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nh8wA6SkR作者:于超凡 青木 李迅典 张旺world.huanqiu.comarticle引领多边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中欧领导人通话深化互信/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于超凡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张旺】5月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更加凸显。健康稳定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中欧各界期待。中方愿同德方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引领中欧关系得到新发展,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此前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去年5月我访问法国,双方一致同意弘扬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此后,中法合作又取得许多新进展。双方要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抓住机遇,深化投资、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数字、绿色、生物医药、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促进人民友好。法国媒体称,中欧领导人通话正值国际贸易关系陷入混乱之际,中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面临高额关税的威胁。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欧领导人通话互动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深化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给动荡的世界带来信心。 两场重要通话 在同默茨的通话中,习近平强调,中德两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精神发展双边关系,这一良好传统需要双方精心呵护、传承发扬。一要夯实政治互信。中国视德国为伙伴,乐见德国发展繁荣,愿同德方密切高层交往,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二要增强关系韧性。双方既要继续做大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领域合作存量,也要培育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增量,加强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德智慧和方案。三要增添合作动能。中方愿同德方分享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希望德方为两国双向投资合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便利,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双方要共同总结中欧关系发展成功经验,发出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开放互利合作的积极信号。 默茨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德国新政府愿本着建设性和务实精神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德方期待同中方密切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开放互利,促进公平贸易,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德方愿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在同马克龙的通话中,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独立自主大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建设者,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和世界经济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中法越要作出正确战略抉择,共同做维护国际秩序的可靠力量、促进全球增长的开放力量、引领多边合作的进步力量。 习近平指出,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多极世界的独立一极,支持欧盟加强战略自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愿同欧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达成更多既造福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的成果。 马克龙表示,法中、欧中关系至关重要,具有世界意义。愿同中方加强经贸投资及各领域务实合作,保持双边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推动法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法方愿同中方在重大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承担起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防止热点问题升级外溢,共同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欧中应进一步密切沟通对话,维护共同利益。 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马克龙:法国欢迎中国投资 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在23日的通话后表示,德中领导人均强调愿意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双方还强调了德中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自默茨就任德国总理后,中德已进行多次高层交流。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德国新任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15日,国防部长董军应邀访问德国期间与德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举行会谈。 据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作为亚洲经济巨头的中国和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有着长期的贸易和商业联系。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约为2460亿欧元。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12日发布的《2024年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去年在德投资热度不减,项目数量达199个。 22日通话结束后不久,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重申了法国有意继续与中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关系。法国欢迎中国投资。”关于地区紧张局势,马克龙表示,法中两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有着共同目标”:实现持久且稳固的和平。法兰西24电视台称,马克龙还誓言未来将与中国合作,结束加沙冲突。 法新社等多家法国主流媒体转发报道了中法两国元首通话情况。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在准备开启东南亚外交之旅之际,马克龙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战略通话。尽管本人不会前往中国,但马克龙的积极接触表明,法国有意与北京保持密切联系。 法国《论坛报》报道称,法中在多边主义、营商环境、农工产品、低碳能源、航空航天和科技创新等六大关键领域合作意愿强烈,对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转型目标一致,未来需要将这些进展转化为切实成果。 “欧中在应对多边挑战中合作空间广阔” 路透社23日称,目前,中欧双方都在努力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欧洲和中国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有着深厚的贸易联系。 欧盟统计局3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2024年,欧盟对华出口贸易额为2133亿欧元,进口贸易额为5178亿欧元。在投资领域,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也出现7年来首次增长。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和美国荣鼎咨询公司最新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比上一年增长47%,达到100亿欧元。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称,欧洲仍然是中国对高收入经济体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吸引了中国对这些市场所有直接投资的53.2%。2024年,欧盟和英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的份额也升至19.1%,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大幅增长。 法国能源新闻网评论认为,欧中在应对多边挑战中合作空间广阔。在美国放弃气候行动领导角色的当下,欧盟与中国被寄予厚望,应携手填补这一空缺。法国生态转型、生物多样性、森林、海洋和渔业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表示,法国政府希望看到中国与欧盟之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和欧盟在气候问题上都展现出了真正的雄心,衷心希望能够达成一份中欧联合气候声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2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目前面临安全危机、经济复苏缓慢、社会不安与分化等多重挑战。中国作为开放型经济体,倡导多边主义,与欧洲在经济、就业、技术等方面互补性强。中欧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双方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所以,中欧加强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为全球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当今世界缺乏信心与信任。中欧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实际上就是要建立战略信任,给世界带来信心。”姜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是历史前进的大方向。