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OMHjWqpcT作者:牛瑞飞 张矜若 许 放world.huanqiu.comarticle比利时、泰国、阿根廷多举措促进全民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享受阅读乐趣(国际视点)/e3pmh22ph/e3pmh2398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在信息如潮、文化多元的当下,阅读依旧是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阅读关乎个人成长,事关国家民族未来。近年来,包括比利时、泰国、阿根廷等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全社会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享受阅读的乐趣。比利时——“读书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是生活的乐趣”很多比利时民众对阅读的热爱,是从小就养成的,并成为贯穿一生的课题。在不少城市,图书馆的热度甚至超过商场和餐馆,人们在这里暂时逃离生活的喧嚣与压力,阅读、思考,静沐书香。比利时拥有健全的图书馆体系,从国家级、市级、区级到社区级,几乎每个居民区都设有图书馆,且大多选址于公共交通便利之处,方便民众到访。多数图书馆还为18岁以下未成年读者提供免费注册和借阅服务,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阅读、借阅图书,还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每周一次的儿童故事会是比利时图书馆人气最高的活动之一。馆员们绘声绘色地讲解绘本,或配上乐器演奏,或带领孩子们创作绘本,互动性很强。图书作者见面会同样深受欢迎,读者可以近距离了解图书背后的故事,并从中获得创作启发。许多图书馆还设有玩具借阅区,提供拼图、积木等益智类玩具。弗洛朗斯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记者:“我们每周六都会来图书馆,儿子常约同学一起来看书,总能在这里待上三四个小时,最后再借几本书和玩具回家。图书馆成了孩子们的社交场所。”记者的两个孩子就读于比利时公立小学。老师会在课后“作业记录本”上特别注明:“请每天至少阅读几页书,有时间多读,没时间读一页也好。”学校老师梵尚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明白读书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是生活的乐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从今年起,这所学校与社区图书馆合作,每月组织一次“阅读俱乐部”活动。孩子们在一个半小时内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并将心仪的图书推荐给班主任。老师会在午休或放学前的时间,向全班分享这些书籍,实现阅读共享。记者注意到,孩子们会认真通读推荐书目,并查阅相关背景知识,争取在分享环节更好地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这种阅读方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阅读”,而是一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的“互动学习”。通过图书馆的资源支持、学校的引导教育、家庭的陪伴鼓励,以及社会多元的文化参与,比利时用丰富多元、尊重主体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养成阅读的习惯。泰国——“让更多人在课堂以外探索、创造和学习”泰国首都曼谷在今年3月至5月期间举办“曼谷阅读学习节”,鼓励公众阅读。其间,曼谷的公共图书馆、娱乐中心和博物馆举办各种免费活动,包括在图书馆、幼儿园和小学举办讲故事、“行走的图书馆”等阅读活动。曼谷市副市长萨农·旺斯朗本说:“我们希望创造空间,让更多人在课堂以外探索、创造和学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泰国办事处和基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自2019年起联合发起“让每个孩子都能阅读”项目,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设计了不少富有创意的活动。其中,“每周一书”活动让学校图书馆焕发了生机,“放下作业,改读一本书”倡议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的泰国学校利用午休时间,让教师轮流给学生讲故事,或请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学生设计阅读问答活动。有些学校将阅读和表演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为促进全民阅读、减少教育资源差距,泰国在旧书捐赠与再利用方面也推出不少项目和活动。今年3月,泰国总理佩通坦出席了在总理府举行的“再读一次”全国旧书捐赠活动,呼吁民众捐赠旧书。泰国民众积极参与“再读一次”活动,活动当月收到的捐赠书籍数量达600万册,远超过原定计划的100万册。泰国企业尚泰集团开展“书籍送学校”项目,计划向缺乏书籍资料的泰国各地中小学送书。目前,猜也奔、沙功那空、色军、大城等多地学校已陆续收到书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泰国代表金庆善表示:“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无法获得较多的图书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阅读’项目专注于向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孩子分发读物,并支持教师培训,帮助孩子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和技能。”