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n7UYSrUcB作者:王聪 张婷鸽 于文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强“体质”,美媒:一些行业“正在悄然蓬勃发展”/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记者 王聪 张婷鸽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目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评读中表示,2023年四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4.5%、6.3%、4.9%、5.2%,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从相关实物量指标看,我国发电量比上年增长6.9%,能源消费总量增长5.7%,货物运输总量增长8.1%,5.2%的经济增长具有坚实支撑。纵向比较,5.2%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环球时报》记者29日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解读上述公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去年最重要的亮点就是在内外环境充满挑战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也引发外媒关注。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9日发文称: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些行业“正在悄然蓬勃发展”。 “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有效提升” 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国民总收入125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1615元/人,比上年提高5.7%。“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恢复进程波动曲折。”盛来运在评读中总结了4点:夯实“稳”的基础,中国经济顶住多重压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积蓄“进”的动能,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巩固“好”的势头,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8万亿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出口增长0.6%,横向比较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姚景源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着重提到了这一点。他表示,2023年进出口特别是出口外部环境不好,原来很多人预测中国的进出口会遇到大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仍然实现了正增长。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三年疫情后,我国仍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最健全的国家,中国企业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出海谈生意、拉订单。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做到了稳定复苏态势,不论是GDP目标的达成还是消费稳固态势。她认为,公报中的两大亮点,第一是消费总量创了新高,经济结构性优化出现了新动向,消费比重增加、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都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动力;第二是,“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连续3年保持较高增长。 美媒关注“悄然蓬勃发展”的中国行业 盛来运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观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中国经济,既要看“体量”,更要看“体质”。许多国外媒体也持同样判断。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9日发文称,中国的经济增长重点正转向绿色产业、工业制造、旅游、消费等,这些行业“正在悄然蓬勃发展”。报道称,甚至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中国政府就知道中国经济需要摆脱仅仅作为世界廉价工厂的地位。“为了向价值链上游迈进,北京目前的目标是更高价值的制造业,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重点关注领域。”特别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被称为“新三样”的产业。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路易丝·卢在2月1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新的增长产业将取代中国经济中的家具、服装和家电“老三样”支柱。 “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商业内幕”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生产国,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现已出口到欧洲及其他地区,还准备进入美国市场。中国还是为许多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锂、铁和磷酸盐电池的主要生产国,这使得中国两大电池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占据了全球约一半的市场。“我们认为这确实是一种转变,(中国正)从历史上依赖杠杆的增长模式向更像当今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增长模式转变。”全球投资管理公司联博集团的分析师约翰·林说,中国台湾和韩国也曾经历类似的情况,从低端制造业经济体向高端制造业“痛苦”转型。 “阻止中国经济就像打破自己的锅”,印尼最大媒体《罗盘报》29日以此为题发文称,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错误在于,其假设中国经济仅因一国,即美国的作用而发展。实际上,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仅仅依赖于进出口活动,还取决于公民消费、私人投资以及政府投资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取决于研究和创新,而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诱人机遇。跨国公司也不想错过中国作为廉价生产网络基地的角色。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引述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阿伊汗·高斯前一天在国际金融论坛一场线上学术对话会的表态说,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模式的转型,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和服务拉动经济增长,政府要如何有效增强消费者信心至关重要。 外媒关注两会经济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中国今年的两会将重点关注什么议题,会设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目标,外媒也非常关注。 “重要会议召开前,政策支持预期推动中国股市上涨。”路透社29日称,当天中国股市较大幅度上涨,下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度会议将设定年度增长目标,并制定实现该目标的计划,这将为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提供最清晰的指示。还有媒体认为,中国2024年两会将聚焦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举措可能包括支持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以及解决延迟退休等人口老龄化挑战。这些战略旨在制定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实现有弹性的就业市场,提高全球竞争力。 香港《南华早报》29日称,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员尼尔·托马斯表示,今年的两会意义重大。报道称,分析师预计中国将设定约5%的GDP目标增长率。