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IkzS world.huanqiu.comarticle原标题:1934年3月1日溥仪就任"满洲国"皇帝 与四妻子不曾有夫妻生活/e3pmh22ph/e3pn61ka0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导演下,溥仪在长春“称帝”。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满洲国”首都新京郊外的杏花村摄下了溥仪的登极大典。傅仪身穿清朝皇帝的龙袍,举行即位的“郊祭仪式”。关东军与傅仪对用何种方式举行皇帝即位大典的想法大相径庭。关东军承认傅仪是“满洲国皇帝”而不是“大清国皇帝”,因此要溥仪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而不是清帝的龙袍。因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决定溥仪先穿龙袍举行登极告天礼,再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在“勤民楼”举行即位典礼。东北的3月仍然寒风凛冽。 大风翻弄着溥仪身上的龙袍,在临时用土堆起来的“天坛”上,溥仪庄严地举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向天帝禀报自己已即皇帝之位。从这一天始,溥仪不再被称“执政”,圆了他的“皇帝”之梦。即日起,“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年号“康德”。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 并与出任“满洲帝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肯换文,表示当场予以承认。揭秘“末代皇帝”溥仪的真实婚姻生活袁世凯曾想把女儿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联姻一直是政治人物笼络对手、羁縻部属的惯用手法。袁世凯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1900年,段祺瑞原配病故,袁世凯便把自己的养女张佩蘅许给了段祺瑞。民国成立后,段祺瑞留守中枢掌管军务,而冯国璋则率部南下镇压“二次革命”。1913年底,冯国璋攻陷南京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成为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袁世凯最担心手握重兵的冯国璋尾大不掉,便竭尽笼络之能事,恰好冯的原配去世,袁大总统便将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女家庭教师周道如介绍给冯国璋。 “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有了帝制自为的居心。为获得副总统黎元洪的支持,他又玩起“和亲”的老把戏,提出与黎家换亲,以黎之女黎绍芳嫁袁的九子袁克久,以袁之女嫁黎元洪长子黎绍基。黎元洪夫人对此极不情愿,后经众人一再劝解,黎夫人虽勉强同意女儿的婚事,但却坚决不同意袁世凯女儿嫁进黎家:“袁世凯的女儿要做我的媳妇,我这个婆婆吃不消。”黎绍芳和袁克久订婚时年龄很小,长大后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曾找父亲商量退婚,却遭黎元洪坚决拒绝。绍芳由此长期郁郁寡欢,后来竟然发展成精神疾病。黎元洪与夫人去世后,黎绍芳和袁克久结婚,婚后仅一年多,袁克久就纳了妾,黎绍芳则被送进疯人院。据袁静雪回忆,袁世凯甚至还想把她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她说:“父亲向清室提出以后,有一天,大哥向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三妹,我把你送到宫里去当娘娘好不好?’我听了大为不满,哭闹起来,一直闹到我父亲的面前。”袁世凯为女儿提亲时,已经是民国年间了,他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想借此缓和一下与清室的矛盾。这件事情最后没了下文,据袁静雪分析,可能是“清室不肯‘俯就’,也可能是由于我的积极反抗”。(据《法制日报》)溥仪谈婚姻:我和四个妻子都不曾有夫妻生活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最终文秀在天津跟我离了婚,一九五三年在北京去世。