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YVinxEU4C作者:冷舒眉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中斐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造福当地居民/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环球网 记者 冷舒眉】斐济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之一。斐济热闹市场里的华裔商贩,中国援建的现代化大楼和孔子学院座无虚席的中国文化体验课堂,无不展现了斐济与中国在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讲述中斐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创新与成果。环球时报: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几年中斐之间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进展和成果?周剑:中斐虽然相距遥远,但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18年,中斐签订“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中斐双边贸易额达到5.4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我对斐济出口额为5.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1%。斐济成为我在南太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二是经贸合作深入发展。目前,有许多中资企业在斐济投资兴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制造业、贸易等领域,参与建设了道路、桥梁、机场、码头、房建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为拉动斐济经济增长、改善当地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援助成效显著。多年来,中国对斐济提供了许多无私的援助,最突出的是菌草示范中心项目和北岛农业发展项目,这两个项目旨在帮助斐济提升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成为中斐“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中斐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民都渴望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两国政府都面临加快发展的重任,“一带一路”为两国发展振兴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当前,中国正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给包括斐济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机遇,我们愿同斐方携起手来,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五通”建设,创造合作亮点,努力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中斐实现各自发展振兴的合作之路、幸福之路。下一步,在政策沟通方面,我们要用好中斐经贸联委会这个平台,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凝聚更多互利合作共识,擘画中斐合作发展的蓝图。在设施联通方面,我们不但要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尽快开通中斐直航,还要加强数字化、新能源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中斐发展插上绿色和信息化的翅膀。在贸易畅通方面,我们要加快中斐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提升双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释放互利合作的活力。同时,我们将结合斐方重点需求,加强农业、渔业、糖业、林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合作。在资金融通方面,我们要鼓励企业加大对斐投资合作,创新两国金融合作,推动“微信支付”在斐济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在民心相通方面,我们要开展更多“送医上岛”、“送戏下海”、“送教上门”等活动,加强青少年交往、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在两国人民的心中架起相知相亲的友谊之桥。环球时报: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前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和计划?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未来在气候变化方面还能展开哪些合作?周剑: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重视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理关切,把提升岛国应对气变能力作为双方合作重点,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培训气变领域官员和技术人员,搭建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平台。下一步,中国愿同岛国共同努力,发挥好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的平台作用,共同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加大对岛国资金和物资援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斐同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同盟军,更是以实际行动开展气变合作的行动派。中斐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已成为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中斐共同倡导有效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支持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呼吁发达国家正视历史责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2022年5月,双方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的谅解备忘录》。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项目—援助斐济共和国道路照明用LED灯和户用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启动实施,这是中斐两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成果。该项目包括4300套LED路灯灯头、50支灯杆和2000套家用太阳能电源系统,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成。据斐方反馈,该项目让近3万斐济民众受益,很多偏远村庄第一次拥有了电灯,不仅让夜间出行更加安全,生活更加便利,更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中方愿同斐方进一步拓展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帮助斐济有效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积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人员培训,提供更多应对气变物资援助,让斐济人民享受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斐济实现富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帮助。环球时报:近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很活跃,宣称要“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同时还大肆抹黑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间的正常合作。请问您对此如何评价?周剑:中国不是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新来者”,而是同岛国相知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中国同岛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双方建立外交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方针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关系,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岛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岛国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同岛国的交往合作中,我们不干涉岛国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不谋取任何地缘私利,始终致力于深化同岛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真诚帮助岛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同岛国人民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是助力岛国发展振兴的建设者、帮助者、合作者,而不是地区安全稳定的破坏者、搅局者、控制者。