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v8pUCI3uu world.huanqiu.comarticle“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非洲安全与发展”研讨会举行/e3pmh22ph/e3pn61ka0“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非洲安全与发展”研讨会12月17日以线上方式举行。福建江夏学院校长凌启淡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荣休教授李安山先后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词。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研究中心总负责人郑竹群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蓬主持了相关研讨,并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福建省海外利益研究基地专家李琳在研讨阶段进行了点评。凌启淡在致词时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等表示欢迎。他说,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非洲研究中心”“斯里兰卡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研究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平台,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积极与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力争从多维度建设合格的智库平台。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非洲研究界资深专家学者及外籍专家学者等共同就非洲安全与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形成学术共识或应用成果。凌启淡介绍道,福建江夏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10余年的本科历程。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5A级平安校园、平安单位、文明校园、五一劳动奖状、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称号。进入“十四五”,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学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福建省“十四五”教育规划,把福建江夏学院纳入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计划。李安山在致词时表示,论及中非关系时,自己总要提以下四个基本事实。第一,中国与非洲关系发展迅猛。这一点已十分清楚。第二,中国为非洲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主要指两方面。中国为非洲提供了选择新伙伴的机会。独立以来,非洲国家受前殖民宗主国制约,多与西方国家为伙伴。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使非洲国家看到了一种新的伙伴关系。此外,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使非洲人看到了新希望,他们提出“向东看”的口号。中国提供了发展模式的选择。第三,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各方有益。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还有大量医院和学校,中国还参与了非洲国家航空设施的建设。德勤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非洲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中,31%由中国企业承建,西方企业承建的仅占12%左右,这些基础设施既不是单为中国公司使用,也不仅仅有利于非洲人,而是对所有的国际投资者有利。第四个基本事实是:非洲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基本正面。2022年11月,英国一家民调机构YouGov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非洲国家民众近年对华好感度显著提升,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埃及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国际事务产生积极影响的比例分别为83%、82%、61%、57%,较2021年分别增长15、24、13、10个百分点。李安山认为,现在,还应加上第五个基本事实,即中非双方互相缺乏了解。以哲学论,国人对康德和黑格尔这些欧洲哲人的名字耳熟能详,却从未听到过早于这些哲学家并提出启蒙思想的埃塞俄比亚17世纪哲学家泽拉·雅各布或质疑过笛卡尔并早于康德提出“物自体”概念的加纳18世纪哲学家安东·阿莫。以史学论,国人对德国的兰克和英国的汤因比这些欧洲历史学家的名字颇为熟悉,然而对早在14-15世纪就为国际社会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突尼斯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大家伊本·赫勒敦却知之甚少。他提出的国家发展过程五阶段论后来被多位欧洲学者抄袭模仿。汤因比都称他为“法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将他誉为“历史形态学研究中的杰出天才”。以宗教论,被恩格斯称为“基督教的真正父亲”的尤迪厄斯出生于非洲;被称为“第一位拉丁教父”的德尔图良出生在非洲;“为基督教神学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奥利金出生在非洲;古代基督教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出生在非洲。这些大师的出生地均被归于古罗马,其非洲身份近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李安山指出,英国《独立报》排出的人类历史中最富有的人是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巴菲特只排在第26名;我们更不知道,美国非洲裔数学家格拉蒂斯·韦斯特由于对于GPS卫星定位作出极大贡献而获得导弹先锋奖……因此,只有更好地认识非洲,我们才能理解人类文明的普遍性,才能客观认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必要性。郑竹群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福建江夏学院的区域国别研究,最早始于2019年成立的斯里兰卡研究中心,之后根据学院特色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成立了“非洲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研究中心”。现在,三个研究中心每周举办一次国别区域研讨会,定期推出《区域国别动态》;每两周开展一次博士学术论坛活动。2022年9月至今,已经举办了12场国别区域研讨会、6场博士学术论坛。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现有从事与非洲相关区域国别学科研究人员1 3人。他们有教授、副教授及博士、硕士等各层级职称及学历背景。现今,中心已经开始产出学术成果,例如,所撰写4篇涉及非洲和中非合作的报告均被福建省有关部门采用,并转呈国家相关部门。中心还通过引进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积极与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合格的研究队伍和高水平研究智库。