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yY3xeKWU6 world.huanqiu.comarticle国际时评 | 温文尔雅式“特朗普主义”更阴险/e3pmh22ph/e3pmh2398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吴黎明)近来,美国对华“小动作”不断,从在涉台、涉疆、涉港问题上做文章到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开倒车,从将一批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到拒绝给一些中国学生发留学签证……最新消息是,美方计划对在香港的美国企业发出所谓运营风险警告,对从新疆的进口产品实施新的管制以及讨论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数字贸易协议,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包括欧美媒体在内的众多国际舆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美国本届政府正在延续前任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要素”。只不过,与前任“无厘头式”屡爆粗口不同的是,白宫对华政策披上了蒙蔽世人的虚伪外衣。 彭博新闻社网站日前刊文认为,美国最近采取的一系列举动,凸显了白宫计划延续和深化特朗普极具对抗性的做法;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指出,“拜登主义”将“特朗普主义”时期的夸夸其谈转化为一种“中美对抗且只有一个赢家”的政策主张。1月7日,在美国华盛顿,一辆警车从国会大厦前驶过。(新华社记者刘杰摄)显而易见,美方对华强硬举措延续了“特朗普主义”不讲道理之“风范”。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来打压依法合规经营的中国企业,严重违背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其所作所为严重损害美国国家利益和自身形象。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限制打压更是毫无道理,与美方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理念和“欢迎中国学生”的表态完全不符。借口涉港、涉疆、涉台等问题,频频对中国发难,动辄“泼污水”甚至无端制裁,将蛮横、偏执和“唯美独尊”之做派进行到底……有些反讽的是,正如一些欧美媒体指出,作为特朗普的竞选对手,白宫主人现在延续了他本人过去曾极力抨击的政策。以往,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在对华“放狠话”的时候,被指责为仇外与阴谋论者。而今,美国现政府如同得了健忘症,“萧规曹随”,甘愿被前政府的政策所裹挟。而这,或许正是美式政治“真实的谎言”吧!美国本届政府为何这么做?好比自己生病了却让他人吃药,打“中国牌”是美国政客转移国内种种问题最好的“挡箭牌”。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前不久发表题为《中国:对美国好用的“替罪羊”》的文章指出,美国的政策是在持续将错误扔给别人,将自己扮演为受害者。特朗普政府曾不断通过指责中国来为自身抗疫不力转移视线、推卸责任,显然现任政府也从中“找到了灵感”。追根究底,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系统性挑战”乃至所谓“最大威胁”,因而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遏制。美方近期推出一系列对华强硬措施,其险恶用心尽人皆知,那就是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日前发表题为《华盛顿危险的对华新共识》的文章指出,华盛顿正在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共识,即认为美中关系是一场经济和军事上的零和博弈,这是令人不安和危险的。值得注意的是,就连欧美一些观察家都认为,在对中国的强硬程度上,美国现政府可能想表现得超过前政府,图谋拉拢国际社会一起遏制中国。例如,美方拉拢欧洲盟友联手对抗中国,尝试离间中俄关系,试图把由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变成遏制中国的“亚洲版北约”……应当看到,鼓动中美对抗不利于中美自身,也不利于世界,甚至有陷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之风险。世界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新冠疫情、核扩散、发展严重失衡、恐怖主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这些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包括与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展开合作。德国《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言简意赅地指出,把对华关系简化为系统性竞争让华盛顿不必要地失去了回旋余地。基辛格博士前不久也指出,美中间的任何冲突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给世界造成分裂。从两国和全世界人民利益出发,双方都应通过对话和相互了解来解决问题。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日前发表文章指出,找到缓解中美对抗的途径对全世界至关重要。失道寡助。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前些年不满特朗普政府的种种乖张做派,而今对于改头换面的“特朗普主义”也并不买账。德国总理默克尔坚持“要和中国合作”,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坚持欧洲的对华政策应保持“独立”。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遏制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可行选择,因为美国的盟友或伙伴,如果有的话,很少愿意与美国结盟对付中国。看来,偏执强硬的对华政策,无论披了什么外衣,都没有出路。