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uj5 world.huanqiu.comarticle高清:澳门灯红酒绿中沉淀着世界遗产/e3pmh22ph/e3pn61ka0澳门地标性建筑大三巴牌坊 于世文 摄澳门,位于我国版土最南端的一座小城,由珠江三角洲尖端半岛和氹仔、路环两小岛组成,虽经填海造地,总面积也仅有32.8平方公里,人口64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偏居一隅,名声在外。2015年末,重游澳门,品这座小城,它不仅以博彩业闻名遐迩,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风貌独特的城市,在灯红酒绿中沉淀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凭借旅游博彩业富甲一方。十多年没去澳门了,此次重游,参加澳门旅游局推出的“巴士精华游”,所见所闻,感觉澳门变化很大。南湾新填海区耸立着2001年建成的高338米的澳门旅游塔,当今世界10大观光塔之一;外港新填海区海岸线上呈现一片欧式建筑,那是2005年末建成的澳门渔人码头,它是澳门首个主题公园和仿欧美渔人码头的购物中心;附近还有2009年末建成、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澳门科学馆。视线转向酒店、娱乐场,澳门原来只有一座鸟笼式老葡京酒店,现在又添许多新酒店,如在蛋状钻石裙楼上挺立着44层莲花状主楼的新葡京酒店,再现威尼斯水乡特色的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以令人惊艳的艺术装饰著称的澳门美高梅酒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俯瞰全海景的澳门金沙娱乐场,这4座酒店居然都是2007年的杰作。还看到2001年建成的颇富现代风格的澳门银河酒店,2012年建成的采用拉斯维加斯顶级豪华设计的澳门喜来登金沙城中心酒店。多姿多彩的新建筑把回归祖国16年来的澳门特区装扮得分外妖娆,使其更显国际化都会的风范。“澳门向称‘赌埠’,博彩业已有150多年历史,早在1847年,澳门政府就颁令赌博业合法化。当今,澳门是与拉斯维加斯(美)、蒙地卡罗(摩洛哥)齐名的世界‘三大赌城’。澳门博彩业种类繁多,包括幸运博彩、赛马、赛狗、赛马车、彩票等,博彩业成为澳门的经济支柱之一。”巴士导游李女士说,澳门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形成了以幸运博彩业为主的多元化体系,且对博彩业实行“合法化、专营化”的特殊管制制度。多年来,博彩业不仅在旅游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目前澳门共有23家赌场、从业人员20万人,约占总人口1/3。澳门逐渐形成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为加强对博彩业管制并增强其竞争力,澳门特区立法会2001年通过了《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扩大博彩业专营权。2002年2月政府正式批出3个博彩业牌照,并在3-6月间,分别与“澳博”(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永利度假集团)及“银河”(银河娱乐场集团)签订了18-20年不等的合约,规定3家持牌公司均须依法向政府缴纳博彩税、溢价金及公共事业基金等,自此结束了40多年来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专营博彩业的历史。李导强调,博彩业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长期垄断经营后,增强了整体竞争力,使其收益占GDP的比重10年翻翻,由2002年的41.7%增至2012年的87.65%。澳门回归以来,特区政府约九成直接税收和六成财政收入均来自博彩业。由于博彩业的贡献,2013年澳门人均GDP达到91376美元,仅次于卢森堡、挪威、卡达尔,首超瑞士,成为全球第四富裕地区。澳门博彩业自身也逐步向休闲度假、酒店餐饮、旅游购物等多元化业务发展,酒店业还着力营造主题化、品牌化并调整营销策略。近悉,澳门金沙度假区等酒店,正以“春季大特价”、“星级大热卖”的折扣价格吸引游客。2014年,澳门入境游客逾3150万人次,是回归前700万人次的4.5倍;当年,在美国机构以经济表现排名的全球300个城市中,澳门跃居首位,成为全球经济表现最佳的城市。2014年,特区政府以补贴方式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让每位永久居民领到相当于1200美元的补贴,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社会富裕的成果。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闪亮名片。数百年来中西文化的交融为澳门添彩,它不仅是灯红酒绿的世界赌城,更是拥有丰富历史遗迹的文化名城。