在研讨阶段,李安山、法籍非裔学者高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黎文涛、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郑竹群、喀麦隆学者门杜、更安全世界(Saferworld)机构代表梁宇、乍得学者托马、尼日利亚中国福建商会会长郑旭升、尼日利亚永星钢铁集团(中国福建)董事长林千淘、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赖荣发、福建江夏学院斯里兰卡研究中心副主任池舒文先后作了题为《中国国际移民的安全保护:机遇与挑战》、《发展观的起源、在非洲的适用及其结果》、《对中国在非洲安全利益保障的思考》、《刚果(金)东部武装团体与我海外利益保护》、《非洲安全发展态势下的大国因素》、《大国在非洲博弈及其对中非关系的影响》、《非洲大陆的集体安全观与安全治理实践——以中部非洲经济共同体为例》、《助力中非合作论坛促进非洲和平建设,支持中非安全合作联合研究与多方参与》、《非洲能动性之韧性:多重危机背景下非洲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努力》、《尼日利亚安全问题与中国企业对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应带动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布尔基纳法索政变:特征、评估及其中国的应对》、《谋划新安全格局 开拓新发展路径——以尼日利亚闽商安保联防新机制筹建为参考》的发言。张永蓬在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时表示,此次研讨会涉及话题既广泛又集中,充分反映了会议的主题——非洲安全与发展,反映了中非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密切关联性。他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研讨会的体会:一是非洲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即概念与话语的问题。他认为“发展”的概念已经泛化,不同国情的国家或区域,可能对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但总体来看似乎都是基于传统的西方范式,包括对“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都有共同特点。但是,日益发展的中国正在向世界、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模式丰富了非洲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认识和选择。二是非洲的安全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复杂根源,同时也与外部因素的干涉有所关联。大国搞单边主义、把大国竞争引入非洲、逼迫非洲国家选边站队的做法,不符合非洲利益。三是非洲的安全与发展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作为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非洲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非洲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维护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平衡大国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在非洲的福建企业数量众多,福建省与非洲联系的密切程度在全国位居前列,福建省高校及智库开展非洲研究大有可为。福建江夏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是把非洲作为重点区域开展研究,前景可期。研讨会由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出席研讨会有中外专家学者、国际机构代表,以及福建省远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格林豪斯国际置业(加纳)集团公司总经理高建等企业界人士共计100人。(田甜)(以上图片均由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提供)167133560826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怡环球网1671335608265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3bc14c8cb34e22b6181d14a990b04c0u1.png{"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非洲安全与发展”研讨会12月17日以线上方式举行。福建江夏学院校长凌启淡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荣休教授李安山先后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词。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研究中心总负责人郑竹群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永蓬主持了相关研讨,并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福建省海外利益研究基地专家李琳在研讨阶段进行了点评。凌启淡在致词时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等表示欢迎。他说,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非洲研究中心”“斯里兰卡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研究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平台,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积极与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力争从多维度建设合格的智库平台。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非洲研究界资深专家学者及外籍专家学者等共同就非洲安全与发展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形成学术共识或应用成果。凌启淡介绍道,福建江夏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10余年的本科历程。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5A级平安校园、平安单位、文明校园、五一劳动奖状、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称号。进入“十四五”,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学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福建省“十四五”教育规划,把福建江夏学院纳入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计划。李安山在致词时表示,论及中非关系时,自己总要提以下四个基本事实。第一,中国与非洲关系发展迅猛。这一点已十分清楚。第二,中国为非洲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主要指两方面。中国为非洲提供了选择新伙伴的机会。独立以来,非洲国家受前殖民宗主国制约,多与西方国家为伙伴。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使非洲国家看到了一种新的伙伴关系。此外,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使非洲人看到了新希望,他们提出“向东看”的口号。中国提供了发展模式的选择。第三,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各方有益。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还有大量医院和学校,中国还参与了非洲国家航空设施的建设。