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KT4fCDcN6 world.huanqiu.comarticle漏气加快!国际空间站陷入“危险状态”/e3pmh22ph/e3pmh2398<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报道称,随着<em data-scene="strong">近日国际空间站漏气问题日渐严峻</em>,美俄两国航天局已要求宇航员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目前,国际空间站里有3名俄罗斯宇航员和4名美国宇航员。</p><p>报道称,<em data-scene="strong">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于2019年首次被发现,已经持续5年。但从今年开始,漏气速度“出现暂时性加快”。</em></p><p>根据美国航天局10月底发布的报告,目前国际空间站存在4处裂缝以及50处“令人担忧的隐患”,每天有超过正常标准2—2.5磅(约合0.9—1.1千克)的空气泄漏。</p><p>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的空气泄漏速度一度达到每天约3.7磅(约合1.7千克)。</p><p>随后俄罗斯宇航员用密封剂和打补丁的方法覆盖了所有已知裂缝,之后每天的空气泄漏量减少了约1/3,但仍没有停止。</p><p>美国航天局监察长办公室已将国际空间站的<em data-scene="strong">风险评估等级提升至最高</em>。</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5322caeda012b41541821e248bcc95e.png?imageView2/2/w/1260" /></i></p><p>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是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主,日本、加拿大、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等联合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设计服役期限至2015年,但两次分别延长至2020年和2024年,<em data-scene="strong">如今超期服役了近10年</em>,部分设备的使用寿命明显超过了原先的设计期限。根据美国航天局的报告,<em data-scene="strong">国际空间站上有588个部件超期服役</em>。</p><p>美国“太空”网站称,俄罗斯计划于2028年退出国际空间站,而美国及其他合作伙伴则承诺将其运行到2031年。但现在,美国航天局可能需要加快计划了。</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d97a50c832be08954af20ecf84e5eed2.png?imageView2/2/w/1260" /></i></p><p><em data-scene="strong">国际空间站的裂缝如何产生?有何危害?</em></p><p>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杨宇光介绍,由于空间站里面有很多具有震动的部件,这些震动有反复的应力变化,会导致金属疲劳。在经过一定的寿命期以后,金属材料就会失效,这是裂缝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p><p>专家表示,泄漏的速率达到每天220克空气,并不会对航天员产生威胁,这相当于某个舱段外壳上有一个大小约0.1毫米的孔。目前,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速度远超过这一数字,而且还存在4处裂缝以及50处“令人担忧的隐患”。<em data-scene="strong">“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甚至目前的这些裂缝漏气问题有可能会威胁到航天员的安全。”</em></p><p><em data-scene="strong">俄“星辰”号服务舱对国际空间站有何意义?</em></p><p>根据美国航天局初步调查,<em data-scene="strong">漏气问题很可能出在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与货运飞船对接口的转移通道上</em>。自发现漏气后,俄罗斯宇航员也用密封剂和打补丁的方法覆盖了所有已知裂缝,但依旧导致国际空间站陷入危险状态。</p><p>对此,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杨宇光介绍:</p><p>国际空间站的内部是由多个加压舱组成的。如果不是在关键的节点位置的话,某一个舱段即使出现失压,只要把它完全封闭,不影响空间站的整体运行。</p><p>但是俄罗斯的“星辰”号舱除了能够供俄罗斯的航天员生活和居住以外,它还具有轨道保持以及变轨的能力。如果丧失这个能力的话,一旦有空间碎片撞击国际空间站,它就不能够进行变轨,规避机动。这对于空间站的安全来说非常致命。</p><p><em data-scene="strong">持续漏气5年 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em></p><p>专家介绍,主要有两点原因:</p><p>一是在于国际空间站非常庞大,有400多吨、十几个舱段,里面的整个生活空间比一家大型客机的内部空间还要大,而发生泄漏的可能是非常细小的孔,难以发现。</p><p>二是国际空间站已经接近寿命末期,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维修的时间以及成本也会增加,性价比不划算。</p><p>据了解,目前,美俄双方均要求太空中的宇航员做好预防措施。例如存在泄漏问题的转移通道必须始终保持密封,<em data-scene="strong">只有运送补给的货运飞船与“星辰”号服务舱对接时才会临时打开</em>。美国航天局也已<em data-scene="strong">要求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载人“龙”飞船增加临时座椅</em>,以备紧急撤离之需。</p></section></article>1732067293392责编:李莹莹<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XluEjWPwMq_vI_6FEBFcw"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a>173206729339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80650225e1305e213e24cba7de1a933.png{"email":"liyingying@huanqiu.com","name":"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