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NzqM作者:谢武world.huanqiu.comarticleE-8C系统飞机将重组 新作战平台或使其如虎添翼/e3pmh22ph/e3pn61ka0E-8C“联合星”系统资料图据《国际飞行》网7月13日报道,美空军将在8月底或9月初决定进入E-8C“联合星”飞机重组项目第一阶段的主承包商。目前,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牵头的团队都在等待结果。为了实施项目的前期开发,美空军最多挑选3支团队,这意味着有一至两家承包商很有可能将错失第一阶段合同。E-8C:美现代空地一体战争中的“神经中枢”E-8C“联合星系统”全称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或Joint STARS)。E-8C“联合星系统”是美国空军和陆军的联合研制项目,是美军现代空地一体战的重要装备,对监视军事冲突和突发事件中的地面情况,控制空地联合作战都具有重要作用,堪称空中与地面之间的神经中枢。E-8C“联合星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防区外空地监视飞机,其也像E-3A预警机那样装有高性能雷达及其它先进设备,但该机所监控的对象并不是空中目标,而主要用于对付地面目标。E-8C“联合星系统”可在防区外对敌地面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分类,并将实时信息通过保密数据网络传递给美空军和陆军指挥所。整个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主要由载机、机载系统和地面站系统组成,用于全天候对地面静止或活动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到250公里左右。 E-8C“联合星系统”是在美陆军“防区外目标捕获系统”(Stand-off Target Acquistion System)和空军“铺路机”(Pave Mover)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防区外目标捕获系统”是美国陆军直升机使用的一种机载雷达系统,用来快速、连续、大区域地监视地面活动目标;“铺路机”系统是美国空军使用的一种机载雷达系统,用来监视、探测和攻击陆军前沿部队纵深地带的敌方的面活动目标。为节省投资及尽快研制出能满足空地一体战需要的指挥、控制和通信(C3)系统,美国防部长办公室于1982年5月决定将上述两个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1985年,美陆、空军联合投资15.5亿美元,开始合作研制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主承包商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前两架原型机的载机是用两架二手的波音707飞机改装而成的,称为E-8A,其翻新费用为4000万美元。经试验后定型的生产型称为E-8C“联合星系统”。E-8C的全天候一体化作战能力“可圈可点”E-8C“联合星系统”飞机上共有17个系统操作员和1个领航/自卫操作员,此外还有驾驶飞机的4名机组人员。机载系统主要有雷达设备、天线、高速处理机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等。E-8C“联合星系统”雷达设备采用的是APY-3相控阵雷达系统。通过信号分析处理,“联合星系统”可区分出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的运动。通过对地面小范围的监视可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成像显示更加清晰。因此,E-8C“联合星系统”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分类、跟踪和瞄准,同时,还可准确地判断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了解其作战行动的意图。E-8C飞机既能在很宽的范围内监视战场情况,也能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搜索,还可应地面指挥员的请求对某个目标重点搜索或自动跟踪选定的目标。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监视,使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固定目标指示模式(SAR/FTI),这种模式能以100米的分辨率每隔35秒对160×18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一次搜索,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E-8C飞机的前机身下部有一个12米长的独木舟形雷达天线罩,里面装有一付APY-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该雷达天线可从飞机的任意一侧对战场进行监视,其纵深距离可达250公里左右。在平面方位采用电子扫描,扫描范围可达到±60度;而在俯仰方向则采用机械扫描,可为“联合星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和战斗控制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操作人员可向飞机、导弹或火炮发出指令,进行火力支援。