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城又添一张亮丽名片。澳门史称“濠镜澳”,原是东南沿海一座风情淳朴的小城。1553年,葡人登陆澳门并于1557年获得居住权、1887年葡人强行租借澳门,直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葡人自抵达澳门之日起,不仅在澳门经商,其政治、宗教活动颇为频繁,先后修建了炮台、教堂、官邸等拥有南欧风格的建筑,其中也吸收了许多中国古建筑的元素。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这片狭小空间相互交融,形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漫步澳门历史城区,多处古迹映入眼帘,撷其精华,略述一二。大三巴牌坊,澳门的地标性景点。登上68级台阶来到大三巴牌坊,它曾是史称“濠镜十景”之一的“三巴晓钟”、也是1992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的“三巴圣迹”,它是位于大三巴斜巷的圣保禄教堂前壁遗址,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的核心文物。为传教布道,葡人在澳建了很多教堂,而建造时代最久远、最美丽、最著名的就是圣保禄教堂,它是当时东亚最大的天主教堂,号称“东方梵蒂冈”。它初建于1580年,先后遭3次大火,于1602年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竣工,现在挺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后落成的部分,在370年前它就耗用3万两白银,可谓珍贵至极。在1835年遭遇的第三次火灾中,被烧的教堂仅剩这面前壁。由于“三巴”是葡文“圣保禄”(Sao Paulo)译音,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故被称“大三巴牌坊”。其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它共分5层,由上而下欣赏,顶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征着天父的召唤,第5层三角墙正中的鸽子铜像象征圣灵,周围由石刻日、月、星辰所环绕,象征着圣母童真怀孕刹那间的美景。第4层以耶稣雕像为中心,其两侧有象征其苦难救赎的浮雕,边沿有漂亮的弧形山墙。第3层雕塑丰富多彩,以中国牡丹和日本菊花环绕的圣母玛利亚雕像为中心,由内而外左右对称布有多组雕塑:6名身着白袍富有东方特色的奏乐修士石像,生命之泉与生命之树,附有“鬼是诱人为恶”中文的魔鬼浮雕与“圣母踏龙头”浮雕,葡式帆船与附有中文“念死无为罪”的骷髅浮雕,“球上之鸽”和交叉双箭与王冠雕塑,最外一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第2层由10根毛茛叶纹柱头装饰的科林斯柱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7朵玫瑰花浮雕,柱间除两棵棕榈树浮雕外,在对称的壁龛中有4位耶稣会圣人雕像。牌坊最下层有3个入口并有10根涡卷纹柱头装饰的爱奥尼式柱子支撑着墙面,正中门楣上有“MATER DEI”(天主之圣母)字样,两侧门楣上有耶稣会“HIS”(人类救主)的浮雕徽记。栩栩如生的牌坊雕塑表达着两重意义:下两层长方形内的雕塑,主要反映耶稣会宗徒及传教士传教的当世活动;上3层雕塑则表达基督教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的教义和圣母玛利亚的世界。澳门学者徐新先生说:“在那个年代的巴洛克建筑上,刻有中文字样的只有澳门圣保禄教堂”,“这一独特的以汉文解说雕像的现象本身,已显示出这一系列雕像与中国文化、宗教的渊源”。在大三巴牌坊丰富的雕塑中,既有中国狮子、牡丹,又有日本菊花、葡萄牙帆船,还蕴含了多国文化要素,成为东亚最早传播西方文化的平台、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今日大三巴牌坊虽已失去教堂功能,但仍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且与澳门人生活息息相关。其长台阶是天然座位,牌坊是浑然天成的绝好背景,这里成为不定期音乐会和大型演出的舞台,也是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绝佳地点。大炮台,中国最古老的西式炮台。从大三巴右行不远处就是大炮台。为防海盗及其它列强威胁,葡人在澳建造了大量炮台。柿山上的大炮台建于1617-1626年间,占地1万平方米,在不规则四边形炮台上可架设32门大炮,现在还有10余门巨型钢炮雄踞垛口。大炮台顶层花园绿草如茵,古树参天,中央屹立着建于1998年的澳门博物馆。站在炮台上可饱览全澳景色,新葡京酒店、澳门中银大厦清晰可见,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风光。