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UOMdPK64A world.huanqiu.comarticle拜登上台一周年,都说美国病了,到底有哪些旧病新疾?/e3pmh22ph/e3pmh2398一年前,拜登踩着1月6日“国会山暴乱”的一地鸡毛匆匆上台,打出“治愈美国”口号,疾呼要“弥合两党分歧”“让美国团结起来”。一年后,美国病愈了吗?团结了吗? 2022年1月6日,拜登一反常态,发表了上任以来最尖锐激烈的主题演讲,16次抨击特朗普“失败”。特朗普毫不示弱,立马大办“拯救美国”万人集会,回呛称拜登“转移视线”,现政府才是“一场灾难”。 大家都能看出,驴象两党分化对立走向白热化,“美国反对美国”已成常态。如今的美国,“全面政治危机”旧病未愈,又添“个人威权主义”新疾。一、“全面政治危机”旧病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治学家福山曾断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将是所有国家的“必然归宿”,西方社会在“历史终结论”中弹冠相庆。 然而之后30年里,历史没有终结,西方没有胜利,反倒是美国危机愈演愈烈。 福山不得不给自己当初的草率判断找补填坑,不再一味给西方制度唱赞歌,近日更是承认美国政治愈发两极分化、屡陷僵局,已无法履行基本政府职能。三大旧病始终纠缠着美式体制,束缚住美国发展的脚步。 旧病一: 政治制衡自缚手脚 美国国父们设计出联邦制、代议制、分权制及选举制等,希望权力之间能够相互制衡,以野心抵消野心,以利益冲突催生有序民主,从而创造所谓“完美”的政治系统。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美国传统宪政体制自带先天性分裂因素,立法、司法、行政以及联邦、地方等权力缺乏统一领导,非但没有发挥出体制性优势,反而各自为政、相互掣肘,连日常决策都难以做出。 一场疫情更是直接撕开美国的遮羞布,权力机构臃肿、低效、无能的一面彻底暴露。在疲软抗疫政策下,美国确诊人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多、日增确诊病例最多,沦为全球抗疫头号失败国和头号散毒大国。 旧病二: 两党政治高度极化 1796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谈到,“政党精神会激起仇恨”。一语成谶,预言了美国的宿命。 自20世纪60年代起,民主、共和两党就各自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选民阵营和政治主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鸿沟日渐难以逾越,为了反对而反对、扯皮拉锯成为两党常态。 双方几乎在所有事务上针锋相对,每一项国家决策都会遭到另一方及支持者情绪化的抵制。除非仰仗选票优势,否则美国国会难以通过任何重大法案。 特朗普执政时期,两党彻底剑拔弩张,协商议政的合作空间所剩无几。国会山事件更是直接在两党间一掌劈出断层线,新老总统隔空打起口水仗,毫不掩饰极端对立之态,连虚假的团结都懒得维护、难以维系。 旧病三: 政治行动激进暴力 近年来,民粹主义、反智主义及极端保守主义在美国野蛮生长,“骄傲男孩”、“匿名者Q”等阴谋论团体和暴力极端运动此起彼伏。 疫情成为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催化剂,美国网民被大量灌输各种虚假信息,保守派对极端思想接受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美国人认为暴力将成为未来几十年间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人对美国民主状况深感担忧,认为国会骚乱是“政治暴力日益加剧的先兆”; 还有62%的人预计,2024年美国大选的失败方很有可能发动暴力事件。AXIOS网站民调则显示,57%受访者认为未来几年还将发生“冲击国会山”类似事件。 二、“个人威权主义”新疾 “特朗普现象”在2016年美国大选横空出世,美国保守政治势力滋生出对特朗普的个人崇拜,“个人威权主义”在美国政坛横行。 2020年大选,“特朗普主义”余音绕梁,2021年国会山事件,“特朗普革命”直接掀起血雨腥风,三大新疾在其中发挥了驱动性作用。 新疾一: 关键选民缺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曾经主导美国大选风向的中间选民不断萎缩,中下层选民则大幅膨胀。特朗普利用激进、直白的政治话语,将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和宗教保守主义塞进“美国至上”的外壳,收获了一大批中下层特别是“老白穷”“红脖子”狂热粉丝。 