据报道,由于E-8C飞机飞得远,飞得高,续航时间又长,且雷达探测距离大,因此它可以在敌火力范围之外活动。单架飞机飞行8小时,其覆盖面积可达到10万平方公里左右。E-8C“联合星系统”的处理机是该系统的神经中枢,处理机的速度达到每秒60亿次,可迅速显示并更新地图、雷达数据及各种指示符号等。除控制雷达外,它还可对航空部队和远程导弹部队进行有效指挥。“联合星系统”采用保密的数据链和话音通信来分配和交换信息,其最重要的数据链是既保密又抗干扰的监视与控制数据链,用于将机上的数据传给机动的陆军地面站。同时,地面站对战场情报的要求也通过这一数据链传输到E-8C飞机上。E-8C飞机还装有“塔康”导航及TADIL/Link16数据通信设备,可与E-3预警机进行联系,获得其它装备所探测到的信息。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有保密语音和数据链到陆军地面指挥和通信站,并且到空军指挥中心。E-8C发挥战场监视与指挥功能游刃有余由于机载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系统能满足指挥官各种不同需要。E-8飞机由战术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地面指挥官如有特殊需求可通过地面站直接与E-8飞机联系,机上的部分控制台也将由陆军人员操作。该机既可监视整个战场的情况,也可根据地面指挥官的要求集中监视某一小块区域,甚至是某个运动或静止目标。通过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E-8C飞机可满足长时间的滞空需要,经空中加油能连续飞行21小时,从而为作战部队提供可靠而有效的情报支援。在未来战场上,E-8C飞机在远离前沿的友军一侧空中飞行,居高临下地同时对前沿和敌方纵深两个地域的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获得的目标数据将为一体化作战提供支援。E-8C飞机对雷达获得的原始数据处理后,将目标的方位、速度等数据通过JTIDS终端传送给担负前沿及纵深空中拦截任务的F-15和F-16战斗机,引导空地导弹攻击目标。如F-15的导航系统根据E-8C飞机提供的数据可建立起一个时-空坐标,提示飞行员在正确的时刻和地点发动攻击。空军隐身巡航导弹也将使用E-8C飞机提供的数据制导。原始数据可通过监视控制数据网传至地面站,经处理后再送到战术指挥中心,引导地面机动部队,包括前沿攻击直升机部队和炮兵部队,对敌装甲目标发起攻击。陆军使用E-8C飞机目标数据的基本配套武器系统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E-8飞机还具有直接引导飞机和导弹攻击目标的能力,如果在攻击飞机和导弹上安装专用数据接收设备,则整个攻击过程无需人为干预。E-8飞机将成为管理未来一体化战场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显示,可为指挥官提供完整的战场景况,使之对敌人在前沿地域的进攻规模、兵力部署以及纵深第二梯队的推进情况了如指掌。例如,处理后的目标数据迭加上储存在计算机中地图信息,然后显示出来,可供指挥官掌握敌方第二梯队的推进方向、速度及沿途地形、道路情况,推断遭遇地点,选择可供利用的山脉、桥梁等屏障阻止敌行动。利用E-8飞机,指挥官还可及时掌握敌方装甲部队在战斗中的受损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次发动进攻。由于空军和陆军几乎是同时获得同样的战场景况和目标数据,从而能共同设计他们的一体化战场,提高协同作战能力。E-8C飞机替代计划将使其作战“如虎添翼”E-8C“联合星”系统的载机是老式波音707飞机,机长46.6米,机高12.9米,翼展44.4米;动力装置为4台JT-3D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最大载容量40.3吨,最大燃油重量70吨,最大起飞重量152.4吨,实用升限为12600米,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1010千米,续航时间为11小时,如进行空中加油则可在空中停留20小时。为了解决载机老化问题,美空军欲采购17架新型“联合星”飞机,计划于2030年开始投入使用,取代由波音707客机改装的现役机队。美空军称,即使错过为期16个月的风险降低阶段,竞争者仍有希望角逐最终阶段合同。在原型机生产方面,美空军希望原型机具备试飞能力。美空军E-8C“联合星”平台给出的询价截止日期为6月9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上月在巴黎航空展分别公布了各自的工业界团队,但波音公司未公布团队。在谈及理由时,波音公司称,目前已公布的大部分团队并不排除跟其他团队合作,可能会随着美空军的最终需求而改变。波音公司计划将波音737-700BBJ1客机作为E-8C系统新载机的设计基础。该机结合了波音737-700客机机身与737-800客机机翼,相比于现役的波音707飞机,可提供最大的起飞重量,其航程更远,机舱也更加宽敞。波音公司称,737-700客机能够满足甚至已超过美空军提出的所有初始需求,同时,由于有研制P-8A巡逻机和多种机载雷达早期预警与控制飞机的经验,波音公司称已掌握了集成JSTARS系统的正确方法。空军在2016年预算继续资助E-8C“联合星”更新,但根据预算,在大约一年内,对后续机型并不积极,而是正在寻求使用经济的陆基监视平台和更商业化的飞机平台来实现指挥、控制来替换老化的E-8C。按原来的计划,将在2017年开始工程实施、制造和发展阶段,在2022年具备初始运作能力,2016年预算建议则强调集成风险,将初始运作能力的时间设定在2023年。计划要求为在2025到2026财年逐步淘汰E-8机队提供资金。空军已经开始报废E-8C的测试台来削减费用。