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mOzgkiPpa作者:莽九晨world.huanqiu.comarticle合作造船难度“无可比拟”,巨额投资加剧产业空心,韩美关税协议引发韩国新不安/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韩美上周达成的贸易协定并没有令韩国方面安心,围绕协议未来的落实、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引发韩国内部新一轮焦虑。据路透社4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周一表示,与美达成的协议避免了最坏的情况,但仍对15%的关税税率如何影响出口商盈利能力感到担忧。另据韩媒3日报道,韩国造船业成立工作组,以推进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但其难度引发讨论。连日来,韩国官员频频针对韩美关税细节表态,其中不乏与美方所说相冲突的内容。韩国《朝鲜日报》4日报道称,在即将举行的韩美峰会前,双方在农业议题以及3500亿美元投资方面仍有分歧。《韩国时报》也表示,虽然关税协议提供了框架,但仍有诸多症结需要在峰会前解决。 合作造船面临多项挑战 韩国造船业三巨头——HD韩国造船海洋、韩华海洋以及三星重工,和韩国造船海洋成套设备协会近期启动韩美造船项目推进工作组。据韩联社报道,工作组预计将在本月上旬或中旬就“MASGA”项目正式进行讨论。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韩美造船合作存在诸多落实方案,为支持和帮助项目推行因而成立了工作组。 韩美日前达成的经贸协议中包括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的“MASGA”项目。《朝鲜日报》4日报道称,该项目将成为韩国制造业前所未有的海外扩张事业。报道称,“MASGA”项目在难度方面“无可比拟”,必须新建或升级美国当地船厂,培养人才,甚至移植设备供应链,“这相当于要‘从A做到Z’的一切工作。” 该项目想要获得成功面临多重阻碍。韩国《中央日报》4日报道称,业内人士认为,解决美国熟练劳动力获取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报道提到,自二战后工业衰退以来,美国始终难以稳定培养船厂专业人才。韩国业界呼吁采取混合生产策略,例如在韩国制造船体分段,最终在美国完成总装。但这一模式受到美国多项法律限制,例如美国的《琼斯法案》规定,美国的国内海运贸易只能使用美国建造、拥有和配备船员的船舶。 竞争力引担忧 针对上述“MASGA”项目对韩国的影响,《中央日报》在韩美达成协议后发表社论文章提到,这可能会导致在投资过程中,韩国高端技术人才与产能向美国转移。文章将此称为产业竞争力方面的隐忧。 金正官周一在对关税协议影响表示担忧的时候也提到,与当地美国企业相比,前所未有的15%关税可能对韩国向美国出口的企业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他表示,可以将韩国在与美国达成协议后的立场比作刚做完手术的病人,仍存在病情复发或需要用药的风险。 《中央日报》还提到,竞争力隐忧还存于汽车产业。韩国汽车原本享受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零关税待遇,此后将与日本汽车(原税率2.5%)一同适用15%关税。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3日对此表示“痛心”。金容范称,这意味着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实际上已沦为“半成品”,他认为,将韩国对美出口汽车的关税定为12.5%更为合理。 更多担忧围绕1500亿美元造船业投资以外的2000亿美元投资。韩美双方在投资基金控制权、投资回报分配等问题上仍有分歧。金正官表示,政府将继续与美国讨论投资方案的具体细节,使其有利于韩国经济和企业。 《中央日报》认为,对美投资可能加剧韩国国内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同时3500亿美元的投资数额过于庞大,要消化这一冲击,政府必须通过政策支持配套提振企业活力。 面临“额外让步压力” 在贸易协议达成后,韩美元首峰会近日受到韩国媒体关注。虽然议题和日程尚未确定,但不少媒体表示,协议中悬而未决的经济议题将是重要话题。 《韩国时报》3日报道认为,韩美峰会可能加剧美国对韩国非关税壁垒的施压。报道提到,韩国官员们警告称,目前的贸易协议仅勾勒出广泛框架而非最终解决方案。关键问题——特别是影响农产品、数字服务及其他领域的非关税壁垒——仍表述模糊且未获解决。《韩国时报》援引专家的警告称,美国政府很可能在这些领域向韩国施压要求进一步让步,包括在线平台监管和敏感技术出口管制等争议议题。 据《朝鲜日报》分析认为,特朗普称韩国李在明总统将在“两周内”访白宫,并在峰会上宣布“巨额投资”,观察人士预计两位领导人将直接讨论投资基金细节。韩国执政阵营内部有人认为,若李在明能争取到美国汽车关税部分减免将最为理想,但也有人警告韩国可能面临类似日本大规模采购波音飞机等额外让步压力。 《中央日报》评论称,关税谈判暂且“过关”,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文章认为,贸易协议在执行阶段须确保韩国的实质利益。另外亟需政策调控激活企业活力,尽可能降低关税副作用。