中国参与建设了道路、桥梁、体育馆、学校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既帮助岛国人民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也使岛国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中太关系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太务实合作的一座座丰碑,任何攻击抹黑都难以抹去这些成果。一些国家长期忽略岛国地区,把岛国当做核试验场所,无视本地区谋求发展、追求幸福的呼声,试图将岛国拉上地缘竞争的战车,这种图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南太地区是岛国的主场,不是域外大国的后院。南太地区是开展合作的舞台,而不是恶性竞争的擂台。太平洋岛国都是主权独立国家,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做别人的附庸。中方无意与某些国家在南太地区搞所谓的比拼、竞争,如果真要比的话,那就比比谁能给岛国提供更有效的援助,谁能帮岛国摆脱贫困实现发展。相信岛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看清谁是岛国发展振兴的帮助者,谁是谋求地区霸权的搅局者。环球时报:日本不顾周边及南太地区国家的反对,执意启动排放核污染水计划,您对此有何评价?核污染水排放会给南太地区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您觉得日本应该如何处理核污染水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周剑:海洋是岛国人民生存之本、幸福之源,海洋环境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福祉。岛国人民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依赖海洋。日本无视太平洋岛国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给全球海洋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不容忽视。福岛核污染水同一般意义上的核废水截然不同,因与反应堆芯直接接触,包含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氚的半衰期约13年,碳-14的半衰期则超过5000年。很多核素尚无有效的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对周边国家海域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高达130多万吨,每天还新产生约100吨,预计向海洋排放时间将长达30年之久。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此举将给国际社会、子孙后代带来无穷后患。日本政府没有严肃回应和解决国际社会关切。迄今为止,日方没有证明核污染水排海决定的正当合法性,没有证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可靠性;没有证明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没有落实对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社会的承诺,建立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导、有利益攸关国家充分参与的长期监测和现场监督国际安排。相反,日本处心积虑营造排海安全无害的假象,甚至对表达正当关切的邻国无理指责,激起了周边国家及国内民众的强烈愤慨。太平洋岛国和日本周边国家坚决反对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有分析人士表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后,洋流大循环会使得太平洋岛国受到最快和最直接的冲击。太平洋岛国和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已反复对日方错误决定表达严重关切。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那曾表示,日方排海决定不是日国内事务,而是全球性问题。由岛国前政要组成的“太平洋长者之声”团体多次公开发表声明谴责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中方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强烈敦促日方停止错误行为,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日本政府应全面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履行应尽的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以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和安全有效的方式处置福岛核污染水,并接受严格国际监督,避免给全球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1694799401229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环球网169481639439511[]{"email":"xiaoshan@huanqiu.com","name":"肖山"}
【环球时报-环球网 记者 冷舒眉】斐济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之一。斐济热闹市场里的华裔商贩,中国援建的现代化大楼和孔子学院座无虚席的中国文化体验课堂,无不展现了斐济与中国在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讲述中斐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创新与成果。环球时报: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几年中斐之间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进展和成果?周剑:中斐虽然相距遥远,但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18年,中斐签订“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中斐双边贸易额达到5.4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我对斐济出口额为5.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1%。斐济成为我在南太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二是经贸合作深入发展。目前,有许多中资企业在斐济投资兴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制造业、贸易等领域,参与建设了道路、桥梁、机场、码头、房建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为拉动斐济经济增长、改善当地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援助成效显著。多年来,中国对斐济提供了许多无私的援助,最突出的是菌草示范中心项目和北岛农业发展项目,这两个项目旨在帮助斐济提升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成为中斐“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中斐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民都渴望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两国政府都面临加快发展的重任,“一带一路”为两国发展振兴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当前,中国正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给包括斐济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机遇,我们愿同斐方携起手来,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五通”建设,创造合作亮点,努力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中斐实现各自发展振兴的合作之路、幸福之路。下一步,在政策沟通方面,我们要用好中斐经贸联委会这个平台,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凝聚更多互利合作共识,擘画中斐合作发展的蓝图。在设施联通方面,我们不但要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尽快开通中斐直航,还要加强数字化、新能源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中斐发展插上绿色和信息化的翅膀。在贸易畅通方面,我们要加快中斐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提升双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释放互利合作的活力。同时,我们将结合斐方重点需求,加强农业、渔业、糖业、林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合作。在资金融通方面,我们要鼓励企业加大对斐投资合作,创新两国金融合作,推动“微信支付”在斐济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在民心相通方面,我们要开展更多“送医上岛”、“送戏下海”、“送教上门”等活动,加强青少年交往、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在两国人民的心中架起相知相亲的友谊之桥。环球时报: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前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成果和计划?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未来在气候变化方面还能展开哪些合作?