中欧领导人在关键时刻保持这样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17480201579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4804096909712[]{"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于超凡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张旺】5月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更加凸显。健康稳定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中欧各界期待。中方愿同德方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引领中欧关系得到新发展,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此前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去年5月我访问法国,双方一致同意弘扬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此后,中法合作又取得许多新进展。双方要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抓住机遇,深化投资、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数字、绿色、生物医药、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促进人民友好。法国媒体称,中欧领导人通话正值国际贸易关系陷入混乱之际,中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面临高额关税的威胁。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欧领导人通话互动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深化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给动荡的世界带来信心。 两场重要通话 在同默茨的通话中,习近平强调,中德两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精神发展双边关系,这一良好传统需要双方精心呵护、传承发扬。一要夯实政治互信。中国视德国为伙伴,乐见德国发展繁荣,愿同德方密切高层交往,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二要增强关系韧性。双方既要继续做大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领域合作存量,也要培育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增量,加强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德智慧和方案。三要增添合作动能。中方愿同德方分享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希望德方为两国双向投资合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便利,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双方要共同总结中欧关系发展成功经验,发出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开放互利合作的积极信号。 默茨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德国新政府愿本着建设性和务实精神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德方期待同中方密切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开放互利,促进公平贸易,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德方愿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在同马克龙的通话中,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独立自主大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建设者,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和世界经济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中法越要作出正确战略抉择,共同做维护国际秩序的可靠力量、促进全球增长的开放力量、引领多边合作的进步力量。 习近平指出,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多极世界的独立一极,支持欧盟加强战略自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愿同欧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达成更多既造福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的成果。 马克龙表示,法中、欧中关系至关重要,具有世界意义。愿同中方加强经贸投资及各领域务实合作,保持双边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推动法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法方愿同中方在重大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承担起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防止热点问题升级外溢,共同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欧中应进一步密切沟通对话,维护共同利益。 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马克龙:法国欢迎中国投资 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在23日的通话后表示,德中领导人均强调愿意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双方还强调了德中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自默茨就任德国总理后,中德已进行多次高层交流。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德国新任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15日,国防部长董军应邀访问德国期间与德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举行会谈。 据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作为亚洲经济巨头的中国和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有着长期的贸易和商业联系。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约为2460亿欧元。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12日发布的《2024年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去年在德投资热度不减,项目数量达199个。 22日通话结束后不久,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重申了法国有意继续与中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关系。法国欢迎中国投资。”关于地区紧张局势,马克龙表示,法中两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有着共同目标”:实现持久且稳固的和平。法兰西24电视台称,马克龙还誓言未来将与中国合作,结束加沙冲突。 法新社等多家法国主流媒体转发报道了中法两国元首通话情况。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在准备开启东南亚外交之旅之际,马克龙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战略通话。尽管本人不会前往中国,但马克龙的积极接触表明,法国有意与北京保持密切联系。 法国《论坛报》报道称,法中在多边主义、营商环境、农工产品、低碳能源、航空航天和科技创新等六大关键领域合作意愿强烈,对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转型目标一致,未来需要将这些进展转化为切实成果。 “欧中在应对多边挑战中合作空间广阔” 路透社23日称,目前,中欧双方都在努力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欧洲和中国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有着深厚的贸易联系。 欧盟统计局3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2024年,欧盟对华出口贸易额为2133亿欧元,进口贸易额为5178亿欧元。在投资领域,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也出现7年来首次增长。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和美国荣鼎咨询公司最新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比上一年增长47%,达到100亿欧元。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称,欧洲仍然是中国对高收入经济体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吸引了中国对这些市场所有直接投资的53.2%。2024年,欧盟和英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的份额也升至19.1%,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大幅增长。 法国能源新闻网评论认为,欧中在应对多边挑战中合作空间广阔。在美国放弃气候行动领导角色的当下,欧盟与中国被寄予厚望,应携手填补这一空缺。法国生态转型、生物多样性、森林、海洋和渔业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表示,法国政府希望看到中国与欧盟之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和欧盟在气候问题上都展现出了真正的雄心,衷心希望能够达成一份中欧联合气候声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2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目前面临安全危机、经济复苏缓慢、社会不安与分化等多重挑战。中国作为开放型经济体,倡导多边主义,与欧洲在经济、就业、技术等方面互补性强。中欧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双方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所以,中欧加强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为全球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当今世界缺乏信心与信任。中欧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实际上就是要建立战略信任,给世界带来信心。”姜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是历史前进的大方向。中欧领导人在关键时刻保持这样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