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CTLe world.huanqiu.comarticle《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纽约首发 基辛格出席/e3pmh22ph/e3pmh26vv《朱镕基讲话实录》效果图【环球网综合报道】《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首发式9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美国著名外交家、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出席首发式,并高度评价朱镕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朱镕基讲话实录》选入了朱镕基从1991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和总理期间的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大多是第一次整理并公开发表,它详实记录了朱镕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工作历程。该书中文版于2011年在中国大陆出版,受到广泛欢迎。这次出版的英文版,由朱镕基本人在中文版四卷348篇120万字的基础上精选出112篇,分为两卷,授权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联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社,面向全球出版发行。基辛格博士和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分别为本书作序。朱镕基专门为这次活动录制的英文视频讲话令到场的所有嘉宾动容,他在讲话中感谢所有为本书付出劳动的朋友们,特别感谢他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和施密特先生。在视频的最后,他特别表达了对美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在感谢所有参加首发式的朋友们时,他说:“今天你们能来,说明你们还记得我和我国人民。” 基辛格博士在发言中高度评价朱镕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该书,读者可以领略到肩负着践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一整代中国人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而他本人与朱镕基在数十年的工作和交往中建立的友谊,更令他感到弥足珍贵。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出席了首发式,并在致辞中祝贺《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在美国正式出版。他说,朱镕基担任副总理及总理的十几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阶段。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进程,要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张业遂还代表朱镕基同志向出席活动的美方嘉宾赠送作者亲笔签名的图书。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讲话中说,他非常高兴这本书能在美国正式出版,希望这本书能有助于更多的人们正确认识中美关系,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美国前贸易代表沙琳·巴尔舍夫斯基,美国国际集团前董事长格林伯格,前美中贸易委员会会长罗伯特·卡普等美国政治、经济界人士,以及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等出席了首发式。译者:梅缵月,生于纽约,获得哈佛大学东亚区域研究硕士、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研究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中美交流活动,多次担任美、中高层互访代表团陪同兼翻译。其译文不仅准确、流畅,完全避免中式英语的尴尬,还能表现出朱镕基的独特个性魅力。基辛格序(译文)人们在谈及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巨大发展成就时,通常会使用“经济奇迹”这样的评价。然而“奇迹”一词的内涵乃是指人力所不能企及或理解的某种成就。而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系由高层决策,进而通过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活力付诸实践。尽管这项事业取得的成就难以被简单复制,中国国内外都可以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汲取第一手经验。《朱镕基讲话实录》展现了中国前总理朱镕基为这一进程所作的宝贵贡献。本书收集了大量演讲、谈话和内部会议纪要,再现了他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从事的工作。本书记录了在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中国政府改革金融体系、抑制通货膨胀、完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苦谈判、使数千万人脱贫、实施雄心勃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论怎么看,那一时期的变化都可谓巨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贸易、金融、科教、外交及其他许多领域同国际体系建立起了崭新联系,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国际体系。江泽民、朱镕基及其同事所领导的事业,折射出他们对中国利益和诉求的准确洞察,其影响遍及全球。中国领导人同外部世界努力建立的这些联系,将成为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重要(或许是关键的)组成部分。由于这些伟大成就,人们或许会期待此书是一本关于成功和喜悦的著作。但朱镕基呈现给我们的内容更复杂,更清醒,也更有胆识。他在书中坦荡直率,一如其执政风格,不回避任何困难或敏感问题。