李导说,此炮台设施完善,备有水池、军需库,当年充足的备品足可应付长达2年的包围;它和东望洋炮台等组成一道坚固防线。如今大炮台也是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议事亭前地,澳门开埠至今的城市中心。从大炮台下来迳直走到议事亭前地,澳门居民称它为“喷水池”,是民政总署大楼前一个三角形广场。黑白两色碎石铺就的波浪形地面、南欧情调的喷泉、周围矗立着色彩淡雅的欧式建筑,一派浓浓的南欧风情。广场一角的白色建筑是创立于1569年的亚洲最古老的慈善救助机构所在地,故称“仁慈堂”,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就是“仁慈堂”开办的。其两层大楼建于18世纪中叶,上有三角楣,整体为亮丽白色;1905年加建了底层拱廊、上层拱窗及窗台状的镂石栏杆,最后形成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附近还有建于1587年的“玫瑰堂”,它是葡人供奉玫瑰圣母的教堂,浅黄色墙壁、绿色门窗、精致的图案与壁柱,淡雅、和谐与柔美,许多游人在此留影。妈祖阁,供奉道教女仙的古老庙宇。多种宗教在澳门这片狭小空间里共存。我们在澳门南端妈阁山南麓观赏了澳门八景之一的“妈祖紫烟”,即澳门妈祖庙古迹。它由“神山第一”殿、弘仁殿、观音阁及正觉禅林所组成,枕山面海、绿树掩映、绮丽清幽,初建于明弘治元年,已有500多年历史。庙内供奉着道教女仙妈祖,相传她能消灾解难,是渔民的保护神。李导说,每年在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之日,这里香火鼎盛,紫烟缭绕,宛若仙境。葡人初登上澳门时,不知此风景优美的半岛是何地,指着妈祖阁向人询问,当地人说这是妈阁。葡人以为此岛就叫妈阁,于是便以葡文称澳门为MACAU,这就是澳门洋名的来历。普济禅院,敬奉佛教神灵的古老禅院。夕阳西下,从妈祖阁到美副将大马路游览普济禅院,它是与妈祖阁、莲峰庙并称的澳门三大古刹之一,是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有明清南方庙宇特色的禅院。它建于明末,有近400年历史。禅院巍峨壮丽,前有大雄宝殿,中有长寿佛殿,后有观音殿;三进圣殿分别供奉着丈八金身的三宝佛像、长寿佛、观音大士及十八罗汉。李导说,这里曾为反清复明志士和粤省文人雅士聚居地,还是清道光24年(1844年)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签署地和《中法五口通商条例》草拟地。站在古老禅院,悲史浮现,阵痛涌上心头;幸有置于后花园的禅碑亭,可警示国人勿忘那段沉痛历史。2005年7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非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9届大会上宣布“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历史城区囊括教堂、庙宇、剧院、中式住宅及园林等22处历史建筑和8个广场,总计30处珍贵文物。城区拥有我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那里是中葡居民合力营造的生活社区,呈现出400多年来澳门中西文化互融、多元共存的文化景观。澳门历史城区的多彩文化和相互尊重与借鉴的不同生活习惯,正是澳门文化的精髓所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这样描述:澳门是一个繁华兴盛的港口,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从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就处于葡萄牙统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历史城区保留着葡萄牙和中国风格的古老街道、住宅、教堂和公共建筑,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建筑和技术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城区还保留了一座堡垒和一座中国最古老的灯塔。这里是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也是近代西方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是在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基础上,东西方交流最早且持续沟通的见证。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澳门历史城区“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西式建筑遗产,它们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它们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揭示了向西方传播中国宗教的历史渊源。