175434055429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434707445711[]{"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韩美上周达成的贸易协定并没有令韩国方面安心,围绕协议未来的落实、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引发韩国内部新一轮焦虑。据路透社4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周一表示,与美达成的协议避免了最坏的情况,但仍对15%的关税税率如何影响出口商盈利能力感到担忧。另据韩媒3日报道,韩国造船业成立工作组,以推进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但其难度引发讨论。连日来,韩国官员频频针对韩美关税细节表态,其中不乏与美方所说相冲突的内容。韩国《朝鲜日报》4日报道称,在即将举行的韩美峰会前,双方在农业议题以及3500亿美元投资方面仍有分歧。《韩国时报》也表示,虽然关税协议提供了框架,但仍有诸多症结需要在峰会前解决。 合作造船面临多项挑战 韩国造船业三巨头——HD韩国造船海洋、韩华海洋以及三星重工,和韩国造船海洋成套设备协会近期启动韩美造船项目推进工作组。据韩联社报道,工作组预计将在本月上旬或中旬就“MASGA”项目正式进行讨论。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韩美造船合作存在诸多落实方案,为支持和帮助项目推行因而成立了工作组。 韩美日前达成的经贸协议中包括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的“MASGA”项目。《朝鲜日报》4日报道称,该项目将成为韩国制造业前所未有的海外扩张事业。报道称,“MASGA”项目在难度方面“无可比拟”,必须新建或升级美国当地船厂,培养人才,甚至移植设备供应链,“这相当于要‘从A做到Z’的一切工作。” 该项目想要获得成功面临多重阻碍。韩国《中央日报》4日报道称,业内人士认为,解决美国熟练劳动力获取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报道提到,自二战后工业衰退以来,美国始终难以稳定培养船厂专业人才。韩国业界呼吁采取混合生产策略,例如在韩国制造船体分段,最终在美国完成总装。但这一模式受到美国多项法律限制,例如美国的《琼斯法案》规定,美国的国内海运贸易只能使用美国建造、拥有和配备船员的船舶。 竞争力引担忧 针对上述“MASGA”项目对韩国的影响,《中央日报》在韩美达成协议后发表社论文章提到,这可能会导致在投资过程中,韩国高端技术人才与产能向美国转移。文章将此称为产业竞争力方面的隐忧。 金正官周一在对关税协议影响表示担忧的时候也提到,与当地美国企业相比,前所未有的15%关税可能对韩国向美国出口的企业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他表示,可以将韩国在与美国达成协议后的立场比作刚做完手术的病人,仍存在病情复发或需要用药的风险。 《中央日报》还提到,竞争力隐忧还存于汽车产业。韩国汽车原本享受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零关税待遇,此后将与日本汽车(原税率2.5%)一同适用15%关税。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3日对此表示“痛心”。金容范称,这意味着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实际上已沦为“半成品”,他认为,将韩国对美出口汽车的关税定为12.5%更为合理。 更多担忧围绕1500亿美元造船业投资以外的2000亿美元投资。韩美双方在投资基金控制权、投资回报分配等问题上仍有分歧。金正官表示,政府将继续与美国讨论投资方案的具体细节,使其有利于韩国经济和企业。 《中央日报》认为,对美投资可能加剧韩国国内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同时3500亿美元的投资数额过于庞大,要消化这一冲击,政府必须通过政策支持配套提振企业活力。 面临“额外让步压力” 在贸易协议达成后,韩美元首峰会近日受到韩国媒体关注。虽然议题和日程尚未确定,但不少媒体表示,协议中悬而未决的经济议题将是重要话题。 《韩国时报》3日报道认为,韩美峰会可能加剧美国对韩国非关税壁垒的施压。报道提到,韩国官员们警告称,目前的贸易协议仅勾勒出广泛框架而非最终解决方案。关键问题——特别是影响农产品、数字服务及其他领域的非关税壁垒——仍表述模糊且未获解决。《韩国时报》援引专家的警告称,美国政府很可能在这些领域向韩国施压要求进一步让步,包括在线平台监管和敏感技术出口管制等争议议题。 据《朝鲜日报》分析认为,特朗普称韩国李在明总统将在“两周内”访白宫,并在峰会上宣布“巨额投资”,观察人士预计两位领导人将直接讨论投资基金细节。韩国执政阵营内部有人认为,若李在明能争取到美国汽车关税部分减免将最为理想,但也有人警告韩国可能面临类似日本大规模采购波音飞机等额外让步压力。 《中央日报》评论称,关税谈判暂且“过关”,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文章认为,贸易协议在执行阶段须确保韩国的实质利益。另外亟需政策调控激活企业活力,尽可能降低关税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