中国政府将使用哪些政策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待观察。170923037552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0924735930512[]{"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环球时报记者 王聪 张婷鸽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目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评读中表示,2023年四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4.5%、6.3%、4.9%、5.2%,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从相关实物量指标看,我国发电量比上年增长6.9%,能源消费总量增长5.7%,货物运输总量增长8.1%,5.2%的经济增长具有坚实支撑。纵向比较,5.2%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环球时报》记者29日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解读上述公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去年最重要的亮点就是在内外环境充满挑战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也引发外媒关注。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9日发文称: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些行业“正在悄然蓬勃发展”。 “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有效提升” 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国民总收入125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1615元/人,比上年提高5.7%。“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恢复进程波动曲折。”盛来运在评读中总结了4点:夯实“稳”的基础,中国经济顶住多重压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积蓄“进”的动能,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巩固“好”的势头,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8万亿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出口增长0.6%,横向比较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姚景源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着重提到了这一点。他表示,2023年进出口特别是出口外部环境不好,原来很多人预测中国的进出口会遇到大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仍然实现了正增长。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三年疫情后,我国仍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最健全的国家,中国企业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出海谈生意、拉订单。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做到了稳定复苏态势,不论是GDP目标的达成还是消费稳固态势。她认为,公报中的两大亮点,第一是消费总量创了新高,经济结构性优化出现了新动向,消费比重增加、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都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动力;第二是,“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连续3年保持较高增长。 美媒关注“悄然蓬勃发展”的中国行业 盛来运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观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中国经济,既要看“体量”,更要看“体质”。许多国外媒体也持同样判断。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9日发文称,中国的经济增长重点正转向绿色产业、工业制造、旅游、消费等,这些行业“正在悄然蓬勃发展”。报道称,甚至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中国政府就知道中国经济需要摆脱仅仅作为世界廉价工厂的地位。“为了向价值链上游迈进,北京目前的目标是更高价值的制造业,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重点关注领域。”特别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被称为“新三样”的产业。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路易丝·卢在2月1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新的增长产业将取代中国经济中的家具、服装和家电“老三样”支柱。 “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商业内幕”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生产国,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现已出口到欧洲及其他地区,还准备进入美国市场。中国还是为许多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锂、铁和磷酸盐电池的主要生产国,这使得中国两大电池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占据了全球约一半的市场。“我们认为这确实是一种转变,(中国正)从历史上依赖杠杆的增长模式向更像当今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增长模式转变。”全球投资管理公司联博集团的分析师约翰·林说,中国台湾和韩国也曾经历类似的情况,从低端制造业经济体向高端制造业“痛苦”转型。 “阻止中国经济就像打破自己的锅”,印尼最大媒体《罗盘报》29日以此为题发文称,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错误在于,其假设中国经济仅因一国,即美国的作用而发展。实际上,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仅仅依赖于进出口活动,还取决于公民消费、私人投资以及政府投资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取决于研究和创新,而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诱人机遇。跨国公司也不想错过中国作为廉价生产网络基地的角色。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引述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阿伊汗·高斯前一天在国际金融论坛一场线上学术对话会的表态说,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模式的转型,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和服务拉动经济增长,政府要如何有效增强消费者信心至关重要。 外媒关注两会经济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中国今年的两会将重点关注什么议题,会设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目标,外媒也非常关注。 “重要会议召开前,政策支持预期推动中国股市上涨。”路透社29日称,当天中国股市较大幅度上涨,下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度会议将设定年度增长目标,并制定实现该目标的计划,这将为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提供最清晰的指示。还有媒体认为,中国2024年两会将聚焦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举措可能包括支持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以及解决延迟退休等人口老龄化挑战。这些战略旨在制定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实现有弹性的就业市场,提高全球竞争力。 香港《南华早报》29日称,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员尼尔·托马斯表示,今年的两会意义重大。报道称,分析师预计中国将设定约5%的GDP目标增长率。中国政府将使用哪些政策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