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HqRDfJ7xu作者:青 木 肖 岩 刘 洋world.huanqiu.comarticle【环时深度】美国私心加速制造业“逃离”欧洲/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去工业化’:欧洲工厂停产。”“欧洲能源危机的赢家是谁——看看美国如何‘吸’走欧洲企业就知道了。”欧洲舆论近期看上去幡然醒悟,意识到制造业已是阴霾笼罩,从钢铁巨头到化肥企业,从汽车行业到玻璃生产,甚至从制糖厂到卫生纸制造商都无法回避能源短缺带来的影响。没有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欧洲的工业就面临生存困境,很多企业不得不停产、限产或外迁。然而,美国激化俄乌冲突升级、一手制造欧洲能源危机后,不仅发了“能源财”,还让欧企“外流”到美国去。缺少“战略自主”,遭遇能源“断供”危机的欧洲,在工业发展领域也受到美国越来越多的牵制,正如德国《商报》的反思,美国的“如意算盘”正导致“欧洲的竞争劣势”。“工业正逃出德国!”“美国总统拜登戴着飞行员太阳镜,向出席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新工厂奠基仪式的宾客们喊道——美国回来了!”德国《商报》的文章这样描述拜登9月9日在俄亥俄州出席活动时的场景:美国国旗悬挂在挖掘机上,现场的横幅上还写着“美国制造的未来”。拜登表示:“现在是埋葬‘铁锈地带’标签的时候了,‘俄亥俄制造’和‘美国制造’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商报》还评论说,尽管通货膨胀、高利率和高国债的危险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但其在全球竞争中仍处于有利地位,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补贴、低能源价格和供应安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进入美国。在德国经济专家班霍尔兹看来,“因为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依赖美国”。 “工业正逃出德国!”德国《图片报》10月29日报道称,“由于能源价格暴涨,许多公司的生产利润越来越少,痛苦的后果是——能源政策正威胁工业化!”德国经济新闻网题为《“去工业化”:欧洲工厂停产》的报道称,几十年来,欧洲工业已习惯于俄罗斯供应可靠、廉价的天然气,“即使在美苏对峙最严重的冷战时期也没有间断过”,但在当前的冲突中,西方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价格高涨带来的负面影响正使欧洲处于衰退的边缘,并有可能对一些行业造成永久性损害。德媒还举例说,欧洲新的“去工业化时代”已开始。能源成本低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真正的优势。今年3月,德国大众汽车宣布注资71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设立生产基地和电池实验室,开拓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奔驰也在亚拉巴马州开设新的电池工厂。此外,总部位于卢森堡的钢铁制造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将关闭两座德国工厂。以天然气为关键原料的挪威化肥巨头“雅苒国际”已关闭部分工厂,并计划将氨产量削减65%。荷兰化肥公司OCI正通过鹿特丹进口更多的氨,并扩大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设施。该公司负责人在谈到能源成本时说:“它的确让天平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了。”俄乌冲突升级和欧洲深陷能源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公司选择在美国各州投资,其中不乏行业巨头。宝马宣布投资17亿美元,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全球最大宝马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弗吉尼亚州也官宣说,6家德国公司将来设立或扩建办事处。选择俄克拉荷马州的更多——超过60家德国公司,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等。德国阿伦应用技术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雷斯近日在德国经济新闻网撰文称,美国有兴趣加剧俄乌危机并扩大对俄敌对行动,是因为符合其经济利益——削弱欧洲的工业潜力、解决美国制造业回流等内部问题,而且美国有意阻止德俄之间的合作,这些将导致德国经济遭受负面影响,面临“去工业化”的问题。“跨大西洋和谐”的欺骗性美国“吸走”欧洲制造业,除了借力俄乌危机导致的欧洲能源短缺因素外,也离不开美国这些年对制造业进行的全面改革。目前,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约为11%。制造业参与人数1200万人,约占全美就业总数的8%。美国全社会投资的20%流向制造业,出口的60%来自制造业,企业研发支出的70%也流向制造业。可见制造业对美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极为重视本国“中产阶级”,视其为重要“票仓”,而制造业无疑是产生中产阶级的源头之一。实际上,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最近几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进“美国制造”,并且力度越来越大。如奥巴马任内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通过投资重点发展混合材料、生物材料、工业先进传感器和数字化制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成立基础研究制造“卓越中心”,帮助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奥巴马政府还首次提出“买美国货”的口号,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写进“买美国货”条款,在当时曾引起欧洲盟友的抵制。