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7XasbKNzy作者:邢晓婧 范安琪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世界越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范安琪】外交部发言人17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环球时报》等中方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表示,继2013年之后,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当选国家主席后的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厚的个人友谊和他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此次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对新时代中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中俄关系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引领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张汉晖强调,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元首密切交往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环球时报:回首过去一年,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取得了长足进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沟通,多次视频会晤或通话,实现“冬奥之约”与“上合之会”,习近平主席还将于近日访问俄罗斯。您如何评价两国元首互动对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引领作用? 张汉晖:中俄元首保持密切交往,就双边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南针和定盘星。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晤40次,就推动中俄关系提质升级、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一系列重要战略共识。10年来,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双边合作取得新成果,战略协作达到新水平。 继2013年之后,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当选国家主席后的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厚的个人友谊和他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主席此次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对新时代中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中俄关系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引领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 环球时报: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但中俄关系始终保持着健康发展势头,尤其体现在经贸合作方面。一年来,中俄双边贸易额距离两国元首确立的2000亿美元目标仅“一步之遥”。您如何评价两国当前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情况?对于实现20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目标,您有何展望? 张汉晖: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延宕、国际形势复杂演变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考验,中俄经贸合作逆势前行,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一是双边贸易高速增长。2022年,中俄货物贸易实现了1902.7亿美元的历史突破,俄继续保持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在运输物流、金融服务、工程承包等领域的服务贸易也保持较好发展。 二是合作领域持续拓展。2022年,中国对俄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9%,高新技术产品增长51%,汽车及零部件增长45%。能源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国。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大增43%,俄面粉、牛肉、冰淇淋等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本币结算比重持续增长,越来越多企业倾向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签订贸易合同,莫交所人民币/卢布交易量激增,俄银行广泛开展人民币业务。双方还积极打造5G、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的增长点。 三是地方合作不断深化。中俄“东北-远东”“长江-伏尔加河”等合作机制高效运转,合作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两国已建立百余对友城,有关地方和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东方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等大型展会活动,深入对接合作需求,充分释放合作潜力。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桥等界河桥相继通车,跨境物流运输通道进一步拓宽。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以来,两国口岸通关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模式,有力保障了双方人员和货物往来畅通。 展望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有望再上新台阶。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增长势头依然迅猛,双边贸易额达3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成功实现“开门红”。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自俄进口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这再次表明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盘依然稳固。中俄作为两大邻国,政治互信强,经济互补性高,合作潜力足,越来越多俄方企业对开展对华合作展现出强烈意愿。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中俄经贸团组交流正有序恢复,双方交通物流优势也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相信,2023年中俄贸易必将再创新高,力争年内实现两国元首确立的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 两国各项人文交流活动蓄势待发 环球时报:除了经贸合作外,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俄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开展,北京冬奥会主题展览在俄引发积极反响,俄罗斯花样滑冰队在中国圈粉无数,“中国热”“俄罗斯热”持续升温的同时,两国人民的友谊也在不断深化与巩固。在此基础上,您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继续扩大两国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后续还会组织哪些活动或者举措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张汉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文合作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中俄两国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疫情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交流渠道都十分畅通。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为两国人文交流规划合作方向、协调各方工作。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年、媒体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年,为深化两国传统友好、加深民众相互理解发挥重要作用。虽然近三年来由于疫情影响,两国人文交流受到很大限制,但是中俄双方克服困难,创造性地举办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人文交流活动。 2022年,中俄两国元首实现了“冬奥之约”,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冬奥会时宣布启动“2022-2023年中俄体育交流年”,同时也发出了共同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呼吁,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此框架下中俄双方合作举办了一系列赛事,两国体育界各门类之间的直接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国家冰球队、手球队、单板滑雪等运动队来俄参加训练,一批高水平的俄籍教练赴华任教,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在中国长春顺利举办等。在文化领域,驻俄使馆举办的中国大使杯围棋赛-2022、2023“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等活动在俄备受好评,俄方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文化节”也获得中国民众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活动都为进一步扩大两国民意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中俄两国各项人文交流活动蓄势待发。首先在政府层面,根据中俄两国文化部门签署的协议,今年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还将在俄举办展览,派出演出团体来俄交流。两国文化部门筹划商签2024-2027年文化合作计划,为未来合作引航定向。同时,两国文艺界人士希望开展交流合作的愿望迫切强烈。