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c0WqE5BZf作者:齐音world.huanqiu.comarticle【史海回眸】1926年,英国数百万人大罢工/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英国罢工频发,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此情形不禁让人忆起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那是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罢工,有数百万人参加,对英国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黑色星期五”到“红色星期五”上世纪20年代初期,受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及西班牙流感带来劳动力减少的双重影响,英国发生经济危机,国家政局动荡。同时期,美国呈现逐步崛起之势。欧洲大量劳动人口和产业逐渐向美国转移。在国际贸易中,美元开始逐步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货币,纽约大有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势。英国的重工业特别是以煤炭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陷于衰落。英国政府、矿主、工会和矿工相关各方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变得复杂而微妙。1914年,英国的码头工人、运输工人和煤矿工人建立了“三方联盟工会”。但在1916年,英国政府将煤矿收归国有。1921年英国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又将煤矿归还给私人矿主。为转嫁损失,许多矿主提议降低矿工工资并延长劳动时间,提议遭到矿工及工会断然拒绝后,矿主们纷纷威胁关闭矿井。1921年4月15日,英国煤矿工人罢工,但未得到“三方联盟工会”中其他两方产业工人的支持,联盟破裂,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1925年,时任英国财长的丘吉尔令英镑以战前的汇率回归金本位制,英镑因此升值,又带来英国煤炭出口进一步降低。遭受重创的英国煤炭业劳资纠纷愈发严重。劳资双方僵持不下时,英国政府介入进行调停。1925年7月31日,斯坦利·鲍德温的保守党内阁提出由政府出资2300万英镑给煤矿业9个月的特殊津贴,用于维持矿工的原工资水平。矿工及工会认为这是自身的重大胜利,这一天也是星期五,所以又被称为“红色星期五”。但实际上,这笔特别津贴只能救一时之急,9个月后钱花完了,问题依然存在,矿主们继续主张原定的降薪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提议。期间,1925年5月成立的以塞缪尔为首的皇家委员会深入各大煤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1926年3月,委员会提交报告,同意了矿主提出的降薪13%,且工作时间从每天7小时延长至8小时的提议。矿工及工会断然拒绝该提议。最高潮时600万人参加罢工1926年4月30日,政府提供的特殊津贴用尽。当日,煤矿工会就发动了全国煤矿工人大罢工。煤矿工人提出了“工资不得少一文,工时不许加一分”的口号。5月1日,英国各行业工会为对煤矿工人表示支持,并就协同罢工事宜召开大会进行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同意各行业举行全国总罢工。1926年5月4日全国总罢工开始,英国的电气、钢铁、铁路、建筑、印刷等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人参加罢工,罢工人数达到数百万人。有报道称,最高潮时参加罢工总人数近600万人。罢工使得英国伦敦、利物浦等几乎所有大工业中心陷于瘫痪。据记载,罢工第一天就有约350万工人参加,许多并非工会组织的一线工人包括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也自发加入进来。英国各大城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伦敦,公共交通几乎停滞,人们只能步行……罢工期间,工人们夜以继日赶工,印制并分发了属于工人阶层自己的报纸——《英国工人》。报纸强调,工人们团结起来就有无穷的力量。报纸格外强调,罢工是为工人争取权益,是一场劳资纠纷,绝不是对英国宪法的攻击。在议会,部分工党议员对罢工工人进行声援,指责政府在对待罢工行动中使用暴力手段。面对罢工,英国政府度过最初的慌乱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罢工一开始英国政府就向各地相关机构发出一份电报,报文只有简单的一个词“Action”(行动)。随后,军队一律取消休假,装甲车和骑兵上街巡逻,大批军人、警察维持社会秩序,大罢工期间发生在伦敦、格拉斯哥以及爱丁堡等地的动荡局势得以缓和。其次,早在1925年9月,政府为应对罢工就成立了供给保障组织,罢工后该组织启动,面向中产阶级大量招募志愿者。