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Kvb4TTbJm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完成/e3pmh22ph/e3pmh2398<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完成,综合表达了月球地质和演化信息,可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规划、着陆点选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其它天体地质图的编制提供了参考。</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42cf352bad4e318830dfb3341f223f8.png?imageView2/2/w/1260" /></i></p><p>月球1:250万全月地质图缩略图</p><p><i class="pic-con"><img data-alt="" src="//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4132a8fab8263bcf030739b3be92826.png?imageView2/2/w/1260" /></i></p><p>月球地质图系统表达了月壳表面地层、构造、岩性和年代学等方面的综合地质信息,反映了月球岩浆作用、撞击事件、火山活动等演化过程。在欧阳自远院士和刘建忠研究员的带领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以中国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上其它月球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月表“地层”、形貌、成分、构造和地质时代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月球地质年表,建立了撞击坑物质、撞击盆地建造、岩石类型和构造类型的划分体系,制定了月球地质图编制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图式图例,完成了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p><p>在新编制的月球地质图中,基于对月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认识更新了月球地质年表,采用“三宙六纪”的划分方案,将月面历史分为三个宙,分别为冥月宙、古月宙和新月宙,与月球演化过程中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阶段以及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相对应。</p><p>该地质图中表达的要素主要包括:(1)12341个撞击坑,其中7548个撞击坑识别并表达了坑物质,4793个撞击坑以环形构造表示;(2)81个撞击盆地,识别并表达了其盆地建造;(3)17种岩石类型,包含5类月海玄武岩,7类非月海玄武岩和5类特殊岩石露头;(4)14类构造,其中10类内动力成因的构造包括16839条线性构造和364个环形构造,4类外动力成因的构造包括2137条线性构造和4874个环形构造;(5)图面也表达了一些特殊要素,如着陆点、特殊高程点等。(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p></section></article>1654655359572责编:秦璐敏<a href="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item_id=8083526892941233218&track_id=43633E07-8B94-4272-BB92-7E15CE4791AE_676348125878" >央视新闻</a>1654655359572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6d98d750d3970f29d1f2440eb083e731.png{"email":"qinlumin@huanqiu.com","name":"秦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