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dH0nb7ulR world.huanqiu.comarticle时政微观察丨从三个历史坐标读懂习主席俄罗斯之行/e3pmh22ph/e3pn61ka0<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add04f83bc5250a223369889709279b.jpg?imageView2/2/w/1260" /></i></p><p>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书写下大国外交浓墨重彩的一笔。</p><p>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共同会见记者、茶叙,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向无名烈士墓献花,会见多国领导人……四天时间,习主席行程满满。</p><p>习近平主席的俄罗斯之行,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也彰显了中俄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p><p>《时政微观察》从三个历史坐标为你解读。</p><p><em data-scene="strong">10年——“中俄关系大发展大跨越”</em></p><p>当地时间5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会谈前,普京总统在乔治大厅为习主席举行隆重欢迎仪式。</p><p>在庄严的迎宾曲中,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从乔治大厅两侧沿红地毯健步走到大厅中央,亲切握手合影。</p><p>相向而行、携手合作,是中俄关系的生动写照。</p><p>在同普京总统共见记者时,习近平主席谈到此访指出:“我将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也将是我时隔10年再次出席这一盛大纪念活动。过去10年,是国际形势大动荡大变革的10年,也是中俄关系大发展大跨越的10年。”</p><p>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保持稳定、健康、高水平发展态势,长期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赢成为两国关系的鲜明特征。</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当地时间5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这是两国元首步入会场。"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f517402f14d9ae4375833c52ce062bf.jpg?imageView2/2/w/1260" /></i></p><p>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俄要“坚持世代友好,做百炼成钢的真朋友”“坚持互利共赢,做彼此成就的好伙伴”“坚持公平正义,做国际秩序的捍卫者”“坚持和衷共济,做全球治理的引领者”。这四个“坚持”为推动中俄关系迈向更加成熟和坚韧的明天指明方向。</p><p>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两国元首今年首次面对面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之一,也是中俄关系深化发展的有力见证。</p><p>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持续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是传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应有之义,是双方彼此成就、促进各自发展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时代呼唤。</p><p><em data-scene="strong">80年——“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em></p><p>铁甲洪流呼啸,胜利呐喊震天。</p><p>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主席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p><p>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军容严整、士气高昂,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红场。习近平主席起身向他们致意。</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主席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2e5f63fffddb86d86af52be7fa982b4.jpg?imageView2/2/w/1260" /></i></p><p>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p><p>“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名言,表达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铭记,对中俄人民患难与共结下深厚情谊的珍视,对中俄携手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殷切期望。</p><p>80年后的今天,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p><p>在《俄罗斯报》发表的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p><p>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时,习近平主席坚定指出,中方将同俄方一道,肩负起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责任,挺膺担当,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p><p>唯有以正确的二战史观为锚,人类才能在逆全球化与潜在的冲突风险中守住和平的底线。</p><p><em data-scene="strong">百年变局——“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em></p><p>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百年变局再次考验人类的智慧与抉择。</p><p>“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在《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我们坚信,世界各国人民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p><p>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合作共赢的共同心声。</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当地时间5月9日,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从红场来到亚历山大花园,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并肃立默哀。"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5845ec7c9dddf1463e82d0d1551de96.jpg?imageView2/2/w/1260" /></i></p><p>在此次俄罗斯之行中,习近平主席会见多位外国领导人,深刻阐释中国的全球秩序观,强调要加强对话、共同发展,呼吁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全球治理体系。</p><p>“中方愿同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团结合作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公平正义,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p>“中方坚定支持古巴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和封锁,支持古巴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双方要在金砖、中拉论坛等框架内加强协调和配合,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霸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p><p>“中方愿同斯洛伐克等各国一道,团结合作应对挑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希望斯方为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好、向前发展发挥积极作用。”</p><p>…………</p><p>作为二战的胜利者、战后秩序的创建者和维护者,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坐落在莫斯科河畔的克里姆林宫"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bbb7569ce759997c0bb19718415cb24.jpg?imageView2/2/w/1260" /></i></p><p>风雨同渡、关山共越。独立自主、成熟坚韧的中俄关系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作出重要贡献。</p><p>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和俄罗斯将同世界上爱好和平、坚守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一道,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阔步前行,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p><p>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p><p>监制丨马丽君</p><p>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p><p>执笔丨程昱</p><p>编辑丨江雨航 张亚楠 杨彩云</p></section></article>1746935150509责编:郭艳峰<a href="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540742291087912226&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4A1A3E99-1EDC-49F2-A538-A295A3BCFF73_768570714190&share_to=copy_url" >央视新闻客户端</a>174693515050912[]{"email":"guoyanfeng@huanqiu.com","name":"郭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