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iDLARUelQ作者:白云怡 邢晓婧 张卉 刘欣world.huanqiu.comarticle中美元首第二次通话 专家:释放积极信号,达成三点共识/e3pmh22ph/e3pmh26vv【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邢晓婧 张卉 刘欣】9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继今年2月通电话后时隔七个月又一次直接对话。多名分析人士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美高层通话正值美国在气候变化与阿富汗问题上急需中国支持的时间点,通话本身折射出一定积极信号,但双方通稿中公布的内容同时呈现出两国对中美关系目标的明显差异。专家:美同中国沟通意愿日益明显,但其诚意和能否务实理性需打问号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习近平在通话中指出,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他同时表示,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另据路透社10日援引美国高级官员的话称,在约90分钟的通话中,中美领导人讨论了避免让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冲突。拜登和习近平通话的语气显得“熟悉”而又“坦率”,此次通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达成具体的协议或成果。在通话中,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领导人“应约”和美国通话的事实,显示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压力的增大,美国政府同中国沟通的意愿日益明显。美国对中国的重视正在上升,但其诚意和对华政策究竟能否做到务实、理性需要打一个问号。两国有望回归由元首外交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轨道“这是拜登上任以来两国领导人第二次通话,在两次通话的七个月间,中美双边已然紧张的关系继续恶化。”《华尔街日报》8日评论称,此次通话的背景是,拜登政府正着手完成对华政策的全面评估,基本沿袭了特朗普的偏强硬立场,同时寻求团结盟友共同抗衡中国,但结果“喜忧参半”。而路透社则称,在最近几个月中,中美关系并未变得“柔和”,两国几乎一直在进行外交方面的交锋:3月的阿拉斯加会谈火药味十足,7月底的天津会谈亦一如预期,未达成具体协议。在10日的通话中,习近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致使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最高层对中美关系做出的最新重要表态。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过去八个月里中美的互动方式释放出清晰信号,美国需认真面对中国的基本主张和要求。拜登政府上台后,基于政治实用主义,继承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打压路线,屡屡触碰中国底线,致使中美关系陷入新的困境。如果美方不能尊重中方提出的以“两份清单”“三条底线”为代表的基本利益诉求,既要打压中国,又要与中国合作,中美关系就难以取得突破。不过,他分析认为,就目前消息来看,此次中美元首通话释放出两国有望回归由元首外交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轨道。这对于中美关系走出前段时间的对抗,走向探讨和摸索,建立理性、稳健的关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或可成为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积极的开端。两份通稿传递的信号:中美在两国关系的目标定位上具有明显差异据中国外交部信息,习近平表示,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上,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更多积极因素。中方发布的通稿还披露了拜登在通话中就中美关系做出不少重要表述:“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识。”不过,在白宫稍早前发布的消息稿中,拜登的上述对华表述则相对模糊。白宫消息稿称,两位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战略讨论,他们讨论了两国利益一致的领域,也讨论了双方利益、价值观和看法存在分歧的领域。他们同意开诚布公地讨论两大领域的问题。这次讨论是美国持续努力以负责任地方式管理美中竞争的一部分。两位领导人还讨论了两国都有责任确保竞争不会转变为冲突。两份通稿的异同传递出什么信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畅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梳理中美双方通稿可以发现,两国在此次通话中主要达成三点共识:第一,沟通对话的重要性,这是处理双方关系的基本步骤。第二,双方均表达了期望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意愿。第三,双方应有更多交往,共同探讨合作潜力。而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双方通稿中可看出,中美在对两国关系的目标定位上具有明显差异。“中国总体上聚焦合作,强调互利共赢,即‘中美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美国的新闻稿则强调分歧,尽管稿件不长,但有三个点非常清晰:一是战略讨论,二是竞争管控,三是避免冲突”。李海东认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两个重要内在矛盾:它希望同中国竞争,但竞争导致冲突的危险是现实且日益强烈的,这些危险很容易把美国拖入泥潭;另一方面,在许多全球性议题上,美国无法在缺乏中国合作的情况下取得成果,但其国内政治逻辑又建立在“必须削弱中国”的假设之上。截至目前,尚未看出美国意图调整其对华政策“三分法”的信号,这或将成为中美关系取得现实突破的一大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新闻稿中提及,“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而路透社披露的美国官员的表态中也有类似内容。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中美恢复工作层级谈判的开始,接下来,两国在气候变化、贸易战、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实质性讨论。但能否达成共识,关键还是看美国是否能不触及中方此前提出的“三条底线”。