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JyL5hWNho world.huanqiu.comarticle《环球时报》专访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中国的抗疫斗争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记者 曹思琦 陈青青】50年前的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作为联合国下属一个重要的专门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中国有着长期和有效的合作。2006年,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国女性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香港的陈冯富珍当选世卫组织总干事。任期内,陈冯富珍领导了若干重大全球卫生危机的应对。在这一特殊的纪念日来临之际,现在身为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的陈冯富珍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她在专访中强调,在联合国体系框架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成长为积极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陈冯富珍表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中国也一直坚持科学、公开、透明的原则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她反对病毒溯源问题被政治化、污名化,呼吁各国共同推进合作。“中国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环球时报:中国恢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是在1972年,作为首位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您能否结合切身经历谈一下中国和世卫组织之间的合作都有怎样的成果?为什么说中国扮演了“正义角色”? 陈冯富珍:自1972年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展开了长期且有效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世卫组织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在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深化医改、健康促进、基本医保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7.8岁;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6.9/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7.5‰。中国在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及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得到世卫组织高度认可。中国不仅积极提升自身卫生健康水平,一直以来更是主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推动全球卫生合作,持续不断地向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医疗卫生人才、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援。2017年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我与时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为促进地区及全球卫生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当地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可以说,不管是全民健康覆盖,还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都一直在全方位地推动落实。中国对全球卫生健康的贡献日益突出,有目共睹。中国已从全球卫生合作的受益者,逐步成长为积极的建设者和贡献者。环球时报:中国和联合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重塑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议程上。您认为中国在联合国体系框架下发挥的作用经历了哪些最主要的变化?中国未来应该持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您对中国与世卫组织之间的合作有什么期待?陈冯富珍:如上所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成为积极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之一。以我自己比较熟悉的公共卫生领域为例:自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国先后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2.6万人次,诊治患者2.8亿人次;中国为大量受援国医疗卫生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在华培训,我所在的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也设有国际公共卫生硕士项目(IMPH),招收发展中国家卫生健康官员;同时,中国与国际研究机构开展经验交流与科研合作,分享中国在抗击疟疾、吸血虫病方面的经验,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应性的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除人员和技术支持外,中国还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诊所、援建非洲疾控中心等。此外,中国积极引领国际应急救援行动,先后加入应对圭亚那黄热病、西非埃博拉等疫情抗击工作,并倾力驰援菲律宾风灾、尼泊尔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助。以上这些都表明,中国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始终致力于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也将继续携手世界各国,推动维和、反恐、禁毒、反腐败等重点工作,为世界和平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环球时报:您对中国与世卫组织之间的合作有什么期待?陈冯富珍:未来,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国会继续与世卫组织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卫生领域的合作,如在全民健康覆盖、重大疫情的预防与应对、医疗卫生科技、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与康复、药品与食品安全、中医药等方面,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实践。同时,中国也要积极参与世卫组织在这些重要领域的政策和标准制定工作,加深我国对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贡献。“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不应该被政治化、污名化”环球时报: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您个人也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个别国家却在一些西方政客的挑动下,不断增加对华敌意,并企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合作的圈子之外。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类杂音?陈冯富珍:传染病的防控,就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防控动作越快,就越有机会早日战胜病毒。如我们所见,抗击新冠肺炎的时间远远长于对非典的抗击。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合作、国际互信的缺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为阻断疫情蔓延作出巨大贡献,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国家不理解、不赞成中国的举措,而且还大大低估了病毒的传播和杀伤力,在疫情初期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错过了抗击疫情的最佳窗口期。我认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同时,中国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不忘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尽自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切愿望。希望此次抗疫能够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特点与实际情况,不是说我们的政治体制在抗疫斗争中有优势,就强迫别的国家照搬照学。每个国家还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因时因势地制定策略。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我们都必须明白,在全球化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个国家若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若想持续提升人民的健康及生活水平,一定离不开国际合作。各国都要秉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环球时报:在病毒溯源问题上,世卫组织一些专家曾对我们表示,他们受到的政治压力已经干扰到正常的科研合作和国际交流。您认为世卫组织需要秉持什么样的立场?陈冯富珍: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应该由科学家来完成,而不应该被政治化、污名化。在溯源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科学、公开、透明的原则,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两次邀请世卫专家赴华开展溯源研究,并发布联合研究报告,为全球溯源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溯源工作非常复杂,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有序有效推进,更需要全球合作。做好溯源工作,应在多领域、多地区、多国家的合作与协同下,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应转变‘重治轻防’的旧思想观念”环球时报: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您对中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有何建议?陈冯富珍: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一成果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坚决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门人。我们要转变“重治轻防”的旧思想观念,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长久之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编者注)已经为中国卫生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有序有效地推进和落实。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工作包括推行健康生活、促进全民健身、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等。16351908945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35201961306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b310770d80736bdeecb2fa26bf4e609.png{"email":"yuanxiaocun@huanqiu.com","name":"袁小存"}
