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al5hwOpNs作者:青木 倪浩world.huanqiu.comarticle美媒:面对美关税紧逼,德国转向强硬/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如果他们想要战争,就会得到战争。”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援引一位德国官员的话报道称,随着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不断加码,逼迫欧盟让步,欧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德国正在调整立场,从原先主张较为温和地反制美国,转向更接近法国强硬对抗的立场。报道提到,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20日表示,仍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并持续积极参与谈判,但知情人士称,此前一直推动快速达成协议的德国官员已不再将美欧协议视为最可能结果。 美国提高要求 英国《金融时报》19日援引3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高了要求,寻求在所有协议中对欧盟商品征收15%至20%的最低关税。对此,报道分析称,在围绕将大多数商品基准关税维持在10%的框架协议进行了数周谈判后,美国采取了更强硬立场,意在试探欧盟的承受极限。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表示,如果特朗普坚持15%至20%的永久关税,这一水平将与4月贸易谈判开始时相当,可能迫使布鲁塞尔采取报复措施。 12日,特朗普致函欧盟,称将把关税提高至30%并于8月1日生效。而与此同时,欧盟还面临美国高达50%的钢铝关税以及25%的汽车关税。 “局势明显转向‘支持报复’”,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欧盟成员国正敦促欧盟委员会在8月1日期限前,若与美无法达成协议,就准备在商品报复关税外,针对美企业实施新的强力反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20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上周日表示,他有信心美国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卢特尼克称,他与欧洲贸易谈判代表通过电话,认为双方“有很大空间”达成协议。但《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到,此前欧盟一直致力于将基准关税维持在10%,这对27个成员国中的部分国家已是艰难让步。 德国“终于震怒” 在对美国关税的反制过程中,德国的态度转变尤其引人关注。《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到,柏林方面18日释放信号,可能支持欧盟动用“反胁迫工具”。这个法律工具允许欧盟通过一系列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反击经济霸凌行为,此前从未使用过。但自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从华盛顿返回后,越来越多成员国表态支持让该工具就绪。 与法国长期主张对美强硬不同,德国此前敦促欧盟尽快与美达成初步协议。德国电视一台14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茨在接受采访时警告,欧盟与美国持续的关税争端将损害德国经济,将严重打击德国出口业。“欧洲新闻台”网站本月初报道评价称,德国急于不惜一切代价迅速达成协议。 但目前情况出现转变。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20日的德国《图片报》上表示,欧盟各国将团结一致。他警告美国政府不要加剧与欧盟的关税争端,他表示,“欧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默茨此前在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内阁会晤后表示,“美国政府不应低估我们采取类似措施应对过高关税负担的意愿。”《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德国领导人最初认为特朗普的30%关税威胁是逼迫让步的最后通牒,但在得知美方施压要求欧盟接受更高基准关税且不减免汽车关税后终于震怒。知情官员称,这一转变促使柏林方面打开报复大门。“所有选项都在考虑范围内”,一位德国官员上周五表示。 可能出现带动作用 上海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郑春荣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德国经济对美市场依赖性较大,这是德国在谈判中对美国采取温和立场的根本原因。这可能也意味着,虽然当前德国与欧盟其他国家都保留了对美国强硬反制的选项,但是德国本质上还是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不过目前,美国立场愈发强硬且咄咄逼人,德国是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之下被迫转向强硬立场。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立场的改变反映了,面对美国非但不愿让步反而更加强硬导致双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僵局后,德国选择倾向于与欧盟其他成员国采取一致立场来解决欧美关税谈判。董一凡说,德国过去一贯倡导自由贸易原则,比欧盟其他国家更注重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分歧,而不是采取反制措施。如果德国立场发生转变,可能会带动更多欧盟成员采取相同的强硬立场,在与美国的关税博弈当中突出反制措施的作用。 郑春荣认为,在与美国的谈判当中,欧盟同时准备了反制与妥协两套方案,并根据谈判的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在经济方面欧盟对美国依赖较大,处于下风,在安全防护上,欧盟也有赖于美国的保护。因此总体上推测,欧盟的强硬是以进为退的一种策略,最终目的仍是与美国达成谈判一致。