今年俄罗斯国内将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如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乌拉尔国际音乐节等,中国的优秀舞团剧院已收到组委会参节邀请。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计划今年访俄演出,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也已安排赴华巡演行程。两国的博物馆、图书馆一直保持密切的馆际合作,今年将举办首届中俄图书馆论坛,继续推动合作走向深入。今年在“体育交流年”框架内还将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体育交流活动,项目涵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科研和体育教育等多个领域。两国运动员、教练员、各界民众都将参与到体育交流中来,互通有无,彼此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作为我国在俄重要文化推广机构,今年也将逐步恢复线下文化活动。为庆祝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5月文化中心将举办“茶和天下”雅集综合文化活动,届时将推出展览、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考虑到许多俄罗斯朋友对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西藏文旅周活动也将于今年在中心与观众见面,唐卡展、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歌舞、西藏非遗展示等精彩活动都将悉数上演。我们相信,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必将成为加深两国人民彼此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去年年末,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举行线上会晤时强调,双方要发挥传统优势,推动人文交流继续深化,办好中俄体育交流年,打造两国人文合作新品牌。我们将切实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两国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迈向更高水平,进一步深化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确保中俄世代友好的理念代代相传。 中俄成功走出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 环球时报: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未来两国在推动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还将发挥哪些建设性作用?两国在共同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 张汉晖: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疫情阴霾尚未消散,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 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从世界、历史和人类的高度相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为科学有效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两个构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多次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的有关文件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涵盖世界上2/3的国家和1/3的国际组织,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十年来,历经国际风云考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成熟坚韧。俄罗斯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关系已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关系典范,两国合作的内生动力和特殊价值不断显现。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范式,也为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两国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俄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不懈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始终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和霸凌行径,坚定维护各自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探索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中方愿同俄方一道,维护和平安全与发展繁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新时代中俄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 167908153204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67909247557912[]{"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范安琪】外交部发言人17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环球时报》等中方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表示,继2013年之后,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当选国家主席后的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厚的个人友谊和他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此次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对新时代中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中俄关系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引领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张汉晖强调,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元首密切交往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南针和定盘星 环球时报:回首过去一年,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取得了长足进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沟通,多次视频会晤或通话,实现“冬奥之约”与“上合之会”,习近平主席还将于近日访问俄罗斯。您如何评价两国元首互动对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引领作用? 张汉晖:中俄元首保持密切交往,就双边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南针和定盘星。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晤40次,就推动中俄关系提质升级、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一系列重要战略共识。10年来,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双边合作取得新成果,战略协作达到新水平。 继2013年之后,习近平主席再次将俄罗斯作为当选国家主席后的出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厚的个人友谊和他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主席此次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对新时代中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中俄关系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引领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 环球时报: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但中俄关系始终保持着健康发展势头,尤其体现在经贸合作方面。一年来,中俄双边贸易额距离两国元首确立的2000亿美元目标仅“一步之遥”。您如何评价两国当前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情况?对于实现20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目标,您有何展望? 张汉晖: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延宕、国际形势复杂演变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考验,中俄经贸合作逆势前行,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一是双边贸易高速增长。2022年,中俄货物贸易实现了1902.7亿美元的历史突破,俄继续保持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在运输物流、金融服务、工程承包等领域的服务贸易也保持较好发展。 二是合作领域持续拓展。2022年,中国对俄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9%,高新技术产品增长51%,汽车及零部件增长45%。能源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国。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大增43%,俄面粉、牛肉、冰淇淋等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本币结算比重持续增长,越来越多企业倾向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签订贸易合同,莫交所人民币/卢布交易量激增,俄银行广泛开展人民币业务。双方还积极打造5G、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的增长点。 三是地方合作不断深化。