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nfbo作者:乌元春article美国财长突访北京引发热议 看好中美关系转暖/e3pmh22ph/e3pmt8os0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8日突访北京,会见了中国副总理王岐山。这次事先未被张扬的意外会面,令媒体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猜测再度白热化。虽然人民币可能更灵活和中国不可能让步的判断并存,但一致的观点是,这次会面是继中国领导人宣布参加国际核安全峰会以及美国推迟宣布是否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之后,中美关系趋于缓和的又一迹象。只是这些暖意都仍存在遭遇“倒春寒”的可能性。据知情人士8日晚证实,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当天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财政部长、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盖特纳。双方就美中经济关系与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即将于5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与经济对话相关的问题交换了看法。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猜测说,盖特纳预计会对王岐山说,中国经济将从人民币更为灵活的汇率中受益,届时他有可能列举的理由包括固定汇率会限制中国调控货币政策的能力,以及中国需要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等。华盛顿以内幕报道闻名的《尼尔森报道》披露说,盖特纳早在今年2月就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通电话,希望亲自前往北京劝说中国升值人民币,但中方反应相当冷淡,并称如果盖特纳执意前往,很可能会受到尴尬待遇,所以“最好别来”。这次盖特纳是在印度之行结束时突然做出造访北京的决定的。而之前他访印曾被媒体认为是争取印度支持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立场。他对北京的突访还造成了一个特别的局面,那就是同一时刻美国前后两任财长都在北京。美国前财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亨利·保尔森正在中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虽然美方刻意回避会谈可能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但盖特纳的身份还是令舆论锁定了这一话题。法新社8日称,盖特纳与王岐山的对话可能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焦点。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对彭博社表示,“这是盖特纳‘两步走’中的第二步。首先他推迟了(财政部的汇率)报告,现在他又带着橄榄枝去见北京的决策者。”渣打银行在上海的经济学家格林说,盖特纳在北京的讲话将会非常小心,既不让美国的批评者感到他对中国太软,同时也注意不干扰中国逐步改变汇率政策的步伐。“美国之音”中文网8日称,不少分析者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双方会谈或许是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前兆。一名对冲基金经理对彭博社表示,人民币可能在3个月之内出现重估。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更是在8日称,中国将在未来数日内宣布新的汇率政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有更大浮动。英国《金融时报》8日称,眼下的形势开始有点像2005年,当时的美国财长斯诺一再主张人民币应立刻采取灵活汇率,而中国果然在当年7月对人民币小幅升值,并允许人民币在一定交易区间内缓慢爬升。上述情景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重演。但华盛顿智囊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两人的会面可能是为不久将要召开的战略对话做铺垫,不会在汇率问题上有什么惊人突破。《纽约时报》称,持有同样观点的经济学家表示,盖特纳访问北京不会给中国的汇率政策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中国官员之前已表现出了不会屈于美国压力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信号。相对于中国会让步或不会让步的针锋相对,另一种观点较为中和。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巴黎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肯定需要做出改变,以避免成为世界公敌,但他不认为中国会让步很多,只会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渣打银行的格林对《纽约时报》表示,虽然在盖特纳访华后立即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极小,但中国应会在第二季度让人民币渐进升值,汇率变化也将更加灵活。与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争论同时存在的,是舆论关于中美关系走向积极的一致判断。“美国之音”中文网称,两人的会面被视为紧绷了一段时间的美中关系趋于缓和的又一个迹象。《纽约时报》认为,盖特纳此次访问是两国经济关系回暖的信号,访问在中国领导人赴美参加核安全峰会之前举行,说明两国的关系正走上正轨。《金融时报》称,专家大多乐见美国政府的外交努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前负责人埃斯瓦尔表示:“盖特纳这一步走得十分精明,缓解来自中国的压力,让双方有时间来解决本国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同一天,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中国‘同意’讨论对伊朗实施新制裁”,并被认为这是中美关系转暖的另一个积极信号。此前,中国副外长崔天凯表示,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会晤。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8日证实,本周,中国将与其他5国在纽约举行磋商,讨论寻求外交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以及有关各方提出的建议。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表示,中国“已经同意坐下来认真开始讨论”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法新社报道称,法国外长也认为,中方的这一表态是个“积极因素”,是个“好消息”。但姜瑜强调,中方始终认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最佳途径。不过,威胁中美关系真正回暖的因素似乎随时存在。据路透社7日报道,美国贸易副代表马兰提斯向华盛顿国际贸易协会表示,下周他将敦促中国撤销一项威胁到美国知识产权的“本土创新”政策。他说,针对中国政府以产品本土创新比例高低来决定其在政府采购中优先次序的做法,美国的制造商、电脑技术等其他领域的商业组织感到忧虑。 他没有提到向世贸组织起诉的可能性,但称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重点讨论此事,而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会议也是讨论此事的一个机会。