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ocWI作者:乌元春article研究称亚洲中年人最辛苦 中国“三明治一代”比例最高/e3pmh22ph/e3pmt8os0提起亚洲人的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西方人总是多少有些迷惑。英国一个智库近日就将研究对象锁定在了30-45岁之间的亚洲中年人,结果发现,“上有老,下有小”的这批人,多数感叹生活艰辛、压力太大,该智库因此送给他们一个绰号“三明治一代”。而在这一群体中,尤以中国中年人的比例为最高。在亚洲,但凡中华文明所覆盖过的地区,无一例外都是如此。特别是中年男人,在中国被称为家里的“顶梁柱”,在韩国和日本则是“核心人口”,按古训,尊老爱幼、事业有成,哪个品质都不能缺。而如今当亚洲在“加速跑”时,又有更多的难题向他们袭来:父母越来越长寿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越来越昂贵,而自己的养老金却看似不那么稳固,无论是福利较好的日韩,还是转型期间的中印越柬等国,亚洲中年人想摆脱“三明治”的日子,恐怕都还需时日。中国“三明治一代”比例最高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EIU)近日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在对中国大陆、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调查后发现,当地30到45岁的中年人中有1/5的人都面对同样的压力,即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照顾,而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越来越不容易。在受访的7000人中,多数已经结婚且有一到两个子女。有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差。作为《经济学家》旗下的重要智库,EIU把亚洲中年人称为“三明治一代”。调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让亚洲“三明治一代”的积蓄变少。他们不得不更加发奋工作,却发现自己正逐步从中年迈向老年。而且,他们还必须面对一个尴尬的老龄化现状———父母和祖辈相比,明显更加长寿了。“为什么选择亚洲的中年人?”就这个问题,《环球时报》记者专门采访了EIU的主编戴维·赖恩。赖恩表示,亚洲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作为社会发展的中间分子,中日韩等地30至45岁的中年群体被关注也就不奇怪了。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大陆受访者中,“三明治一代”比例达到37%,而日本只有6%。对此,赖恩说,事实上中年人“三明治”现象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但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就显得格外突出。在这位经济学家看来,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是构成“三明治一代”的关键原因,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事业有成,而这种社会心态远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要重得多。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就造成中国的“三明治一代”比其他地方的同龄人压力要更大。中年人面对双重“养老”问题对于日本中年人“三明治一代”比例偏低,有分析人士认为,这除了日本有比较完善的福利保障措施外,也与最近一些年“晚婚化”、“非婚化”之风盛行有关。记者认识的一些年近40岁的日本男性至今未婚,而据日政府公布的育儿白皮书显示,同样有很多日本女性因为不愿意生活方式被改变而选择单身。随着日本高龄化和少子化趋势严重,家庭成员间的亲和感也开始疏远。前几年,中国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曾在日受到好评,大多数观众是对亲情冷漠感到失望的老人。 好几位日本百岁老人“神秘失踪”的消息最近让日本媒体感到震惊。被家人遗弃或死讯被隐匿等内幕曝光后,日本媒体惊呼:“世界第一的长寿大国根基动摇,日本为何如此堕落?”据了解,在日本山村,过去贫穷年代为了节省粮食曾有“弃老风俗”,一般老人在60岁之后会被扔到深山中孤独死去。但现在的情形是,一些中年人“瞒报老人死亡消息”仅仅是为了诈领老人的养老金补贴家用。对于日本中年一代来说,压力还不是来自“上有老,下有小”,因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经济一直持续低迷。庞大财政赤字让很多中年人担心自己年老时能否领到足够的养老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过去,依照韩国社会的儒家传统,一般都是大家庭制度,男娶女嫁,三世同堂。如果已娶妻的儿子自己提出分家,会被视为“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肖行为,难以为家长和社会接受。但最近十多年来,韩国的家庭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老人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已经不愿和子女同住。因为韩国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比较完善,一般中年人只是每个月给老人一些零用钱。韩国中年人虽大多不需为“上有老”发愁,但绝大多数人要为“下有小”着急。主要原因是韩国的教育费比较高,特别是上各种课外培训班的费用太高,韩国人称之为“私教育费”。据韩国《京乡新闻》报道,韩国“私教育”支出居经合组织国家中的第一位。一位级别相当于中国处级干部的韩国公务员向记者抱怨说:“我赚的钱都送到孩子的课外培训班去了。”《经济学家》信息部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教育子女费用已成亚洲“三明治一代”最大投资。有58%的中年人说,教育投入往往要一直供给到孩子长到20多岁才算完。此外,今天韩国社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老人不为子女带孩子。这更加重了中年男性的负担,因为妻子一方多选择在家相夫教子。在韩国,中年人被称为“核心人口”,但近年来失业率有所增加,一个中年男性失业,就意味着一个家庭陷入困境。无怪乎韩国媒体说,“中年失业事关社会稳定”。现代印度人大多还保留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在印度,当记者告诉上门维修的人员必须在某个特定时间来家中才有人时,他们都会觉得很惊讶,这是因为印度家庭中至少有老人是常待在家里的,很少有家中没人的情况。目前,印度中年人生活压力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德里和孟买等大城市。记者去几个印度朋友家做客,他们都至少有两三个子女,闲聊中主人都提到了住房面积的需求相应增大。