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cr9PpqJkU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不断续写中非农业合作佳话”一一“小技术大丰收10年成果现场会”召开/e3pmh22ph/e3pn61ka0环球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李滢嫣)16日,“小技术大丰收10年成果现场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公参徐晨,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亚太区代表丹尼斯·恩卡拉,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省长马丁·史格拉等参与会议并致辞。此次成果会是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分论坛活动之一,为预热即将到来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而举办。在成果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一系列成果与经验,生动展现了他们十多年沉潜非洲、扎根基层的故事和经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指出,“十年磨一剑”的“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国农业大学积极贡献“全球发展倡议”和“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十年,“小技术大丰收”项目逐渐壮大,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中国农业大学与当地村庄增进互信、共享知识。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公参徐晨立足于中坦两国的发展需要强调了扎实推进农业发展合作的重要性,高度赞扬了中国农业大学在“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的一系列务实行动与实践。坦桑尼亚农业部代表彼塔司·马雷马先生指出,中坦农业合作是中坦传统友谊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该项目不仅在当地广受农民的欢迎,也成为了中坦民间心灵相通的桥梁,构成了民间发起的中非农业合作的新典范。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省长马丁·史格拉高度评价“小技术大丰收”对项目点村庄及当地村民的积极效果,感谢中国农业大学十年来为莫罗戈罗地区带来的技术、资源和有力的发展。他们相信中坦双方能够在已经建立的紧密合作的纽带关系上,继续推进该项目下阶段的大豆价值链改善项目开展,推进农业合作项目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亚太区代表丹尼斯·恩卡拉指出“小技术大丰收”项目曾经多次获得联合国南南合作与三边合作优秀案例,项目建立在本土化驱动的需求基础上,体现了南南合作中的发展自主化与发展本土化的合作特色。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在会上与非方嘉宾共同总结了中坦农业10年合作成果,交流了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导的农业项目在坦桑尼亚的落地情况。他指出,十年“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开展的过程是个中坦双方互相学习的过程,课题组与当地村民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十年来专注平行分享农业发展经验,因地制宜示范减贫经验,为当地带去了巨大的改变,也为我国农业技术在非落地做出贡献。成果会上还进行了《十年中坦农业合作结硕果》、《丰收非洲十年:小技术大丰收》、《我的中非合作故事》等议题讨论和成果分享。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方开展农业合作的十年里,她发现中国农业技术从一开始不被当地农民接受到现在受到广泛欢迎,这些进展令人欣喜。许多经过中国培训的非洲学生回到当地都成为了农业骨干,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许多良好观念也在当地逐步传播。“这些成果珍贵而来之不易,我们将继续推进与非洲农业对谈合作,做出更多实际贡献,不断续写中非农业合作佳话。”163715696507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樊羽玮环球网163715696507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9d7155432f7d604db7b6d70e6828c63u1.png{"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环球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李滢嫣)16日,“小技术大丰收10年成果现场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公参徐晨,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亚太区代表丹尼斯·恩卡拉,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省长马丁·史格拉等参与会议并致辞。此次成果会是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分论坛活动之一,为预热即将到来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而举办。在成果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一系列成果与经验,生动展现了他们十多年沉潜非洲、扎根基层的故事和经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指出,“十年磨一剑”的“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国农业大学积极贡献“全球发展倡议”和“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十年,“小技术大丰收”项目逐渐壮大,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中国农业大学与当地村庄增进互信、共享知识。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公参徐晨立足于中坦两国的发展需要强调了扎实推进农业发展合作的重要性,高度赞扬了中国农业大学在“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的一系列务实行动与实践。坦桑尼亚农业部代表彼塔司·马雷马先生指出,中坦农业合作是中坦传统友谊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该项目不仅在当地广受农民的欢迎,也成为了中坦民间心灵相通的桥梁,构成了民间发起的中非农业合作的新典范。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省长马丁·史格拉高度评价“小技术大丰收”对项目点村庄及当地村民的积极效果,感谢中国农业大学十年来为莫罗戈罗地区带来的技术、资源和有力的发展。他们相信中坦双方能够在已经建立的紧密合作的纽带关系上,继续推进该项目下阶段的大豆价值链改善项目开展,推进农业合作项目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亚太区代表丹尼斯·恩卡拉指出“小技术大丰收”项目曾经多次获得联合国南南合作与三边合作优秀案例,项目建立在本土化驱动的需求基础上,体现了南南合作中的发展自主化与发展本土化的合作特色。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在会上与非方嘉宾共同总结了中坦农业10年合作成果,交流了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导的农业项目在坦桑尼亚的落地情况。他指出,十年“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开展的过程是个中坦双方互相学习的过程,课题组与当地村民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十年来专注平行分享农业发展经验,因地制宜示范减贫经验,为当地带去了巨大的改变,也为我国农业技术在非落地做出贡献。成果会上还进行了《十年中坦农业合作结硕果》、《丰收非洲十年:小技术大丰收》、《我的中非合作故事》等议题讨论和成果分享。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方开展农业合作的十年里,她发现中国农业技术从一开始不被当地农民接受到现在受到广泛欢迎,这些进展令人欣喜。许多经过中国培训的非洲学生回到当地都成为了农业骨干,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许多良好观念也在当地逐步传播。“这些成果珍贵而来之不易,我们将继续推进与非洲农业对谈合作,做出更多实际贡献,不断续写中非农业合作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