书中坦率地谈到了一系列挑战:在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间取得平衡,应对国内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风险,改革中国股市、劳动法规、基建规划及粮食与自然资源市场需付出的巨大努力,根除渎职行为、预防金融领域违规作法的紧迫任务,既鼓励发展又保证质量和连续性的复杂难题。读完本书,读者会体味出管理好中国、应对好当今时代挑战这一任务之艰巨,也将领略肩负着践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一整代中国人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国之外的研究者而言,本书的出版将大大丰富他们所能接触的历史文献。关于中国改革道路的主要争论,英语读者以前仅有泛泛了解,朱镕基的书则提供了相当多的历史背景。本书收录了他给下属的批示和关于政策问题的内部讲话,其中包括1992年3月他就邓小平“南巡”谈话所作的极为重要的分析论述。在中国内部争论的关键时期,朱镕基强调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他的坦率表态得到了江泽民的鼎力支持(江指示将此下发给全国的领导干部),并成为他此后诸多方面努力的基础。学者们还将了解到朱镕基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出的结论,及其从中感悟到的中国决策所应注意的经验教训。《朱镕基讲话实录》也可作为治国理政研究的实际案例。中国的改革无所不包,其规模和复杂性都世所罕见,这使朱镕基有机会触及现代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本书涉及的问题涵盖了各个行业——铁路、煤炭、金融、汽车制造、房地产——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本身。经济学家、商业战略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发人深思的实例,学习朱镕基如何以敏锐的头脑来把握当代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领会他改革方案中蕴含的创造力,他宽广的视野和雄心,他应对危机的决心以及他敏锐的大局观,用朱镕基本人的话说,就是要“统一思想,做到全国一盘棋”。多年来,我一直有幸能有朱总理这样一位朋友并受益于他的远见卓识。随着《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的面世,更多的英语读者将能够领略到他坚定果敢的人格魅力和敏锐透彻的洞察分析,为此,我深感欣慰。施密特序(译文)20世纪60年代末,我已感觉到中国将重获其世界大国地位。然而,鉴于德国和中国没有外交联系,我前往东亚,试图通过日本、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人的眼睛观察中国。作为上述访问的成果之一,1972年德中建立了外交关系。三年后,我应周恩来总理邀请首次访华。由于他在病中,接待我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共访华12到15次,也因此成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济、教育和社会显著发展的一名见证人。中华文明在其四千年历史中展现了迷人的活力。但回想到中国在19世纪相对衰落,20世纪前几十年饱受内忧外患,因此中国过去30年来的迅速复兴似乎令人难以置信。1978年以后,邓小平开启了令人瞩目的渐进式经济改革进程。他预见到同时启动结构和经济改革可能导致混乱局面。后来前苏联的事态发展似乎证实了他的观点。1989年后,倒退的风险成为现实可能。然而邓小平凭借1992年初为期五周的南巡,成功确保中国继续向市场经济迈进。没有邓小平的卓越领导,就不会有中国的重新崛起。然而正是朱镕基任副总理、央行行长以及总理期间的杰出成就巩固了邓小平留给当代中国的遗产。中国改革初期经济发展迅猛。很快出现了严重经济过热的危险信号,通货膨胀变成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九十年代初期出现了20%以上的两位数通胀率。显然,必须要建立一个保证稳定和持续增长的体系,这也成为朱镕基工作的主要动力。他在1992年3月的讲话中提出,伴随进一步经济开放,需要有广泛的结构改革和技术进步。要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付诸实践,必须有成熟的宏观经济环境、现代的金融体系和高效的工业部门。我在1993年首次与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见面。他开始全面负责经济工作。尽管他学的是工程技术,但其对经济的洞察力非比寻常,超过我所见过的大多数政治家。1993年朱镕基全面启动金融改革,成果之一是把中国人民银行改造成名副其实的能够制定统一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与此同时,面对80年代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比例急剧萎缩的局面,朱镕基强调应提升中央政府的财政权。于是,一个在中央集中管理下的类似联邦模式的分税制取代了相对复杂的地方政府代征所有税种的体系。中央政府财政状况明显改善,进而能够对经济欠发达省份实施转移支付。由于宏观调控得力,中国通胀压力逐步缓解,1995年至1997年间过热的经济实现了所谓“软着陆”。由于实行了资本管制和大规模基建项目,中国在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所受影响甚微。在朱镕基的经济政策指导下,中国领导人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没有参与具有破坏性的竞相逐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朱镕基强调必须进行高效金融市场监管以防范不良投机。反观十年之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愈演愈烈,而西方领导人却并未总结类似的经验教训,着实令人遗憾。朱镕基于1998年出任总理后,加快了对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进行改革的步伐。90年代中期,中国国企呈现出低盈利态势且亏损严重。国企不良贷款成为中国金融部门面临的严重问题。朱镕基通过“抓大放小”政策,一方面成功推进私有化,另一方面保持支柱性产业完全处于国家管控之下。市场作用得以加强,允许企业可以破产、裁员。朱镕基于2003年卸任总理时,国有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估计已经降低至约35%。