澳门历史城区也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是极具特色的中国历史城区。它是中西生活社区的有序组合,从历史到今天,这个社区都是中西居民不同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典范。”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令世人看到沧桑、繁华的澳门,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的澳门。今日澳门遵照“明确价值,保护优先,科学展示,完美传世”的原则,正在精心保护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在适度发展多元经济,奋力将澳门建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想一睹现代与历史交融、赌场与教堂同在、耶稣与妈祖并存、美景与美食共享,赶快去澳门,MACAU会令你惊喜!(冯霄/文 于世文/摄)澳门街头吸人眼球的推销员 于世文 摄澳门三大古庙之一普济禅院 于世文 摄摆满各种猪柳的手信店 于世文 摄矗立于南湾繁华地带的新葡京酒店和澳门中银大厦 于世文 摄建于1587年的玫瑰堂 于世文 摄葡萄牙人于1553年登录澳门的码头之一。 于世文 摄人头攒动的澳门老街 于世文 摄耸立在南湾新填海区的澳门旅游塔 于世文 摄炫丽的澳门夜景 于世文 摄屹立于大炮台中央的澳门博物馆 于世文 摄澳门新景观——渔人码头 于世文 摄站在炮台山上远眺珠江口及拱北风光 于世文 摄装修一新的老葡京酒店 于世文 摄从大炮台饱览澳门景色 于世文 摄大三巴牌坊石阶下的雕塑 于世文 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澳门金沙娱乐场 于世文多门钢炮雄踞大炮台垛口 于世文 摄换个角度观赏澳门旅游塔 于世文 摄洁白雅致的仁慈堂 于世文 摄炮台山下传教士利玛窦铜像 于世文 摄普济禅院对游客微笑的“弥勒尊佛”像 于世文 摄澳门议事亭前地的游客 于世文 摄迎着朝阳来到渔人码头的第一批游客 于世文 摄游客在大炮台观景拍照 于世文 摄在大三巴牌坊前拍照的游客 于世文 摄站在炮台山上观景,新葡京酒店、澳门中银大厦清晰可见 于世文 摄置于普济禅院的大型佛鼎 于世文 摄澳门渔人码头的商店及会展中心 于世文 摄澳门繁华的步行街——板樟堂街 于世文 摄澳门街头的葡萄牙早期航海家奥维士雕像澳门葡京娱乐场 于世文 摄澳门街头迎接新年的光影节装饰 于世文 摄澳门普济禅院两尊天王佛像 于世文 摄1457768816000责编:千帆人民网-国际频道145776881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澳门地标性建筑大三巴牌坊 于世文 摄澳门,位于我国版土最南端的一座小城,由珠江三角洲尖端半岛和氹仔、路环两小岛组成,虽经填海造地,总面积也仅有32.8平方公里,人口64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偏居一隅,名声在外。2015年末,重游澳门,品这座小城,它不仅以博彩业闻名遐迩,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风貌独特的城市,在灯红酒绿中沉淀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凭借旅游博彩业富甲一方。十多年没去澳门了,此次重游,参加澳门旅游局推出的“巴士精华游”,所见所闻,感觉澳门变化很大。南湾新填海区耸立着2001年建成的高338米的澳门旅游塔,当今世界10大观光塔之一;外港新填海区海岸线上呈现一片欧式建筑,那是2005年末建成的澳门渔人码头,它是澳门首个主题公园和仿欧美渔人码头的购物中心;附近还有2009年末建成、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澳门科学馆。视线转向酒店、娱乐场,澳门原来只有一座鸟笼式老葡京酒店,现在又添许多新酒店,如在蛋状钻石裙楼上挺立着44层莲花状主楼的新葡京酒店,再现威尼斯水乡特色的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以令人惊艳的艺术装饰著称的澳门美高梅酒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俯瞰全海景的澳门金沙娱乐场,这4座酒店居然都是2007年的杰作。还看到2001年建成的颇富现代风格的澳门银河酒店,2012年建成的采用拉斯维加斯顶级豪华设计的澳门喜来登金沙城中心酒店。多姿多彩的新建筑把回归祖国16年来的澳门特区装扮得分外妖娆,使其更显国际化都会的风范。“澳门向称‘赌埠’,博彩业已有150多年历史,早在1847年,澳门政府就颁令赌博业合法化。当今,澳门是与拉斯维加斯(美)、蒙地卡罗(摩洛哥)齐名的世界‘三大赌城’。澳门博彩业种类繁多,包括幸运博彩、赛马、赛狗、赛马车、彩票等,博彩业成为澳门的经济支柱之一。”巴士导游李女士说,澳门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形成了以幸运博彩业为主的多元化体系,且对博彩业实行“合法化、专营化”的特殊管制制度。