但我见到他哥哥时,还是说过我对不起她。娶婉容,那是在相片上画了个圈儿,由此与她结了缘也结了怨!后来她惨死在狱中。以后娶谭玉玲,我对她很满意,但被日本人害死了。我虽然先后正式结婚三次,娶过四个妻子,但都不曾有过爱情和夫妻生活。她们是我房子中的摆设,是名义夫妻。她们的遭遇都悲惨可怜,都是牺牲品!最后结婚的李淑贤,是个医务工作者,同情我,也了解我,可是我年岁大了,不能尽丈夫的义务了。我对不起她呀!”杜聿明说:“你是妨人精,妨老婆,看看你连连妨死了几个?”溥仪说:“我命不好,运气也坏。”杜聿明说:“你当了皇上还运气不好?还要当什么才算好?”皇帝说:“就是当了皇上才倒霉的呀!三岁,不懂事的孩子就被人耍弄,当木头人玩了……多苦哇!”皇帝又说,“我娶的李玉琴是东北人,大葱嘴,辣椒心,好厉害呀!”杜聿明说:“这话可不对,沈醉娶的也是东北人,人家可是个贤慧善良人哪!要不你们看看这伙人,就数沈醉身体精神都好,看沈醉笑的,眼睛都小了,哈……”沈醉说:“本来我眼睛就不大。不过我老婆是个不错的人,我很满意,很感谢她……”。话题转向我,都问我如何嫁给吴祖光的。我说:“这可说来话长了。”我像讲故事一样一样地说给他们听。这天正是下雨停工,正好我们闲聊天,看管我们的人也停工不干活,找地方去玩儿了。大伙都津津有味地听我讲。皇帝听直了眼,好像很不理解。杜聿明说:“老溥,你不能理解,一个人的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有时是生命的支柱哇!我的老伴跟我出生入死,共患难,这么多年了,我的一群孩子都是她亲自培养起来……”沈醉说:“老溥,你在那封建时代的特殊地位,你的婚姻史是多么不幸呀!用看相片的方式成婚,这就是荒唐!你十六岁就娶婉容为后,娶文秀为妃,可都是加重了你的悲剧!”皇帝听呆了,情绪也随着低沉了。我看皇帝这时内心一定很痛苦,说:“不说这些过去的历史悲剧了,婉容是个才女、美人,人人知道。死得悲惨,也人人惋惜!也不能让皇帝负责任,照说皇帝也是受害的人,他终身不能和妻子成为真正夫妻,也是封建历史造成的。”大家都很沉闷,还是叫我说怎么样和祖光见面,怎么结婚的。我说:“我的婚姻是我自选的。也是我当面谈定的。是我先向他提出:我们结婚你愿意吗?”皇帝好奇地说:“吴祖光怎么说?”我说:“他说:我得考虑考虑。这可真把我气坏了!”皇帝听呆了,说:“为什么?”我说:“大概因为他没想到,没有精神准备吧。”皇帝说:“真想不到。”我说:“我也想不到他这么回答我。”(据新华网)溥仪对谭玉龄怀有真挚感情:随身携带其头发和相片1937年,31岁的溥仪与17岁的谭玉龄结婚。溥仪此举,起初是为了报复“皇后”婉容,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谭玉龄以其年轻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温婉、对溥仪体贴备至,深深感动了溥仪。尤其是溥仪受了日本人的气后拿她出气,甚至动手,她也从不动怒,反而想方设法哄溥仪消气,久而久之,溥仪对她产生了真挚的情感。然而好景不长,5年后,22岁的谭玉龄香消玉殒。据《民国旧报集萃》载,1942年8月,谭玉龄偶然患病,经中医诊治未见起色,于是由日本医生诊治,不料第二天悄然离世了。溥仪认为她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日本人总想在溥仪身边安插耳目,让他娶日本女子,谭玉龄一直是个障碍。加上谭玉龄有反日情绪,早已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谭玉龄死后,溥仪陷入沉痛的思念之中,连续多日寝食难安。为了纪念亡妻,他将谭玉龄的头发剪下一绺,又剪下四个指甲,与她的四寸相片放在一起包好,一直带在身边。想念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1956年12月末,溥仪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向溥仪提出离婚。尽管溥仪对她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在落难之际由对方提出离婚,作为一位昔日的皇帝,溥仪的心情可想而知。事后,他取出一直带在身边的谭玉龄的相片,双手捧着,久久凝视。眼睛累了,擦擦眼镜片再看,拂拂相片又看;然后拿起谭玉龄的头发和指甲,无限眷恋,不胜哀叹。