从《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有关大规模公司改革及其引发问题的内容来看,朱镕基处理问题时是直言不讳,而不是避而不谈,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朱镕基在其政治生涯中始终是一名实干家,渴望不断推进下一阶段可行的改革步骤,又总是深谋远虑。我记得在90年代末曾与他谈论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话题。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具有外部约束力的协定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未来的改革,而朱镕基认识到了这一点。历史证明,朱镕基的看法是对的。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成为中国成功转型为市场导向型经济进程中一个决定性的里程碑。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后15至20年间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1989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9%。尽管人口大幅增长到13亿,但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然,中国仍需应对诸多重大问题,如社会内部以及沿海与中西部省份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农村人口涌入持续膨胀的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而这些只是中国面临挑战的一部分。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西方人眼光中常带着不安。然而,对那些笃信竞争机制的人来说,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应该是种激励,而非威胁。无论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还是所谓“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未对西方世界造成伤害。西方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实力来应对不可避免的来自中国的经济及技术竞争。同时,西方必须接受中国将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内容丰富,集演讲、记录、书信于一体,值得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记录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空前发展的历史文献,该书也为了解朱镕基的政治生涯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角。朱镕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同时,他也是我亲爱的朋友。13830337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阳环球网13830337200001["9CaKrnJCLsQ","9CaKrnJCFmX","9CaKrnJCDD3","9CaKrnJCqUA","9CaKrnJCjNx"]//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1029/20131029040927288.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朱镕基讲话实录》效果图【环球网综合报道】《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首发式9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美国著名外交家、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出席首发式,并高度评价朱镕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朱镕基讲话实录》选入了朱镕基从1991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和总理期间的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大多是第一次整理并公开发表,它详实记录了朱镕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工作历程。该书中文版于2011年在中国大陆出版,受到广泛欢迎。这次出版的英文版,由朱镕基本人在中文版四卷348篇120万字的基础上精选出112篇,分为两卷,授权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联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社,面向全球出版发行。基辛格博士和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分别为本书作序。朱镕基专门为这次活动录制的英文视频讲话令到场的所有嘉宾动容,他在讲话中感谢所有为本书付出劳动的朋友们,特别感谢他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和施密特先生。在视频的最后,他特别表达了对美国人民的美好祝愿。在感谢所有参加首发式的朋友们时,他说:“今天你们能来,说明你们还记得我和我国人民。” 基辛格博士在发言中高度评价朱镕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该书,读者可以领略到肩负着践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一整代中国人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而他本人与朱镕基在数十年的工作和交往中建立的友谊,更令他感到弥足珍贵。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出席了首发式,并在致辞中祝贺《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在美国正式出版。他说,朱镕基担任副总理及总理的十几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阶段。