12814855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8148552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提起亚洲人的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西方人总是多少有些迷惑。英国一个智库近日就将研究对象锁定在了30-45岁之间的亚洲中年人,结果发现,“上有老,下有小”的这批人,多数感叹生活艰辛、压力太大,该智库因此送给他们一个绰号“三明治一代”。而在这一群体中,尤以中国中年人的比例为最高。在亚洲,但凡中华文明所覆盖过的地区,无一例外都是如此。特别是中年男人,在中国被称为家里的“顶梁柱”,在韩国和日本则是“核心人口”,按古训,尊老爱幼、事业有成,哪个品质都不能缺。而如今当亚洲在“加速跑”时,又有更多的难题向他们袭来:父母越来越长寿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越来越昂贵,而自己的养老金却看似不那么稳固,无论是福利较好的日韩,还是转型期间的中印越柬等国,亚洲中年人想摆脱“三明治”的日子,恐怕都还需时日。中国“三明治一代”比例最高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EIU)近日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在对中国大陆、日本、新加坡、韩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调查后发现,当地30到45岁的中年人中有1/5的人都面对同样的压力,即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照顾,而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越来越不容易。在受访的7000人中,多数已经结婚且有一到两个子女。有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变差。作为《经济学家》旗下的重要智库,EIU把亚洲中年人称为“三明治一代”。调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让亚洲“三明治一代”的积蓄变少。他们不得不更加发奋工作,却发现自己正逐步从中年迈向老年。而且,他们还必须面对一个尴尬的老龄化现状———父母和祖辈相比,明显更加长寿了。“为什么选择亚洲的中年人?”就这个问题,《环球时报》记者专门采访了EIU的主编戴维·赖恩。赖恩表示,亚洲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作为社会发展的中间分子,中日韩等地30至45岁的中年群体被关注也就不奇怪了。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大陆受访者中,“三明治一代”比例达到37%,而日本只有6%。对此,赖恩说,事实上中年人“三明治”现象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但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就显得格外突出。在这位经济学家看来,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是构成“三明治一代”的关键原因,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事业有成,而这种社会心态远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要重得多。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就造成中国的“三明治一代”比其他地方的同龄人压力要更大。中年人面对双重“养老”问题对于日本中年人“三明治一代”比例偏低,有分析人士认为,这除了日本有比较完善的福利保障措施外,也与最近一些年“晚婚化”、“非婚化”之风盛行有关。记者认识的一些年近40岁的日本男性至今未婚,而据日政府公布的育儿白皮书显示,同样有很多日本女性因为不愿意生活方式被改变而选择单身。随着日本高龄化和少子化趋势严重,家庭成员间的亲和感也开始疏远。前几年,中国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曾在日受到好评,大多数观众是对亲情冷漠感到失望的老人。 好几位日本百岁老人“神秘失踪”的消息最近让日本媒体感到震惊。被家人遗弃或死讯被隐匿等内幕曝光后,日本媒体惊呼:“世界第一的长寿大国根基动摇,日本为何如此堕落?”据了解,在日本山村,过去贫穷年代为了节省粮食曾有“弃老风俗”,一般老人在60岁之后会被扔到深山中孤独死去。但现在的情形是,一些中年人“瞒报老人死亡消息”仅仅是为了诈领老人的养老金补贴家用。对于日本中年一代来说,压力还不是来自“上有老,下有小”,因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经济一直持续低迷。庞大财政赤字让很多中年人担心自己年老时能否领到足够的养老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过去,依照韩国社会的儒家传统,一般都是大家庭制度,男娶女嫁,三世同堂。如果已娶妻的儿子自己提出分家,会被视为“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不肖行为,难以为家长和社会接受。但最近十多年来,韩国的家庭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老人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已经不愿和子女同住。因为韩国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比较完善,一般中年人只是每个月给老人一些零用钱。韩国中年人虽大多不需为“上有老”发愁,但绝大多数人要为“下有小”着急。主要原因是韩国的教育费比较高,特别是上各种课外培训班的费用太高,韩国人称之为“私教育费”。据韩国《京乡新闻》报道,韩国“私教育”支出居经合组织国家中的第一位。一位级别相当于中国处级干部的韩国公务员向记者抱怨说:“我赚的钱都送到孩子的课外培训班去了。”《经济学家》信息部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教育子女费用已成亚洲“三明治一代”最大投资。有58%的中年人说,教育投入往往要一直供给到孩子长到20多岁才算完。此外,今天韩国社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老人不为子女带孩子。这更加重了中年男性的负担,因为妻子一方多选择在家相夫教子。在韩国,中年人被称为“核心人口”,但近年来失业率有所增加,一个中年男性失业,就意味着一个家庭陷入困境。无怪乎韩国媒体说,“中年失业事关社会稳定”。现代印度人大多还保留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在印度,当记者告诉上门维修的人员必须在某个特定时间来家中才有人时,他们都会觉得很惊讶,这是因为印度家庭中至少有老人是常待在家里的,很少有家中没人的情况。目前,印度中年人生活压力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德里和孟买等大城市。记者去几个印度朋友家做客,他们都至少有两三个子女,闲聊中主人都提到了住房面积的需求相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