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2xVT2f1Xd作者:李萌 青木world.huanqiu.comarticle欧洲争论“乌克兰维和”,德媒扯上中国/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日前召开援乌“志愿联盟”电话会议之后,欧洲国家对是否派遣部队参与乌克兰“维和行动”的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德国《世界报》23日援引欧盟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如果俄乌实现停火,中国未来可能愿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前提是需要“联合国授权”。 “德国之声”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只有在事先获得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对话。这可能意味着一支由国际社会组建的部队将驻扎在乌克兰,监督不再发生新的战斗。据彭博社此前报道,约有十个欧洲盟友愿意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英国、法国、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已公开宣布准备派遣地面部队。 与此同时,希腊政府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可能,也没有任何计划在安全保障框架内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德国政界近日也在持续争辩是否派遣军队至乌克兰。“德国之声”23日称,一些人认为德国很难缺席“维和部队”,特别是总理默茨坚称德国应在国际冲突中拥有强大的发言权。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表示,在乌克兰部署欧洲军队“完全无法接受”。 同日,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报道受到关注。该媒体宣称其从欧盟外交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愿意参与乌克兰维和,但只准备“在联合国授权的基础上部署维和部队”。 报道宣称,这在欧盟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认为,除了乌克兰传统的西方盟友之外,加入一个其他国家,将使俄罗斯更容易接受派遣维和部队的前景,可能会提高外国军队部署在乌克兰以监督和平的接受度。 报道同时宣称,欧盟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这也存在风险,“在冲突发生时,它不会采取中立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首先,所谓“中国维和时不会采取中立立场”完全是诬蔑。中国军队参与维和受联合国指挥,履行国际义务,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对中国军队的无端指责凸显欧洲国家的矛盾心态。”他补充说,欧洲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影响力,但同时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 王义桅同时表示,从俄方提出的停战条件来看,欧洲关于维和部队的讨论为时尚早。俄方要求乌克兰军队从顿巴斯地区全部撤出、不能加入北约,同时表示不接受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地面维和部队等。 欧洲媒体提到,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欧洲国家提到的“维和行动”将以何种授权模式进行。“德国之声”称,维和人员传统上来自中立国家、发挥非战斗作用。其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防和安全专家洛斯的分析称,“维和任务最接近联合国系统,部队在停火后观察交战各方的紧张局势”,但“这不符合欧洲人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在这场冲突中并非中立”。 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官员提议在乌克兰停火的情况下派遣外国维和部队,其中包括巴西、中国等非欧洲国家的军事人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时表示,“我们对假设性问题不作评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贯奉行公正立场,我们已在多个场合重申过中方上述立场。”175606431182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6075656210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日前召开援乌“志愿联盟”电话会议之后,欧洲国家对是否派遣部队参与乌克兰“维和行动”的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德国《世界报》23日援引欧盟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如果俄乌实现停火,中国未来可能愿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前提是需要“联合国授权”。 “德国之声”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只有在事先获得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对话。这可能意味着一支由国际社会组建的部队将驻扎在乌克兰,监督不再发生新的战斗。据彭博社此前报道,约有十个欧洲盟友愿意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英国、法国、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已公开宣布准备派遣地面部队。 与此同时,希腊政府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可能,也没有任何计划在安全保障框架内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德国政界近日也在持续争辩是否派遣军队至乌克兰。“德国之声”23日称,一些人认为德国很难缺席“维和部队”,特别是总理默茨坚称德国应在国际冲突中拥有强大的发言权。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表示,在乌克兰部署欧洲军队“完全无法接受”。 同日,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报道受到关注。该媒体宣称其从欧盟外交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愿意参与乌克兰维和,但只准备“在联合国授权的基础上部署维和部队”。 报道宣称,这在欧盟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认为,除了乌克兰传统的西方盟友之外,加入一个其他国家,将使俄罗斯更容易接受派遣维和部队的前景,可能会提高外国军队部署在乌克兰以监督和平的接受度。 报道同时宣称,欧盟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这也存在风险,“在冲突发生时,它不会采取中立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首先,所谓“中国维和时不会采取中立立场”完全是诬蔑。中国军队参与维和受联合国指挥,履行国际义务,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对中国军队的无端指责凸显欧洲国家的矛盾心态。”他补充说,欧洲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影响力,但同时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 王义桅同时表示,从俄方提出的停战条件来看,欧洲关于维和部队的讨论为时尚早。俄方要求乌克兰军队从顿巴斯地区全部撤出、不能加入北约,同时表示不接受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地面维和部队等。 欧洲媒体提到,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欧洲国家提到的“维和行动”将以何种授权模式进行。“德国之声”称,维和人员传统上来自中立国家、发挥非战斗作用。其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国防和安全专家洛斯的分析称,“维和任务最接近联合国系统,部队在停火后观察交战各方的紧张局势”,但“这不符合欧洲人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在这场冲突中并非中立”。 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官员提议在乌克兰停火的情况下派遣外国维和部队,其中包括巴西、中国等非欧洲国家的军事人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时表示,“我们对假设性问题不作评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贯奉行公正立场,我们已在多个场合重申过中方上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