(窦豆/谢武)1437354897000责编:千帆中国网1437354897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E-8C“联合星”系统资料图据《国际飞行》网7月13日报道,美空军将在8月底或9月初决定进入E-8C“联合星”飞机重组项目第一阶段的主承包商。目前,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牵头的团队都在等待结果。为了实施项目的前期开发,美空军最多挑选3支团队,这意味着有一至两家承包商很有可能将错失第一阶段合同。E-8C:美现代空地一体战争中的“神经中枢”E-8C“联合星系统”全称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或Joint STARS)。E-8C“联合星系统”是美国空军和陆军的联合研制项目,是美军现代空地一体战的重要装备,对监视军事冲突和突发事件中的地面情况,控制空地联合作战都具有重要作用,堪称空中与地面之间的神经中枢。E-8C“联合星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防区外空地监视飞机,其也像E-3A预警机那样装有高性能雷达及其它先进设备,但该机所监控的对象并不是空中目标,而主要用于对付地面目标。E-8C“联合星系统”可在防区外对敌地面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分类,并将实时信息通过保密数据网络传递给美空军和陆军指挥所。整个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主要由载机、机载系统和地面站系统组成,用于全天候对地面静止或活动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到250公里左右。 E-8C“联合星系统”是在美陆军“防区外目标捕获系统”(Stand-off Target Acquistion System)和空军“铺路机”(Pave Mover)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防区外目标捕获系统”是美国陆军直升机使用的一种机载雷达系统,用来快速、连续、大区域地监视地面活动目标;“铺路机”系统是美国空军使用的一种机载雷达系统,用来监视、探测和攻击陆军前沿部队纵深地带的敌方的面活动目标。为节省投资及尽快研制出能满足空地一体战需要的指挥、控制和通信(C3)系统,美国防部长办公室于1982年5月决定将上述两个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1985年,美陆、空军联合投资15.5亿美元,开始合作研制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主承包商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前两架原型机的载机是用两架二手的波音707飞机改装而成的,称为E-8A,其翻新费用为4000万美元。经试验后定型的生产型称为E-8C“联合星系统”。E-8C的全天候一体化作战能力“可圈可点”E-8C“联合星系统”飞机上共有17个系统操作员和1个领航/自卫操作员,此外还有驾驶飞机的4名机组人员。机载系统主要有雷达设备、天线、高速处理机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等。E-8C“联合星系统”雷达设备采用的是APY-3相控阵雷达系统。通过信号分析处理,“联合星系统”可区分出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的运动。通过对地面小范围的监视可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成像显示更加清晰。因此,E-8C“联合星系统”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分类、跟踪和瞄准,同时,还可准确地判断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了解其作战行动的意图。E-8C飞机既能在很宽的范围内监视战场情况,也能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搜索,还可应地面指挥员的请求对某个目标重点搜索或自动跟踪选定的目标。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监视,使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固定目标指示模式(SAR/FTI),这种模式能以100米的分辨率每隔35秒对160×18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一次搜索,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E-8C飞机的前机身下部有一个12米长的独木舟形雷达天线罩,里面装有一付APY-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该雷达天线可从飞机的任意一侧对战场进行监视,其纵深距离可达250公里左右。在平面方位采用电子扫描,扫描范围可达到±60度;而在俯仰方向则采用机械扫描,可为“联合星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和战斗控制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操作人员可向飞机、导弹或火炮发出指令,进行火力支援。据报道,由于E-8C飞机飞得远,飞得高,续航时间又长,且雷达探测距离大,因此它可以在敌火力范围之外活动。