特朗普的“成功经验”使得共和党更加迷信民粹主义“灵丹妙药”和特朗普个人“精神图腾”两大法宝,以此凝聚党内、拉拢选民。可以想象,在这种邪门歪道之下,中间选民将进一步缺失,美国两派选民将更加水火不容。 新疾二: 政客投机跟风 “国会山风暴”非但没有将特朗普逐出政治圈,反而激发了粉丝们的“受害者”意识,提升了特朗普在美国政坛的威慑力和凝聚力。 如今,共和党看到“信特朗普者得选票”的利好,不断加大做“民粹生意”,已然异变为“特朗普党”。 共和党现在已经占据全美50个州中的30个议会多数。不少美媒预测认为,共和党甚至可能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夺回参、众两院。 在共和党内部,“派系清算”已经开始,所有不跟从特朗普、不质疑2020年大选结果的共和党人不是遭到猛攻,就是被边缘化。共和党高层讨好特朗普及其庞大基本盘的投机行为成风。美国政治逻辑已经向威权主义和铲除异己堕落,背离了选举政治和权力制衡的初心。 新疾三: 身份认同分歧 在政党利益纠葛和两党权力争夺的冲突对抗中,美国民众逐渐被圈入特定政治信息的专属“茧房”。 比如同一场“国会山风暴”,左翼称之为“未遂的政变或暴动”,右翼则认定是“失控的骚乱”。“我是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裂痕难补,党派分野也进一步滑向“我支持特朗普”“我不支持特朗普”这样的身份认同对抗。 在如此激烈的身份认同分歧之下,甚至已有学者开始讨论“美国会不会爆发第二次内战”。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提出,权力永远属于人民,各国人民都有权建立他认为最能幸福生活下去的那种政体的政府。 华盛顿恐怕没有想到,二百年后的美国人正面临疫情肆虐、通胀高企、社会分裂等多重危机,更没有想到,自己的接班人们沉迷于政治操弄和权力争夺,完全忘了“民有、民治、民享”。在“全面政治危机”与“个人威权主义”旧病新疾双重作用下,美国这个曾经的“天选之子”早已沦为“泥足巨人”。 拜登上台一周年,世人真切见证了美式民主不断沉沦的过程。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如今的美国,“每天都是1月6日”。1642730708610责编:魏少璞朝阳少侠16427307086101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c3a986b22cdc0ec27e8d584c449f3a3c.png{"email":"lishengyi@huanqiu.com","name":"李圣依"}
一年前,拜登踩着1月6日“国会山暴乱”的一地鸡毛匆匆上台,打出“治愈美国”口号,疾呼要“弥合两党分歧”“让美国团结起来”。一年后,美国病愈了吗?团结了吗? 2022年1月6日,拜登一反常态,发表了上任以来最尖锐激烈的主题演讲,16次抨击特朗普“失败”。特朗普毫不示弱,立马大办“拯救美国”万人集会,回呛称拜登“转移视线”,现政府才是“一场灾难”。 大家都能看出,驴象两党分化对立走向白热化,“美国反对美国”已成常态。如今的美国,“全面政治危机”旧病未愈,又添“个人威权主义”新疾。一、“全面政治危机”旧病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治学家福山曾断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将是所有国家的“必然归宿”,西方社会在“历史终结论”中弹冠相庆。 然而之后30年里,历史没有终结,西方没有胜利,反倒是美国危机愈演愈烈。 福山不得不给自己当初的草率判断找补填坑,不再一味给西方制度唱赞歌,近日更是承认美国政治愈发两极分化、屡陷僵局,已无法履行基本政府职能。三大旧病始终纠缠着美式体制,束缚住美国发展的脚步。 旧病一: 政治制衡自缚手脚 美国国父们设计出联邦制、代议制、分权制及选举制等,希望权力之间能够相互制衡,以野心抵消野心,以利益冲突催生有序民主,从而创造所谓“完美”的政治系统。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美国传统宪政体制自带先天性分裂因素,立法、司法、行政以及联邦、地方等权力缺乏统一领导,非但没有发挥出体制性优势,反而各自为政、相互掣肘,连日常决策都难以做出。 一场疫情更是直接撕开美国的遮羞布,权力机构臃肿、低效、无能的一面彻底暴露。在疲软抗疫政策下,美国确诊人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多、日增确诊病例最多,沦为全球抗疫头号失败国和头号散毒大国。 旧病二: 两党政治高度极化 1796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谈到,“政党精神会激起仇恨”。