溥仪率众臣登坛祭天登极时的“满洲帝国”皇帝溥仪“满洲帝国”皇后婉容“满洲帝国”皇宫溥仪(前排左五)与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前排左六)等人合影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21-962007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934年3月1日溥仪就任"满洲国"皇帝与四妻子不曾有夫妻生活2015年3月3日 00:15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原标题:1934年3月1日溥仪就任"满洲国"皇帝与四妻子不曾有夫妻生活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导演下,溥仪在长春“称帝”。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满洲国”首都新京郊外的杏花村摄下了溥仪的登极大典。傅仪身穿清朝皇帝的龙袍,举行即位的“郊祭仪式”。关东军与傅仪对用何种方式举行皇帝即位大典的想法大相径庭。关东军承认傅仪是“满洲国皇帝”而不是“大清国皇帝”,因此要溥仪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而不是清帝的龙袍。因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决定溥仪先穿龙袍举行登极告天礼,再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在“勤民楼”举行即位典礼。东北的3月仍然寒风凛冽。 大风翻弄着溥仪身上的龙袍,在临时用土堆起来的“天坛”上,溥仪庄严地举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向天帝禀报自己已即皇帝之位。从这一天始,溥仪不再被称“执政”,圆了他的“皇帝”之梦。即日起,“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年号“康德”。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 并与出任“满洲帝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肯换文,表示当场予以承认。揭秘“末代皇帝”溥仪的真实婚姻生活袁世凯曾想把女儿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联姻一直是政治人物笼络对手、羁縻部属的惯用手法。袁世凯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1900年,段祺瑞原配病故,袁世凯便把自己的养女张佩蘅许给了段祺瑞。民国成立后,段祺瑞留守中枢掌管军务,而冯国璋则率部南下镇压“二次革命”。1913年底,冯国璋攻陷南京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成为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袁世凯最担心手握重兵的冯国璋尾大不掉,便竭尽笼络之能事,恰好冯的原配去世,袁大总统便将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女家庭教师周道如介绍给冯国璋。“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有了帝制自为的居心。为获得副总统黎元洪的支持,他又玩起“和亲”的老把戏,提出与黎家换亲,以黎之女黎绍芳嫁袁的九子袁克久,以袁之女嫁黎元洪长子黎绍基。黎元洪夫人对此极不情愿,后经众人一再劝解,黎夫人虽勉强同意女儿的婚事,但却坚决不同意袁世凯女儿嫁进黎家:“袁世凯的女儿要做我的媳妇,我这个婆婆吃不消。”黎绍芳和袁克久订婚时年龄很小,长大后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曾找父亲商量退婚,却遭黎元洪坚决拒绝。绍芳由此长期郁郁寡欢,后来竟然发展成精神疾病。黎元洪与夫人去世后,黎绍芳和袁克久结婚,婚后仅一年多,袁克久就纳了妾,黎绍芳则被送进疯人院。据袁静雪回忆,袁世凯甚至还想把她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她说:“父亲向清室提出以后,有一天,大哥向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三妹,我把你送到宫里去当娘娘好不好?’我听了大为不满,哭闹起来,一直闹到我父亲的面前。”袁世凯为女儿提亲时,已经是民国年间了,他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想借此缓和一下与清室的矛盾。这件事情最后没了下文,据袁静雪分析,可能是“清室不肯‘俯就’,也可能是由于我的积极反抗”。