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MYfjMJNNb作者:李行 冀昱樵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国“文博热”,7家博物馆跻身全球前20/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行 冀昱樵】国际非营利组织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与AECOM国际咨询机构近日联合发布了《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前20大博物馆游客游览总量为9976.3万,同比增长65.9%。2023年游览量排名第一的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886万游览量。梵蒂冈博物馆以676.5万游览量居第二,中国国家博物馆以675.7万游览量居第三。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以582.1万游览量和568.9万游览量分列第四和第五名。游客数量排名前20的博物馆中国占7个, 分别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第7)、南京博物院(第8)、苏州博物馆(第10)、湖南博物院(第13)、湖北省博物馆(第14)和广东省博物馆(第16)。 “亚洲尤其是中国越来越重视并鼓励博物馆的发展,这导致中国博物馆在全球前20大博物馆名单中占据了更大份额,”AECOM官网写道。报告提到,“在亚洲,游客游览量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该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了新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鹏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对文化发展和博物馆建设非常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参观体验。据统计,2023年,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833家,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中国的博物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藏品,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国宝级文物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张鹏说。中国文化报社文物博物馆研究方面研究员崔波认为,中国博物馆在游客总量方面跻身世界前列说明,中国的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教育体验,让人们愿意走进博物馆,这也引发了近年来的“博物馆热”。 “中国的博物馆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刘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博物馆作为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场所,自然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等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博物馆的展陈方面,创新的展览方式和互动体验,提高了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性,对观众的吸引力很大。“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增强了公众的参与度。”张鹏表示,文旅融合的推进也让博物馆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逛博物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必打卡项目。今年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后,国内逐渐攀升的“文博热”现象得到了更充分的印证。热门场馆“一票难求”、展柜前人山人海等现象成为社交平台上热议的话题。与蓬勃增长的文博需求相伴而来的,是对博物馆承载能力的考验。为此,全国多家文博机构增设了夜场展览和活动。如国家自然博物馆8月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博物馆之夜”;上海天文馆推出了“邂逅星空”夜间观测活动,使夜场和日间博物馆的特色相区分;杭州的浙江自然历史博物馆暑期将一个310平方米的空间改造成24小时开放的文化空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表示,错峰开馆是提高一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外的博物馆夜场活动形式会更丰富一些,并不拘泥于文物遗产主题,还会举办演奏会等更多样的文化活动,将博物馆的职能拓展为普适的文化场所。“目前中国的文博机构几乎全都在统一的时间段内开馆和闭馆,创新运营模式、加大利用博物馆内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172582993299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肖山环球时报1725836589975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行 冀昱樵】国际非营利组织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与AECOM国际咨询机构近日联合发布了《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前20大博物馆游客游览总量为9976.3万,同比增长65.9%。2023年游览量排名第一的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886万游览量。梵蒂冈博物馆以676.5万游览量居第二,中国国家博物馆以675.7万游览量居第三。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以582.1万游览量和568.9万游览量分列第四和第五名。游客数量排名前20的博物馆中国占7个, 分别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第7)、南京博物院(第8)、苏州博物馆(第10)、湖南博物院(第13)、湖北省博物馆(第14)和广东省博物馆(第16)。 “亚洲尤其是中国越来越重视并鼓励博物馆的发展,这导致中国博物馆在全球前20大博物馆名单中占据了更大份额,”AECOM官网写道。报告提到,“在亚洲,游客游览量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该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了新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鹏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对文化发展和博物馆建设非常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参观体验。据统计,2023年,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833家,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中国的博物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藏品,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国宝级文物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张鹏说。中国文化报社文物博物馆研究方面研究员崔波认为,中国博物馆在游客总量方面跻身世界前列说明,中国的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教育体验,让人们愿意走进博物馆,这也引发了近年来的“博物馆热”。 “中国的博物馆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刘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博物馆作为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场所,自然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等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博物馆的展陈方面,创新的展览方式和互动体验,提高了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性,对观众的吸引力很大。“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增强了公众的参与度。”张鹏表示,文旅融合的推进也让博物馆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逛博物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必打卡项目。今年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后,国内逐渐攀升的“文博热”现象得到了更充分的印证。热门场馆“一票难求”、展柜前人山人海等现象成为社交平台上热议的话题。与蓬勃增长的文博需求相伴而来的,是对博物馆承载能力的考验。为此,全国多家文博机构增设了夜场展览和活动。如国家自然博物馆8月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博物馆之夜”;上海天文馆推出了“邂逅星空”夜间观测活动,使夜场和日间博物馆的特色相区分;杭州的浙江自然历史博物馆暑期将一个310平方米的空间改造成24小时开放的文化空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表示,错峰开馆是提高一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外的博物馆夜场活动形式会更丰富一些,并不拘泥于文物遗产主题,还会举办演奏会等更多样的文化活动,将博物馆的职能拓展为普适的文化场所。“目前中国的文博机构几乎全都在统一的时间段内开馆和闭馆,创新运营模式、加大利用博物馆内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