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UQb world.huanqiu.comarticle美国绿卡的诱惑:一路向北的古巴人/e3pmh22ph/e3pn61ka0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 破破烂烂的海绵垫,没有床单,铺在地上就是床。37个临时安置点内人挤人,每个安置点中,一两百号人只能和衣而眠……在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边境,八九千名古巴移民已滞留了50来天。他们曾怀揣的“美国梦”,变成眼前的一场人道主义危机。2016年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个明媚的开端。他们终于能踏上中美洲五国和墨西哥设立的“特别通道”,期望自此一路向北,朝着美国绿卡进发。只是,前路不会平坦。【“干脚湿脚”的末班车与充满磨难的北上旅程】在美古关系“破冰”的当下,成千上万的古巴人为了赶上美国“干脚湿脚”移民政策的末班车,踏上一条充满磨难之路。 他们先是飞往美洲大陆上唯一对其免签的厄瓜多尔,然后一路向北,企盼穿越哥伦比亚和中美洲七国的热带丛林,从墨西哥踏入美国得克萨斯州,摇身变成美国居民。所谓“干脚湿脚”政策,即根据美国《古巴难民调整法案》,如果一名古巴人成功横渡佛罗里达海峡,踏入美国领土,就属于“干脚”,自动获得“政治避难”资格,一年后可得到美国绿卡,将来还可能有美国国籍;但如果这个人在海上被美方拦截,哪怕是已到桥墩下,只要双脚没上岸,就属于“湿脚”,将被遣返回古巴。佛罗里达海峡风高浪急,多少古巴偷渡客在这条不归路上丧生鱼腹。加上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直升机的严密巡查,穿过佛罗里达海峡“干脚”上岸美国的概率不高。自从厄瓜多尔将美洲大陆的大门向古巴人敞开,更多古巴移民选择了穿越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中美洲和墨西哥的曲折繁复路线。据古巴海关边检办公室统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有约3.1万名古巴人离境前往美国,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0%。其中,大约2.3万人从美洲大陆跨越美墨边境前往美国。古巴距离美国最南端的基韦斯特仅151公里,但从厄瓜多尔一路北上,辗转至美墨边境,全程大约7700公里。一路上,古巴移民要穿越哥伦比亚与巴拿马边境原始的深山密林,通过贩毒集团和各路武装盘踞的危险地带。这条旅程从一开始就遍布艰难险阻,充斥着欺骗、敲诈、暴力、流弹和绑架危险。【一场人道主义危机与中美洲的争吵】这条充满磨难的古巴移民“北上”之路,引发了一场国际人道主义危机。这要从去年11月10日,哥斯达黎加警方捣毁一个人口走私跨国团伙说起。这一团伙向取道哥斯达黎加的古巴移民,收取7000美元至1.5万美元的偷渡费。团伙被捣毁后,大量古巴人失去蛇头为其接头,困在哥斯达黎加与南部邻国巴拿马的边境,短短三天就聚集了上千人。11月13日,哥移民局决定给这些人签发为期7天的特殊过境签证。但是,11月15日,哥斯达黎加北部邻国尼加拉瓜对古巴移民关闭边境,派军队把守边境口岸。如今,大约50天过去,滞留在哥尼边境的古巴移民已累积至8000人,另有约1000名古巴人滞留在哥巴边境。临时安置点人满为患,有人则开始在边境乞讨,也有人求助于尼加拉瓜蛇头。向蛇头缴纳大约1200美元后,他们中少数人穿过尼加拉瓜抵达了洪都拉斯,继续向北之路。但更多人在暗夜中被蛇头抛弃荒野,或翻山越岭12小时、抵达尼首都马那瓜后,被军警抓住,驱逐回哥斯达黎加。为解决这场愈演愈烈的人道主义危机,移民路线沿途的中美洲各国外长多次会晤,但总是难以达成共识。继尼加拉瓜之后,危地马拉和伯利兹相继向古巴移民关闭大门。这件事险些让中美洲国家之间闹翻。去年12月在萨尔瓦多举行的第48届中美洲一体化体系首脑会议上,因为尼、危、伯三国不肯合作,哥斯达黎加宣布从政治层面退出中美洲一体化体系,仅保留经贸和技术等层面的沟通。不久后,受限于接纳能力,哥斯达黎加停止向古巴移民签发过境签证。在多方呼吁下,12月28日,中美洲各国官员在危地马拉会晤并达成一致,出炉“试点计划”,决定让古巴移民搭乘飞机越过尼加拉瓜,在萨尔瓦多降落,再经由陆路穿越危地马拉,前往美墨边境。