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进程,要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张业遂还代表朱镕基同志向出席活动的美方嘉宾赠送作者亲笔签名的图书。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讲话中说,他非常高兴这本书能在美国正式出版,希望这本书能有助于更多的人们正确认识中美关系,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美国前贸易代表沙琳·巴尔舍夫斯基,美国国际集团前董事长格林伯格,前美中贸易委员会会长罗伯特·卡普等美国政治、经济界人士,以及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等出席了首发式。译者:梅缵月,生于纽约,获得哈佛大学东亚区域研究硕士、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研究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中美交流活动,多次担任美、中高层互访代表团陪同兼翻译。其译文不仅准确、流畅,完全避免中式英语的尴尬,还能表现出朱镕基的独特个性魅力。基辛格序(译文)人们在谈及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巨大发展成就时,通常会使用“经济奇迹”这样的评价。然而“奇迹”一词的内涵乃是指人力所不能企及或理解的某种成就。而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系由高层决策,进而通过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活力付诸实践。尽管这项事业取得的成就难以被简单复制,中国国内外都可以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汲取第一手经验。《朱镕基讲话实录》展现了中国前总理朱镕基为这一进程所作的宝贵贡献。本书收集了大量演讲、谈话和内部会议纪要,再现了他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从事的工作。本书记录了在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中国政府改革金融体系、抑制通货膨胀、完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苦谈判、使数千万人脱贫、实施雄心勃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论怎么看,那一时期的变化都可谓巨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贸易、金融、科教、外交及其他许多领域同国际体系建立起了崭新联系,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国际体系。江泽民、朱镕基及其同事所领导的事业,折射出他们对中国利益和诉求的准确洞察,其影响遍及全球。中国领导人同外部世界努力建立的这些联系,将成为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重要(或许是关键的)组成部分。由于这些伟大成就,人们或许会期待此书是一本关于成功和喜悦的著作。但朱镕基呈现给我们的内容更复杂,更清醒,也更有胆识。他在书中坦荡直率,一如其执政风格,不回避任何困难或敏感问题。书中坦率地谈到了一系列挑战:在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间取得平衡,应对国内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风险,改革中国股市、劳动法规、基建规划及粮食与自然资源市场需付出的巨大努力,根除渎职行为、预防金融领域违规作法的紧迫任务,既鼓励发展又保证质量和连续性的复杂难题。读完本书,读者会体味出管理好中国、应对好当今时代挑战这一任务之艰巨,也将领略肩负着践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一整代中国人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国之外的研究者而言,本书的出版将大大丰富他们所能接触的历史文献。关于中国改革道路的主要争论,英语读者以前仅有泛泛了解,朱镕基的书则提供了相当多的历史背景。本书收录了他给下属的批示和关于政策问题的内部讲话,其中包括1992年3月他就邓小平“南巡”谈话所作的极为重要的分析论述。在中国内部争论的关键时期,朱镕基强调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他的坦率表态得到了江泽民的鼎力支持(江指示将此下发给全国的领导干部),并成为他此后诸多方面努力的基础。学者们还将了解到朱镕基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出的结论,及其从中感悟到的中国决策所应注意的经验教训。《朱镕基讲话实录》也可作为治国理政研究的实际案例。中国的改革无所不包,其规模和复杂性都世所罕见,这使朱镕基有机会触及现代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本书涉及的问题涵盖了各个行业——铁路、煤炭、金融、汽车制造、房地产——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本身。经济学家、商业战略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发人深思的实例,学习朱镕基如何以敏锐的头脑来把握当代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领会他改革方案中蕴含的创造力,他宽广的视野和雄心,他应对危机的决心以及他敏锐的大局观,用朱镕基本人的话说,就是要“统一思想,做到全国一盘棋”。多年来,我一直有幸能有朱总理这样一位朋友并受益于他的远见卓识。随着《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的面世,更多的英语读者将能够领略到他坚定果敢的人格魅力和敏锐透彻的洞察分析,为此,我深感欣慰。施密特序(译文)20世纪60年代末,我已感觉到中国将重获其世界大国地位。然而,鉴于德国和中国没有外交联系,我前往东亚,试图通过日本、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人的眼睛观察中国。作为上述访问的成果之一,1972年德中建立了外交关系。三年后,我应周恩来总理邀请首次访华。由于他在病中,接待我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共访华12到15次,也因此成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济、教育和社会显著发展的一名见证人。中华文明在其四千年历史中展现了迷人的活力。