(据《法制日报》)溥仪谈婚姻:我和四个妻子都不曾有夫妻生活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最终文秀在天津跟我离了婚,一九五三年在北京去世。但我见到他哥哥时,还是说过我对不起她。娶婉容,那是在相片上画了个圈儿,由此与她结了缘也结了怨!后来她惨死在狱中。以后娶谭玉玲,我对她很满意,但被日本人害死了。我虽然先后正式结婚三次,娶过四个妻子,但都不曾有过爱情和夫妻生活。她们是我房子中的摆设,是名义夫妻。她们的遭遇都悲惨可怜,都是牺牲品!最后结婚的李淑贤,是个医务工作者,同情我,也了解我,可是我年岁大了,不能尽丈夫的义务了。我对不起她呀!”杜聿明说:“你是妨人精,妨老婆,看看你连连妨死了几个?”溥仪说:“我命不好,运气也坏。”杜聿明说:“你当了皇上还运气不好?还要当什么才算好?”皇帝说:“就是当了皇上才倒霉的呀!三岁,不懂事的孩子就被人耍弄,当木头人玩了……多苦哇!”皇帝又说,“我娶的李玉琴是东北人,大葱嘴,辣椒心,好厉害呀!”杜聿明说:“这话可不对,沈醉娶的也是东北人,人家可是个贤慧善良人哪!要不你们看看这伙人,就数沈醉身体精神都好,看沈醉笑的,眼睛都小了,哈……”沈醉说:“本来我眼睛就不大。不过我老婆是个不错的人,我很满意,很感谢她……”。话题转向我,都问我如何嫁给吴祖光的。我说:“这可说来话长了。”我像讲故事一样一样地说给他们听。这天正是下雨停工,正好我们闲聊天,看管我们的人也停工不干活,找地方去玩儿了。大伙都津津有味地听我讲。皇帝听直了眼,好像很不理解。杜聿明说:“老溥,你不能理解,一个人的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有时是生命的支柱哇!我的老伴跟我出生入死,共患难,这么多年了,我的一群孩子都是她亲自培养起来……”沈醉说:“老溥,你在那封建时代的特殊地位,你的婚姻史是多么不幸呀!用看相片的方式成婚,这就是荒唐!你十六岁就娶婉容为后,娶文秀为妃,可都是加重了你的悲剧!”皇帝听呆了,情绪也随着低沉了。我看皇帝这时内心一定很痛苦,说:“不说这些过去的历史悲剧了,婉容是个才女、美人,人人知道。死得悲惨,也人人惋惜!也不能让皇帝负责任,照说皇帝也是受害的人,他终身不能和妻子成为真正夫妻,也是封建历史造成的。”大家都很沉闷,还是叫我说怎么样和祖光见面,怎么结婚的。我说:“我的婚姻是我自选的。也是我当面谈定的。是我先向他提出:我们结婚你愿意吗?”皇帝好奇地说:“吴祖光怎么说?”我说:“他说:我得考虑考虑。这可真把我气坏了!”皇帝听呆了,说:“为什么?”我说:“大概因为他没想到,没有精神准备吧。”皇帝说:“真想不到。”我说:“我也想不到他这么回答我。”(据新华网)溥仪对谭玉龄怀有真挚感情:随身携带其头发和相片1937年,31岁的溥仪与17岁的谭玉龄结婚。溥仪此举,起初是为了报复“皇后”婉容,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谭玉龄以其年轻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温婉、对溥仪体贴备至,深深感动了溥仪。尤其是溥仪受了日本人的气后拿她出气,甚至动手,她也从不动怒,反而想方设法哄溥仪消气,久而久之,溥仪对她产生了真挚的情感。然而好景不长,5年后,22岁的谭玉龄香消玉殒。据《民国旧报集萃》载,1942年8月,谭玉龄偶然患病,经中医诊治未见起色,于是由日本医生诊治,不料第二天悄然离世了。溥仪认为她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日本人总想在溥仪身边安插耳目,让他娶日本女子,谭玉龄一直是个障碍。加上谭玉龄有反日情绪,早已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谭玉龄死后,溥仪陷入沉痛的思念之中,连续多日寝食难安。为了纪念亡妻,他将谭玉龄的头发剪下一绺,又剪下四个指甲,与她的四寸相片放在一起包好,一直带在身边。想念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1956年12月末,溥仪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向溥仪提出离婚。尽管溥仪对她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在落难之际由对方提出离婚,作为一位昔日的皇帝,溥仪的心情可想而知。事后,他取出一直带在身边的谭玉龄的相片,双手捧着,久久凝视。眼睛累了,擦擦眼镜片再看,拂拂相片又看;然后拿起谭玉龄的头发和指甲,无限眷恋,不胜哀叹。溥仪率众臣登坛祭天登极时的“满洲帝国”皇帝溥仪“满洲帝国”皇后婉容“满洲帝国”皇宫溥仪(前排左五)与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前排左六)等人合影1425320126000责编:千帆东方网142532012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导演下,溥仪在长春“称帝”。