机票和大巴等费用由移民自行承担。哥斯达黎加总统发言人毛里西奥·埃雷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终取得的成果,是为那些古巴移民找到一种安全、合法、有尊严、人道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旅途。”【“干脚湿脚”实为“夺命无影脚”?】面对目前滞留在哥斯达黎加境内的约8000名古巴移民,航空公司的运力十分有限。“试点计划”技术层面的细节还有待商榷,能否解决危机仍存未知。12月29日,哥外长曼努埃尔·冈萨雷斯与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众议员凯·格兰杰会晤。格兰杰是到哥尼边境了解移民困境的得克萨斯州代表。冈萨雷斯在会晤后说,“试点计划”只是权宜之计,远非长久的解决办法。实际上,早在11月27日,即尼加拉瓜对古巴移民关闭边境两天后,古巴外交部就发布声明说,这些古巴移民均为合法离境,只因希望前往美国,而变成人口走私犯罪团伙的受害者,古巴政府一直在与相关国家政府接触,以期尽快找到保障古巴公民利益的合适解决办法。声明说,合法离境的古巴公民只要愿意,可以随时返回古巴。古巴外交部在声明中再次强调,美国“干脚湿脚”政策才是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这一政策与美古关系现今发展形势不相符,两国本有义务保障移民行为合法、安全和有序。中美洲多家媒体也认为,“干脚湿脚”政策怂恿了极其危险的偷渡,只要这个政策依然存在,冒死偷渡、走私人口等各种问题都不会停止一名偷渡至美国佛罗里达并生活了近20年的古巴人告诉记者,如今给他再多的钱,他也决不愿意再横渡佛罗里达海峡一次。根据估算,大约有20%至50%的偷渡客在横渡佛罗里达海峡时丧生。这究竟是“干脚湿脚”,还是“夺命无影脚”?而今,从厄瓜多尔一路向北、辗转7700公里至美墨边境的那些古巴人,又在承受着另一种苦难。不少人敦促美国尽快考虑取缔“干脚湿脚”政策,不要将古巴人的生命安全置于极度危险中,不要让古巴人的人格尊严埋没于偷渡旅途中。(记者党琦、王沛发自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新华国际客户端独家报道)1451984946000责编:千帆新华网145198494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 破破烂烂的海绵垫,没有床单,铺在地上就是床。37个临时安置点内人挤人,每个安置点中,一两百号人只能和衣而眠……在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边境,八九千名古巴移民已滞留了50来天。他们曾怀揣的“美国梦”,变成眼前的一场人道主义危机。2016年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个明媚的开端。他们终于能踏上中美洲五国和墨西哥设立的“特别通道”,期望自此一路向北,朝着美国绿卡进发。只是,前路不会平坦。【“干脚湿脚”的末班车与充满磨难的北上旅程】在美古关系“破冰”的当下,成千上万的古巴人为了赶上美国“干脚湿脚”移民政策的末班车,踏上一条充满磨难之路。 他们先是飞往美洲大陆上唯一对其免签的厄瓜多尔,然后一路向北,企盼穿越哥伦比亚和中美洲七国的热带丛林,从墨西哥踏入美国得克萨斯州,摇身变成美国居民。所谓“干脚湿脚”政策,即根据美国《古巴难民调整法案》,如果一名古巴人成功横渡佛罗里达海峡,踏入美国领土,就属于“干脚”,自动获得“政治避难”资格,一年后可得到美国绿卡,将来还可能有美国国籍;但如果这个人在海上被美方拦截,哪怕是已到桥墩下,只要双脚没上岸,就属于“湿脚”,将被遣返回古巴。佛罗里达海峡风高浪急,多少古巴偷渡客在这条不归路上丧生鱼腹。加上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直升机的严密巡查,穿过佛罗里达海峡“干脚”上岸美国的概率不高。自从厄瓜多尔将美洲大陆的大门向古巴人敞开,更多古巴移民选择了穿越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中美洲和墨西哥的曲折繁复路线。据古巴海关边检办公室统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有约3.1万名古巴人离境前往美国,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0%。