1631259803323责编:杨阳环球时报-环球网16312598255372[]//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b1ade79ada51bdf99817f7061e8f96du5.jpg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邢晓婧 张卉 刘欣】9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继今年2月通电话后时隔七个月又一次直接对话。多名分析人士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美高层通话正值美国在气候变化与阿富汗问题上急需中国支持的时间点,通话本身折射出一定积极信号,但双方通稿中公布的内容同时呈现出两国对中美关系目标的明显差异。专家:美同中国沟通意愿日益明显,但其诚意和能否务实理性需打问号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习近平在通话中指出,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他同时表示,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另据路透社10日援引美国高级官员的话称,在约90分钟的通话中,中美领导人讨论了避免让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冲突。拜登和习近平通话的语气显得“熟悉”而又“坦率”,此次通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达成具体的协议或成果。在通话中,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领导人“应约”和美国通话的事实,显示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压力的增大,美国政府同中国沟通的意愿日益明显。美国对中国的重视正在上升,但其诚意和对华政策究竟能否做到务实、理性需要打一个问号。两国有望回归由元首外交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轨道“这是拜登上任以来两国领导人第二次通话,在两次通话的七个月间,中美双边已然紧张的关系继续恶化。”《华尔街日报》8日评论称,此次通话的背景是,拜登政府正着手完成对华政策的全面评估,基本沿袭了特朗普的偏强硬立场,同时寻求团结盟友共同抗衡中国,但结果“喜忧参半”。而路透社则称,在最近几个月中,中美关系并未变得“柔和”,两国几乎一直在进行外交方面的交锋:3月的阿拉斯加会谈火药味十足,7月底的天津会谈亦一如预期,未达成具体协议。在10日的通话中,习近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致使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最高层对中美关系做出的最新重要表态。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过去八个月里中美的互动方式释放出清晰信号,美国需认真面对中国的基本主张和要求。拜登政府上台后,基于政治实用主义,继承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打压路线,屡屡触碰中国底线,致使中美关系陷入新的困境。如果美方不能尊重中方提出的以“两份清单”“三条底线”为代表的基本利益诉求,既要打压中国,又要与中国合作,中美关系就难以取得突破。不过,他分析认为,就目前消息来看,此次中美元首通话释放出两国有望回归由元首外交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轨道。这对于中美关系走出前段时间的对抗,走向探讨和摸索,建立理性、稳健的关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或可成为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积极的开端。两份通稿传递的信号:中美在两国关系的目标定位上具有明显差异据中国外交部信息,习近平表示,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上,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更多积极因素。中方发布的通稿还披露了拜登在通话中就中美关系做出不少重要表述:“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识。”不过,在白宫稍早前发布的消息稿中,拜登的上述对华表述则相对模糊。白宫消息稿称,两位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战略讨论,他们讨论了两国利益一致的领域,也讨论了双方利益、价值观和看法存在分歧的领域。他们同意开诚布公地讨论两大领域的问题。这次讨论是美国持续努力以负责任地方式管理美中竞争的一部分。两位领导人还讨论了两国都有责任确保竞争不会转变为冲突。两份通稿的异同传递出什么信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畅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梳理中美双方通稿可以发现,两国在此次通话中主要达成三点共识:第一,沟通对话的重要性,这是处理双方关系的基本步骤。第二,双方均表达了期望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意愿。第三,双方应有更多交往,共同探讨合作潜力。而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双方通稿中可看出,中美在对两国关系的目标定位上具有明显差异。“中国总体上聚焦合作,强调互利共赢,即‘中美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美国的新闻稿则强调分歧,尽管稿件不长,但有三个点非常清晰:一是战略讨论,二是竞争管控,三是避免冲突”。李海东认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两个重要内在矛盾:它希望同中国竞争,但竞争导致冲突的危险是现实且日益强烈的,这些危险很容易把美国拖入泥潭;另一方面,在许多全球性议题上,美国无法在缺乏中国合作的情况下取得成果,但其国内政治逻辑又建立在“必须削弱中国”的假设之上。截至目前,尚未看出美国意图调整其对华政策“三分法”的信号,这或将成为中美关系取得现实突破的一大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新闻稿中提及,“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而路透社披露的美国官员的表态中也有类似内容。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中美恢复工作层级谈判的开始,接下来,两国在气候变化、贸易战、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实质性讨论。但能否达成共识,关键还是看美国是否能不触及中方此前提出的“三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