奉劝华盛顿,还是要好自为之吧!1626505417534责编:王怡新华社162650541753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6f8e5d6deae4088b088b8b64c7a7549.png{"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吴黎明)近来,美国对华“小动作”不断,从在涉台、涉疆、涉港问题上做文章到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开倒车,从将一批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到拒绝给一些中国学生发留学签证……最新消息是,美方计划对在香港的美国企业发出所谓运营风险警告,对从新疆的进口产品实施新的管制以及讨论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数字贸易协议,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包括欧美媒体在内的众多国际舆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美国本届政府正在延续前任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要素”。只不过,与前任“无厘头式”屡爆粗口不同的是,白宫对华政策披上了蒙蔽世人的虚伪外衣。 彭博新闻社网站日前刊文认为,美国最近采取的一系列举动,凸显了白宫计划延续和深化特朗普极具对抗性的做法;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指出,“拜登主义”将“特朗普主义”时期的夸夸其谈转化为一种“中美对抗且只有一个赢家”的政策主张。1月7日,在美国华盛顿,一辆警车从国会大厦前驶过。(新华社记者刘杰摄)显而易见,美方对华强硬举措延续了“特朗普主义”不讲道理之“风范”。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来打压依法合规经营的中国企业,严重违背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其所作所为严重损害美国国家利益和自身形象。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限制打压更是毫无道理,与美方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理念和“欢迎中国学生”的表态完全不符。借口涉港、涉疆、涉台等问题,频频对中国发难,动辄“泼污水”甚至无端制裁,将蛮横、偏执和“唯美独尊”之做派进行到底……有些反讽的是,正如一些欧美媒体指出,作为特朗普的竞选对手,白宫主人现在延续了他本人过去曾极力抨击的政策。以往,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在对华“放狠话”的时候,被指责为仇外与阴谋论者。而今,美国现政府如同得了健忘症,“萧规曹随”,甘愿被前政府的政策所裹挟。而这,或许正是美式政治“真实的谎言”吧!美国本届政府为何这么做?好比自己生病了却让他人吃药,打“中国牌”是美国政客转移国内种种问题最好的“挡箭牌”。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前不久发表题为《中国:对美国好用的“替罪羊”》的文章指出,美国的政策是在持续将错误扔给别人,将自己扮演为受害者。特朗普政府曾不断通过指责中国来为自身抗疫不力转移视线、推卸责任,显然现任政府也从中“找到了灵感”。追根究底,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系统性挑战”乃至所谓“最大威胁”,因而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遏制。美方近期推出一系列对华强硬措施,其险恶用心尽人皆知,那就是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日前发表题为《华盛顿危险的对华新共识》的文章指出,华盛顿正在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共识,即认为美中关系是一场经济和军事上的零和博弈,这是令人不安和危险的。值得注意的是,就连欧美一些观察家都认为,在对中国的强硬程度上,美国现政府可能想表现得超过前政府,图谋拉拢国际社会一起遏制中国。例如,美方拉拢欧洲盟友联手对抗中国,尝试离间中俄关系,试图把由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变成遏制中国的“亚洲版北约”……应当看到,鼓动中美对抗不利于中美自身,也不利于世界,甚至有陷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之风险。世界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新冠疫情、核扩散、发展严重失衡、恐怖主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这些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包括与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展开合作。德国《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言简意赅地指出,把对华关系简化为系统性竞争让华盛顿不必要地失去了回旋余地。基辛格博士前不久也指出,美中间的任何冲突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给世界造成分裂。从两国和全世界人民利益出发,双方都应通过对话和相互了解来解决问题。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日前发表文章指出,找到缓解中美对抗的途径对全世界至关重要。失道寡助。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前些年不满特朗普政府的种种乖张做派,而今对于改头换面的“特朗普主义”也并不买账。德国总理默克尔坚持“要和中国合作”,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坚持欧洲的对华政策应保持“独立”。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遏制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可行选择,因为美国的盟友或伙伴,如果有的话,很少愿意与美国结盟对付中国。看来,偏执强硬的对华政策,无论披了什么外衣,都没有出路。奉劝华盛顿,还是要好自为之吧!