据了解,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全国19个府的203所学校,并惠及超过10万名儿童,让更多孩子读到书。阿根廷——“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与书成为朋友,书将陪伴他们终生”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被一些机构评为“世界图书之都”。据官方数据,该市拥有800多家书店、数千个售卖平装书的图书亭,还不时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图书节。这里的人均书店数量长期位居全球第一,平均每10万居民拥有25家书店。自1975年开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书展被称为“西班牙语世界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年度文学活动”。阿根廷的图书业繁荣与民众喜爱阅读的习惯、文化生活的丰富密不可分。当前,社交媒体、电子平台日益主导现代生活方式,但很多阿根廷人并未丢失阅读的习惯。出门在外,他们总是习惯于带上一本书。无论是在咖啡店、公园绿地或是在地铁上,很多人都会拿出书来细细品阅。阅读、烤肉、看戏一度被称为阿根廷民众最喜爱的三大娱乐活动。记者与当地朋友聚会时,也多以新近读过的书开启话题,数个小时谈天说地,大多数人都能做到长时间不看手机。阿根廷已推动“国家阅读计划”多年。该计划通常在公共场所邀请当地家庭加入阅读活动,以营造阅读氛围和社会环境。“国家阅读计划”还为教师、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培训和支持,以建立社区阅读网络,确保所有民众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享有阅读权利。阿根廷靠近出版社总编辑费尔南多表示:“‘国家阅读计划’实施多年来,一直努力体现普惠、公益性质,通过支持图书馆、电台、学校、社区等各个平台,让更多民众更便捷地接触到书籍、杂志、报纸等,养成阅读的习惯。”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由宫”是阿根廷众多官方文化活动举办场所,“巴塔塔女王儿童图书馆”是面向儿童读者的公共图书馆。在“自由宫”的儿童文化厅和“巴塔塔女王儿童图书馆”,记者遇到很多正在阅读的孩子。两处阅读的场地都精心为孩子们布置了软靠垫、矮凳子、吊床等装置,墙壁上涂抹着童心彩绘,各个角落也散放着各类童书和益智玩具。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以好奇、探索、放松的情绪融入阅读氛围。每个阅读场地都有两三名老师陪护着,但他们不会打扰孩子们的自我探索,而是等待孩子提出问题后再作解答,引导完成阅读和学习的过程。现场老师阿曼达对记者说:“我们只是把书放在合适的地方,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我们乐意随时解答。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与书成为朋友,书将陪伴他们终生。”(本报布鲁塞尔、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2日电)1745382315235责编:郭艳峰人民日报174538231523512[]{"email":"guoyanfeng@huanqiu.com","name":"郭艳峰"}
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在信息如潮、文化多元的当下,阅读依旧是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阅读关乎个人成长,事关国家民族未来。近年来,包括比利时、泰国、阿根廷等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全社会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享受阅读的乐趣。比利时——“读书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是生活的乐趣”很多比利时民众对阅读的热爱,是从小就养成的,并成为贯穿一生的课题。在不少城市,图书馆的热度甚至超过商场和餐馆,人们在这里暂时逃离生活的喧嚣与压力,阅读、思考,静沐书香。比利时拥有健全的图书馆体系,从国家级、市级、区级到社区级,几乎每个居民区都设有图书馆,且大多选址于公共交通便利之处,方便民众到访。多数图书馆还为18岁以下未成年读者提供免费注册和借阅服务,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阅读、借阅图书,还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每周一次的儿童故事会是比利时图书馆人气最高的活动之一。馆员们绘声绘色地讲解绘本,或配上乐器演奏,或带领孩子们创作绘本,互动性很强。图书作者见面会同样深受欢迎,读者可以近距离了解图书背后的故事,并从中获得创作启发。许多图书馆还设有玩具借阅区,提供拼图、积木等益智类玩具。弗洛朗斯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记者:“我们每周六都会来图书馆,儿子常约同学一起来看书,总能在这里待上三四个小时,最后再借几本书和玩具回家。图书馆成了孩子们的社交场所。”记者的两个孩子就读于比利时公立小学。老师会在课后“作业记录本”上特别注明:“请每天至少阅读几页书,有时间多读,没时间读一页也好。”学校老师梵尚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明白读书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是生活的乐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从今年起,这所学校与社区图书馆合作,每月组织一次“阅读俱乐部”活动。孩子们在一个半小时内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并将心仪的图书推荐给班主任。老师会在午休或放学前的时间,向全班分享这些书籍,实现阅读共享。