多年来,博彩业不仅在旅游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目前澳门共有23家赌场、从业人员20万人,约占总人口1/3。澳门逐渐形成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为加强对博彩业管制并增强其竞争力,澳门特区立法会2001年通过了《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扩大博彩业专营权。2002年2月政府正式批出3个博彩业牌照,并在3-6月间,分别与“澳博”(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永利度假集团)及“银河”(银河娱乐场集团)签订了18-20年不等的合约,规定3家持牌公司均须依法向政府缴纳博彩税、溢价金及公共事业基金等,自此结束了40多年来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专营博彩业的历史。李导强调,博彩业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长期垄断经营后,增强了整体竞争力,使其收益占GDP的比重10年翻翻,由2002年的41.7%增至2012年的87.65%。澳门回归以来,特区政府约九成直接税收和六成财政收入均来自博彩业。由于博彩业的贡献,2013年澳门人均GDP达到91376美元,仅次于卢森堡、挪威、卡达尔,首超瑞士,成为全球第四富裕地区。澳门博彩业自身也逐步向休闲度假、酒店餐饮、旅游购物等多元化业务发展,酒店业还着力营造主题化、品牌化并调整营销策略。近悉,澳门金沙度假区等酒店,正以“春季大特价”、“星级大热卖”的折扣价格吸引游客。2014年,澳门入境游客逾3150万人次,是回归前700万人次的4.5倍;当年,在美国机构以经济表现排名的全球300个城市中,澳门跃居首位,成为全球经济表现最佳的城市。2014年,特区政府以补贴方式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让每位永久居民领到相当于1200美元的补贴,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社会富裕的成果。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闪亮名片。数百年来中西文化的交融为澳门添彩,它不仅是灯红酒绿的世界赌城,更是拥有丰富历史遗迹的文化名城。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城又添一张亮丽名片。澳门史称“濠镜澳”,原是东南沿海一座风情淳朴的小城。1553年,葡人登陆澳门并于1557年获得居住权、1887年葡人强行租借澳门,直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葡人自抵达澳门之日起,不仅在澳门经商,其政治、宗教活动颇为频繁,先后修建了炮台、教堂、官邸等拥有南欧风格的建筑,其中也吸收了许多中国古建筑的元素。4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这片狭小空间相互交融,形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漫步澳门历史城区,多处古迹映入眼帘,撷其精华,略述一二。大三巴牌坊,澳门的地标性景点。登上68级台阶来到大三巴牌坊,它曾是史称“濠镜十景”之一的“三巴晓钟”、也是1992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的“三巴圣迹”,它是位于大三巴斜巷的圣保禄教堂前壁遗址,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的核心文物。为传教布道,葡人在澳建了很多教堂,而建造时代最久远、最美丽、最著名的就是圣保禄教堂,它是当时东亚最大的天主教堂,号称“东方梵蒂冈”。它初建于1580年,先后遭3次大火,于1602年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竣工,现在挺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后落成的部分,在370年前它就耗用3万两白银,可谓珍贵至极。在1835年遭遇的第三次火灾中,被烧的教堂仅剩这面前壁。由于“三巴”是葡文“圣保禄”(Sao Paulo)译音,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故被称“大三巴牌坊”。其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它共分5层,由上而下欣赏,顶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征着天父的召唤,第5层三角墙正中的鸽子铜像象征圣灵,周围由石刻日、月、星辰所环绕,象征着圣母童真怀孕刹那间的美景。第4层以耶稣雕像为中心,其两侧有象征其苦难救赎的浮雕,边沿有漂亮的弧形山墙。