【环球时报记者 曹思琦 陈青青】50年前的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作为联合国下属一个重要的专门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中国有着长期和有效的合作。2006年,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国女性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香港的陈冯富珍当选世卫组织总干事。任期内,陈冯富珍领导了若干重大全球卫生危机的应对。在这一特殊的纪念日来临之际,现在身为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的陈冯富珍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她在专访中强调,在联合国体系框架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成长为积极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陈冯富珍表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中国也一直坚持科学、公开、透明的原则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她反对病毒溯源问题被政治化、污名化,呼吁各国共同推进合作。“中国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环球时报:中国恢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是在1972年,作为首位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您能否结合切身经历谈一下中国和世卫组织之间的合作都有怎样的成果?为什么说中国扮演了“正义角色”? 陈冯富珍:自1972年以来,中国与世卫组织展开了长期且有效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世卫组织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在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深化医改、健康促进、基本医保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7.8岁;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6.9/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7.5‰。中国在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及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得到世卫组织高度认可。中国不仅积极提升自身卫生健康水平,一直以来更是主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推动全球卫生合作,持续不断地向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医疗卫生人才、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援。2017年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我与时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为促进地区及全球卫生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当地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可以说,不管是全民健康覆盖,还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都一直在全方位地推动落实。中国对全球卫生健康的贡献日益突出,有目共睹。中国已从全球卫生合作的受益者,逐步成长为积极的建设者和贡献者。环球时报:中国和联合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重塑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议程上。您认为中国在联合国体系框架下发挥的作用经历了哪些最主要的变化?中国未来应该持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您对中国与世卫组织之间的合作有什么期待?陈冯富珍:如上所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成为积极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之一。以我自己比较熟悉的公共卫生领域为例:自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国先后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2.6万人次,诊治患者2.8亿人次;中国为大量受援国医疗卫生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在华培训,我所在的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也设有国际公共卫生硕士项目(IMPH),招收发展中国家卫生健康官员;同时,中国与国际研究机构开展经验交流与科研合作,分享中国在抗击疟疾、吸血虫病方面的经验,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应性的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除人员和技术支持外,中国还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诊所、援建非洲疾控中心等。此外,中国积极引领国际应急救援行动,先后加入应对圭亚那黄热病、西非埃博拉等疫情抗击工作,并倾力驰援菲律宾风灾、尼泊尔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助。以上这些都表明,中国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始终致力于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也将继续携手世界各国,推动维和、反恐、禁毒、反腐败等重点工作,为世界和平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环球时报:您对中国与世卫组织之间的合作有什么期待?陈冯富珍:未来,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国会继续与世卫组织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卫生领域的合作,如在全民健康覆盖、重大疫情的预防与应对、医疗卫生科技、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与康复、药品与食品安全、中医药等方面,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实践。同时,中国也要积极参与世卫组织在这些重要领域的政策和标准制定工作,加深我国对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贡献。“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不应该被政治化、污名化”环球时报: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您个人也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个别国家却在一些西方政客的挑动下,不断增加对华敌意,并企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合作的圈子之外。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类杂音?陈冯富珍:传染病的防控,就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防控动作越快,就越有机会早日战胜病毒。如我们所见,抗击新冠肺炎的时间远远长于对非典的抗击。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合作、国际互信的缺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为阻断疫情蔓延作出巨大贡献,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国家不理解、不赞成中国的举措,而且还大大低估了病毒的传播和杀伤力,在疫情初期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错过了抗击疫情的最佳窗口期。我认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彰显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同时,中国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不忘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尽自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切愿望。希望此次抗疫能够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特点与实际情况,不是说我们的政治体制在抗疫斗争中有优势,就强迫别的国家照搬照学。每个国家还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因时因势地制定策略。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我们都必须明白,在全球化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个国家若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若想持续提升人民的健康及生活水平,一定离不开国际合作。各国都要秉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环球时报:在病毒溯源问题上,世卫组织一些专家曾对我们表示,他们受到的政治压力已经干扰到正常的科研合作和国际交流。您认为世卫组织需要秉持什么样的立场?陈冯富珍: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应该由科学家来完成,而不应该被政治化、污名化。在溯源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科学、公开、透明的原则,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两次邀请世卫专家赴华开展溯源研究,并发布联合研究报告,为全球溯源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溯源工作非常复杂,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有序有效推进,更需要全球合作。做好溯源工作,应在多领域、多地区、多国家的合作与协同下,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应转变‘重治轻防’的旧思想观念”环球时报: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您对中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有何建议?陈冯富珍: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一成果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坚决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门人。我们要转变“重治轻防”的旧思想观念,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长久之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编者注)已经为中国卫生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有序有效地推进和落实。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工作包括推行健康生活、促进全民健身、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