相较而言,特朗普政府的行动更为“简单粗暴”。在其任内,美国先后发动对中国、日本和欧洲的“贸易战”,对中国大部分商品和日本、欧洲的汽车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大搞贸易壁垒,同时降低美国企业所得税,对回流或前往美国投资的美国及西方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和现金补贴。在扶持制造业方面,拜登政府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扶持上都更加用心。2021年11月,拜登签署总额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其中2150亿美元和1380亿美元分别被用于改善交通运输和电网及宽带升级,受益者无疑是美国制造业。今年8月,美国先是推出《芯片和科学法案》,对本土半导体产业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和关税优惠。接着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决定投资3700亿美元补贴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但同时加入新的条件,如只有在北美地区生产的电动汽车,才能获得美国政府的补贴。德国《商报》另一篇报道称,“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所谓的“跨大西洋和谐”是具有欺骗性的。人们还记得,美国针对欧洲重点制造业企业展开的行动:如《美国陷阱》一书中就描述了美国利用“长臂管辖”打压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在反倾销方面征收欧洲钢、铝关税;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征收关税,以削弱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明镜》周刊10月26日刊文称,美国希望投入巨资用于环保——但对电动汽车和其他技术的巨额补贴正在加剧欧盟的担忧和恐惧,“布鲁塞尔批评华盛顿的计划扭曲了竞争”。为此,美国和欧盟官员正在协商正式成立一个工作组,讨论欧洲人担心的“会歧视外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美国新法律”,处理欧盟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有关的“具体问题”。 相关政策导致欧洲批评拜登政府对欧洲搞“经济恐怖主义”,但在能源危机以及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不少欧洲企业今年还是作出前往美国设厂的选择。而且,一些在海外投资的美国企业也开始“回流”。美国研究机构“回岸倡议”发布的最新报告称,至少有1800家美国企业打算将其部分海外业务转回到美国,涉及工作岗位高达26.1万个。受《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今年9月,特斯拉开始叫停在柏林工厂生产电池的计划,并回流美国以争取补助。为什么美国奥巴马、特朗普两届政府不断推出有利于制造业回流的税收、财政和金融政策,但在任期内制造业回流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到了拜登政府任期内却从欧洲取得突破口呢?除了欧洲能源危机的背景,政策的惯性也不能忽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最近三届政府的政策来看,美国对于制造业回流“决心还是蛮强的”:首先,几乎在所有重要的法案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的条款,让国内的相关制造业获得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包括减税、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政府引导投资等;其次,打击竞争对手,通过加征关税、制裁、出口管制等对中国等国家进行限制;第三,通过战略竞争,迫使欧洲、日本、韩国等盟友的制造业投资回流到美国。“美国的如意算盘”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美国的目标是在军事和经济上削弱欧盟。谈及美国是否在“趁火打劫”,想架空德国等欧洲国家制造业的问题,宋国友表示,企业的布局、重新调整和决策都需要时间,准确地说,欧洲的能源危机会挫伤欧洲工业发展的竞争力,有助于美国更多接受在高成本压力之下的欧洲制造业投资。这无疑将导致欧洲的制造业面临更大压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法国等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就开始推出产业外迁的举措,眼下的欧洲能源危机是否会进一步加快欧洲国家的产业外迁和“去工业化”进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肯定的。欧洲‘去工业化进程’实际上从全球化开始以后,很多企业就因为国家福利制度、劳动成本、产业保护等问题把工厂外迁了。欧洲‘产业空心化’、产业外流现象又加剧了自身的财政和福利负担,已成为一个比较顽固的问题。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国家意识到‘脱实就虚’是不行的,没有制造业的国家在金融危机面前抵御力很差,还是要重归实体经济,实现‘两条腿走路’。”他认为,这次的能源危机对欧洲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等于是工业正在恢复过程中又雪上加霜,而且这个危机是一种外来的、输入性危机,不是欧洲自己能够控制的。如果能源危机持续,依赖能源的冶金、汽车行业外迁力度不可避免地会更大。因此,现在德国、法国以及前不久英国特拉斯政府失败的经济方案里也提到要给企业补贴。