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ju8cjTh7B作者:丁雅栀 杨沙沙world.huanqiu.comarticle一根薯条背后的大市场/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杨沙沙】编者的话:一根小小的薯条,不仅是西式快餐的“黄金配角”,更是全球食品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中国冷冻薯条的出口量持续攀升,并让中国在2022年首次成为净出口国,这标志着在全球薯条产业中地位的转变。2024年前十个月,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高达15.51万吨,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总量。相关转变不仅引领着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变革,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薯条市场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供应链的重塑,中国正成为全球薯条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根薯条背后的大市场正逐渐展开。 一颗土豆变薯条,需要17道工序 一颗土豆从田间地头到加工成为冷冻薯条需要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国内薯业龙头企业雪川农业集团总裁王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个过程包含大约17道工序,包括清洗、去皮、切割、漂烫、干燥、油炸、速冻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对于确保薯条的质量和口感都至关重要。根据设备的大小和效率,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一颗土豆就变成薯条。 适宜的马铃薯对于生产出口感、味道极佳的薯条非常重要。“薯条使用的加工土豆是专门的土豆品类,跟我们平时吃的不太一样。”王楠告诉记者,加工土豆要求含有的干物质较高、水分含量低,而中餐烹饪使用的土豆固形物含量较低、水分较高,不适合做成薯条。 “中国马铃薯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徐建飞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占比约70%,而加工比例相对较低,仅12.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70%的水平。 但徐建飞表示,中国冷冻薯条的加工原料目前主要依赖国外马铃薯品种。国外育成的品种在国内种植的比例大约为30%,而在加工专用品种中,高达90%以上都是国外的品种。 目前,中国用于制作冷冻薯条的土豆品种主要是原产自加拿大的“夏波蒂”。夏波蒂品种的土豆干物质含量高、糖分含量低,非常适合油炸,是制作冷冻薯条的理想品种之一。这个品种于1987年引进国内,并在2002年左右初步实现规模化量产。 徐建飞说,为了避免被国外品种“卡脖子”、推动马铃薯种业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国内马铃薯种业不断加强以加工专用品种和早熟鲜食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为主的种业科技创新,并正在将新育成品种投入生产线评价测试。 此外,一些企业也发现,一些国外马铃薯品种在加工薯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产品外观和口感与传统品种有差距,颜色发黄、口感较差等。目前国产马铃薯品种的培育正在改进这些问题。由于从品种培育到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生产线相关设备和工艺的调整需要时间,徐建飞称,目前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中。 “中国正成为全球炸薯条出口贸易主要参与者” 在徐建飞看来,中国冷冻薯条产业发展经历了从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到以国内自主生产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包括疫情影响下的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内部因素则涉及产能提升、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 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麦当劳在2021年曾面临炸薯条短缺。疫情期间,全球物流中断,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自然灾害,全球冷冻薯条供应链被打乱,欧美货轮难以进入亚洲地区。供应链危机促使各国品牌寻找新的供应商,拥有稳定供应和价格优势的国产薯制品加工企业因此进入了国际视野。 自2020年起,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薯条消费大国从中国的进口量迅速增长。疫情后,中国与印度共同取代比利时、加拿大,成为菲律宾、印尼等国进口冷冻薯条的主要供应来源。据美国农业部援引Trade Data Monitor的数据,2022年前6个月,菲律宾从中国进口的冷冻薯条平均价格为922美元/吨;而从美国进口的冷冻薯条平均价格为1128美元/吨。 薯制品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西式快餐进入中国曾经催生了一部分国产供应企业。随着中国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华莱士、塔斯汀这样的新兴本土餐饮品牌逐渐推动上游供应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本土食品加工商如蓝顿旭美、雪川、凯达恒业等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与国际巨头争夺市场份额。 “一开始,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不可能种出好的加工熟土豆。没人觉得中国人会自己建薯条公司做冷冻薯条。一方面,薯条公司的投资门槛和进入门槛很高。另一方面,此前全球薯条的供应格局比较稳定。”王楠说道。 建立薯条加工企业需要较大的初始投资,包括厂房建设、生产线购置、原料采购等。“建一个10万吨左右产能的工厂,需投入10亿左右人民币。”王楠表示,不仅包括昂贵的进口设备购置费用,还涉及许多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蒸汽锅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与欧美相比,中国土豆亩产较低。王楠说,这就意味着,即使经过相同的加工工序,中国生产的薯条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但得益于高产品种的应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脱毒种薯的普及,从2010年开始,中国马铃薯总产增加。据徐建飞介绍,马铃薯亩产量从2010年的1.08吨提升至2022年底的1.38吨,从依靠面积扩张转变为依靠单产增长的高质量转变。期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为薯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此外,国内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提升也是推动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徐建飞分析称,2017年之后,国内培育的马铃薯加工品种逐渐增多,但直到2020年,国内薯条加工企业仍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主。2020年后,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大规模新建冷冻薯条生产线,产能迅速提升,年产能3年内从50多万吨增长至120多万吨,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土豆国家”网站刊文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炸薯条出口贸易的主要参与者”。