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zNvnUuvgG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与中东关系高端学术研讨会举行/e3pmh22ph/e3pn61ka0【环球网报道】 “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与中东关系高端学术研讨会7月17日在长治学院举行。长治学院党委书记郝勇东、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王志超、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周烈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词。长治学院副校长史晓东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宫小生,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原大使李华新分别作了题为《大变局下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百年变局中的中东和中国外交》、《中国与沙特“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面面观》的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云帆主持了主旨演讲。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和史晓东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郝勇东在致词时首先向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在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各位专家学者齐聚长治学院,就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国与中东关系进行深入研讨,可以说正当其时。郝勇东还介绍了长治学院的相关情况。他说,长治学院的前身是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开始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4个教学院系,41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了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是全省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王志超在致词时代表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对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祝贺。他说,中东地区历来是一个世界“问题”所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土地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发展问题等等,交织重叠,复杂异常,从历史时期到今天一直没有理清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了。中东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水陆交通异常重要,特别是中东的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是现代社会发展必需的能源供应地。王志超表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长治学院乃至山西能以这样大的题目组织专家展开研讨,就是山西自觉融入“一带一路”的最好证明。长治市所在的上党地区,在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潞绸”的主要产地,又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还是万里茶路的重要通道。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贡献智慧!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周烈在致词时代表中东学会向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冷战结束30年、中东剧变10年来,中东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地缘格局处在重构之中。而中东地区是中国在双循环发展观下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此背景下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并相信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就相关议题发表真知灼见,即言者奉献成果和体会,听者获得启迪和经验。研讨会由中国中东学会主办,长治学院承办。研讨会为期两天,相关议题为地缘政治变化与中东国际关系、中东国家治理与发展、中国与中东关系新动向、“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合作,长治学院学科建设论证和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安春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主编卢敦基,光明日报社编辑周晓菲,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室主任詹世明先后主持了相关研讨。出席研讨会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张倩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魏敏,内蒙古民族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王泰,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志龙,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车效梅,西北大学教授王新刚、雷珏,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成红、陈沬,长治学院科研部主任王志军,长治学院教务部主任铁军,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王荣林、系主任段建宏,以及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等共计60余人。(王南)162659251673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怡环球网16265925167322[]{"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环球网报道】 “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与中东关系高端学术研讨会7月17日在长治学院举行。长治学院党委书记郝勇东、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王志超、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周烈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词。长治学院副校长史晓东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宫小生,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原大使李华新分别作了题为《大变局下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百年变局中的中东和中国外交》、《中国与沙特“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面面观》的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云帆主持了主旨演讲。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和史晓东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郝勇东在致词时首先向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在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各位专家学者齐聚长治学院,就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国与中东关系进行深入研讨,可以说正当其时。郝勇东还介绍了长治学院的相关情况。他说,长治学院的前身是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开始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4个教学院系,41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了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是全省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王志超在致词时代表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对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祝贺。他说,中东地区历来是一个世界“问题”所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土地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发展问题等等,交织重叠,复杂异常,从历史时期到今天一直没有理清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了。中东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水陆交通异常重要,特别是中东的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是现代社会发展必需的能源供应地。王志超表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长治学院乃至山西能以这样大的题目组织专家展开研讨,就是山西自觉融入“一带一路”的最好证明。长治市所在的上党地区,在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潞绸”的主要产地,又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还是万里茶路的重要通道。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贡献智慧!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周烈在致词时代表中东学会向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说,冷战结束30年、中东剧变10年来,中东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地缘格局处在重构之中。而中东地区是中国在双循环发展观下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此背景下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并相信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就相关议题发表真知灼见,即言者奉献成果和体会,听者获得启迪和经验。研讨会由中国中东学会主办,长治学院承办。研讨会为期两天,相关议题为地缘政治变化与中东国际关系、中东国家治理与发展、中国与中东关系新动向、“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合作,长治学院学科建设论证和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安春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主编卢敦基,光明日报社编辑周晓菲,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室主任詹世明先后主持了相关研讨。出席研讨会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张倩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魏敏,内蒙古民族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王泰,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志龙,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车效梅,西北大学教授王新刚、雷珏,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成红、陈沬,长治学院科研部主任王志军,长治学院教务部主任铁军,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王荣林、系主任段建宏,以及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等共计60余人。(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