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满洲国”首都新京郊外的杏花村摄下了溥仪的登极大典。傅仪身穿清朝皇帝的龙袍,举行即位的“郊祭仪式”。关东军与傅仪对用何种方式举行皇帝即位大典的想法大相径庭。关东军承认傅仪是“满洲国皇帝”而不是“大清国皇帝”,因此要溥仪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而不是清帝的龙袍。因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决定溥仪先穿龙袍举行登极告天礼,再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在“勤民楼”举行即位典礼。东北的3月仍然寒风凛冽。 大风翻弄着溥仪身上的龙袍,在临时用土堆起来的“天坛”上,溥仪庄严地举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向天帝禀报自己已即皇帝之位。从这一天始,溥仪不再被称“执政”,圆了他的“皇帝”之梦。即日起,“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年号“康德”。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 并与出任“满洲帝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肯换文,表示当场予以承认。揭秘“末代皇帝”溥仪的真实婚姻生活袁世凯曾想把女儿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联姻一直是政治人物笼络对手、羁縻部属的惯用手法。袁世凯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1900年,段祺瑞原配病故,袁世凯便把自己的养女张佩蘅许给了段祺瑞。民国成立后,段祺瑞留守中枢掌管军务,而冯国璋则率部南下镇压“二次革命”。1913年底,冯国璋攻陷南京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成为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袁世凯最担心手握重兵的冯国璋尾大不掉,便竭尽笼络之能事,恰好冯的原配去世,袁大总统便将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女家庭教师周道如介绍给冯国璋。 “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有了帝制自为的居心。为获得副总统黎元洪的支持,他又玩起“和亲”的老把戏,提出与黎家换亲,以黎之女黎绍芳嫁袁的九子袁克久,以袁之女嫁黎元洪长子黎绍基。黎元洪夫人对此极不情愿,后经众人一再劝解,黎夫人虽勉强同意女儿的婚事,但却坚决不同意袁世凯女儿嫁进黎家:“袁世凯的女儿要做我的媳妇,我这个婆婆吃不消。”黎绍芳和袁克久订婚时年龄很小,长大后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曾找父亲商量退婚,却遭黎元洪坚决拒绝。绍芳由此长期郁郁寡欢,后来竟然发展成精神疾病。黎元洪与夫人去世后,黎绍芳和袁克久结婚,婚后仅一年多,袁克久就纳了妾,黎绍芳则被送进疯人院。据袁静雪回忆,袁世凯甚至还想把她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她说:“父亲向清室提出以后,有一天,大哥向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三妹,我把你送到宫里去当娘娘好不好?’我听了大为不满,哭闹起来,一直闹到我父亲的面前。”袁世凯为女儿提亲时,已经是民国年间了,他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想借此缓和一下与清室的矛盾。这件事情最后没了下文,据袁静雪分析,可能是“清室不肯‘俯就’,也可能是由于我的积极反抗”。(据《法制日报》)溥仪谈婚姻:我和四个妻子都不曾有夫妻生活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最终文秀在天津跟我离了婚,一九五三年在北京去世。但我见到他哥哥时,还是说过我对不起她。娶婉容,那是在相片上画了个圈儿,由此与她结了缘也结了怨!后来她惨死在狱中。以后娶谭玉玲,我对她很满意,但被日本人害死了。我虽然先后正式结婚三次,娶过四个妻子,但都不曾有过爱情和夫妻生活。