周剑: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重视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理关切,把提升岛国应对气变能力作为双方合作重点,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培训气变领域官员和技术人员,搭建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平台。下一步,中国愿同岛国共同努力,发挥好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的平台作用,共同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加大对岛国资金和物资援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斐同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同盟军,更是以实际行动开展气变合作的行动派。中斐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已成为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中斐共同倡导有效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支持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呼吁发达国家正视历史责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2022年5月,双方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的谅解备忘录》。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项目—援助斐济共和国道路照明用LED灯和户用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启动实施,这是中斐两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成果。该项目包括4300套LED路灯灯头、50支灯杆和2000套家用太阳能电源系统,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成。据斐方反馈,该项目让近3万斐济民众受益,很多偏远村庄第一次拥有了电灯,不仅让夜间出行更加安全,生活更加便利,更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中方愿同斐方进一步拓展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帮助斐济有效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积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人员培训,提供更多应对气变物资援助,让斐济人民享受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斐济实现富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帮助。环球时报:近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很活跃,宣称要“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同时还大肆抹黑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间的正常合作。请问您对此如何评价?周剑:中国不是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新来者”,而是同岛国相知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中国同岛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双方建立外交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方针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关系,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岛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岛国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同岛国的交往合作中,我们不干涉岛国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不谋取任何地缘私利,始终致力于深化同岛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真诚帮助岛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同岛国人民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是助力岛国发展振兴的建设者、帮助者、合作者,而不是地区安全稳定的破坏者、搅局者、控制者。中国参与建设了道路、桥梁、体育馆、学校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既帮助岛国人民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也使岛国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中太关系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太务实合作的一座座丰碑,任何攻击抹黑都难以抹去这些成果。一些国家长期忽略岛国地区,把岛国当做核试验场所,无视本地区谋求发展、追求幸福的呼声,试图将岛国拉上地缘竞争的战车,这种图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南太地区是岛国的主场,不是域外大国的后院。南太地区是开展合作的舞台,而不是恶性竞争的擂台。太平洋岛国都是主权独立国家,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做别人的附庸。中方无意与某些国家在南太地区搞所谓的比拼、竞争,如果真要比的话,那就比比谁能给岛国提供更有效的援助,谁能帮岛国摆脱贫困实现发展。相信岛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看清谁是岛国发展振兴的帮助者,谁是谋求地区霸权的搅局者。环球时报:日本不顾周边及南太地区国家的反对,执意启动排放核污染水计划,您对此有何评价?核污染水排放会给南太地区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您觉得日本应该如何处理核污染水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周剑:海洋是岛国人民生存之本、幸福之源,海洋环境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福祉。岛国人民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依赖海洋。日本无视太平洋岛国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给全球海洋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不容忽视。福岛核污染水同一般意义上的核废水截然不同,因与反应堆芯直接接触,包含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氚的半衰期约13年,碳-14的半衰期则超过5000年。很多核素尚无有效的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对周边国家海域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高达130多万吨,每天还新产生约100吨,预计向海洋排放时间将长达30年之久。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此举将给国际社会、子孙后代带来无穷后患。日本政府没有严肃回应和解决国际社会关切。迄今为止,日方没有证明核污染水排海决定的正当合法性,没有证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可靠性;没有证明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没有落实对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社会的承诺,建立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导、有利益攸关国家充分参与的长期监测和现场监督国际安排。相反,日本处心积虑营造排海安全无害的假象,甚至对表达正当关切的邻国无理指责,激起了周边国家及国内民众的强烈愤慨。太平洋岛国和日本周边国家坚决反对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有分析人士表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后,洋流大循环会使得太平洋岛国受到最快和最直接的冲击。太平洋岛国和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已反复对日方错误决定表达严重关切。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那曾表示,日方排海决定不是日国内事务,而是全球性问题。由岛国前政要组成的“太平洋长者之声”团体多次公开发表声明谴责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中方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强烈敦促日方停止错误行为,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日本政府应全面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履行应尽的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以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和安全有效的方式处置福岛核污染水,并接受严格国际监督,避免给全球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