第3层雕塑丰富多彩,以中国牡丹和日本菊花环绕的圣母玛利亚雕像为中心,由内而外左右对称布有多组雕塑:6名身着白袍富有东方特色的奏乐修士石像,生命之泉与生命之树,附有“鬼是诱人为恶”中文的魔鬼浮雕与“圣母踏龙头”浮雕,葡式帆船与附有中文“念死无为罪”的骷髅浮雕,“球上之鸽”和交叉双箭与王冠雕塑,最外一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第2层由10根毛茛叶纹柱头装饰的科林斯柱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7朵玫瑰花浮雕,柱间除两棵棕榈树浮雕外,在对称的壁龛中有4位耶稣会圣人雕像。牌坊最下层有3个入口并有10根涡卷纹柱头装饰的爱奥尼式柱子支撑着墙面,正中门楣上有“MATER DEI”(天主之圣母)字样,两侧门楣上有耶稣会“HIS”(人类救主)的浮雕徽记。栩栩如生的牌坊雕塑表达着两重意义:下两层长方形内的雕塑,主要反映耶稣会宗徒及传教士传教的当世活动;上3层雕塑则表达基督教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的教义和圣母玛利亚的世界。澳门学者徐新先生说:“在那个年代的巴洛克建筑上,刻有中文字样的只有澳门圣保禄教堂”,“这一独特的以汉文解说雕像的现象本身,已显示出这一系列雕像与中国文化、宗教的渊源”。在大三巴牌坊丰富的雕塑中,既有中国狮子、牡丹,又有日本菊花、葡萄牙帆船,还蕴含了多国文化要素,成为东亚最早传播西方文化的平台、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今日大三巴牌坊虽已失去教堂功能,但仍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且与澳门人生活息息相关。其长台阶是天然座位,牌坊是浑然天成的绝好背景,这里成为不定期音乐会和大型演出的舞台,也是新人拍摄婚纱照的绝佳地点。大炮台,中国最古老的西式炮台。从大三巴右行不远处就是大炮台。为防海盗及其它列强威胁,葡人在澳建造了大量炮台。柿山上的大炮台建于1617-1626年间,占地1万平方米,在不规则四边形炮台上可架设32门大炮,现在还有10余门巨型钢炮雄踞垛口。大炮台顶层花园绿草如茵,古树参天,中央屹立着建于1998年的澳门博物馆。站在炮台上可饱览全澳景色,新葡京酒店、澳门中银大厦清晰可见,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风光。李导说,此炮台设施完善,备有水池、军需库,当年充足的备品足可应付长达2年的包围;它和东望洋炮台等组成一道坚固防线。如今大炮台也是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议事亭前地,澳门开埠至今的城市中心。从大炮台下来迳直走到议事亭前地,澳门居民称它为“喷水池”,是民政总署大楼前一个三角形广场。黑白两色碎石铺就的波浪形地面、南欧情调的喷泉、周围矗立着色彩淡雅的欧式建筑,一派浓浓的南欧风情。广场一角的白色建筑是创立于1569年的亚洲最古老的慈善救助机构所在地,故称“仁慈堂”,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就是“仁慈堂”开办的。其两层大楼建于18世纪中叶,上有三角楣,整体为亮丽白色;1905年加建了底层拱廊、上层拱窗及窗台状的镂石栏杆,最后形成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附近还有建于1587年的“玫瑰堂”,它是葡人供奉玫瑰圣母的教堂,浅黄色墙壁、绿色门窗、精致的图案与壁柱,淡雅、和谐与柔美,许多游人在此留影。妈祖阁,供奉道教女仙的古老庙宇。多种宗教在澳门这片狭小空间里共存。我们在澳门南端妈阁山南麓观赏了澳门八景之一的“妈祖紫烟”,即澳门妈祖庙古迹。它由“神山第一”殿、弘仁殿、观音阁及正觉禅林所组成,枕山面海、绿树掩映、绮丽清幽,初建于明弘治元年,已有500多年历史。庙内供奉着道教女仙妈祖,相传她能消灾解难,是渔民的保护神。李导说,每年在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之日,这里香火鼎盛,紫烟缭绕,宛若仙境。葡人初登上澳门时,不知此风景优美的半岛是何地,指着妈祖阁向人询问,当地人说这是妈阁。葡人以为此岛就叫妈阁,于是便以葡文称澳门为MACAU,这就是澳门洋名的来历。普济禅院,敬奉佛教神灵的古老禅院。夕阳西下,从妈祖阁到美副将大马路游览普济禅院,它是与妈祖阁、莲峰庙并称的澳门三大古刹之一,是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有明清南方庙宇特色的禅院。它建于明末,有近400年历史。禅院巍峨壮丽,前有大雄宝殿,中有长寿佛殿,后有观音殿;三进圣殿分别供奉着丈八金身的三宝佛像、长寿佛、观音大士及十八罗汉。李导说,这里曾为反清复明志士和粤省文人雅士聚居地,还是清道光24年(1844年)中美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签署地和《中法五口通商条例》草拟地。站在古老禅院,悲史浮现,阵痛涌上心头;幸有置于后花园的禅碑亭,可警示国人勿忘那段沉痛历史。