一语成谶,预言了美国的宿命。 自20世纪60年代起,民主、共和两党就各自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选民阵营和政治主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鸿沟日渐难以逾越,为了反对而反对、扯皮拉锯成为两党常态。 双方几乎在所有事务上针锋相对,每一项国家决策都会遭到另一方及支持者情绪化的抵制。除非仰仗选票优势,否则美国国会难以通过任何重大法案。 特朗普执政时期,两党彻底剑拔弩张,协商议政的合作空间所剩无几。国会山事件更是直接在两党间一掌劈出断层线,新老总统隔空打起口水仗,毫不掩饰极端对立之态,连虚假的团结都懒得维护、难以维系。 旧病三: 政治行动激进暴力 近年来,民粹主义、反智主义及极端保守主义在美国野蛮生长,“骄傲男孩”、“匿名者Q”等阴谋论团体和暴力极端运动此起彼伏。 疫情成为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催化剂,美国网民被大量灌输各种虚假信息,保守派对极端思想接受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美国人认为暴力将成为未来几十年间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人对美国民主状况深感担忧,认为国会骚乱是“政治暴力日益加剧的先兆”; 还有62%的人预计,2024年美国大选的失败方很有可能发动暴力事件。AXIOS网站民调则显示,57%受访者认为未来几年还将发生“冲击国会山”类似事件。 二、“个人威权主义”新疾 “特朗普现象”在2016年美国大选横空出世,美国保守政治势力滋生出对特朗普的个人崇拜,“个人威权主义”在美国政坛横行。 2020年大选,“特朗普主义”余音绕梁,2021年国会山事件,“特朗普革命”直接掀起血雨腥风,三大新疾在其中发挥了驱动性作用。 新疾一: 关键选民缺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曾经主导美国大选风向的中间选民不断萎缩,中下层选民则大幅膨胀。特朗普利用激进、直白的政治话语,将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和宗教保守主义塞进“美国至上”的外壳,收获了一大批中下层特别是“老白穷”“红脖子”狂热粉丝。 特朗普的“成功经验”使得共和党更加迷信民粹主义“灵丹妙药”和特朗普个人“精神图腾”两大法宝,以此凝聚党内、拉拢选民。可以想象,在这种邪门歪道之下,中间选民将进一步缺失,美国两派选民将更加水火不容。 新疾二: 政客投机跟风 “国会山风暴”非但没有将特朗普逐出政治圈,反而激发了粉丝们的“受害者”意识,提升了特朗普在美国政坛的威慑力和凝聚力。 如今,共和党看到“信特朗普者得选票”的利好,不断加大做“民粹生意”,已然异变为“特朗普党”。 共和党现在已经占据全美50个州中的30个议会多数。不少美媒预测认为,共和党甚至可能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夺回参、众两院。 在共和党内部,“派系清算”已经开始,所有不跟从特朗普、不质疑2020年大选结果的共和党人不是遭到猛攻,就是被边缘化。共和党高层讨好特朗普及其庞大基本盘的投机行为成风。美国政治逻辑已经向威权主义和铲除异己堕落,背离了选举政治和权力制衡的初心。 新疾三: 身份认同分歧 在政党利益纠葛和两党权力争夺的冲突对抗中,美国民众逐渐被圈入特定政治信息的专属“茧房”。 比如同一场“国会山风暴”,左翼称之为“未遂的政变或暴动”,右翼则认定是“失控的骚乱”。“我是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裂痕难补,党派分野也进一步滑向“我支持特朗普”“我不支持特朗普”这样的身份认同对抗。 在如此激烈的身份认同分歧之下,甚至已有学者开始讨论“美国会不会爆发第二次内战”。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提出,权力永远属于人民,各国人民都有权建立他认为最能幸福生活下去的那种政体的政府。 华盛顿恐怕没有想到,二百年后的美国人正面临疫情肆虐、通胀高企、社会分裂等多重危机,更没有想到,自己的接班人们沉迷于政治操弄和权力争夺,完全忘了“民有、民治、民享”。在“全面政治危机”与“个人威权主义”旧病新疾双重作用下,美国这个曾经的“天选之子”早已沦为“泥足巨人”。 拜登上台一周年,世人真切见证了美式民主不断沉沦的过程。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如今的美国,“每天都是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