▲(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管克江本报记者魏莱本报特约记者金鑫)责任编辑:乌元春12709472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709472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8日突访北京,会见了中国副总理王岐山。这次事先未被张扬的意外会面,令媒体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猜测再度白热化。虽然人民币可能更灵活和中国不可能让步的判断并存,但一致的观点是,这次会面是继中国领导人宣布参加国际核安全峰会以及美国推迟宣布是否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之后,中美关系趋于缓和的又一迹象。只是这些暖意都仍存在遭遇“倒春寒”的可能性。据知情人士8日晚证实,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当天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财政部长、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盖特纳。双方就美中经济关系与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即将于5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与经济对话相关的问题交换了看法。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猜测说,盖特纳预计会对王岐山说,中国经济将从人民币更为灵活的汇率中受益,届时他有可能列举的理由包括固定汇率会限制中国调控货币政策的能力,以及中国需要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等。华盛顿以内幕报道闻名的《尼尔森报道》披露说,盖特纳早在今年2月就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通电话,希望亲自前往北京劝说中国升值人民币,但中方反应相当冷淡,并称如果盖特纳执意前往,很可能会受到尴尬待遇,所以“最好别来”。这次盖特纳是在印度之行结束时突然做出造访北京的决定的。而之前他访印曾被媒体认为是争取印度支持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立场。他对北京的突访还造成了一个特别的局面,那就是同一时刻美国前后两任财长都在北京。美国前财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亨利·保尔森正在中国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虽然美方刻意回避会谈可能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但盖特纳的身份还是令舆论锁定了这一话题。法新社8日称,盖特纳与王岐山的对话可能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焦点。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对彭博社表示,“这是盖特纳‘两步走’中的第二步。首先他推迟了(财政部的汇率)报告,现在他又带着橄榄枝去见北京的决策者。”渣打银行在上海的经济学家格林说,盖特纳在北京的讲话将会非常小心,既不让美国的批评者感到他对中国太软,同时也注意不干扰中国逐步改变汇率政策的步伐。“美国之音”中文网8日称,不少分析者和经济学家都认为双方会谈或许是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前兆。一名对冲基金经理对彭博社表示,人民币可能在3个月之内出现重估。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更是在8日称,中国将在未来数日内宣布新的汇率政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有更大浮动。英国《金融时报》8日称,眼下的形势开始有点像2005年,当时的美国财长斯诺一再主张人民币应立刻采取灵活汇率,而中国果然在当年7月对人民币小幅升值,并允许人民币在一定交易区间内缓慢爬升。上述情景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重演。但华盛顿智囊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两人的会面可能是为不久将要召开的战略对话做铺垫,不会在汇率问题上有什么惊人突破。《纽约时报》称,持有同样观点的经济学家表示,盖特纳访问北京不会给中国的汇率政策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中国官员之前已表现出了不会屈于美国压力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信号。相对于中国会让步或不会让步的针锋相对,另一种观点较为中和。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巴黎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肯定需要做出改变,以避免成为世界公敌,但他不认为中国会让步很多,只会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渣打银行的格林对《纽约时报》表示,虽然在盖特纳访华后立即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极小,但中国应会在第二季度让人民币渐进升值,汇率变化也将更加灵活。与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争论同时存在的,是舆论关于中美关系走向积极的一致判断。“美国之音”中文网称,两人的会面被视为紧绷了一段时间的美中关系趋于缓和的又一个迹象。《纽约时报》认为,盖特纳此次访问是两国经济关系回暖的信号,访问在中国领导人赴美参加核安全峰会之前举行,说明两国的关系正走上正轨。《金融时报》称,专家大多乐见美国政府的外交努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前负责人埃斯瓦尔表示:“盖特纳这一步走得十分精明,缓解来自中国的压力,让双方有时间来解决本国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同一天,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中国‘同意’讨论对伊朗实施新制裁”,并被认为这是中美关系转暖的另一个积极信号。此前,中国副外长崔天凯表示,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会晤。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8日证实,本周,中国将与其他5国在纽约举行磋商,讨论寻求外交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以及有关各方提出的建议。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表示,中国“已经同意坐下来认真开始讨论”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法新社报道称,法国外长也认为,中方的这一表态是个“积极因素”,是个“好消息”。但姜瑜强调,中方始终认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最佳途径。不过,威胁中美关系真正回暖的因素似乎随时存在。据路透社7日报道,美国贸易副代表马兰提斯向华盛顿国际贸易协会表示,下周他将敦促中国撤销一项威胁到美国知识产权的“本土创新”政策。他说,针对中国政府以产品本土创新比例高低来决定其在政府采购中优先次序的做法,美国的制造商、电脑技术等其他领域的商业组织感到忧虑。 他没有提到向世贸组织起诉的可能性,但称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重点讨论此事,而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会议也是讨论此事的一个机会。▲(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管克江本报记者魏莱本报特约记者金鑫)责任编辑:乌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