中俄“东北-远东”“长江-伏尔加河”等合作机制高效运转,合作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两国已建立百余对友城,有关地方和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东方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等大型展会活动,深入对接合作需求,充分释放合作潜力。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桥等界河桥相继通车,跨境物流运输通道进一步拓宽。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以来,两国口岸通关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模式,有力保障了双方人员和货物往来畅通。 展望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有望再上新台阶。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增长势头依然迅猛,双边贸易额达3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成功实现“开门红”。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自俄进口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这再次表明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盘依然稳固。中俄作为两大邻国,政治互信强,经济互补性高,合作潜力足,越来越多俄方企业对开展对华合作展现出强烈意愿。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中俄经贸团组交流正有序恢复,双方交通物流优势也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相信,2023年中俄贸易必将再创新高,力争年内实现两国元首确立的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 两国各项人文交流活动蓄势待发 环球时报:除了经贸合作外,中俄两国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俄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开展,北京冬奥会主题展览在俄引发积极反响,俄罗斯花样滑冰队在中国圈粉无数,“中国热”“俄罗斯热”持续升温的同时,两国人民的友谊也在不断深化与巩固。在此基础上,您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继续扩大两国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后续还会组织哪些活动或者举措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张汉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文合作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中俄两国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疫情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交流渠道都十分畅通。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为两国人文交流规划合作方向、协调各方工作。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年、媒体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年,为深化两国传统友好、加深民众相互理解发挥重要作用。虽然近三年来由于疫情影响,两国人文交流受到很大限制,但是中俄双方克服困难,创造性地举办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人文交流活动。 2022年,中俄两国元首实现了“冬奥之约”,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冬奥会时宣布启动“2022-2023年中俄体育交流年”,同时也发出了共同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呼吁,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此框架下中俄双方合作举办了一系列赛事,两国体育界各门类之间的直接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国家冰球队、手球队、单板滑雪等运动队来俄参加训练,一批高水平的俄籍教练赴华任教,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在中国长春顺利举办等。在文化领域,驻俄使馆举办的中国大使杯围棋赛-2022、2023“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等活动在俄备受好评,俄方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文化节”也获得中国民众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活动都为进一步扩大两国民意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中俄两国各项人文交流活动蓄势待发。首先在政府层面,根据中俄两国文化部门签署的协议,今年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还将在俄举办展览,派出演出团体来俄交流。两国文化部门筹划商签2024-2027年文化合作计划,为未来合作引航定向。同时,两国文艺界人士希望开展交流合作的愿望迫切强烈。今年俄罗斯国内将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如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乌拉尔国际音乐节等,中国的优秀舞团剧院已收到组委会参节邀请。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计划今年访俄演出,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也已安排赴华巡演行程。两国的博物馆、图书馆一直保持密切的馆际合作,今年将举办首届中俄图书馆论坛,继续推动合作走向深入。今年在“体育交流年”框架内还将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体育交流活动,项目涵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科研和体育教育等多个领域。两国运动员、教练员、各界民众都将参与到体育交流中来,互通有无,彼此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作为我国在俄重要文化推广机构,今年也将逐步恢复线下文化活动。为庆祝2022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5月文化中心将举办“茶和天下”雅集综合文化活动,届时将推出展览、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考虑到许多俄罗斯朋友对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西藏文旅周活动也将于今年在中心与观众见面,唐卡展、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歌舞、西藏非遗展示等精彩活动都将悉数上演。我们相信,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必将成为加深两国人民彼此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去年年末,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举行线上会晤时强调,双方要发挥传统优势,推动人文交流继续深化,办好中俄体育交流年,打造两国人文合作新品牌。我们将切实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两国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迈向更高水平,进一步深化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确保中俄世代友好的理念代代相传。 中俄成功走出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 环球时报: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未来两国在推动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还将发挥哪些建设性作用?两国在共同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 张汉晖: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疫情阴霾尚未消散,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 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从世界、历史和人类的高度相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为科学有效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两个构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多次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的有关文件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涵盖世界上2/3的国家和1/3的国际组织,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十年来,历经国际风云考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成熟坚韧。俄罗斯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关系已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关系典范,两国合作的内生动力和特殊价值不断显现。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范式,也为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两国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俄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不懈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始终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和霸凌行径,坚定维护各自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探索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中方愿同俄方一道,维护和平安全与发展繁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新时代中俄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