她们是我房子中的摆设,是名义夫妻。她们的遭遇都悲惨可怜,都是牺牲品!最后结婚的李淑贤,是个医务工作者,同情我,也了解我,可是我年岁大了,不能尽丈夫的义务了。我对不起她呀!”杜聿明说:“你是妨人精,妨老婆,看看你连连妨死了几个?”溥仪说:“我命不好,运气也坏。”杜聿明说:“你当了皇上还运气不好?还要当什么才算好?”皇帝说:“就是当了皇上才倒霉的呀!三岁,不懂事的孩子就被人耍弄,当木头人玩了……多苦哇!”皇帝又说,“我娶的李玉琴是东北人,大葱嘴,辣椒心,好厉害呀!”杜聿明说:“这话可不对,沈醉娶的也是东北人,人家可是个贤慧善良人哪!要不你们看看这伙人,就数沈醉身体精神都好,看沈醉笑的,眼睛都小了,哈……”沈醉说:“本来我眼睛就不大。不过我老婆是个不错的人,我很满意,很感谢她……”。话题转向我,都问我如何嫁给吴祖光的。我说:“这可说来话长了。”我像讲故事一样一样地说给他们听。这天正是下雨停工,正好我们闲聊天,看管我们的人也停工不干活,找地方去玩儿了。大伙都津津有味地听我讲。皇帝听直了眼,好像很不理解。杜聿明说:“老溥,你不能理解,一个人的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有时是生命的支柱哇!我的老伴跟我出生入死,共患难,这么多年了,我的一群孩子都是她亲自培养起来……”沈醉说:“老溥,你在那封建时代的特殊地位,你的婚姻史是多么不幸呀!用看相片的方式成婚,这就是荒唐!你十六岁就娶婉容为后,娶文秀为妃,可都是加重了你的悲剧!”皇帝听呆了,情绪也随着低沉了。我看皇帝这时内心一定很痛苦,说:“不说这些过去的历史悲剧了,婉容是个才女、美人,人人知道。死得悲惨,也人人惋惜!也不能让皇帝负责任,照说皇帝也是受害的人,他终身不能和妻子成为真正夫妻,也是封建历史造成的。”大家都很沉闷,还是叫我说怎么样和祖光见面,怎么结婚的。我说:“我的婚姻是我自选的。也是我当面谈定的。是我先向他提出:我们结婚你愿意吗?”皇帝好奇地说:“吴祖光怎么说?”我说:“他说:我得考虑考虑。这可真把我气坏了!”皇帝听呆了,说:“为什么?”我说:“大概因为他没想到,没有精神准备吧。”皇帝说:“真想不到。”我说:“我也想不到他这么回答我。”(据新华网)溥仪对谭玉龄怀有真挚感情:随身携带其头发和相片1937年,31岁的溥仪与17岁的谭玉龄结婚。溥仪此举,起初是为了报复“皇后”婉容,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谭玉龄以其年轻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温婉、对溥仪体贴备至,深深感动了溥仪。尤其是溥仪受了日本人的气后拿她出气,甚至动手,她也从不动怒,反而想方设法哄溥仪消气,久而久之,溥仪对她产生了真挚的情感。然而好景不长,5年后,22岁的谭玉龄香消玉殒。据《民国旧报集萃》载,1942年8月,谭玉龄偶然患病,经中医诊治未见起色,于是由日本医生诊治,不料第二天悄然离世了。溥仪认为她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日本人总想在溥仪身边安插耳目,让他娶日本女子,谭玉龄一直是个障碍。加上谭玉龄有反日情绪,早已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谭玉龄死后,溥仪陷入沉痛的思念之中,连续多日寝食难安。为了纪念亡妻,他将谭玉龄的头发剪下一绺,又剪下四个指甲,与她的四寸相片放在一起包好,一直带在身边。想念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1956年12月末,溥仪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向溥仪提出离婚。尽管溥仪对她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在落难之际由对方提出离婚,作为一位昔日的皇帝,溥仪的心情可想而知。事后,他取出一直带在身边的谭玉龄的相片,双手捧着,久久凝视。眼睛累了,擦擦眼镜片再看,拂拂相片又看;然后拿起谭玉龄的头发和指甲,无限眷恋,不胜哀叹。溥仪率众臣登坛祭天登极时的“满洲帝国”皇帝溥仪“满洲帝国”皇后婉容“满洲帝国”皇宫溥仪(前排左五)与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前排左六)等人合影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21-962007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934年3月1日溥仪就任"满洲国"皇帝与四妻子不曾有夫妻生活2015年3月3日 00:15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原标题:1934年3月1日溥仪就任"满洲国"皇帝与四妻子不曾有夫妻生活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导演下,溥仪在长春“称帝”。