正如欧洲的一些分析和反思所言,美国一手制造了欧洲的能源危机,但却发了“能源财”,还让欧企“外流”到美国去,这正是美国的如意算盘。王朔认为,在近期将要举行的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会议上,恐怕双方的步调协调起来并不容易。还有,一旦欧美在电动汽车领域真发生贸易冲突,德国肯定会站在法国一边,法德之间日渐加深的分歧将会有所弥合,欧洲对美也将由此形成更强有力的立场。特别是这些看似只是美欧之间的问题,同时也会给当前日益复杂的大国关系增添变量。还有些欧洲分析人士认为,拜登产业新政虽说效果初显,但历史经验证明,美国并不是全球制造业的理想目的地,即便美国政府人为扶持,长远看效果也并不确定,特别是疫情期间,大量美国工厂关闭。《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也有分析说,无论是欧企还是美企,“回岸美国”既有现实诱惑,也有不利因素。如电动汽车、疫苗、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企业将获得政府的税收和资金支持,但劳动力成本较高、新基建设施缺乏,以及未来“再外包”的成本投入都有可能超过“获得的好处”。很多德国媒体透露,大众、西门子以及化工企业巴斯夫等10多家德企代表将陪同总理朔尔茨访华,而德国政府收到的申请约有100份。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看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在迁往美国的同时,也在紧盯中国,并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加大在中国投资的力度。因为中国制造业规模大,产业链覆盖广,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都有很大潜力。中欧在汽车制造、化工、能源等领域可以开展新的合作。他认为,欧洲处在困难时期,中国媒体不要唱衰欧洲,而是要多强调中欧合作的重要性。有报道说,化工巨头巴斯夫第三季度在德损失1.3亿欧元,因此决定“逃离”欧洲。赵永升认为,尽管产业链的跨境迁移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欧洲国家在面对与美国的竞争与合作时,还是要在立法和科技扶持等方面出台特大举措和进行改革,减少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留住欧洲和在欧洲设厂的外资企业,确保欧洲不要出现“产业空心化”。德国金属协会的负责人近日也疾呼:“我们需要紧急援助,否则德国就会受到‘去工业化’的威胁。”结语 有人说,从“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战后欧洲就像一个破碎的大花瓶,被美国重新黏合后还是无法保持完美……但另一方面,欧洲数十年一体化的努力又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总而言之,摆脱美国牵制,削弱美国霸权,欧洲任重道远。166724433083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67254556650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80a1c8f030c12919ad44beb6cafb4d0u5.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去工业化’:欧洲工厂停产。”“欧洲能源危机的赢家是谁——看看美国如何‘吸’走欧洲企业就知道了。”欧洲舆论近期看上去幡然醒悟,意识到制造业已是阴霾笼罩,从钢铁巨头到化肥企业,从汽车行业到玻璃生产,甚至从制糖厂到卫生纸制造商都无法回避能源短缺带来的影响。没有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欧洲的工业就面临生存困境,很多企业不得不停产、限产或外迁。然而,美国激化俄乌冲突升级、一手制造欧洲能源危机后,不仅发了“能源财”,还让欧企“外流”到美国去。缺少“战略自主”,遭遇能源“断供”危机的欧洲,在工业发展领域也受到美国越来越多的牵制,正如德国《商报》的反思,美国的“如意算盘”正导致“欧洲的竞争劣势”。“工业正逃出德国!”“美国总统拜登戴着飞行员太阳镜,向出席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新工厂奠基仪式的宾客们喊道——美国回来了!”德国《商报》的文章这样描述拜登9月9日在俄亥俄州出席活动时的场景:美国国旗悬挂在挖掘机上,现场的横幅上还写着“美国制造的未来”。拜登表示:“现在是埋葬‘铁锈地带’标签的时候了,‘俄亥俄制造’和‘美国制造’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商报》还评论说,尽管通货膨胀、高利率和高国债的危险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但其在全球竞争中仍处于有利地位,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补贴、低能源价格和供应安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进入美国。在德国经济专家班霍尔兹看来,“因为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依赖美国”。 “工业正逃出德国!”德国《图片报》10月29日报道称,“由于能源价格暴涨,许多公司的生产利润越来越少,痛苦的后果是——能源政策正威胁工业化!”德国经济新闻网题为《“去工业化”:欧洲工厂停产》的报道称,几十年来,欧洲工业已习惯于俄罗斯供应可靠、廉价的天然气,“即使在美苏对峙最严重的冷战时期也没有间断过”,但在当前的冲突中,西方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价格高涨带来的负面影响正使欧洲处于衰退的边缘,并有可能对一些行业造成永久性损害。德媒还举例说,欧洲新的“去工业化时代”已开始。能源成本低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真正的优势。