大罢工期间,公共汽车和火车都是由志愿者在开,女性志愿者保障城市的餐饮供应,许多大学生作为铁路交通辅助人员上岗。这样物品紧急运输服务及城市的基本供应得以保障。同时,政府与工会领袖开展了多次谈判,部分工会领导对大罢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工会从内部被分化。随着罢工进行,各工会的经费日渐拮据,随着种种困难涌现,工会中的改良派重新占据上风。1926年5月12日,工会决定停止大罢工,至此全国大罢工仅持续了9天。只有煤矿工会拒绝复工。直到1926年11月,煤矿工人们才不得不复工,而且他们被迫妥协,同意降薪10%,且每天工作时间从7小时延长至8小时。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对英国产生深远影响1927年1月英国各行业工会召开工会大会,会上甚至指责煤矿工人们没有在1926年3月接受皇家委员会的调停条件,这显示了英国工会内部的分裂。而到了当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劳动争议与工会法》,规定罢工斗争仅限于经济条件的争议,如果有预谋直接或间接胁迫政府时,即属于违法。并且规定工会的基金应分为政治基金与非政治基金两种,政治基金未经全体会员书面承认不得征收,企图使工会斗争限于经济范围之内,不涉及政治领域。该法案还禁止公务员及各级政府雇员加入工会组织。由于这部法案对工人阶层非常不利,又被工人们嘲讽为“工贼宪章”。与此同时,通过1926年数百万人参加的大罢工,英国社会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工人阶层的力量。工人及其工会组织也在罢工斗争中积累了经验并得以发展壮大。与之相应,英国的工党也得以不断发展。在1929年大选中,工党卷土重来,在英国议会下院夺得288席,成为英国第一大党,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上台执政。1930年,工党主导政府成功上调失业救济金,通过法案改善煤矿工人的薪酬和待遇。虽然工人阶级已经走上历史舞台,但是此后多年,大罢工中最“受伤”的英国煤矿工人及矿工工会与英国政府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很多时候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的罢工中,“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动用武力镇压才终结了矿工们的罢工行动。这也导致了后来撒切尔夫人辞职乃至去世时,英国矿工都上街游行,大肆庆祝。167579851448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7580789993111[]{"email":"yuanxiaocun@huanqiu.com","name":"袁小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英国罢工频发,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此情形不禁让人忆起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那是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罢工,有数百万人参加,对英国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黑色星期五”到“红色星期五”上世纪20年代初期,受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及西班牙流感带来劳动力减少的双重影响,英国发生经济危机,国家政局动荡。同时期,美国呈现逐步崛起之势。欧洲大量劳动人口和产业逐渐向美国转移。在国际贸易中,美元开始逐步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货币,纽约大有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势。英国的重工业特别是以煤炭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陷于衰落。英国政府、矿主、工会和矿工相关各方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变得复杂而微妙。1914年,英国的码头工人、运输工人和煤矿工人建立了“三方联盟工会”。但在1916年,英国政府将煤矿收归国有。1921年英国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又将煤矿归还给私人矿主。为转嫁损失,许多矿主提议降低矿工工资并延长劳动时间,提议遭到矿工及工会断然拒绝后,矿主们纷纷威胁关闭矿井。1921年4月15日,英国煤矿工人罢工,但未得到“三方联盟工会”中其他两方产业工人的支持,联盟破裂,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1925年,时任英国财长的丘吉尔令英镑以战前的汇率回归金本位制,英镑因此升值,又带来英国煤炭出口进一步降低。遭受重创的英国煤炭业劳资纠纷愈发严重。劳资双方僵持不下时,英国政府介入进行调停。