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满洲国”首都新京郊外的杏花村摄下了溥仪的登极大典。傅仪身穿清朝皇帝的龙袍,举行即位的“郊祭仪式”。关东军与傅仪对用何种方式举行皇帝即位大典的想法大相径庭。关东军承认傅仪是“满洲国皇帝”而不是“大清国皇帝”,因此要溥仪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而不是清帝的龙袍。因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决定溥仪先穿龙袍举行登极告天礼,再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正装”,在“勤民楼”举行即位典礼。东北的3月仍然寒风凛冽。 大风翻弄着溥仪身上的龙袍,在临时用土堆起来的“天坛”上,溥仪庄严地举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向天帝禀报自己已即皇帝之位。从这一天始,溥仪不再被称“执政”,圆了他的“皇帝”之梦。即日起,“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年号“康德”。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 并与出任“满洲帝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肯换文,表示当场予以承认。揭秘“末代皇帝”溥仪的真实婚姻生活袁世凯曾想把女儿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联姻一直是政治人物笼络对手、羁縻部属的惯用手法。袁世凯就是一位这方面的高手。1900年,段祺瑞原配病故,袁世凯便把自己的养女张佩蘅许给了段祺瑞。民国成立后,段祺瑞留守中枢掌管军务,而冯国璋则率部南下镇压“二次革命”。1913年底,冯国璋攻陷南京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成为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袁世凯最担心手握重兵的冯国璋尾大不掉,便竭尽笼络之能事,恰好冯的原配去世,袁大总统便将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女家庭教师周道如介绍给冯国璋。“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有了帝制自为的居心。为获得副总统黎元洪的支持,他又玩起“和亲”的老把戏,提出与黎家换亲,以黎之女黎绍芳嫁袁的九子袁克久,以袁之女嫁黎元洪长子黎绍基。黎元洪夫人对此极不情愿,后经众人一再劝解,黎夫人虽勉强同意女儿的婚事,但却坚决不同意袁世凯女儿嫁进黎家:“袁世凯的女儿要做我的媳妇,我这个婆婆吃不消。”黎绍芳和袁克久订婚时年龄很小,长大后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曾找父亲商量退婚,却遭黎元洪坚决拒绝。绍芳由此长期郁郁寡欢,后来竟然发展成精神疾病。黎元洪与夫人去世后,黎绍芳和袁克久结婚,婚后仅一年多,袁克久就纳了妾,黎绍芳则被送进疯人院。据袁静雪回忆,袁世凯甚至还想把她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她说:“父亲向清室提出以后,有一天,大哥向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三妹,我把你送到宫里去当娘娘好不好?’我听了大为不满,哭闹起来,一直闹到我父亲的面前。”袁世凯为女儿提亲时,已经是民国年间了,他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想借此缓和一下与清室的矛盾。这件事情最后没了下文,据袁静雪分析,可能是“清室不肯‘俯就’,也可能是由于我的积极反抗”。(据《法制日报》)溥仪谈婚姻:我和四个妻子都不曾有夫妻生活溥仪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说:“每次结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订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给我留下的回忆,是整天吵吵闹闹,一点感情也没有。