今年3月,德国大众汽车宣布注资71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设立生产基地和电池实验室,开拓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奔驰也在亚拉巴马州开设新的电池工厂。此外,总部位于卢森堡的钢铁制造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将关闭两座德国工厂。以天然气为关键原料的挪威化肥巨头“雅苒国际”已关闭部分工厂,并计划将氨产量削减65%。荷兰化肥公司OCI正通过鹿特丹进口更多的氨,并扩大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设施。该公司负责人在谈到能源成本时说:“它的确让天平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了。”俄乌冲突升级和欧洲深陷能源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公司选择在美国各州投资,其中不乏行业巨头。宝马宣布投资17亿美元,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全球最大宝马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弗吉尼亚州也官宣说,6家德国公司将来设立或扩建办事处。选择俄克拉荷马州的更多——超过60家德国公司,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等。德国阿伦应用技术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雷斯近日在德国经济新闻网撰文称,美国有兴趣加剧俄乌危机并扩大对俄敌对行动,是因为符合其经济利益——削弱欧洲的工业潜力、解决美国制造业回流等内部问题,而且美国有意阻止德俄之间的合作,这些将导致德国经济遭受负面影响,面临“去工业化”的问题。“跨大西洋和谐”的欺骗性美国“吸走”欧洲制造业,除了借力俄乌危机导致的欧洲能源短缺因素外,也离不开美国这些年对制造业进行的全面改革。目前,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约为11%。制造业参与人数1200万人,约占全美就业总数的8%。美国全社会投资的20%流向制造业,出口的60%来自制造业,企业研发支出的70%也流向制造业。可见制造业对美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极为重视本国“中产阶级”,视其为重要“票仓”,而制造业无疑是产生中产阶级的源头之一。实际上,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最近几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进“美国制造”,并且力度越来越大。如奥巴马任内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通过投资重点发展混合材料、生物材料、工业先进传感器和数字化制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成立基础研究制造“卓越中心”,帮助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奥巴马政府还首次提出“买美国货”的口号,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写进“买美国货”条款,在当时曾引起欧洲盟友的抵制。相较而言,特朗普政府的行动更为“简单粗暴”。在其任内,美国先后发动对中国、日本和欧洲的“贸易战”,对中国大部分商品和日本、欧洲的汽车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大搞贸易壁垒,同时降低美国企业所得税,对回流或前往美国投资的美国及西方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和现金补贴。在扶持制造业方面,拜登政府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扶持上都更加用心。2021年11月,拜登签署总额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其中2150亿美元和1380亿美元分别被用于改善交通运输和电网及宽带升级,受益者无疑是美国制造业。今年8月,美国先是推出《芯片和科学法案》,对本土半导体产业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和关税优惠。接着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决定投资3700亿美元补贴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但同时加入新的条件,如只有在北美地区生产的电动汽车,才能获得美国政府的补贴。德国《商报》另一篇报道称,“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所谓的“跨大西洋和谐”是具有欺骗性的。人们还记得,美国针对欧洲重点制造业企业展开的行动:如《美国陷阱》一书中就描述了美国利用“长臂管辖”打压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在反倾销方面征收欧洲钢、铝关税;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征收关税,以削弱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明镜》周刊10月26日刊文称,美国希望投入巨资用于环保——但对电动汽车和其他技术的巨额补贴正在加剧欧盟的担忧和恐惧,“布鲁塞尔批评华盛顿的计划扭曲了竞争”。为此,美国和欧盟官员正在协商正式成立一个工作组,讨论欧洲人担心的“会歧视外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美国新法律”,处理欧盟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有关的“具体问题”。 相关政策导致欧洲批评拜登政府对欧洲搞“经济恐怖主义”,但在能源危机以及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不少欧洲企业今年还是作出前往美国设厂的选择。而且,一些在海外投资的美国企业也开始“回流”。