德勤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非洲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中,31%由中国企业承建,西方企业承建的仅占12%左右,这些基础设施既不是单为中国公司使用,也不仅仅有利于非洲人,而是对所有的国际投资者有利。第四个基本事实是:非洲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基本正面。2022年11月,英国一家民调机构YouGov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非洲国家民众近年对华好感度显著提升,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埃及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国际事务产生积极影响的比例分别为83%、82%、61%、57%,较2021年分别增长15、24、13、10个百分点。李安山认为,现在,还应加上第五个基本事实,即中非双方互相缺乏了解。以哲学论,国人对康德和黑格尔这些欧洲哲人的名字耳熟能详,却从未听到过早于这些哲学家并提出启蒙思想的埃塞俄比亚17世纪哲学家泽拉·雅各布或质疑过笛卡尔并早于康德提出“物自体”概念的加纳18世纪哲学家安东·阿莫。以史学论,国人对德国的兰克和英国的汤因比这些欧洲历史学家的名字颇为熟悉,然而对早在14-15世纪就为国际社会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突尼斯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大家伊本·赫勒敦却知之甚少。他提出的国家发展过程五阶段论后来被多位欧洲学者抄袭模仿。汤因比都称他为“法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将他誉为“历史形态学研究中的杰出天才”。以宗教论,被恩格斯称为“基督教的真正父亲”的尤迪厄斯出生于非洲;被称为“第一位拉丁教父”的德尔图良出生在非洲;“为基督教神学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奥利金出生在非洲;古代基督教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出生在非洲。这些大师的出生地均被归于古罗马,其非洲身份近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李安山指出,英国《独立报》排出的人类历史中最富有的人是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巴菲特只排在第26名;我们更不知道,美国非洲裔数学家格拉蒂斯·韦斯特由于对于GPS卫星定位作出极大贡献而获得导弹先锋奖……因此,只有更好地认识非洲,我们才能理解人类文明的普遍性,才能客观认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必要性。郑竹群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福建江夏学院的区域国别研究,最早始于2019年成立的斯里兰卡研究中心,之后根据学院特色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成立了“非洲研究中心”和“俄罗斯研究中心”。现在,三个研究中心每周举办一次国别区域研讨会,定期推出《区域国别动态》;每两周开展一次博士学术论坛活动。2022年9月至今,已经举办了12场国别区域研讨会、6场博士学术论坛。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现有从事与非洲相关区域国别学科研究人员1 3人。他们有教授、副教授及博士、硕士等各层级职称及学历背景。现今,中心已经开始产出学术成果,例如,所撰写4篇涉及非洲和中非合作的报告均被福建省有关部门采用,并转呈国家相关部门。中心还通过引进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积极与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合格的研究队伍和高水平研究智库。在研讨阶段,李安山、法籍非裔学者高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黎文涛、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郑竹群、喀麦隆学者门杜、更安全世界(Saferworld)机构代表梁宇、乍得学者托马、尼日利亚中国福建商会会长郑旭升、尼日利亚永星钢铁集团(中国福建)董事长林千淘、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赖荣发、福建江夏学院斯里兰卡研究中心副主任池舒文先后作了题为《中国国际移民的安全保护:机遇与挑战》、《发展观的起源、在非洲的适用及其结果》、《对中国在非洲安全利益保障的思考》、《刚果(金)东部武装团体与我海外利益保护》、《非洲安全发展态势下的大国因素》、《大国在非洲博弈及其对中非关系的影响》、《非洲大陆的集体安全观与安全治理实践——以中部非洲经济共同体为例》、《助力中非合作论坛促进非洲和平建设,支持中非安全合作联合研究与多方参与》、《非洲能动性之韧性:多重危机背景下非洲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努力》、《尼日利亚安全问题与中国企业对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应带动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布尔基纳法索政变:特征、评估及其中国的应对》、《谋划新安全格局 开拓新发展路径——以尼日利亚闽商安保联防新机制筹建为参考》的发言。张永蓬在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时表示,此次研讨会涉及话题既广泛又集中,充分反映了会议的主题——非洲安全与发展,反映了中非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密切关联性。他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研讨会的体会:一是非洲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即概念与话语的问题。他认为“发展”的概念已经泛化,不同国情的国家或区域,可能对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但总体来看似乎都是基于传统的西方范式,包括对“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都有共同特点。但是,日益发展的中国正在向世界、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发展道路,中国发展模式丰富了非洲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认识和选择。二是非洲的安全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复杂根源,同时也与外部因素的干涉有所关联。大国搞单边主义、把大国竞争引入非洲、逼迫非洲国家选边站队的做法,不符合非洲利益。三是非洲的安全与发展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作为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非洲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非洲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维护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平衡大国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在非洲的福建企业数量众多,福建省与非洲联系的密切程度在全国位居前列,福建省高校及智库开展非洲研究大有可为。福建江夏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是把非洲作为重点区域开展研究,前景可期。研讨会由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出席研讨会有中外专家学者、国际机构代表,以及福建省远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格林豪斯国际置业(加纳)集团公司总经理高建等企业界人士共计100人。(田甜)(以上图片均由福建江夏学院非洲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