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1SZ article英《经济学人》杂志为中国开专栏 70年来头一遭/e3pmh22ph/e3pmt8os0环球网实习记者朱晓磊报道,2012年1月28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创办中国专栏。《经济学人》至今只为两个国家开办了专栏,最早是在1942年开设了美国专栏。70年后,该杂志又开办了中国专栏。中国专栏编辑罗布•吉福德(Rob Gifford)在《经济学人》网站发布的视频中向大家介绍了开设中国专栏的必要性及专栏的形式。吉福德说:“地球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及中国对亚洲及世界的影响。因此《经济学人》也需为中国的发展多留出些空间。”《经济学人》自创刊起就设有亚洲专栏,每期约有一篇报道中国的稿件。但吉福德表示:“那远远不够,新开设的中国专栏,每周要刊登3-4篇文章,至多还可以是5篇文章,角度更为广泛。而且,今后对中国的报道将更为多元,我们要找到更好的角度捕捉中国这个多元的国家。至此,《经济学人》要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的社会变化及普通人的生活。” “此外,《经济学人》在其官方网站上也要通过开设‘中国博客’来体现这一专栏的变化。‘中国博客’将反映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及与世界人民的交融之处。”吉福德说。1月24日,《经济学人》网站上发布出一条“为‘中国博客’命名的邀请赛”的消息。消息指出“中国博客”将于2012年2月正式推出,将全方位报道中国的各个领域,希望各位网友为“中国博客”想个好名字。一周之后,网站已收到了700多份博客名推荐,目前投票还在踊跃进行中。“中国博客”涉及范围更为宽泛,格调也更为轻松,话题可以是中南海的茶叶也可以是武夷山角下的四园风光、发展规模大小不一的经济实体、流行文化、历史轶事及旅行见闻等。1327915543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he环球网132791554300011["9CaKrnJk2NF","9CaKrnJkkbK","9CaKrnJknzR","9CaKrnJkXZk","9CaKrnJnjuU","9CaKrnJleYL","9CaKrnJlmjt","9CaKrnJlu6V","9CaKrnJlu7r","9CaKrnJluiU"]{"email":"lihe@huanqiu.com","name":"lihe"}
环球网实习记者朱晓磊报道,2012年1月28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创办中国专栏。《经济学人》至今只为两个国家开办了专栏,最早是在1942年开设了美国专栏。70年后,该杂志又开办了中国专栏。中国专栏编辑罗布•吉福德(Rob Gifford)在《经济学人》网站发布的视频中向大家介绍了开设中国专栏的必要性及专栏的形式。吉福德说:“地球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及中国对亚洲及世界的影响。因此《经济学人》也需为中国的发展多留出些空间。”《经济学人》自创刊起就设有亚洲专栏,每期约有一篇报道中国的稿件。但吉福德表示:“那远远不够,新开设的中国专栏,每周要刊登3-4篇文章,至多还可以是5篇文章,角度更为广泛。而且,今后对中国的报道将更为多元,我们要找到更好的角度捕捉中国这个多元的国家。至此,《经济学人》要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的社会变化及普通人的生活。” “此外,《经济学人》在其官方网站上也要通过开设‘中国博客’来体现这一专栏的变化。‘中国博客’将反映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及与世界人民的交融之处。”吉福德说。1月24日,《经济学人》网站上发布出一条“为‘中国博客’命名的邀请赛”的消息。消息指出“中国博客”将于2012年2月正式推出,将全方位报道中国的各个领域,希望各位网友为“中国博客”想个好名字。一周之后,网站已收到了700多份博客名推荐,目前投票还在踊跃进行中。“中国博客”涉及范围更为宽泛,格调也更为轻松,话题可以是中南海的茶叶也可以是武夷山角下的四园风光、发展规模大小不一的经济实体、流行文化、历史轶事及旅行见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