但回想到中国在19世纪相对衰落,20世纪前几十年饱受内忧外患,因此中国过去30年来的迅速复兴似乎令人难以置信。1978年以后,邓小平开启了令人瞩目的渐进式经济改革进程。他预见到同时启动结构和经济改革可能导致混乱局面。后来前苏联的事态发展似乎证实了他的观点。1989年后,倒退的风险成为现实可能。然而邓小平凭借1992年初为期五周的南巡,成功确保中国继续向市场经济迈进。没有邓小平的卓越领导,就不会有中国的重新崛起。然而正是朱镕基任副总理、央行行长以及总理期间的杰出成就巩固了邓小平留给当代中国的遗产。中国改革初期经济发展迅猛。很快出现了严重经济过热的危险信号,通货膨胀变成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九十年代初期出现了20%以上的两位数通胀率。显然,必须要建立一个保证稳定和持续增长的体系,这也成为朱镕基工作的主要动力。他在1992年3月的讲话中提出,伴随进一步经济开放,需要有广泛的结构改革和技术进步。要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付诸实践,必须有成熟的宏观经济环境、现代的金融体系和高效的工业部门。我在1993年首次与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见面。他开始全面负责经济工作。尽管他学的是工程技术,但其对经济的洞察力非比寻常,超过我所见过的大多数政治家。1993年朱镕基全面启动金融改革,成果之一是把中国人民银行改造成名副其实的能够制定统一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与此同时,面对80年代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比例急剧萎缩的局面,朱镕基强调应提升中央政府的财政权。于是,一个在中央集中管理下的类似联邦模式的分税制取代了相对复杂的地方政府代征所有税种的体系。中央政府财政状况明显改善,进而能够对经济欠发达省份实施转移支付。由于宏观调控得力,中国通胀压力逐步缓解,1995年至1997年间过热的经济实现了所谓“软着陆”。由于实行了资本管制和大规模基建项目,中国在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所受影响甚微。在朱镕基的经济政策指导下,中国领导人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没有参与具有破坏性的竞相逐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朱镕基强调必须进行高效金融市场监管以防范不良投机。反观十年之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愈演愈烈,而西方领导人却并未总结类似的经验教训,着实令人遗憾。朱镕基于1998年出任总理后,加快了对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进行改革的步伐。90年代中期,中国国企呈现出低盈利态势且亏损严重。国企不良贷款成为中国金融部门面临的严重问题。朱镕基通过“抓大放小”政策,一方面成功推进私有化,另一方面保持支柱性产业完全处于国家管控之下。市场作用得以加强,允许企业可以破产、裁员。朱镕基于2003年卸任总理时,国有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估计已经降低至约35%。从《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有关大规模公司改革及其引发问题的内容来看,朱镕基处理问题时是直言不讳,而不是避而不谈,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朱镕基在其政治生涯中始终是一名实干家,渴望不断推进下一阶段可行的改革步骤,又总是深谋远虑。我记得在90年代末曾与他谈论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话题。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具有外部约束力的协定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未来的改革,而朱镕基认识到了这一点。历史证明,朱镕基的看法是对的。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成为中国成功转型为市场导向型经济进程中一个决定性的里程碑。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后15至20年间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1989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9%。尽管人口大幅增长到13亿,但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然,中国仍需应对诸多重大问题,如社会内部以及沿海与中西部省份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农村人口涌入持续膨胀的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而这些只是中国面临挑战的一部分。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西方人眼光中常带着不安。然而,对那些笃信竞争机制的人来说,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应该是种激励,而非威胁。无论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还是所谓“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未对西方世界造成伤害。西方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实力来应对不可避免的来自中国的经济及技术竞争。同时,西方必须接受中国将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内容丰富,集演讲、记录、书信于一体,值得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记录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空前发展的历史文献,该书也为了解朱镕基的政治生涯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角。朱镕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同时,他也是我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