1925年7月31日,斯坦利·鲍德温的保守党内阁提出由政府出资2300万英镑给煤矿业9个月的特殊津贴,用于维持矿工的原工资水平。矿工及工会认为这是自身的重大胜利,这一天也是星期五,所以又被称为“红色星期五”。但实际上,这笔特别津贴只能救一时之急,9个月后钱花完了,问题依然存在,矿主们继续主张原定的降薪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提议。期间,1925年5月成立的以塞缪尔为首的皇家委员会深入各大煤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1926年3月,委员会提交报告,同意了矿主提出的降薪13%,且工作时间从每天7小时延长至8小时的提议。矿工及工会断然拒绝该提议。最高潮时600万人参加罢工1926年4月30日,政府提供的特殊津贴用尽。当日,煤矿工会就发动了全国煤矿工人大罢工。煤矿工人提出了“工资不得少一文,工时不许加一分”的口号。5月1日,英国各行业工会为对煤矿工人表示支持,并就协同罢工事宜召开大会进行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同意各行业举行全国总罢工。1926年5月4日全国总罢工开始,英国的电气、钢铁、铁路、建筑、印刷等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人参加罢工,罢工人数达到数百万人。有报道称,最高潮时参加罢工总人数近600万人。罢工使得英国伦敦、利物浦等几乎所有大工业中心陷于瘫痪。据记载,罢工第一天就有约350万工人参加,许多并非工会组织的一线工人包括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也自发加入进来。英国各大城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伦敦,公共交通几乎停滞,人们只能步行……罢工期间,工人们夜以继日赶工,印制并分发了属于工人阶层自己的报纸——《英国工人》。报纸强调,工人们团结起来就有无穷的力量。报纸格外强调,罢工是为工人争取权益,是一场劳资纠纷,绝不是对英国宪法的攻击。在议会,部分工党议员对罢工工人进行声援,指责政府在对待罢工行动中使用暴力手段。面对罢工,英国政府度过最初的慌乱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罢工一开始英国政府就向各地相关机构发出一份电报,报文只有简单的一个词“Action”(行动)。随后,军队一律取消休假,装甲车和骑兵上街巡逻,大批军人、警察维持社会秩序,大罢工期间发生在伦敦、格拉斯哥以及爱丁堡等地的动荡局势得以缓和。其次,早在1925年9月,政府为应对罢工就成立了供给保障组织,罢工后该组织启动,面向中产阶级大量招募志愿者。大罢工期间,公共汽车和火车都是由志愿者在开,女性志愿者保障城市的餐饮供应,许多大学生作为铁路交通辅助人员上岗。这样物品紧急运输服务及城市的基本供应得以保障。同时,政府与工会领袖开展了多次谈判,部分工会领导对大罢工的前途产生怀疑,工会从内部被分化。随着罢工进行,各工会的经费日渐拮据,随着种种困难涌现,工会中的改良派重新占据上风。1926年5月12日,工会决定停止大罢工,至此全国大罢工仅持续了9天。只有煤矿工会拒绝复工。直到1926年11月,煤矿工人们才不得不复工,而且他们被迫妥协,同意降薪10%,且每天工作时间从7小时延长至8小时。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对英国产生深远影响1927年1月英国各行业工会召开工会大会,会上甚至指责煤矿工人们没有在1926年3月接受皇家委员会的调停条件,这显示了英国工会内部的分裂。而到了当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劳动争议与工会法》,规定罢工斗争仅限于经济条件的争议,如果有预谋直接或间接胁迫政府时,即属于违法。并且规定工会的基金应分为政治基金与非政治基金两种,政治基金未经全体会员书面承认不得征收,企图使工会斗争限于经济范围之内,不涉及政治领域。该法案还禁止公务员及各级政府雇员加入工会组织。由于这部法案对工人阶层非常不利,又被工人们嘲讽为“工贼宪章”。与此同时,通过1926年数百万人参加的大罢工,英国社会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工人阶层的力量。工人及其工会组织也在罢工斗争中积累了经验并得以发展壮大。与之相应,英国的工党也得以不断发展。在1929年大选中,工党卷土重来,在英国议会下院夺得288席,成为英国第一大党,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上台执政。1930年,工党主导政府成功上调失业救济金,通过法案改善煤矿工人的薪酬和待遇。虽然工人阶级已经走上历史舞台,但是此后多年,大罢工中最“受伤”的英国煤矿工人及矿工工会与英国政府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很多时候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的罢工中,“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动用武力镇压才终结了矿工们的罢工行动。这也导致了后来撒切尔夫人辞职乃至去世时,英国矿工都上街游行,大肆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