记者注意到,孩子们会认真通读推荐书目,并查阅相关背景知识,争取在分享环节更好地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这种阅读方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阅读”,而是一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的“互动学习”。通过图书馆的资源支持、学校的引导教育、家庭的陪伴鼓励,以及社会多元的文化参与,比利时用丰富多元、尊重主体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养成阅读的习惯。泰国——“让更多人在课堂以外探索、创造和学习”泰国首都曼谷在今年3月至5月期间举办“曼谷阅读学习节”,鼓励公众阅读。其间,曼谷的公共图书馆、娱乐中心和博物馆举办各种免费活动,包括在图书馆、幼儿园和小学举办讲故事、“行走的图书馆”等阅读活动。曼谷市副市长萨农·旺斯朗本说:“我们希望创造空间,让更多人在课堂以外探索、创造和学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泰国办事处和基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自2019年起联合发起“让每个孩子都能阅读”项目,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设计了不少富有创意的活动。其中,“每周一书”活动让学校图书馆焕发了生机,“放下作业,改读一本书”倡议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的泰国学校利用午休时间,让教师轮流给学生讲故事,或请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学生设计阅读问答活动。有些学校将阅读和表演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为促进全民阅读、减少教育资源差距,泰国在旧书捐赠与再利用方面也推出不少项目和活动。今年3月,泰国总理佩通坦出席了在总理府举行的“再读一次”全国旧书捐赠活动,呼吁民众捐赠旧书。泰国民众积极参与“再读一次”活动,活动当月收到的捐赠书籍数量达600万册,远超过原定计划的100万册。泰国企业尚泰集团开展“书籍送学校”项目,计划向缺乏书籍资料的泰国各地中小学送书。目前,猜也奔、沙功那空、色军、大城等多地学校已陆续收到书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泰国代表金庆善表示:“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无法获得较多的图书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阅读’项目专注于向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孩子分发读物,并支持教师培训,帮助孩子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和技能。”据了解,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全国19个府的203所学校,并惠及超过10万名儿童,让更多孩子读到书。阿根廷——“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与书成为朋友,书将陪伴他们终生”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被一些机构评为“世界图书之都”。据官方数据,该市拥有800多家书店、数千个售卖平装书的图书亭,还不时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图书节。这里的人均书店数量长期位居全球第一,平均每10万居民拥有25家书店。自1975年开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书展被称为“西班牙语世界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年度文学活动”。阿根廷的图书业繁荣与民众喜爱阅读的习惯、文化生活的丰富密不可分。当前,社交媒体、电子平台日益主导现代生活方式,但很多阿根廷人并未丢失阅读的习惯。出门在外,他们总是习惯于带上一本书。无论是在咖啡店、公园绿地或是在地铁上,很多人都会拿出书来细细品阅。阅读、烤肉、看戏一度被称为阿根廷民众最喜爱的三大娱乐活动。记者与当地朋友聚会时,也多以新近读过的书开启话题,数个小时谈天说地,大多数人都能做到长时间不看手机。阿根廷已推动“国家阅读计划”多年。该计划通常在公共场所邀请当地家庭加入阅读活动,以营造阅读氛围和社会环境。“国家阅读计划”还为教师、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培训和支持,以建立社区阅读网络,确保所有民众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享有阅读权利。阿根廷靠近出版社总编辑费尔南多表示:“‘国家阅读计划’实施多年来,一直努力体现普惠、公益性质,通过支持图书馆、电台、学校、社区等各个平台,让更多民众更便捷地接触到书籍、杂志、报纸等,养成阅读的习惯。”布宜诺斯艾利斯“自由宫”是阿根廷众多官方文化活动举办场所,“巴塔塔女王儿童图书馆”是面向儿童读者的公共图书馆。在“自由宫”的儿童文化厅和“巴塔塔女王儿童图书馆”,记者遇到很多正在阅读的孩子。两处阅读的场地都精心为孩子们布置了软靠垫、矮凳子、吊床等装置,墙壁上涂抹着童心彩绘,各个角落也散放着各类童书和益智玩具。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以好奇、探索、放松的情绪融入阅读氛围。每个阅读场地都有两三名老师陪护着,但他们不会打扰孩子们的自我探索,而是等待孩子提出问题后再作解答,引导完成阅读和学习的过程。现场老师阿曼达对记者说:“我们只是把书放在合适的地方,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我们乐意随时解答。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与书成为朋友,书将陪伴他们终生。”(本报布鲁塞尔、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