175312830848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313759299811[]{"email":"liyingying@huanqiu.com","name":"李莹莹"}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如果他们想要战争,就会得到战争。”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援引一位德国官员的话报道称,随着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不断加码,逼迫欧盟让步,欧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德国正在调整立场,从原先主张较为温和地反制美国,转向更接近法国强硬对抗的立场。报道提到,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20日表示,仍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并持续积极参与谈判,但知情人士称,此前一直推动快速达成协议的德国官员已不再将美欧协议视为最可能结果。 美国提高要求 英国《金融时报》19日援引3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高了要求,寻求在所有协议中对欧盟商品征收15%至20%的最低关税。对此,报道分析称,在围绕将大多数商品基准关税维持在10%的框架协议进行了数周谈判后,美国采取了更强硬立场,意在试探欧盟的承受极限。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表示,如果特朗普坚持15%至20%的永久关税,这一水平将与4月贸易谈判开始时相当,可能迫使布鲁塞尔采取报复措施。 12日,特朗普致函欧盟,称将把关税提高至30%并于8月1日生效。而与此同时,欧盟还面临美国高达50%的钢铝关税以及25%的汽车关税。 “局势明显转向‘支持报复’”,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欧盟成员国正敦促欧盟委员会在8月1日期限前,若与美无法达成协议,就准备在商品报复关税外,针对美企业实施新的强力反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20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上周日表示,他有信心美国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卢特尼克称,他与欧洲贸易谈判代表通过电话,认为双方“有很大空间”达成协议。但《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到,此前欧盟一直致力于将基准关税维持在10%,这对27个成员国中的部分国家已是艰难让步。 德国“终于震怒” 在对美国关税的反制过程中,德国的态度转变尤其引人关注。《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到,柏林方面18日释放信号,可能支持欧盟动用“反胁迫工具”。这个法律工具允许欧盟通过一系列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反击经济霸凌行为,此前从未使用过。但自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从华盛顿返回后,越来越多成员国表态支持让该工具就绪。 与法国长期主张对美强硬不同,德国此前敦促欧盟尽快与美达成初步协议。德国电视一台14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茨在接受采访时警告,欧盟与美国持续的关税争端将损害德国经济,将严重打击德国出口业。“欧洲新闻台”网站本月初报道评价称,德国急于不惜一切代价迅速达成协议。 但目前情况出现转变。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20日的德国《图片报》上表示,欧盟各国将团结一致。他警告美国政府不要加剧与欧盟的关税争端,他表示,“欧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默茨此前在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内阁会晤后表示,“美国政府不应低估我们采取类似措施应对过高关税负担的意愿。”《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德国领导人最初认为特朗普的30%关税威胁是逼迫让步的最后通牒,但在得知美方施压要求欧盟接受更高基准关税且不减免汽车关税后终于震怒。知情官员称,这一转变促使柏林方面打开报复大门。“所有选项都在考虑范围内”,一位德国官员上周五表示。 可能出现带动作用 上海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郑春荣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德国经济对美市场依赖性较大,这是德国在谈判中对美国采取温和立场的根本原因。这可能也意味着,虽然当前德国与欧盟其他国家都保留了对美国强硬反制的选项,但是德国本质上还是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不过目前,美国立场愈发强硬且咄咄逼人,德国是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之下被迫转向强硬立场。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立场的改变反映了,面对美国非但不愿让步反而更加强硬导致双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僵局后,德国选择倾向于与欧盟其他成员国采取一致立场来解决欧美关税谈判。董一凡说,德国过去一贯倡导自由贸易原则,比欧盟其他国家更注重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分歧,而不是采取反制措施。如果德国立场发生转变,可能会带动更多欧盟成员采取相同的强硬立场,在与美国的关税博弈当中突出反制措施的作用。 郑春荣认为,在与美国的谈判当中,欧盟同时准备了反制与妥协两套方案,并根据谈判的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在经济方面欧盟对美国依赖较大,处于下风,在安全防护上,欧盟也有赖于美国的保护。因此总体上推测,欧盟的强硬是以进为退的一种策略,最终目的仍是与美国达成谈判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