需要谦卑。但两者不可分割,也许因为美国的政治制度促使美国的领导对美国的力量深信不疑,也许该制度使领导们自不量力,看上去,这个国家经常辜负民众对它的期望。美国不能阻止以色列继续兴建定居点,不能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苏丹内战的发生、非洲艾滋病的蔓延、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的发展。即使美国的总统们坚持表示,我们可以做到。曾几何时,美国似乎对于其他国家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力。在1980年冷战联盟中,“蓝色阵营”的国家跟随美国的领导。让巴基斯坦的领导训练反苏战士,要求他们走民主之路。当时的苏联威胁,使各国的合作变得更加有吸引力,美国的领导也更受各国的欢迎。如今苏联的威胁不再,各国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美国的帮助。庆幸的是,美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交汇点依旧很多,这并不是巧合。与其它国家相比,美国更能维持国际和平,合作和自由贸易。世界各国不再依赖美国的保护来应对苏联的威胁,但它们依旧依赖美国所主导的政治和经济秩序,这是新的美国领导力。当中国将进口伊朗的石油量削减一半时,对伊朗构成重大打击,有利于增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孤立伊朗的努力。但这不是因为美国要求中国当局这么做,这是美国通过痛苦的外交和经济斡旋,将中美利益联系起来的结果。“这种能力使美国更擅长在全世界推广民主,合作和自由贸易,缅甸的开放就是一个例子”。文章最后建言,当美国的利益符合全球利益时,它就能非常有效地领导世界,但单靠美国一家力量也不可能实现,这意味着美国的领导力更体现在寻找合作机会和妥协上,而非军事实力。13353160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阳环球网133531608000011["9CaKrnJvbfV","9CaKrnJvbbA","9CaKrnJvb3t","9CaKrnJvb0v","9CaKrnJvaXv"]{"email":"zhangyang@huanqiu.com","name":"张阳"}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撰文指出,美国应该改变其对外做法,加强与世界的合作,否则很难引领全世界。文章首先列举了美国在试图解决全球问题上的数个失败案例:美国的外交和威胁没能阻止朝鲜发射卫星。南北苏丹之间的新战争,打破了美国苦心经营的短暂和平。叙利亚平民遭到屠杀,而美国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将被埃及军方扣留的非政府组织成员解救。以色列继续在巴勒斯坦领土建立定居点,美国对此表示反对,将其视为中东和平的屏障。尽管美国作出斡旋,也门总统拒绝放弃权力。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依旧看不到和平。不怕美国制裁,伊朗继续进行核计划。文章认为,美国对这些冲突并非无能为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带领世界减缓冲突。到目前为止,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事务总是美国说了算,而这一点似乎显而易见,国内的谈话中(更不要提国际谈话)看上去总想彰显美国霸权的力量。和其他总统一样,奥巴马总统的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体现了美国绝对主导国际事务的色彩,美国宣称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这一点没有错。从美国的立场上,美国的领导人谈论这些问题也没有错,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最有资格帮助解决国际问题”。 文章强调:与彰显领导力和要求其他国跟从一样,帮助解决和解决问题两者存在差别。美国看上去是在扮演跟从的角色(以埃及为例,外部势力指导埃及政治的同时,美国发挥的影响力好像很少。)而这在国内政治中有所体现,在“麦克风门”中,奥巴马曾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表示,两国只能等到美国大选结束后,才能签署另一个核武器削减协议。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批评奥巴马向俄罗斯示弱。对奥巴马而言,和一个对手展开痛苦、艰难的谈判,在政治上,对他极为不利。这和里根时代的思想相冲突:世界以美国马首是瞻。美国领导人如何谈判政治和外交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前者需要信心,后者需要谦卑。但两者不可分割,也许因为美国的政治制度促使美国的领导对美国的力量深信不疑,也许该制度使领导们自不量力,看上去,这个国家经常辜负民众对它的期望。美国不能阻止以色列继续兴建定居点,不能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苏丹内战的发生、非洲艾滋病的蔓延、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的发展。即使美国的总统们坚持表示,我们可以做到。曾几何时,美国似乎对于其他国家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力。在1980年冷战联盟中,“蓝色阵营”的国家跟随美国的领导。让巴基斯坦的领导训练反苏战士,要求他们走民主之路。当时的苏联威胁,使各国的合作变得更加有吸引力,美国的领导也更受各国的欢迎。如今苏联的威胁不再,各国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美国的帮助。庆幸的是,美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交汇点依旧很多,这并不是巧合。与其它国家相比,美国更能维持国际和平,合作和自由贸易。世界各国不再依赖美国的保护来应对苏联的威胁,但它们依旧依赖美国所主导的政治和经济秩序,这是新的美国领导力。当中国将进口伊朗的石油量削减一半时,对伊朗构成重大打击,有利于增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孤立伊朗的努力。但这不是因为美国要求中国当局这么做,这是美国通过痛苦的外交和经济斡旋,将中美利益联系起来的结果。“这种能力使美国更擅长在全世界推广民主,合作和自由贸易,缅甸的开放就是一个例子”。文章最后建言,当美国的利益符合全球利益时,它就能非常有效地领导世界,但单靠美国一家力量也不可能实现,这意味着美国的领导力更体现在寻找合作机会和妥协上,而非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