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P0iR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国"9·3"阅兵是世界的事儿/e3pmh22ph/e3pn61ka0【为何中国阅兵是世界的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两个主战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遗憾的是,中国抗战开辟的东方主战场的贡献和作用,在许多时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让我们用数据说话:中国全面抗战长达8年,局部抗战则长达14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总数达3500多万。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伤亡和损失超出了任何一个参战的国家。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举办“9.3”阅兵,不仅是纪念自己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中国阅兵既是自己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是国家大事,更是国际大事。【为何中国阅兵邀请外国人?】目前49个国家已确认将应邀出席纪念活动,其中有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还有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 中国阅兵邀请这么多外国人来、这么多外国人愿意来,是因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和世界共同赢得的胜利,纪念活动自然应该具有国际性。更何况,创造和平未来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期许,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自然应该隆重纪念战争胜利,共同传递和平理念。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进入缅甸,与英军协同作战,打乱了日军的南线作战计划;1945年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也是盟军在亚洲大陆的最早反攻。它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交通线,也从战略上给印缅战区和太平洋地区的盟军以巨大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从多方面支持朝鲜人民,帮助朝鲜抵抗力量成长壮大;中国还积极支持越南独立运动,帮助培训了大批青年骨干,并努力居间协调,促成了越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是共同的战争创伤的经历、共同的反思历史的感触、共同的和平发展的意愿、共同的开创未来的责任,让中国和世界,在9.3这一天,通过阅兵这样的庄严仪式,携手走在一起。【纪念日阅兵是国际惯例吗?】在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是一种国际惯例。二战结束后,苏联、英国、法国、美国等同盟国都分别举行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四国还在柏林联合举行了胜利阅兵。苏联以及之后的俄罗斯多次在胜利日举行阅兵。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都以不同形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有的组织各种纪念活动,有的举行阅兵式。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阅兵式有数十起之多。二战结束后,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并法定全国放假一天。苏联解体后,各独联体共和国也沿袭了这一惯例。今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6月6日,法国举行诺曼底登陆70周年国际纪念仪式,期间举行了阅兵式。阅兵式后,大批演员进行了表演,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重要历史场景。【为何有人对中国阅兵说三道四?】既然中国阅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既有自身价值,又有世界意义,还是国际惯例,为什么还有人说三道四?这是因为,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对中国发展眼红心慌,不时制造“崩溃论”“责任论”恶意诋毁和中伤中国;有些人怀揣一己之私,自身图谋不可示人,却不时制造“威胁论”蓄意抹黑和嫁祸中国,以遮蔽视听。这次,又有人拿中国举行“9·3”阅兵说事儿,说什么中国在“秀肌肉”炫耀武力威吓他人,说什么谁来谁不来反映他们对中国阅兵的态度,说什么来的人级别高低显示出中国与一些国家关系亲疏远。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样的时间节点和氛围下,这些人制造不和谐声音,手段拙劣,格局狭隘。对于这些,中国和世界都看得清楚,并泰然处之。正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记者田帆、闫珺岩,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1441001324000责编:千帆新华网1441001324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为何中国阅兵是世界的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两个主战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遗憾的是,中国抗战开辟的东方主战场的贡献和作用,在许多时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让我们用数据说话:中国全面抗战长达8年,局部抗战则长达14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总数达3500多万。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伤亡和损失超出了任何一个参战的国家。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举办“9.3”阅兵,不仅是纪念自己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此,中国阅兵既是自己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是国家大事,更是国际大事。【为何中国阅兵邀请外国人?】目前49个国家已确认将应邀出席纪念活动,其中有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还有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 中国阅兵邀请这么多外国人来、这么多外国人愿意来,是因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和世界共同赢得的胜利,纪念活动自然应该具有国际性。更何况,创造和平未来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期许,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自然应该隆重纪念战争胜利,共同传递和平理念。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进入缅甸,与英军协同作战,打乱了日军的南线作战计划;1945年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也是盟军在亚洲大陆的最早反攻。它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交通线,也从战略上给印缅战区和太平洋地区的盟军以巨大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从多方面支持朝鲜人民,帮助朝鲜抵抗力量成长壮大;中国还积极支持越南独立运动,帮助培训了大批青年骨干,并努力居间协调,促成了越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是共同的战争创伤的经历、共同的反思历史的感触、共同的和平发展的意愿、共同的开创未来的责任,让中国和世界,在9.3这一天,通过阅兵这样的庄严仪式,携手走在一起。【纪念日阅兵是国际惯例吗?】在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是一种国际惯例。二战结束后,苏联、英国、法国、美国等同盟国都分别举行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四国还在柏林联合举行了胜利阅兵。苏联以及之后的俄罗斯多次在胜利日举行阅兵。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都以不同形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有的组织各种纪念活动,有的举行阅兵式。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阅兵式有数十起之多。二战结束后,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并法定全国放假一天。苏联解体后,各独联体共和国也沿袭了这一惯例。今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6月6日,法国举行诺曼底登陆70周年国际纪念仪式,期间举行了阅兵式。阅兵式后,大批演员进行了表演,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重要历史场景。【为何有人对中国阅兵说三道四?】既然中国阅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既有自身价值,又有世界意义,还是国际惯例,为什么还有人说三道四?这是因为,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对中国发展眼红心慌,不时制造“崩溃论”“责任论”恶意诋毁和中伤中国;有些人怀揣一己之私,自身图谋不可示人,却不时制造“威胁论”蓄意抹黑和嫁祸中国,以遮蔽视听。这次,又有人拿中国举行“9·3”阅兵说事儿,说什么中国在“秀肌肉”炫耀武力威吓他人,说什么谁来谁不来反映他们对中国阅兵的态度,说什么来的人级别高低显示出中国与一些国家关系亲疏远。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样的时间节点和氛围下,这些人制造不和谐声音,手段拙劣,格局狭隘。对于这些,中国和世界都看得清楚,并泰然处之。正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记者田帆、闫珺岩,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