其中,大约2.3万人从美洲大陆跨越美墨边境前往美国。古巴距离美国最南端的基韦斯特仅151公里,但从厄瓜多尔一路北上,辗转至美墨边境,全程大约7700公里。一路上,古巴移民要穿越哥伦比亚与巴拿马边境原始的深山密林,通过贩毒集团和各路武装盘踞的危险地带。这条旅程从一开始就遍布艰难险阻,充斥着欺骗、敲诈、暴力、流弹和绑架危险。【一场人道主义危机与中美洲的争吵】这条充满磨难的古巴移民“北上”之路,引发了一场国际人道主义危机。这要从去年11月10日,哥斯达黎加警方捣毁一个人口走私跨国团伙说起。这一团伙向取道哥斯达黎加的古巴移民,收取7000美元至1.5万美元的偷渡费。团伙被捣毁后,大量古巴人失去蛇头为其接头,困在哥斯达黎加与南部邻国巴拿马的边境,短短三天就聚集了上千人。11月13日,哥移民局决定给这些人签发为期7天的特殊过境签证。但是,11月15日,哥斯达黎加北部邻国尼加拉瓜对古巴移民关闭边境,派军队把守边境口岸。如今,大约50天过去,滞留在哥尼边境的古巴移民已累积至8000人,另有约1000名古巴人滞留在哥巴边境。临时安置点人满为患,有人则开始在边境乞讨,也有人求助于尼加拉瓜蛇头。向蛇头缴纳大约1200美元后,他们中少数人穿过尼加拉瓜抵达了洪都拉斯,继续向北之路。但更多人在暗夜中被蛇头抛弃荒野,或翻山越岭12小时、抵达尼首都马那瓜后,被军警抓住,驱逐回哥斯达黎加。为解决这场愈演愈烈的人道主义危机,移民路线沿途的中美洲各国外长多次会晤,但总是难以达成共识。继尼加拉瓜之后,危地马拉和伯利兹相继向古巴移民关闭大门。这件事险些让中美洲国家之间闹翻。去年12月在萨尔瓦多举行的第48届中美洲一体化体系首脑会议上,因为尼、危、伯三国不肯合作,哥斯达黎加宣布从政治层面退出中美洲一体化体系,仅保留经贸和技术等层面的沟通。不久后,受限于接纳能力,哥斯达黎加停止向古巴移民签发过境签证。在多方呼吁下,12月28日,中美洲各国官员在危地马拉会晤并达成一致,出炉“试点计划”,决定让古巴移民搭乘飞机越过尼加拉瓜,在萨尔瓦多降落,再经由陆路穿越危地马拉,前往美墨边境。机票和大巴等费用由移民自行承担。哥斯达黎加总统发言人毛里西奥·埃雷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终取得的成果,是为那些古巴移民找到一种安全、合法、有尊严、人道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旅途。”【“干脚湿脚”实为“夺命无影脚”?】面对目前滞留在哥斯达黎加境内的约8000名古巴移民,航空公司的运力十分有限。“试点计划”技术层面的细节还有待商榷,能否解决危机仍存未知。12月29日,哥外长曼努埃尔·冈萨雷斯与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众议员凯·格兰杰会晤。格兰杰是到哥尼边境了解移民困境的得克萨斯州代表。冈萨雷斯在会晤后说,“试点计划”只是权宜之计,远非长久的解决办法。实际上,早在11月27日,即尼加拉瓜对古巴移民关闭边境两天后,古巴外交部就发布声明说,这些古巴移民均为合法离境,只因希望前往美国,而变成人口走私犯罪团伙的受害者,古巴政府一直在与相关国家政府接触,以期尽快找到保障古巴公民利益的合适解决办法。声明说,合法离境的古巴公民只要愿意,可以随时返回古巴。古巴外交部在声明中再次强调,美国“干脚湿脚”政策才是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这一政策与美古关系现今发展形势不相符,两国本有义务保障移民行为合法、安全和有序。中美洲多家媒体也认为,“干脚湿脚”政策怂恿了极其危险的偷渡,只要这个政策依然存在,冒死偷渡、走私人口等各种问题都不会停止一名偷渡至美国佛罗里达并生活了近20年的古巴人告诉记者,如今给他再多的钱,他也决不愿意再横渡佛罗里达海峡一次。根据估算,大约有20%至50%的偷渡客在横渡佛罗里达海峡时丧生。这究竟是“干脚湿脚”,还是“夺命无影脚”?而今,从厄瓜多尔一路向北、辗转7700公里至美墨边境的那些古巴人,又在承受着另一种苦难。不少人敦促美国尽快考虑取缔“干脚湿脚”政策,不要将古巴人的生命安全置于极度危险中,不要让古巴人的人格尊严埋没于偷渡旅途中。(记者党琦、王沛发自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新华国际客户端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