最终文秀在天津跟我离了婚,一九五三年在北京去世。但我见到他哥哥时,还是说过我对不起她。娶婉容,那是在相片上画了个圈儿,由此与她结了缘也结了怨!后来她惨死在狱中。以后娶谭玉玲,我对她很满意,但被日本人害死了。我虽然先后正式结婚三次,娶过四个妻子,但都不曾有过爱情和夫妻生活。她们是我房子中的摆设,是名义夫妻。她们的遭遇都悲惨可怜,都是牺牲品!最后结婚的李淑贤,是个医务工作者,同情我,也了解我,可是我年岁大了,不能尽丈夫的义务了。我对不起她呀!”杜聿明说:“你是妨人精,妨老婆,看看你连连妨死了几个?”溥仪说:“我命不好,运气也坏。”杜聿明说:“你当了皇上还运气不好?还要当什么才算好?”皇帝说:“就是当了皇上才倒霉的呀!三岁,不懂事的孩子就被人耍弄,当木头人玩了……多苦哇!”皇帝又说,“我娶的李玉琴是东北人,大葱嘴,辣椒心,好厉害呀!”杜聿明说:“这话可不对,沈醉娶的也是东北人,人家可是个贤慧善良人哪!要不你们看看这伙人,就数沈醉身体精神都好,看沈醉笑的,眼睛都小了,哈……”沈醉说:“本来我眼睛就不大。不过我老婆是个不错的人,我很满意,很感谢她……”。话题转向我,都问我如何嫁给吴祖光的。我说:“这可说来话长了。”我像讲故事一样一样地说给他们听。这天正是下雨停工,正好我们闲聊天,看管我们的人也停工不干活,找地方去玩儿了。大伙都津津有味地听我讲。皇帝听直了眼,好像很不理解。杜聿明说:“老溥,你不能理解,一个人的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有时是生命的支柱哇!我的老伴跟我出生入死,共患难,这么多年了,我的一群孩子都是她亲自培养起来……”沈醉说:“老溥,你在那封建时代的特殊地位,你的婚姻史是多么不幸呀!用看相片的方式成婚,这就是荒唐!你十六岁就娶婉容为后,娶文秀为妃,可都是加重了你的悲剧!”皇帝听呆了,情绪也随着低沉了。我看皇帝这时内心一定很痛苦,说:“不说这些过去的历史悲剧了,婉容是个才女、美人,人人知道。死得悲惨,也人人惋惜!也不能让皇帝负责任,照说皇帝也是受害的人,他终身不能和妻子成为真正夫妻,也是封建历史造成的。”大家都很沉闷,还是叫我说怎么样和祖光见面,怎么结婚的。我说:“我的婚姻是我自选的。也是我当面谈定的。是我先向他提出:我们结婚你愿意吗?”皇帝好奇地说:“吴祖光怎么说?”我说:“他说:我得考虑考虑。这可真把我气坏了!”皇帝听呆了,说:“为什么?”我说:“大概因为他没想到,没有精神准备吧。”皇帝说:“真想不到。”我说:“我也想不到他这么回答我。”(据新华网)溥仪对谭玉龄怀有真挚感情:随身携带其头发和相片1937年,31岁的溥仪与17岁的谭玉龄结婚。溥仪此举,起初是为了报复“皇后”婉容,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谭玉龄以其年轻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温婉、对溥仪体贴备至,深深感动了溥仪。尤其是溥仪受了日本人的气后拿她出气,甚至动手,她也从不动怒,反而想方设法哄溥仪消气,久而久之,溥仪对她产生了真挚的情感。然而好景不长,5年后,22岁的谭玉龄香消玉殒。据《民国旧报集萃》载,1942年8月,谭玉龄偶然患病,经中医诊治未见起色,于是由日本医生诊治,不料第二天悄然离世了。溥仪认为她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日本人总想在溥仪身边安插耳目,让他娶日本女子,谭玉龄一直是个障碍。加上谭玉龄有反日情绪,早已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谭玉龄死后,溥仪陷入沉痛的思念之中,连续多日寝食难安。为了纪念亡妻,他将谭玉龄的头发剪下一绺,又剪下四个指甲,与她的四寸相片放在一起包好,一直带在身边。想念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1956年12月末,溥仪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向溥仪提出离婚。尽管溥仪对她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在落难之际由对方提出离婚,作为一位昔日的皇帝,溥仪的心情可想而知。事后,他取出一直带在身边的谭玉龄的相片,双手捧着,久久凝视。眼睛累了,擦擦眼镜片再看,拂拂相片又看;然后拿起谭玉龄的头发和指甲,无限眷恋,不胜哀叹。溥仪率众臣登坛祭天登极时的“满洲帝国”皇帝溥仪“满洲帝国”皇后婉容“满洲帝国”皇宫溥仪(前排左五)与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前排左六)等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