2005年7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非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9届大会上宣布“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历史城区囊括教堂、庙宇、剧院、中式住宅及园林等22处历史建筑和8个广场,总计30处珍贵文物。城区拥有我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那里是中葡居民合力营造的生活社区,呈现出400多年来澳门中西文化互融、多元共存的文化景观。澳门历史城区的多彩文化和相互尊重与借鉴的不同生活习惯,正是澳门文化的精髓所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这样描述:澳门是一个繁华兴盛的港口,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从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就处于葡萄牙统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历史城区保留着葡萄牙和中国风格的古老街道、住宅、教堂和公共建筑,见证了东西方美学、文化、建筑和技术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城区还保留了一座堡垒和一座中国最古老的灯塔。这里是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也是近代西方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是在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基础上,东西方交流最早且持续沟通的见证。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澳门历史城区“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西式建筑遗产,它们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它们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揭示了向西方传播中国宗教的历史渊源。澳门历史城区也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是极具特色的中国历史城区。它是中西生活社区的有序组合,从历史到今天,这个社区都是中西居民不同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典范。”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令世人看到沧桑、繁华的澳门,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的澳门。今日澳门遵照“明确价值,保护优先,科学展示,完美传世”的原则,正在精心保护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在适度发展多元经济,奋力将澳门建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想一睹现代与历史交融、赌场与教堂同在、耶稣与妈祖并存、美景与美食共享,赶快去澳门,MACAU会令你惊喜!(冯霄/文 于世文/摄)澳门街头吸人眼球的推销员 于世文 摄澳门三大古庙之一普济禅院 于世文 摄摆满各种猪柳的手信店 于世文 摄矗立于南湾繁华地带的新葡京酒店和澳门中银大厦 于世文 摄建于1587年的玫瑰堂 于世文 摄葡萄牙人于1553年登录澳门的码头之一。 于世文 摄人头攒动的澳门老街 于世文 摄耸立在南湾新填海区的澳门旅游塔 于世文 摄炫丽的澳门夜景 于世文 摄屹立于大炮台中央的澳门博物馆 于世文 摄澳门新景观——渔人码头 于世文 摄站在炮台山上远眺珠江口及拱北风光 于世文 摄装修一新的老葡京酒店 于世文 摄从大炮台饱览澳门景色 于世文 摄大三巴牌坊石阶下的雕塑 于世文 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澳门金沙娱乐场 于世文多门钢炮雄踞大炮台垛口 于世文 摄换个角度观赏澳门旅游塔 于世文 摄洁白雅致的仁慈堂 于世文 摄炮台山下传教士利玛窦铜像 于世文 摄普济禅院对游客微笑的“弥勒尊佛”像 于世文 摄澳门议事亭前地的游客 于世文 摄迎着朝阳来到渔人码头的第一批游客 于世文 摄游客在大炮台观景拍照 于世文 摄在大三巴牌坊前拍照的游客 于世文 摄站在炮台山上观景,新葡京酒店、澳门中银大厦清晰可见 于世文 摄置于普济禅院的大型佛鼎 于世文 摄澳门渔人码头的商店及会展中心 于世文 摄澳门繁华的步行街——板樟堂街 于世文 摄澳门街头的葡萄牙早期航海家奥维士雕像澳门葡京娱乐场 于世文 摄澳门街头迎接新年的光影节装饰 于世文 摄澳门普济禅院两尊天王佛像 于世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