2023年,中国在全球炸薯条市场的份额为3.1%,高于2022年的2.2%和2021年的1.1%。在全球冷冻薯条贸易量下降4.6%的情况下,中国炸薯条出口增长36.5%,在过去两年,出口量增长近两倍。 薯条产业或面临周期性洗牌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冷冻薯条出口量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五大出口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美国和法国)长期占据全球出口总量的80%以上。 “中国薯条得到世界的认可,是很不容易的。”王楠回忆,一开始,国内没人做冷冻薯条,2019年雪川开始出口冷冻薯条,随后在2020年、2021年逐渐增加出口量,“我们的产品刚开始出口的时候,外国人确实有很大的疑虑。但这几年,他们看到了中国产品的质量,逐渐认可中国也能做出好薯条。”市场热起来之后,更多的本土企业如明杰、凯达恒业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你看到的结果就是,2022年中国变成(冷冻薯条)净出口国了。”王楠说道。 目前,中国的冷冻薯条产能以内销为主,但出口比例持续增长。公开信息显示,国产薯制品生产加工领军企业凯达恒业的收入结构中,40%来自海外。雪川的冷冻薯条也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包括东南亚、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以及部分南美国家。 中国的冷冻薯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挑战依然存在。疫情过后,薯条价格经历了明显下跌,回落至2019-2020年的水平,跌幅超过20%。当前,中国薯条产业正面临一个周期性的洗牌期,这对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都构成了挑战。 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期间市场的需求激增,吸引了众多跨领域投资者进入冷冻食品行业,导致中国本土产业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此外,土豆种植基地的发展也需要时间,但突然增加的产能对前端种植造成巨大压力,可能导致盲目种植和原料争抢,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这使得中国薯条企业在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上都面临严峻考验。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薯条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王楠告诉记者,未来中国冷冻薯条出口在非洲、南美市场都有机会,将来可能探讨在当地化部署一些产能。 徐建飞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加工领域。据估计,建立一条规模化冷冻薯条生产线的投资门槛高,冷冻薯条出口价格大约为每公斤1.3美元,而国内加工原料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华北地区,生产3至4吨薯条原料薯的综合种植成本约为4000至4500元人民币,考虑到后续的贮藏、运输和加工成本,冷冻薯条利润率在10%到20%之间,利润相对较低。 针对国内市场,加工品种不仅要满足加工业需求,还需适应中国人饮食习惯。徐建飞告诉记者,中国马铃薯产业正尝试“换道超车”,开发符合国人口味的多元化产品,同时推动种业创新和生产技术的提升,以提升加工品质、提高单产和降低成本。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聚焦于种业科技创新、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多元化加工,推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7347155569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34734922206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杨沙沙】编者的话:一根小小的薯条,不仅是西式快餐的“黄金配角”,更是全球食品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中国冷冻薯条的出口量持续攀升,并让中国在2022年首次成为净出口国,这标志着在全球薯条产业中地位的转变。2024年前十个月,中国冷冻薯条出口量高达15.51万吨,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总量。相关转变不仅引领着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变革,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薯条市场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供应链的重塑,中国正成为全球薯条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根薯条背后的大市场正逐渐展开。 一颗土豆变薯条,需要17道工序 一颗土豆从田间地头到加工成为冷冻薯条需要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国内薯业龙头企业雪川农业集团总裁王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个过程包含大约17道工序,包括清洗、去皮、切割、漂烫、干燥、油炸、速冻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对于确保薯条的质量和口感都至关重要。根据设备的大小和效率,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一颗土豆就变成薯条。 适宜的马铃薯对于生产出口感、味道极佳的薯条非常重要。“薯条使用的加工土豆是专门的土豆品类,跟我们平时吃的不太一样。”王楠告诉记者,加工土豆要求含有的干物质较高、水分含量低,而中餐烹饪使用的土豆固形物含量较低、水分较高,不适合做成薯条。 “中国马铃薯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徐建飞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占比约70%,而加工比例相对较低,仅12.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70%的水平。 但徐建飞表示,中国冷冻薯条的加工原料目前主要依赖国外马铃薯品种。国外育成的品种在国内种植的比例大约为30%,而在加工专用品种中,高达90%以上都是国外的品种。 目前,中国用于制作冷冻薯条的土豆品种主要是原产自加拿大的“夏波蒂”。夏波蒂品种的土豆干物质含量高、糖分含量低,非常适合油炸,是制作冷冻薯条的理想品种之一。这个品种于1987年引进国内,并在2002年左右初步实现规模化量产。 徐建飞说,为了避免被国外品种“卡脖子”、推动马铃薯种业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国内马铃薯种业不断加强以加工专用品种和早熟鲜食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为主的种业科技创新,并正在将新育成品种投入生产线评价测试。 此外,一些企业也发现,一些国外马铃薯品种在加工薯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产品外观和口感与传统品种有差距,颜色发黄、口感较差等。目前国产马铃薯品种的培育正在改进这些问题。由于从品种培育到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生产线相关设备和工艺的调整需要时间,徐建飞称,目前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中。 “中国正成为全球炸薯条出口贸易主要参与者” 在徐建飞看来,中国冷冻薯条产业发展经历了从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到以国内自主生产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包括疫情影响下的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内部因素则涉及产能提升、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 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麦当劳在2021年曾面临炸薯条短缺。疫情期间,全球物流中断,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自然灾害,全球冷冻薯条供应链被打乱,欧美货轮难以进入亚洲地区。供应链危机促使各国品牌寻找新的供应商,拥有稳定供应和价格优势的国产薯制品加工企业因此进入了国际视野。 自2020年起,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薯条消费大国从中国的进口量迅速增长。疫情后,中国与印度共同取代比利时、加拿大,成为菲律宾、印尼等国进口冷冻薯条的主要供应来源。据美国农业部援引Trade Data Monitor的数据,2022年前6个月,菲律宾从中国进口的冷冻薯条平均价格为922美元/吨;而从美国进口的冷冻薯条平均价格为1128美元/吨。 薯制品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西式快餐进入中国曾经催生了一部分国产供应企业。随着中国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华莱士、塔斯汀这样的新兴本土餐饮品牌逐渐推动上游供应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本土食品加工商如蓝顿旭美、雪川、凯达恒业等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与国际巨头争夺市场份额。 “一开始,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不可能种出好的加工熟土豆。没人觉得中国人会自己建薯条公司做冷冻薯条。一方面,薯条公司的投资门槛和进入门槛很高。另一方面,此前全球薯条的供应格局比较稳定。”王楠说道。 建立薯条加工企业需要较大的初始投资,包括厂房建设、生产线购置、原料采购等。“建一个10万吨左右产能的工厂,需投入10亿左右人民币。”王楠表示,不仅包括昂贵的进口设备购置费用,还涉及许多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蒸汽锅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与欧美相比,中国土豆亩产较低。王楠说,这就意味着,即使经过相同的加工工序,中国生产的薯条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但得益于高产品种的应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脱毒种薯的普及,从2010年开始,中国马铃薯总产增加。据徐建飞介绍,马铃薯亩产量从2010年的1.08吨提升至2022年底的1.38吨,从依靠面积扩张转变为依靠单产增长的高质量转变。期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为薯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此外,国内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提升也是推动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徐建飞分析称,2017年之后,国内培育的马铃薯加工品种逐渐增多,但直到2020年,国内薯条加工企业仍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主。2020年后,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大规模新建冷冻薯条生产线,产能迅速提升,年产能3年内从50多万吨增长至120多万吨,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土豆国家”网站刊文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炸薯条出口贸易的主要参与者”。2023年,中国在全球炸薯条市场的份额为3.1%,高于2022年的2.2%和2021年的1.1%。在全球冷冻薯条贸易量下降4.6%的情况下,中国炸薯条出口增长36.5%,在过去两年,出口量增长近两倍。 薯条产业或面临周期性洗牌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冷冻薯条出口量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五大出口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美国和法国)长期占据全球出口总量的80%以上。 “中国薯条得到世界的认可,是很不容易的。”王楠回忆,一开始,国内没人做冷冻薯条,2019年雪川开始出口冷冻薯条,随后在2020年、2021年逐渐增加出口量,“我们的产品刚开始出口的时候,外国人确实有很大的疑虑。但这几年,他们看到了中国产品的质量,逐渐认可中国也能做出好薯条。”市场热起来之后,更多的本土企业如明杰、凯达恒业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你看到的结果就是,2022年中国变成(冷冻薯条)净出口国了。”王楠说道。 目前,中国的冷冻薯条产能以内销为主,但出口比例持续增长。公开信息显示,国产薯制品生产加工领军企业凯达恒业的收入结构中,40%来自海外。雪川的冷冻薯条也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包括东南亚、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以及部分南美国家。 中国的冷冻薯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挑战依然存在。疫情过后,薯条价格经历了明显下跌,回落至2019-2020年的水平,跌幅超过20%。当前,中国薯条产业正面临一个周期性的洗牌期,这对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都构成了挑战。 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期间市场的需求激增,吸引了众多跨领域投资者进入冷冻食品行业,导致中国本土产业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此外,土豆种植基地的发展也需要时间,但突然增加的产能对前端种植造成巨大压力,可能导致盲目种植和原料争抢,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这使得中国薯条企业在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上都面临严峻考验。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薯条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王楠告诉记者,未来中国冷冻薯条出口在非洲、南美市场都有机会,将来可能探讨在当地化部署一些产能。 徐建飞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加工领域。据估计,建立一条规模化冷冻薯条生产线的投资门槛高,冷冻薯条出口价格大约为每公斤1.3美元,而国内加工原料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华北地区,生产3至4吨薯条原料薯的综合种植成本约为4000至4500元人民币,考虑到后续的贮藏、运输和加工成本,冷冻薯条利润率在10%到20%之间,利润相对较低。 针对国内市场,加工品种不仅要满足加工业需求,还需适应中国人饮食习惯。徐建飞告诉记者,中国马铃薯产业正尝试“换道超车”,开发符合国人口味的多元化产品,同时推动种业创新和生产技术的提升,以提升加工品质、提高单产和降低成本。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聚焦于种业科技创新、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多元化加工,推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