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pMjmZ6Xl4作者:白云怡world.huanqiu.comarticle多方表达强烈不满,海外学生“去留两难”,美政府再施压哈佛交国际生资料/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并要求在籍外国学生转学,尽管这一禁令在24日被一名联邦法官暂时叫停,但数千名国际学生仍处在不确定的状态,美国教育界对此发出“形势严峻”的警告。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继续为其禁令辩护,并索要部分哈佛国际学生的资料。据法新社25日报道,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为什么哈佛大学不承认其近31%的学生来自外国?这些国家,其中一些对美国并不友好,既不为其学生的教育支付分文,也从未打算这么做。”“我们想知道这些外国学生是谁,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因为我们给了哈佛大学数十亿美元,但哈佛大学却迟迟不肯透露。” 综合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25日报道,美国政府发布禁令时正值暑假,部分学生担忧离境后无法顺利返美,被迫中断出行计划,这影响了他们的实习前景。一名21岁的中国硕士生原本准备回国,到一家美国非政府组织实习,但在得知禁令后紧急取消高价机票,失去实习机会。他认为,持学生签证、希望通过暑期实习积累经验的留学生是最焦虑的群体之一,因为这些经历对申请博士项目至关重要。路透社称,一些国际学生的美国签证申请已经遭到延误,需要进行“额外的行政审查”。据CNN报道,一些国际生表示,已有学生计划转学,尤其是转去海外其他学校。政府的禁令不仅影响国际学生本人,还涉及他们的配偶、孩子、工作状态、租金、住房,“一切都受影响”。“非常明显,他们极度恐惧。”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哈佛大学学生会联合主席这样形容。“反犹”是美国政府此次对哈佛实施“制裁”的理由之一。然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博士后研究员对CNN表示,她感觉犹太学生正被政府“当作棋子使用”,政府发起一场“远超哈佛”的学术战役,打压那些“不总是与他们观点一致的思想”,而不是“真正关心犹太学生、以色列学生的安全”。在哈佛国际学生中占相当比例的中国学生受到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哈佛目前有约6800名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27%,其中中国学生占1/5,是该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报道称,禁令不仅让中国留学生陷入去留两难境地,还可能迫使美国其他高校减少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如果哈佛大学都遭此打击,其他学校是否也岌岌可危?”美国《纽约时报》24日报道称,许多大学的管理层担心,政府可能同样会以国际招生为筹码向其他高校施压,要求其做出改变。“这是一个严峻的时刻。”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科恩布鲁斯在给全校的信中写道。夏威夷大学校长亨塞尔表示,政府的决定“在整个高等教育界引发强烈震荡”。报道援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的话称,联邦政府正试图侵蚀大学的自主权,“这意味着美国在吸引学术人才方面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寒冬。”报道认为,招收全球优秀人才能推动学术项目与创新研究发展,此外,很多完成学业的国际生会选择留在美国就业,无论是在学界还是私企,都能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美国政府对哈佛的举动也在国际社会中遭到质疑。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国大党议员奇丹巴拉姆表示,美国政府的举措是“一项倒退的决定”,损害美国的自身利益。韩国前外长康京和在北京的一场活动上表示,相关决定“非常糟糕”,考虑不周且可能弄巧成拙。路透社认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或将成为这场哈佛风波的潜在受益者。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发言人费兹表示,预计将很快收到那些改变主意、不再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的申请。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称,现在判断禁令是否会导致大量哈佛学生涌入为时过早,但该大学发言人奥马奥尼表示,今年学校收到的美国学生申请数量有所增加。17481941171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4821316911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04c4408ac1949370584a984fd0ccc9cu5.jpg{"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并要求在籍外国学生转学,尽管这一禁令在24日被一名联邦法官暂时叫停,但数千名国际学生仍处在不确定的状态,美国教育界对此发出“形势严峻”的警告。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继续为其禁令辩护,并索要部分哈佛国际学生的资料。据法新社25日报道,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为什么哈佛大学不承认其近31%的学生来自外国?这些国家,其中一些对美国并不友好,既不为其学生的教育支付分文,也从未打算这么做。”“我们想知道这些外国学生是谁,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因为我们给了哈佛大学数十亿美元,但哈佛大学却迟迟不肯透露。” 综合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25日报道,美国政府发布禁令时正值暑假,部分学生担忧离境后无法顺利返美,被迫中断出行计划,这影响了他们的实习前景。一名21岁的中国硕士生原本准备回国,到一家美国非政府组织实习,但在得知禁令后紧急取消高价机票,失去实习机会。他认为,持学生签证、希望通过暑期实习积累经验的留学生是最焦虑的群体之一,因为这些经历对申请博士项目至关重要。路透社称,一些国际学生的美国签证申请已经遭到延误,需要进行“额外的行政审查”。据CNN报道,一些国际生表示,已有学生计划转学,尤其是转去海外其他学校。政府的禁令不仅影响国际学生本人,还涉及他们的配偶、孩子、工作状态、租金、住房,“一切都受影响”。“非常明显,他们极度恐惧。”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哈佛大学学生会联合主席这样形容。“反犹”是美国政府此次对哈佛实施“制裁”的理由之一。然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博士后研究员对CNN表示,她感觉犹太学生正被政府“当作棋子使用”,政府发起一场“远超哈佛”的学术战役,打压那些“不总是与他们观点一致的思想”,而不是“真正关心犹太学生、以色列学生的安全”。在哈佛国际学生中占相当比例的中国学生受到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哈佛目前有约6800名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27%,其中中国学生占1/5,是该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报道称,禁令不仅让中国留学生陷入去留两难境地,还可能迫使美国其他高校减少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如果哈佛大学都遭此打击,其他学校是否也岌岌可危?”美国《纽约时报》24日报道称,许多大学的管理层担心,政府可能同样会以国际招生为筹码向其他高校施压,要求其做出改变。“这是一个严峻的时刻。”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科恩布鲁斯在给全校的信中写道。夏威夷大学校长亨塞尔表示,政府的决定“在整个高等教育界引发强烈震荡”。报道援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的话称,联邦政府正试图侵蚀大学的自主权,“这意味着美国在吸引学术人才方面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寒冬。”报道认为,招收全球优秀人才能推动学术项目与创新研究发展,此外,很多完成学业的国际生会选择留在美国就业,无论是在学界还是私企,都能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美国政府对哈佛的举动也在国际社会中遭到质疑。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国大党议员奇丹巴拉姆表示,美国政府的举措是“一项倒退的决定”,损害美国的自身利益。韩国前外长康京和在北京的一场活动上表示,相关决定“非常糟糕”,考虑不周且可能弄巧成拙。路透社认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或将成为这场哈佛风波的潜在受益者。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发言人费兹表示,预计将很快收到那些改变主意、不再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的申请。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称,现在判断禁令是否会导致大量哈佛学生涌入为时过早,但该大学发言人奥马奥尼表示,今年学校收到的美国学生申请数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