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kDrP article柏林大空运奏响冷战序曲/e3pmh22ph/e3pmt8os01948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西方每天出动600架飞机运物资,成有史以来最大空运6月26日是“柏林大空运”60周年纪念日。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被美英法盟军和苏联分头管辖,柏林在苏联辖区内,但东西柏林分别由苏联和盟军占领。1948年,苏军突然切断西柏林的运输线,由此引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空运”。盟军在德国搭建“空中桥梁”1948年6月24日清晨,苏军突然封闭德国西部和西柏林之间的所有水陆交通,并禁止对柏林的三国占领区输送粮食和能源。这是苏联针对美国在欧洲发动的一系列冷战攻势,采取的反击措施。当时的西柏林尚未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根本不具备生产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但居住在这里的250万德国居民每天至少要消耗4500吨物资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好在苏军并没有封锁东德领空。24日晚上,当时美军驻欧指挥官克雷将军,打电话给驻西德空军司令李梅,问他是否能空运煤去柏林。李梅说:“空军能运送任何东西去柏林”。然后,克雷又打电话给柏林市长罗特,说他不能保证空运一定会成功,就算空运成功,市民还是会挨饿受冻。但市长表示,柏林将接受空运并坚持下去。26日,美军首架货机穿越东德领空,向西柏林空投食品、煤炭和其他重要民生物资。 很快,英国和法国也加入了空运行动。盟军正式搭建了一座“空中桥梁”。可仅有来自美、英、法三国的军用运输机,每天只能空运750吨物资。当了解到西柏林居民面临的艰难情况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将柏林空运视作一场政治斗争,而是当成一次人道救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纷纷派出运输机和机组人员参与柏林空运。每天250万人的大菜单对于空运,西柏林人很是高兴,好像看到天使降临。全体柏林百姓在罗特市长的带领下,不计酬劳地去停机坪卸货,修补跑道,以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兴建一座新机场。随着投入空运的飞机不断增加、新建机场的完善,盟军从西德各机场到西柏林的空中,5层飞行路线同时并用。每层飞行路线之间的距离,只有500英尺。柏林空运每天的空运量不断增加,1500吨、2000吨、4000吨、5000吨……粮食、布匹、药品、煤炭,某些机器设备,甚至发电厂所需的全部原料也是通过空运。英军还通过水上飞机降落到哈韦河和万湖来给西柏林居民提供物资。盟军为250万西柏林人定出了每人每天的供应量:400克面包、40克肉、30克油、40克糖、400克土豆泥、5克奶酪,以及一定数量的盐、鸡蛋和牛奶等。1949年4月16日,西柏林上空异常繁忙,盟军的所有运输机倾巢出动,被称之为“复活节阅兵”。当天空运量骤然突破了12840吨,创下了柏林空运中的一天最高空运量纪录。“糖果轰炸机”和“摇翅膀的叔叔”哈尔文森中尉是一名参与空运的美国飞行员。1948年的一天,他在柏林藤帕尔霍夫军用机场遇到一些孩子,很想送他们一点小礼物。但是他身上当时只有两支口香糖。哈佛尔森把口香糖分成若干小块,隔着铁丝网分给孩子们。虽然只是一小块口香糖,但是孩子们的喜悦和满足无法用言语形容。之后,他想出了一个独特的点子:将糖果包在手绢里系紧,在飞机快接近地面时,将一个个糖果包投向地面。好像一个个小降落伞似的糖果包受到孩子们的极大欢迎。为了让孩子们能从机场上空无数架飞机中辨认出自己,哈尔文森在每次投下糖果前都要将所驾驶飞机的翅膀摇晃几下。西柏林儿童由此亲切地称他为“摇翅膀叔叔”。一名叫梅塞德斯的7岁女孩,开始很怕飞机的轰隆巨响,但她仍和其他孩子一起等待从天而降的糖果,但每次都抢不到。于是女孩给哈尔文森写了个字条,请他把糖果直接投进她家后院。想不到,哈尔文森真的执行了这个“任务”。此后,有关“摇翅膀叔叔”的故事不胫而走。这个感人的故事激发了全美国儿童对西柏林儿童的同情,他们自发地为西柏林儿童收集、攒下了难以计数的各式糖果。1948年12月20日,为了让西柏林儿童能够过上一个快乐的圣诞节,盟军制定了一次代号为“圣诞老人”的特别空运任务,所有参加的运输机全都装满了募集自美国各地的糖果和玩具。在飞临西柏林机场上空时,整个机群的所有运输机全部做出了同样的动作:摇晃飞机翅膀。他们以这种方式共给西柏林孩子送去20多吨巧克力,口香糖和其他糖果。3分钟降落一架飞机1949年5月12日,世界航空史上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柏林大空运,随苏联和西方达成的协议而告终。在前后11个月的空运中,美、英、法等国总共出动高达27.8万多架次飞机。平均每天飞往西柏林的运输机有599架,即每3分钟降落一架飞机。累计运至西柏林的物资总重量高达232.6万多吨。由于飞行事故,盟军损失了7架运输机,共有39名英国人、31名美国人和8名德国人丧生。在柏林危机期间,苏联人承诺更好的生活条件,鼓励西柏林市民搬出西区。但只有不到两万人在危机中搬到东柏林去住。这段时间,双方剑拔弩张,但是都没开火。由于枪炮都没响,人们就给这场没有枪炮声的战争一个新名词叫“冷战”。欧美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柏林大空运”是冷战的序曲。