美国研究机构“回岸倡议”发布的最新报告称,至少有1800家美国企业打算将其部分海外业务转回到美国,涉及工作岗位高达26.1万个。受《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今年9月,特斯拉开始叫停在柏林工厂生产电池的计划,并回流美国以争取补助。为什么美国奥巴马、特朗普两届政府不断推出有利于制造业回流的税收、财政和金融政策,但在任期内制造业回流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到了拜登政府任期内却从欧洲取得突破口呢?除了欧洲能源危机的背景,政策的惯性也不能忽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最近三届政府的政策来看,美国对于制造业回流“决心还是蛮强的”:首先,几乎在所有重要的法案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的条款,让国内的相关制造业获得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包括减税、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政府引导投资等;其次,打击竞争对手,通过加征关税、制裁、出口管制等对中国等国家进行限制;第三,通过战略竞争,迫使欧洲、日本、韩国等盟友的制造业投资回流到美国。“美国的如意算盘”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美国的目标是在军事和经济上削弱欧盟。谈及美国是否在“趁火打劫”,想架空德国等欧洲国家制造业的问题,宋国友表示,企业的布局、重新调整和决策都需要时间,准确地说,欧洲的能源危机会挫伤欧洲工业发展的竞争力,有助于美国更多接受在高成本压力之下的欧洲制造业投资。这无疑将导致欧洲的制造业面临更大压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法国等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就开始推出产业外迁的举措,眼下的欧洲能源危机是否会进一步加快欧洲国家的产业外迁和“去工业化”进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肯定的。欧洲‘去工业化进程’实际上从全球化开始以后,很多企业就因为国家福利制度、劳动成本、产业保护等问题把工厂外迁了。欧洲‘产业空心化’、产业外流现象又加剧了自身的财政和福利负担,已成为一个比较顽固的问题。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国家意识到‘脱实就虚’是不行的,没有制造业的国家在金融危机面前抵御力很差,还是要重归实体经济,实现‘两条腿走路’。”他认为,这次的能源危机对欧洲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等于是工业正在恢复过程中又雪上加霜,而且这个危机是一种外来的、输入性危机,不是欧洲自己能够控制的。如果能源危机持续,依赖能源的冶金、汽车行业外迁力度不可避免地会更大。因此,现在德国、法国以及前不久英国特拉斯政府失败的经济方案里也提到要给企业补贴。正如欧洲的一些分析和反思所言,美国一手制造了欧洲的能源危机,但却发了“能源财”,还让欧企“外流”到美国去,这正是美国的如意算盘。王朔认为,在近期将要举行的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会议上,恐怕双方的步调协调起来并不容易。还有,一旦欧美在电动汽车领域真发生贸易冲突,德国肯定会站在法国一边,法德之间日渐加深的分歧将会有所弥合,欧洲对美也将由此形成更强有力的立场。特别是这些看似只是美欧之间的问题,同时也会给当前日益复杂的大国关系增添变量。还有些欧洲分析人士认为,拜登产业新政虽说效果初显,但历史经验证明,美国并不是全球制造业的理想目的地,即便美国政府人为扶持,长远看效果也并不确定,特别是疫情期间,大量美国工厂关闭。《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也有分析说,无论是欧企还是美企,“回岸美国”既有现实诱惑,也有不利因素。如电动汽车、疫苗、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企业将获得政府的税收和资金支持,但劳动力成本较高、新基建设施缺乏,以及未来“再外包”的成本投入都有可能超过“获得的好处”。很多德国媒体透露,大众、西门子以及化工企业巴斯夫等10多家德企代表将陪同总理朔尔茨访华,而德国政府收到的申请约有100份。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看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在迁往美国的同时,也在紧盯中国,并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加大在中国投资的力度。因为中国制造业规模大,产业链覆盖广,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都有很大潜力。中欧在汽车制造、化工、能源等领域可以开展新的合作。他认为,欧洲处在困难时期,中国媒体不要唱衰欧洲,而是要多强调中欧合作的重要性。有报道说,化工巨头巴斯夫第三季度在德损失1.3亿欧元,因此决定“逃离”欧洲。赵永升认为,尽管产业链的跨境迁移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欧洲国家在面对与美国的竞争与合作时,还是要在立法和科技扶持等方面出台特大举措和进行改革,减少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留住欧洲和在欧洲设厂的外资企业,确保欧洲不要出现“产业空心化”。德国金属协会的负责人近日也疾呼:“我们需要紧急援助,否则德国就会受到‘去工业化’的威胁。”结语 有人说,从“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战后欧洲就像一个破碎的大花瓶,被美国重新黏合后还是无法保持完美……但另一方面,欧洲数十年一体化的努力又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总而言之,摆脱美国牵制,削弱美国霸权,欧洲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