单架飞机飞行8小时,其覆盖面积可达到10万平方公里左右。E-8C“联合星系统”的处理机是该系统的神经中枢,处理机的速度达到每秒60亿次,可迅速显示并更新地图、雷达数据及各种指示符号等。除控制雷达外,它还可对航空部队和远程导弹部队进行有效指挥。“联合星系统”采用保密的数据链和话音通信来分配和交换信息,其最重要的数据链是既保密又抗干扰的监视与控制数据链,用于将机上的数据传给机动的陆军地面站。同时,地面站对战场情报的要求也通过这一数据链传输到E-8C飞机上。E-8C飞机还装有“塔康”导航及TADIL/Link16数据通信设备,可与E-3预警机进行联系,获得其它装备所探测到的信息。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有保密语音和数据链到陆军地面指挥和通信站,并且到空军指挥中心。E-8C发挥战场监视与指挥功能游刃有余由于机载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系统能满足指挥官各种不同需要。E-8飞机由战术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地面指挥官如有特殊需求可通过地面站直接与E-8飞机联系,机上的部分控制台也将由陆军人员操作。该机既可监视整个战场的情况,也可根据地面指挥官的要求集中监视某一小块区域,甚至是某个运动或静止目标。通过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E-8C飞机可满足长时间的滞空需要,经空中加油能连续飞行21小时,从而为作战部队提供可靠而有效的情报支援。在未来战场上,E-8C飞机在远离前沿的友军一侧空中飞行,居高临下地同时对前沿和敌方纵深两个地域的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获得的目标数据将为一体化作战提供支援。E-8C飞机对雷达获得的原始数据处理后,将目标的方位、速度等数据通过JTIDS终端传送给担负前沿及纵深空中拦截任务的F-15和F-16战斗机,引导空地导弹攻击目标。如F-15的导航系统根据E-8C飞机提供的数据可建立起一个时-空坐标,提示飞行员在正确的时刻和地点发动攻击。空军隐身巡航导弹也将使用E-8C飞机提供的数据制导。原始数据可通过监视控制数据网传至地面站,经处理后再送到战术指挥中心,引导地面机动部队,包括前沿攻击直升机部队和炮兵部队,对敌装甲目标发起攻击。陆军使用E-8C飞机目标数据的基本配套武器系统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E-8飞机还具有直接引导飞机和导弹攻击目标的能力,如果在攻击飞机和导弹上安装专用数据接收设备,则整个攻击过程无需人为干预。E-8飞机将成为管理未来一体化战场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显示,可为指挥官提供完整的战场景况,使之对敌人在前沿地域的进攻规模、兵力部署以及纵深第二梯队的推进情况了如指掌。例如,处理后的目标数据迭加上储存在计算机中地图信息,然后显示出来,可供指挥官掌握敌方第二梯队的推进方向、速度及沿途地形、道路情况,推断遭遇地点,选择可供利用的山脉、桥梁等屏障阻止敌行动。利用E-8飞机,指挥官还可及时掌握敌方装甲部队在战斗中的受损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次发动进攻。由于空军和陆军几乎是同时获得同样的战场景况和目标数据,从而能共同设计他们的一体化战场,提高协同作战能力。E-8C飞机替代计划将使其作战“如虎添翼”E-8C“联合星”系统的载机是老式波音707飞机,机长46.6米,机高12.9米,翼展44.4米;动力装置为4台JT-3D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最大载容量40.3吨,最大燃油重量70吨,最大起飞重量152.4吨,实用升限为12600米,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1010千米,续航时间为11小时,如进行空中加油则可在空中停留20小时。为了解决载机老化问题,美空军欲采购17架新型“联合星”飞机,计划于2030年开始投入使用,取代由波音707客机改装的现役机队。美空军称,即使错过为期16个月的风险降低阶段,竞争者仍有希望角逐最终阶段合同。在原型机生产方面,美空军希望原型机具备试飞能力。美空军E-8C“联合星”平台给出的询价截止日期为6月9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上月在巴黎航空展分别公布了各自的工业界团队,但波音公司未公布团队。在谈及理由时,波音公司称,目前已公布的大部分团队并不排除跟其他团队合作,可能会随着美空军的最终需求而改变。波音公司计划将波音737-700BBJ1客机作为E-8C系统新载机的设计基础。该机结合了波音737-700客机机身与737-800客机机翼,相比于现役的波音707飞机,可提供最大的起飞重量,其航程更远,机舱也更加宽敞。波音公司称,737-700客机能够满足甚至已超过美空军提出的所有初始需求,同时,由于有研制P-8A巡逻机和多种机载雷达早期预警与控制飞机的经验,波音公司称已掌握了集成JSTARS系统的正确方法。空军在2016年预算继续资助E-8C“联合星”更新,但根据预算,在大约一年内,对后续机型并不积极,而是正在寻求使用经济的陆基监视平台和更商业化的飞机平台来实现指挥、控制来替换老化的E-8C。按原来的计划,将在2017年开始工程实施、制造和发展阶段,在2022年具备初始运作能力,2016年预算建议则强调集成风险,将初始运作能力的时间设定在2023年。计划要求为在2025到2026财年逐步淘汰E-8机队提供资金。空军已经开始报废E-8C的测试台来削减费用。(窦豆/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