▲12148721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148721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1948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西方每天出动600架飞机运物资,成有史以来最大空运6月26日是“柏林大空运”60周年纪念日。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被美英法盟军和苏联分头管辖,柏林在苏联辖区内,但东西柏林分别由苏联和盟军占领。1948年,苏军突然切断西柏林的运输线,由此引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空运”。盟军在德国搭建“空中桥梁”1948年6月24日清晨,苏军突然封闭德国西部和西柏林之间的所有水陆交通,并禁止对柏林的三国占领区输送粮食和能源。这是苏联针对美国在欧洲发动的一系列冷战攻势,采取的反击措施。当时的西柏林尚未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根本不具备生产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但居住在这里的250万德国居民每天至少要消耗4500吨物资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好在苏军并没有封锁东德领空。24日晚上,当时美军驻欧指挥官克雷将军,打电话给驻西德空军司令李梅,问他是否能空运煤去柏林。李梅说:“空军能运送任何东西去柏林”。然后,克雷又打电话给柏林市长罗特,说他不能保证空运一定会成功,就算空运成功,市民还是会挨饿受冻。但市长表示,柏林将接受空运并坚持下去。26日,美军首架货机穿越东德领空,向西柏林空投食品、煤炭和其他重要民生物资。 很快,英国和法国也加入了空运行动。盟军正式搭建了一座“空中桥梁”。可仅有来自美、英、法三国的军用运输机,每天只能空运750吨物资。当了解到西柏林居民面临的艰难情况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将柏林空运视作一场政治斗争,而是当成一次人道救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国纷纷派出运输机和机组人员参与柏林空运。每天250万人的大菜单对于空运,西柏林人很是高兴,好像看到天使降临。全体柏林百姓在罗特市长的带领下,不计酬劳地去停机坪卸货,修补跑道,以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兴建一座新机场。随着投入空运的飞机不断增加、新建机场的完善,盟军从西德各机场到西柏林的空中,5层飞行路线同时并用。每层飞行路线之间的距离,只有500英尺。柏林空运每天的空运量不断增加,1500吨、2000吨、4000吨、5000吨……粮食、布匹、药品、煤炭,某些机器设备,甚至发电厂所需的全部原料也是通过空运。英军还通过水上飞机降落到哈韦河和万湖来给西柏林居民提供物资。盟军为250万西柏林人定出了每人每天的供应量:400克面包、40克肉、30克油、40克糖、400克土豆泥、5克奶酪,以及一定数量的盐、鸡蛋和牛奶等。1949年4月16日,西柏林上空异常繁忙,盟军的所有运输机倾巢出动,被称之为“复活节阅兵”。当天空运量骤然突破了12840吨,创下了柏林空运中的一天最高空运量纪录。“糖果轰炸机”和“摇翅膀的叔叔”哈尔文森中尉是一名参与空运的美国飞行员。1948年的一天,他在柏林藤帕尔霍夫军用机场遇到一些孩子,很想送他们一点小礼物。但是他身上当时只有两支口香糖。哈佛尔森把口香糖分成若干小块,隔着铁丝网分给孩子们。虽然只是一小块口香糖,但是孩子们的喜悦和满足无法用言语形容。之后,他想出了一个独特的点子:将糖果包在手绢里系紧,在飞机快接近地面时,将一个个糖果包投向地面。好像一个个小降落伞似的糖果包受到孩子们的极大欢迎。为了让孩子们能从机场上空无数架飞机中辨认出自己,哈尔文森在每次投下糖果前都要将所驾驶飞机的翅膀摇晃几下。西柏林儿童由此亲切地称他为“摇翅膀叔叔”。一名叫梅塞德斯的7岁女孩,开始很怕飞机的轰隆巨响,但她仍和其他孩子一起等待从天而降的糖果,但每次都抢不到。于是女孩给哈尔文森写了个字条,请他把糖果直接投进她家后院。想不到,哈尔文森真的执行了这个“任务”。此后,有关“摇翅膀叔叔”的故事不胫而走。这个感人的故事激发了全美国儿童对西柏林儿童的同情,他们自发地为西柏林儿童收集、攒下了难以计数的各式糖果。1948年12月20日,为了让西柏林儿童能够过上一个快乐的圣诞节,盟军制定了一次代号为“圣诞老人”的特别空运任务,所有参加的运输机全都装满了募集自美国各地的糖果和玩具。在飞临西柏林机场上空时,整个机群的所有运输机全部做出了同样的动作:摇晃飞机翅膀。他们以这种方式共给西柏林孩子送去20多吨巧克力,口香糖和其他糖果。3分钟降落一架飞机1949年5月12日,世界航空史上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柏林大空运,随苏联和西方达成的协议而告终。在前后11个月的空运中,美、英、法等国总共出动高达27.8万多架次飞机。平均每天飞往西柏林的运输机有599架,即每3分钟降落一架飞机。累计运至西柏林的物资总重量高达232.6万多吨。由于飞行事故,盟军损失了7架运输机,共有39名英国人、31名美国人和8名德国人丧生。在柏林危机期间,苏联人承诺更好的生活条件,鼓励西柏林市民搬出西区。但只有不到两万人在危机中搬到东柏林去住。这段时间,双方剑拔弩张,但是都没开火。由于枪炮都没响,人们就给这场没有枪炮声的战争一个新名词叫“冷战”。欧美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柏林大空运”是冷战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